第142章 校园业务部的新挑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暖婚:总裁的掌心娇又悔又甜》最新章节。
清晨八点的阳光刚漫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林薇薇已经坐在了校园业务部的会议室里。桌面上摊着三份厚厚的行业报告,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昨晚整理的关键词——“校园直播电商”“Z世代消费偏好”“供应链响应时效”,每一个词都像一面小旗,插在她刚接手主管岗位就要攻克的新战场上。
“主管,这是昨天联系的三所高校社团反馈,他们要么担心直播影响学业,要么对佣金分成比例有顾虑,愿意尝试的寥寥无几。”实习生小陈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挫败。屏幕上的表格里,“合作意向”一栏大多标着“待定”或“拒绝”,只有一所民办院校的电竞社回复“可面谈,但需保证不占用上课时间”。
林薇薇接过平板,指尖划过那些灰色的条目,指尖却没有丝毫凉意。成为主管的任命书还压在办公桌的玻璃下,上周部门会议上,总监拍着她的肩膀说“校园市场是块难啃的骨头,但我相信你能挖出肉来”的声音还在耳边。她抬头看向小陈,语气平稳却带着力量:“没关系,我们换个思路。不找社团负责人,直接去宿舍楼下、食堂门口,找那些真正愿意分享、有表达欲的学生。”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运营组的组长张姐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眉头拧成了疙瘩:“薇薇,供应链那边又出问题了。之前谈好的零食供应商说,校园订单量不稳定,不愿意承担单次五十件以下的配送费,要我们要么提高采购量,要么自己补运费差价。”
“补差价?”林薇薇指尖顿了顿,拿起供应商的报价单反复翻看。校园用户的特点就是“小批量、高频次”,学生们买零食多是三五件凑单,一次买五十件的情况几乎没有——要是补运费,单这一项成本就会吃掉近15%的利润,刚起步的项目根本扛不住。她放下报价单,起身拿起椅背上的外套:“走,张姐,我们现在去陆氏供应链的仓储中心,我找他们负责人聊聊。”
张姐愣了愣:“现在?可是咱们没提前预约……”
“没关系,我跟陆承宇打过招呼,他说供应链的李总监今天在仓储中心盯新品入库。”林薇薇抓起平板塞进包里,脚步没停,“校园项目不是我们一个部门的事,得让供应链看到这个赛道的潜力,他们才愿意让步。”
四十分钟后,两人站在了陆氏供应链的智能仓储中心。蓝色的机械臂在货架间灵活穿梭,扫码枪的“滴滴”声此起彼伏,穿着统一工装的工作人员推着周转箱快步走过。李总监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戴着金丝眼镜,说话做事都透着老派的严谨。听林薇薇说明来意,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数据报表推过去:“林主管,不是我不给面子,你看这组数据——去年我们试过对接三个校园电商平台,平均每个月的订单波动幅度超过60%,上个月还能走两千单,这个月可能就剩八百单。我们的仓储成本、人工成本都是固定的,总不能做亏本买卖。”
林薇薇低头看着报表上起伏的折线,手指在“订单峰值月份”那一栏停住——九月开学季、十一月双十一、十二月期末备考期,这三个月份的订单量明显高于其他时候。她抬头看向李总监,语气带着几分笃定:“李总监,我们的校园直播项目不会像传统电商那样‘靠天吃饭’。我们计划每月在高校搞两场主题直播,比如九月的‘开学好物节’、十月的‘秋日零食趴’,用直播预告锁定订单量。另外,我们可以跟您签一份‘阶梯运费协议’:当月订单量达到一千单,运费按原价的90%算;达到两千单,按80%算。这样既能保证您的利润,也能帮我们降低初期成本。”
李总监拿起报表反复翻看,又抬头看了眼林薇薇坚定的眼神,沉默了几秒后,终于松了口:“行,我信你一次。这份协议我让助理拟好,明天发给你。但林主管,我丑话说在前面,要是三个月内订单量达不到预期,咱们就得重新谈。”
“没问题!”林薇薇立刻伸出手,“谢谢您,李总监,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从仓储中心出来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张姐看着林薇薇额角的薄汗,忍不住说:“幸好你提前做了功课,还想到了阶梯协议,不然今天这事真不好办。”林薇薇笑着掏出手机,点开和团队的群聊,发了条消息:“供应链问题解决,下午两点开会,讨论校园主播选拔方案。”发完才想起还没吃饭,拉着张姐走进路边的快餐店,两人各点了一份简餐,扒拉几口就匆匆赶回公司。
下午的会议开得格外热烈。团队成员们提出了各种选拔主播的思路:有人说要找颜值高的,有人说要找口才好的,还有人建议和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合作。林薇薇把大家的想法都记在白板上,最后圈出了三个关键词:“有共鸣”“懂需求”“肯投入”。
“咱们要找的不是专业主播,是‘学生代言人’。”她指着白板上的字,语气认真,“比如一个经常泡图书馆的学霸,推荐护眼灯、笔记本会比明星更有说服力;一个爱打篮球的男生,说哪款运动水杯好用,学生们才会信。所以明天开始,我们分三组去附近的高校,不用搞大型选拔,就去宿舍、食堂、操场跟学生聊天,找那些真正懂校园生活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一早,林薇薇带着一组人去了本市的理工大学。九月的校园里还留着夏末的燥热,香樟树的影子投在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学生背着书包往教学楼走。他们在食堂门口摆了个简单的摊位,挂着“校园主播招募”的横幅,桌上放着几样准备推广的样品——便携榨汁杯、错题打印机、降噪耳塞。
可直到上午十点,过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偶尔有人停下脚步,看到“直播”两个字就摇着头走开了:“算了吧,对着镜头说话太尴尬了。”“我平时要上课、写作业,哪有时间直播啊?”
林薇薇没有着急,而是让团队成员收起横幅,拿着样品去宿舍楼下蹲点。她自己则抱着便携榨汁杯,走到篮球场边。正好有几个女生坐在看台上聊天,其中一个穿白色T恤的女生正抱怨:“昨天买的榨汁杯太重了,拎去教室都费劲。”
林薇薇立刻走过去,笑着递过手里的样品:“同学,你看看这个怎么样?这个榨汁杯只有300克,比手机还轻,充电一次能榨十杯,而且杯身可以拆卸,方便清洗。”
女生接过榨汁杯试了试,眼睛一亮:“这么轻?我之前买的那个得有一斤重!”旁边的女生也凑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价格、问续航。林薇薇趁机说:“我们现在在找校园主播,不用你有经验,只要你愿意跟同学分享好用的东西,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还能赚佣金。你们有没有兴趣试试?”
白色T恤的女生叫陈雨,是理工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平时就爱在小红书分享校园好物,粉丝虽然只有两千多,但互动率很高。听到林薇薇的话,她犹豫了一下:“我倒是想试试,可我从来没直播过,怕搞砸了。”
“没关系,我们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帮你培训,从脚本撰写到镜头表现,都会教你。”林薇薇拿出手机,翻开之前准备的案例,“你看这个主播,之前也是学生,第一次直播只有五十多个人看,现在每场直播都有五千多人在线。”
陈雨看着案例里的直播数据,眼神渐渐亮了起来:“那……我能先试试吗?比如先播一场,看看效果。”
“当然可以!”林薇薇立刻跟她约好,周末带她去公司做培训,临走前还把便携榨汁杯送给她试用,“你先感受一下产品,直播的时候才能跟同学讲出真实的使用体验。”
那天下午,林薇薇和团队成员又在校园里“挖”到了两个合适的候选人:一个是计算机专业的男生,对数码产品了如指掌;一个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女生,擅长搭配校园服饰。等他们离开理工大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手机里的主播候选人名单上,终于添上了三个带着联系方式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