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夜幕下的堡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警黎明》最新章节。
(一)
距离顾婉清电话里那声撕裂灵魂的“活下去!”和那个冰冷而震撼的银行短信,已过去近七天。
2025年8月19日,梅州市五华县,夜,11:35分。
距离预言之日——三天,不,准确地说,是“三天后”,那个惊悚的截止日期“丧尸爆发”,已悄然逼近。现在,是最后的夜晚。
碧桂园小区A2栋,25层。
这里不再是几天前的样子,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深藏在繁华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沉默而坚固的末日堡垒。顶层复式结构带来的巨大空间感被充分利用,但此刻并非享受宽敞的时候。李峰站在25层的巨大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在稀疏灯光点缀下显得异常静谧的小城。
窗外,是夏末南国深邃的夜空,星子寥落,月光被一层薄云遮挡,只透出朦胧的光晕。城市大部分的灯火渐次熄灭,人们沉浸在睡梦中,对这个近在咫尺的末日威胁毫无知觉。蝉鸣不知何时已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寂静,寂静得让人心头发慌。楼下小区花园的轮廓影影绰绰,几盏微弱的地灯无力地照亮一小片区域,更衬得周遭的黑暗如浓墨。
李峰的身形在巨大的玻璃窗前几乎只是一个剪影。他穿着便于活动的深色作战速干衣裤,脚上是坚固的靴子,腰后别着一把锋利的战术斧——这是他这几天通过各种渠道“购置”的防身工具之一。短发下的脸庞瘦削了一些,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像淬了火的寒星,凌厉、警惕、毫无睡意。
这七天,他把自己彻底变成了一台精密、高效且冷酷的生存机器。
那天下午结束通话后的第一个小时,是他此生最混乱与最果断交织的时刻。他首先确认了工行短信并非幻觉——那令人窒息的一亿余额,是婉清赌上一切为他砸开的求生通道。他强迫自己忽略这背后令人心惊的代价和疑团,只有一个念头无比清晰:活!下!去!
他没有时间恐慌,没有时间质疑“丧尸”这种天方夜谭。婉清的嘶喊、那笔天文数字般的转账、她提到父母已经登上的“火种计划”专机……这一切构筑了铁一般的事实依据,推动着他必须立刻行动。
行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这栋楼——碧桂园A2栋。
这栋楼位于小区靠里的位置,总高25层,一梯一户设计确保了相对独立和私密。由于地处小城市,又是近年新开盘的高端楼盘,入住率很低。李峰所在的19层以上,大部分单元都还未售出或空置。这是一个天然的庇护所雏形。
在银行短信到达后的十分钟内,李峰已经冲到了小区售楼处。得益于这特殊时期,开发商急于回笼资金,以及他出示的那令人咋舌的银行账户余额带来的震撼,他用了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高效率和一个令房产销售几乎晕厥的价格——八百多万——近乎闪电般地买下了A2栋16层至25层(包含他自己原有的19层)的所有未售出住宅单元产权!
合同签字的那一刻,李峰的手心全是冷汗。这不是为了投资升值,这是为了用水泥和钢铁,为他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地狱里圈出一块生存之地!
接下来的几天,则是疯狂到极致的物资囤积与堡垒改造。时间,成为比金钱更珍贵的资源。
钱,不再是问题。李峰用那笔巨款,砸开了所有能用钱解决的障碍。
食物、水、药品、燃料、工具……清单上的每一项,都被执行到近乎偏执的程度。他以“大型企业采购”或“偏远福利机构捐赠”等勉强合理的理由,在县城内三家规模最大的超市之间往返奔波。购买量之大,足以让任何超市经理瞠目结舌。成吨的真空包装大米、面粉、面条;堆积如山的罐头(肉类、鱼类、水果、蔬菜);整箱整箱的纯净水、饮料;保质期长的高能量压缩食品;大量的食盐、白糖、食用油;各种调味料;甚至大量的宠物罐头(富含蛋白质)……超市的常规库存被迅速清空,后续的补货也几乎被李峰一人包圆。
搬运成为了最大的挑战。要在不引起大规模注意的情况下(虽然大规模采购本身已足够引人侧目),将如山般的物资悄悄运抵25层高楼,无异于一项浩大工程。李峰深知,白天行动目标太大,且人多眼杂。他将搬运时间严格设定在凌晨2点至4点之间,整个县城最寂静的时刻。
他联系了县城内多个工头,承诺三倍、甚至四倍的日结工资(现金),招募那些愿意在凌晨挣快钱的农民工兄弟。每晚,十多条精壮汉子组成的临时搬运队会聚集在超市后门或A2栋地库入口。工人们最初也满是疑惑和嘀咕:“这老板疯了吧?大半夜买这么多东西,还往楼上搬?”“这架势,是要囤到世界末日?”但当厚厚一沓现金递到面前时,所有的疑问都被压了下去。三倍的工钱,让这些靠力气吃饭的汉子选择了沉默和服从。
一车车物资在夜色掩护下从超市运出,然后在A2栋地库入口,或者干脆从单元门入口(李峰后来干脆拆掉了单元门入口的锁具,方便直接装卸),由这些沉默的汉子接力搬到电梯里。电梯直达24层(25层电梯入口后期被特殊处理,停靠权限被李峰独占),再由24层人工搬运到指定的楼层存放。
这是一个极其繁重且耗时的工程。李峰自己也化身成了最勇猛的搬运工,肌肉一次次因超负荷而酸痛,汗水浸透了衣服,但他咬紧牙关,一刻不停。搬不完?没关系,他第二天凌晨换另一批人!他付得起钱,缺的是时间!超市的货车和叉车不够?租!加钱!雇!他几乎买空了超市仓库里所有现存的、能长期储存的物资。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超市老板面对这种近乎掠夺性的采购,从最初的惊喜,渐渐变成了恐慌和疑虑。尤其是当李峰那种不顾一切的架势表现出来后,老板终于忍不住报了警。警车来过一次,面对李峰出示的产权证和那“合理”的采购理由(他甚至用手机展示了某个伪造的慈善机构委托函),面对他辅警的身份(尽管在休假),面对那实实在在的巨额现金交易记录,警察也只能以提醒“不要扰乱市场秩序”为由离去。但“那个当警察的疯了!”的传言,还是在超市员工和少数目击者中悄然散开。
与此同时,堡垒的强化改造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李峰白天的时间几乎全花在了这件事上。他请来了县城里能找到的、最靠谱的装修工程队。理由很简单:新买的楼层准备整体装修出租,但出于安全考虑,要先对消防通道做特别加固。依旧是重金砸路,工程款预付一半,要求最短时间内、用最好的材料完成指定工作。
改造的核心在于消防通道。
A2栋的消防通道,从1楼直通顶楼天台。李峰购买的楼层是16-25层。他的改造计划冷酷而有效:
1. 入口封锁: 在16层和17层之间的消防楼梯转折平台处,增设一道异常坚固的钢板门。 这道门由两层厚钢板中间浇筑混凝土构成,远超普通防火门的标准,重量惊人。门框则用膨胀螺栓深深打入承重梁,缝隙用高强度混凝土填实。门上安装了从内开启、结构复杂的多重机械锁(包括一把银行级别的金库旋转锁),并且加装了两根从楼板贯穿下来的粗壮合金门栓,确保从外部没有任何人力或普通工具能够开启。这道门,是隔绝外界地狱的第一道生死线。
2. 门内侧防线: 在16层原有的消防门内侧(通往15楼那一侧),李峰如法炮制,再加装了一道同样坚固程度的重型门。这意味着16层成为了一个孤立的“气闸区”——即使有人费尽力气突破了15层通往16层的普通消防门(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休想轻易突破16层内部这道更恐怖的屏障。他甚至在两道坚固门之间的楼梯平台上,安装了简易的防御工事——堆满了沉重的混凝土块、钢材废料,形成障碍。
3. 监控与预警网:
* 16层那两道关键门的门内外,都安装了隐蔽且高清的红外探头和拾音器。
* 17层到25层,每一层的消防楼梯入口(也就是每层消防门附近)和楼道拐角处,同样安装了微型摄像头。
* 从16层开始,每层楼的楼道公共区域(尤其是靠近消防门区域)安装了被动式红外移动探测器。
* 所有监控画面及报警信号,最终汇聚到25层顶复客厅里一面巨大的显示器墙上,以及李峰的个人手机和一台备用电脑上。屏幕上,多个分屏显示着各个关键点位的实况,红外探测器一旦感应到移动物体,对应的监控画面会自动放大并闪烁预警。
4. 内部整合: 19层李峰原来的家暂时保留作为缓冲。他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25层的顶复。这里空间最大,视野最好,被他改造成核心生活区和指挥中心。所有窗户都进行了内侧加固:用厚重的钢板从窗框内侧封死,只留下25层主卧室的巨大落地窗(这扇他此刻站立的窗前)留作观察口。这扇玻璃本身也是双层夹胶防弹玻璃(花了大价钱紧急更换)。阳台则彻底封死,内侧加装了钢板网。
5. 交通控制: 最重要的一步——彻底掌控电梯! A2栋的电梯设计为一梯一户。李峰利用物业管理的漏洞和自己作为业主(拥有多层产权)的身份,请来电梯维保公司的工程师(重金+现金)。在工程师复杂的操作和程序改写下(并且“暂时”删除了相关操作记录),这部电梯被设置成只能由25层住户(李峰)通过一个特制的物理钥匙启动和召唤。其他楼层按键完全失效。这意味着,无论外部世界发生什么,任何人想通过电梯上到他这25层,绝无可能!唯一的通路,只剩下了消防楼梯! 而那里,是李峰用钢铁和混凝土层层设下的死亡陷阱!同时,电梯轿厢被他设定在25层永久停靠,物理卡死。这彻底封死了电梯井可能带来的隐患。
(二)
此刻,李峰站在25楼客厅的巨大屏幕前。
屏幕上分割着十多个小画面。重点集中在16层和17层那两道坚不可摧的铁门内外。红外探测器的指示灯安静地亮着,没有移动目标报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峰手中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正调阅着过去几小时的监控录像回放。
一切正常。楼道、楼梯、空置房间(16-25层的其他单元门都被他特意用铁链加固锁死,防止有人撬开占用)。只有风穿过空旷楼道带来细微的回响。
他关闭了回放,再次切换到实时监控。
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屏幕上太久。他需要去巡视,用自己的眼睛确认。这是最后的夜晚了。
他拿起一个强光手电,一把装填了催泪橡胶弹的霰弹枪(也是这几天的“收获”之一),腰后别着战术斧,沉默地走出了25层的家门。他没有乘电梯(电梯已锁定在25层),而是推开了厚重的、内侧同样加固过的消防门,进入了通往24层的楼梯间。
从25层往下,直到17层。每一层都是一个巨大的仓储区。
李峰像一位君王,在夜色中巡视他的储备库。
他推开24层消防楼梯入口的门。这里原本是一个四室两厅的精装修毛坯单元。如今,客厅和房间里不再是样板间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如同超市仓库般堆积如山的物资箱。
24层: 存储主力是大米、面粉、面条和各种袋装杂粮(黑米、红豆、绿豆、黄豆等)。成堆的大号真空包装袋形成整齐的壁垒。角落还堆放着压缩饼干、军用口粮等高热量储备品。
23层: 这里是水与饮料的天堂。纯净水(瓶装、桶装)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堆成了小山。矿泉水、功能饮料、碳酸饮料也分区分箱堆放。角落还有十几台手动按压式净水器和大量的净水滤芯——这是婉清单独强调的重点。
22层: 肉类与蛋白质的世界。数不清的罐头堆放着:猪肉、牛肉、鸡肉、鱼罐头(金枪鱼、沙丁鱼)、火腿肠、午餐肉。还有大量冷冻干燥的肉类制品(虽然冰箱空间有限,但他也购置了几台大容量冰柜,靠小型燃油备用发电机供电)。大量的蛋白粉罐子堆在另一个角落。
21层: 蔬菜水果与维生素的世界。各种水果罐头(黄桃、橘子、菠萝)、蔬菜罐头(玉米粒、蘑菇、番茄、豌豆)、脱水蔬菜干、维生素片(复合维生素A到Z)、矿物质补充品塞满了空间。他还专门辟出一个区域存放了少量可长期存放的鲜果如苹果、橙子(放在特制的保鲜盒里)。
20层: 生活物资与工具层。这里显得更为杂乱,但物品都分门别类堆放整齐:大量的卫生纸、卫生巾、湿纸巾、垃圾袋;成桶的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蜡烛、防风火柴、各种型号的电池;五金工具(锤子、钳子、螺丝刀套装、切割工具、高强度尼龙绳、滑轮组);几台大功率充电宝(手摇+太阳能充电);大量书籍(特意买的种植、野外生存、基础医疗、电工、建筑维修类书籍);甚至还有几箱种子(玉米、豆类种子)和简易的土壤基质袋,以备极端长期使用。
19层: 这里是他的老家,也是缓冲区。没有大量囤积物资,主要存放了一些他个人的物品作为过渡,以及一些替换衣物、床品。但关键位置同样部署了额外的监控探头和感应器。
18层: 作为备用生活区之一,存放着一些额外的睡袋、折叠床、帐篷、备用发电机(汽油驱动的,配套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密封汽油桶,存放在远离火源的单独房间角落里!)。
17层 & 16层: 这两层除了承担着最关键的安全门屏障任务,在安全门内侧的宽阔平台和少量空间内,还额外存放了更多高密度的战斗和生活物资。17层主要是武器储备:除了他携带的霰弹枪、战术斧,这里还有多把复合弓、弩(配备大量箭矢弩箭)、长柄消防斧/尖镐、自制的长矛尖刺(钢管+磨尖的重型钢钉)、数桶防暴辣椒喷雾、坚固的防暴盾牌、还有几件从特殊渠道购入的简易板甲(摩托车越野防护背心改造)。16层则主要储备了最重要的生命之源——水!除了大量瓶装水,还有十几桶大型储水桶(提前灌满了自来水),以及备用的净水设备组件和消毒片。这里的空间也特意保持空旷,方便在极端情况下作为最后的缓冲战斗区或避难所。
李峰一层层地走下来,脚步放得极轻,唯有电筒的光束在漆黑的楼道和堆满物资的房间里移动。强光扫过密密麻麻的货堆,照亮包装上的文字。他的手偶尔拂过冰冷的金属门框,检查锁具的状态;耳朵竖起来,捕捉着黑暗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响,无论是楼内细微的动静,还是更遥远的、从城市某个角落传来的异动(目前还没有)。
每一层消防楼梯入口处的门都被他从内部反锁并加装了额外的横插。他像一只巡视领地的孤狼,确认着自己的防线无懈可击。
巡视完毕,他回到了25层。关好、反锁加加固最后一道消防门(25层到天台的门也被他同样加固,并且天台门锁死)。
(三)
客厅里,巨大的显示屏墙依旧亮着,多个画面静默流淌。
李峰没有开大灯,只开了角落里一盏微弱的LED阅读灯。他靠在舒适的扶手椅上,但这舒适感此刻对他而言毫无意义。精神高度紧绷了七天,身体极度疲乏,然而大脑深处的警报器却在疯狂鸣响,驱散了所有的睡意。
他点开手机屏幕。屏幕的光映亮他棱角分明的脸。时间是2025年8月20日凌晨2点17分。距离婉清警告的“三天后”,已经进入倒计时的最后12小时左右。
网络信号在几个小时前已经变得极其不稳定。他尝试刷新新闻APP和社交媒体。
一些零星的消息开始浮现:
* 本地论坛(断断续续加载): “有没人在XX街道?!楼下便利店好像有人打架,打得好凶,店主头好像破了…”
*
* “人民医院门口好像出了啥事,来了好多警车…”
*
* “我靠!我表弟在省城XX医院实习刚给我发消息,说半夜收了好几个急诊病人,高烧昏厥还狂躁,几个人都按不住!保安差点被打!说症状很怪,不像普通发病…”
* 微博(部分页面无法打开): “#突发# 外媒报道北美多个城市发生大规模恶性骚乱和袭击事件,官方称疑似某种新型药物导致……”
* 短视频APP(仅加载出部分): 画面晃动剧烈,似乎是某个夜店门口,有人影在疯狂扭打嘶吼,背景音尖锐混乱。画质极差,很快中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