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孤岛微光与人性的深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警黎明》最新章节。
(一)
2025年9月4日,上午十一点。
梅州市五华县,碧桂园小区A2栋,25层顶复。
距离那场撕裂世界的灾难爆发,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天。
堡垒内部依旧保持着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空调静音模式下送出的冷风,是这末日孤岛里唯一的“自然”气息。空气里混杂着密封食品、消毒水、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钢铁堡垒”本身的金属味道。
李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厚重的多层遮光窗帘只拉开了一条细缝,足够他观察外界。窗外,阳光依旧炽烈,却仿佛失去了温度,冷冷地照耀着一片死寂的城市。楼下小区内部的道路上,游荡的丧尸数量似乎比前几天更多了,它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幽灵,在废弃的车辆、干涸的血迹和零星的骸骨间漫无目的地徘徊。腐烂的气息即使隔着厚重的玻璃和严密的密封,也隐隐约约地渗透进来,成为这末日空气的基调。
他的目光,精准地投向百米开外的B3栋,21层。那扇熟悉的窗户紧闭着,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
李峰转身,走向客厅一角。那里放着一个打开的黑色硬质手提箱,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架经过改装的四旋翼无人机。机身比普通民用无人机更大,结构更粗壮,四个旋翼下方加装了额外的微型无刷电机以提升动力。最关键的是,机腹下方挂载着一个简易的、用高强度尼龙网和轻质合金框架制成的吊篮。
他熟练地拿起无人机遥控器,开机,连接。屏幕亮起,显示出无人机前置摄像头的实时画面——客厅的天花板。
接着,他走到旁边的储物区,拿出几瓶500ml的矿泉水,几袋独立包装的压缩饼干,还有两袋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想了想,他又加了一小包真空包装的牛肉干和一板复合维生素片。这些物资,对于他堡垒里堆积如山的储备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将这些物资小心地放进无人机下方的吊篮里,用网兜固定好。
然后,他操控着无人机,让它轻盈地悬停在客厅中央。他走到窗前,再次确认B3栋21层那扇窗户的位置,以及下方和空中路径的安全——没有明显的丧尸聚集,也没有其他飞行物(比如鸟群,这在末日初期也很少见)。
深吸一口气,李峰操控着无人机,灵巧地从窗帘的缝隙中钻了出去。
嗡——
无人机的旋翼发出低沉的嗡鸣,在死寂的城市上空显得格外清晰。李峰的心微微一提,目光紧盯着遥控器屏幕和窗外无人机的轨迹。
无人机如同一个灵巧的信使,迅速爬升到足够的高度,避开低空可能存在的障碍物(比如伸出的树枝或晾衣架),然后划出一道近乎直线的轨迹,朝着B3栋21层那扇紧闭的窗户飞去。
屏幕上的画面快速移动,掠过下方如同蚁群般缓慢移动的丧尸头顶,掠过对面楼栋黑洞洞的窗口,最终稳稳地悬停在了B3栋21层那扇窗户前。
李峰操控着无人机,让机腹的摄像头对准窗户。他按下遥控器上的一个按钮,无人机发出一阵短促而尖锐的蜂鸣声——这是他和李娜约定的信号。
几秒钟后,那扇紧闭的窗户窗帘被小心翼翼地拉开了一条缝。一张苍白、憔悴却难掩清秀的脸庞出现在缝隙后,正是李娜。她的眼睛很大,此刻却布满了血丝和深深的疲惫,嘴唇也有些干裂。当她看到悬停在窗外的无人机和机腹吊篮里的物资时,那双黯淡的眼睛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如同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光芒!
她猛地将窗户推开一条更大的缝隙,双手颤抖着,急切地探出身,小心翼翼地将吊篮里的物资一件件取出来。动作有些慌乱,但充满了感激。
取完物资,她抬起头,看向无人机摄像头的位置(她知道李峰能看到她),脸上露出了这么多天来第一个真心的、带着泪光的笑容。她用力地挥着手,嘴唇无声地开合着,看口型是“谢谢!谢谢峰哥!”
李峰在屏幕这头看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嘴角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算是回应。他操控着无人机,调转方向,轻盈地飞了回来,再次从窗帘缝隙钻入客厅,稳稳地降落在手提箱旁。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但对于百米之外,那个被困在孤岛般房间里的女孩来说,这几瓶水、几袋食物,就是延续生命的希望。
李峰关闭无人机电源,将遥控器放好。对于他来说,这点付出微不足道。他选择帮助李娜,并非出于泛滥的同情心,而是基于一个冷酷的现实评估:李娜遵守了契约。
在物资彻底耗尽、饥饿和绝望如同毒蛇般噬咬的过去几天里,李娜没有像其他崩溃的居民那样在群里疯狂哭喊求助,更没有泄露半点关于A2栋25层囤积着海量物资的消息。她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在微信上给李峰发过几条信息,语气依旧卑微而克制,只是询问他是否安全,并再次重申自己会遵守保密承诺,哪怕饿死。
这份在末日绝境中依然坚守的诚信和底线,在李峰眼中,比黄金还要珍贵。在这个人性迅速崩塌的时代,一个能守住承诺的人,本身就值得一点投资。更何况,她医科生的身份,在未来可能存在的医疗问题上,或许真能提供关键帮助。这更像是一种风险极低的、带有未来价值的“战略储备”。
(二)
送完物资,李峰开始了每天的例行工作——堡垒巡查。
他拿起平板电脑(连接着堡垒内部的监控系统),首先调出各个楼层的监控画面,尤其是16层那道如同要塞般的钢铁巨门内外。红外感应器指示灯安静地亮着,没有移动目标报警。屏幕上,厚重的门板冰冷而沉默,门内侧堆放的障碍物纹丝不动。
接着,他一层层地检查物资储备情况。虽然物资总量庞大,但他依然保持着近乎偏执的细致记录。他有一个专门的电子表格(已下载到本地),记录着每一类主要物资的消耗情况和预估剩余时间。
他乘坐电梯(权限仅限16-25层)下到24层。推开消防门,进入这个巨大的“粮仓”。成吨的真空包装大米、面粉、面条和各种杂粮堆砌成山。他随机抽查了几袋,包装完好,没有漏气鼓胀现象。压缩饼干和军用口粮的箱子码放整齐,没有破损。他对照表格,在“主食类”消耗栏里输入一个微小的数字——他一个人的消耗量实在有限。
23层是“水世界”。瓶装水、桶装水堆积如山。他检查了桶装水的密封盖,确认没有松动。手动按压式净水器和滤芯包装完好。他在“饮用水”消耗栏记录下昨天的用量。
22层是蛋白质仓库。各种肉类、鱼类罐头外壳光洁,没有锈蚀膨胀。冷冻干燥肉制品包装完好。几台大容量冰柜运行正常,发出轻微的嗡鸣。他打开其中一个冰柜,冷气扑面而来,里面冻着的少量鲜肉和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状态良好。
21层是维生素和果蔬补给站。水果罐头、蔬菜罐头、脱水蔬菜干包装完好。维生素片和矿物质补充品的瓶子密封良好。
20层的生活物资与工具层依旧琳琅满目,消耗更是微乎其微。
19层缓冲区,18层备用生活区,17层武器库,16层水资源核心储备区……他一层层检查下来,如同君王巡视自己的王国。一切井然有序,固若金汤。物资储备预估,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也足以支撑数年之久。
检查完毕,他回到25层。时间已近中午。饥饿感袭来。他走到厨房区,打开一个午餐肉罐头,又开了一袋真空包装的卤蛋,再拿出一袋全麦面包。这就是他的午餐,简单、高效、高热量。
他端着餐盘走到沙发前坐下,一边吃着,一边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屏幕亮起,信号格依旧是那个刺眼的红叉。网络彻底中断已经好几天了——自从那天他亲眼目睹城市边缘那座巨大的通讯信号塔轰然倒塌之后。
电力也早已中断。整个城市陷入一片黑暗的死寂。只有他这里,依靠着顶楼天台铺设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和大容量储能电池组,以及一台小型静音燃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维持着堡垒核心区域的电力供应。灯光、监控、空调、冰箱……这些维系现代生活基本舒适度和安全感的设备,在这末日孤岛中依旧运转,成为他与外面那个腐烂世界最鲜明的分割线。
(三)
吃完简单的午餐,清洗好餐具。李峰换上运动背心和短裤,准备开始下午的力量训练。规律的锻炼是保持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的关键。
他走到健身区,拿起哑铃,开始一组标准的弯举。肌肉在负荷下绷紧、收缩,汗水很快渗出。他专注于每一次发力,每一次呼吸,试图将外界的一切干扰屏蔽。
然而,今天下午的宁静被无情地打破了。
就在他做到第三组深蹲时,一阵极其尖锐、充满愤怒和绝望的女声,如同淬毒的利箭,穿透了厚厚的隔音玻璃和墙壁,狠狠地扎进了他的耳朵!
“姓张的!你个天杀的!挨千刀的!把我们家最后那袋米还给我!!”
“我跟你拼了!那是我孩子的救命粮啊!!”
“你们这群强盗!土匪!说好的统一分配!公平公正!都是放屁!!”
“我亲眼看见你们几个把好东西都藏起来了!给我们发的都是快过期的烂菜叶子!!”
“我孩子饿得直哭!你们还是不是人?!有没有良心啊!!”
声音来自隔壁楼栋,似乎是A1栋或者A3栋的中低层。那是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嘶哑、尖利,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和走投无路的疯狂,如同濒死野兽的哀嚎。
紧接着,一个男人粗暴的声音响起,试图压制,却更显蛮横:
“吵什么吵!闭嘴!再吵把丧尸引上来大家都得死!”
“什么你的米?!那是集体的物资!老子是按规矩分配!你家孩子小,已经多给了半碗粥了!还想怎么样?!”
“藏东西?放你娘的狗屁!再胡说八道信不信老子把你扔出去喂丧尸?!”
“都给我老实点!谁再闹事,别怪老子不客气!”
李峰的动作停了下来。他皱紧眉头,眼神冰冷。他知道这个“张哥”。就是物业群里那个在灾难爆发第二天就跳出来,打着“团结互助”、“统一管理”、“共渡难关”的旗号,忽悠其他居民交出自家物资的“老张”。当时他就看出这人心术不正,打着集体主义的幌子行中饱私囊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