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将军与孤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警黎明》最新章节。
第四十二章 将军与孤城
丧尸爆发第442天,梅州市五华县,碧桂园小区A2栋25层。
正午的阳光失去了盛夏的灼热,却依然慷慨地穿过多层复合防弹玻璃,在光洁的天然石材地板上投下明亮方正的光斑。堡垒内部恒温25度,空气循环系统低沉的嗡鸣是永恒的底噪,将消毒水的冷冽与窗外世界的衰败彻底隔绝。
李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身形挺拔如松。他没有穿标志性的战术装具,只是一身深灰色的纯棉家居服,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阳光斜斜地照射在他身上,勾勒出肩背结实流畅的肌肉线条,也为他冷硬的侧脸轮廓镀上了一层淡金。
视野所及,碧桂园据点如同一个在冰封废墟中顽强运转的精密蜂巢。
加固加高的合金围墙顶部,巡逻队的身影如同钉子般楔在寒风中。深灰色的防寒作训服臂章上,“世安”两个猩红小字在阳光下异常醒目。95式步枪的枪口低垂,目光警惕地扫过围墙外被冰霜覆盖的枯萎花园和远处死寂的街道。围墙内侧,保温大棚的透明顶棚反射着白晃晃的光,数十名中年妇女(统一的左臂红布条)在其中忙碌穿梭,侍弄着水培架上的蔬菜嫩芽,构成一片难得的盎然绿意。
而此刻,据点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象,是小区中心那片被清理出来的篮球场。
昔日的塑胶地面早已破损,露出灰黑的水泥底子,如今被扫净积雪,四周用废弃轮胎和沙袋围出了一个简易的训练场。
场内,三十多名新加入的年轻面孔正顶着寒风进行基础队列训练。他们年龄大多在二十岁上下,男女皆有,脸上的稚气尚未完全褪去,却被末世的风霜刻上了超越年龄的坚韧,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对“世安”身份强烈的渴望与敬畏。他们的衣着混杂,但每人左臂都新崭崭地系着象征“考察期”的黄色布条——这是通往“世安”红布条的必经之路。
王志刚魁梧的身影矗立在场地中央,如同一座移动的铁塔。他同样穿着笔挺的灰色作训服,肩章上,由幸存者中唯一懂点徽章缝纫的老裁缝精心缝制的两道杠加一颗银星,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那是世安军内部公认的“上校”标识。他面色黝黑,眼神如炬,声音如同滚雷般穿透寒风:
“立正——!”
“向右看——齐!”
“抬头!挺胸!收腹!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六十度!眼神给我钉死前面人的后脑勺!你们站的是军姿,不是他妈的在等死鱼!”
他的吼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标准到苛刻。有人的动作稍显拖沓,王志刚立刻大步流星走过去,蒲扇般的大手带着风拍在对方的后腰上:“塌腰给谁看?腰杆给我挺直了!精气神拿出来!进了世安军,骨头就给我淬硬!”他的“正骨”手法带着一股蛮横的劲儿,疼得那小伙龇牙咧嘴,却不敢吭声,立刻绷得像根标枪。旁边队列里一个年轻女孩眼角挂着被寒风激出的生理性泪水,身体微微发抖,但腰板依旧挺得笔直,眼神倔强地望着前方。
场地边缘,刘振东同样佩戴着两道杠一颗银星的上校肩章,正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另一批队员的战术动作训练。他身高不如王志刚那般压迫,但身形精悍,动作干净利落,如同一柄淬火的短刀。他正在演示如何在持枪警戒状态下快速寻找掩体、规避可能的冷枪。
“注意观察点!三点一线不是让你死盯着前面!余光!余光给我撒出去!墙角、窗口、车辆底盘下!任何一个阴影都可能是阎王爷的请柬!移动要快,路线要预判!不要傻乎乎地把自己暴露在开阔地当靶子!”
他亲自示范,动作迅猛如猎豹,翻滚、卧倒、依托掩体举枪瞄准一气呵成。“看到没有?不是蛮力!是脑子!是意识!在末日,蠢货比丧尸死得更快!”
王志刚的刚猛如磐石,刘振东的精准如手术刀,两人风格迥异,却共同铸就了世安军武力的筋骨与魂魄。在他们身后不远,几名臂章上绣着单杠或双杠(少尉、中尉衔)的骨干军官,正各自负责一个小队的基础格斗训练或体能强化。整个训练场秩序井然,喊杀声、口令声、器械碰撞声汇成一片充满力量感的喧嚣。
李峰的视线平静地扫过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支力量,在短短数月间膨胀到了让他自己都感到一丝意外的程度。
世安军(对外不再称“碧桂园据点”)总人口已达到一千两百余人。其中,核心武装力量——包括巡逻队、外出搜寻队、各据点防卫队、以及王志刚刘振东统领的战斗骨干——稳定在三百五十人上下。
剩下近九百人中,以中年妇女为主的种植、养殖、缝纭、清洁组占了四百余;老人、十岁以下儿童及因伤病无法劳作的人员约两百;剩下三百左右,则是具备特定技能的手工业者和负责后勤保障(如维修、物资管理、教育、医疗辅助)的专职人员。
等级并非李峰刻意划定,而是在残酷的生存筛选和一次次危机应对中自然形成的金字塔。顶端是他本人,一个被所有人默认、敬畏甚至有些神化的存在。居民们私下,甚至当面,都习惯性地尊称他为“将军”——这个称呼带着末世特有的荒诞感,却也无比贴切地表达了他掌握生杀予夺、决定千人生存的实质权力。
往下,便是王志刚与刘振东这两位公认的“上校”。他们是李峰意志最直接的执行者和武力支柱,各掌一军,拥有高度的行动自主权和对中下级军官的任免权(需报李峰核准)。再往下,则是十几名臂章绣着双杠(中校)的核心骨干,负责具体防区(如县医院、奥园广场)或重要职能(如物资调配中心、核心护卫队)。佩戴单杠(少尉)或素色肩章(士官)的军官则构成了基层管理的基石。
这套自发形成、结构清晰的军事化管理体系,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维系着这片孤岛在末日浪潮中的稳定与秩序。碧桂园据点本身,除了夜晚必要的静默模式(灯光管制、禁止喧哗),白天已呈现出一种近乎“繁华”的景象。
蔬菜大棚旁,用废旧板材和防水布搭起的简易棚屋里,几位手艺人在忙碌:
一个以前是理发师的瘦高个男人,正小心翼翼地给一位老人剪发,一块破镜子挂在棚壁上;旁边一个手脚麻利的妇人,用简易炉灶煎着面饼,香气混合着植物油的焦香飘荡开来;更远处,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摆弄着几块电路板和旧手机,试图修复一台收音机。他们都挂着“世安”红布条,或者在胸口别着统一发放的、代表“合法经营者”的小铜牌,使用世安币进行交易。棚屋区外围,几个佩戴黄色布条的“见习”队员正清扫积雪,干得格外卖力。
而围墙之外,则是另一番触目惊心的景象。
以碧桂园小区为核心,如同涟漪般扩散开去,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低矮窝棚挤满了视线所及的每一寸空地。这些用废弃塑料布、烂木板、锈蚀铁皮、甚至报废汽车壳子勉强搭建的容身之所,层层叠叠,几乎没有空隙,构成了一个巨大而绝望的“缓冲区”。这里是两千多名渴望加入世安军、等待“考察”或“贡献”达标以期进入“围墙之内”的幸存者营地。
一道由厚钢板焊接加固、顶端布满锐利倒刺的铁丝网栅栏,将窝棚区与碧桂园小区严密分隔开来。这道“叹息之墙”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墙内是秩序、安全、温饱和希望;墙外是混乱、危险、饥饿和无尽的等待。只有在世安军组织的“劳动考核日”或特定物资兑换点开放时,才有短暂的、被严格监视的“交流”。
栅栏外,每天都上演着生存的挣扎。人们需要自行解决食物、饮水和取暖。世安军会定时在特定地点投放一些即将过期的压缩饼干和浑浊的滤水,但数量远远不够。肮脏、疾病和冻伤肆虐。然而,这里的秩序却相对稳定——没人敢大规模械斗或抢劫。因为世安军的巡逻队会定时沿着栅栏外围巡视,任何试图冲击栅栏、大规模斗殴或偷盗内部物资的行为,都将招致无情的子弹。更关键的是,这里是“考察区”。任何劣迹,都可能被负责评估的“政审组”(由刘振东直接领导)记录在案,彻底断绝进入围墙内的希望。
当尸群零星来袭时,栅栏外的幸存者会主动示警,甚至会拿起简陋的武器(磨尖的钢筋、削尖的木矛)协助巡逻队驱赶、击杀那些行动迟缓的冻僵丧尸,以此作为“贡献值”的证明。没有人希望尸群大规模冲击这道象征希望的栅栏。夜晚,窝棚区同样实行静默管制,任何火光或较大的噪音都可能引来世安军冰冷的警告,甚至驱逐。
“将军!”王志刚完成了队列训练的指令,抬头望向25层那面巨大的单向玻璃窗方向,如同感应到了什么,隔着百米距离,猛地挺直腰板,行了一个用力过猛却充满敬意的军礼。他身后的新队员也下意识地跟着挺直身体,目光充满敬畏地投向高处。
李峰的目光在王志刚和他身后的队列上停留片刻,没有任何回应动作。他移开视线,望向更远处那道叹息之墙外,那片如同巨大灰色癣疥蔓延的窝棚海洋。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影,如同依附在巨兽边缘的虱子。
片刻后,他转身离开了窗边。
下午两点,阳光依旧吝啬地提供着微弱的暖意。
奥园广场据点,这座被改造为世安军核心贸易区的巨大商业体,在冬日的死寂中爆发出一种迥异于碧桂园种植棚区的喧闹生机。
巨大的球形穹顶投下斑驳的光影。主体结构被加固,窗户被厚重的合金百叶窗封死,只留下必要的出入口。广场内部,原本空旷的中庭被精心规划,用废弃柜台、货架和沙袋划分出一条条相对整齐的“商业步行街”。
这里,是世安军控制下真正的“自由市场”核心。
空气里弥漫着复杂的气味:劣质烟草燃烧的呛人烟味、劣质酒精的刺鼻气息、某种廉价香料的浓郁、食物煎炸的油烟、未及时清理的垃圾酸腐味、以及……浓郁的人体长时间不清洁的体味混合着消毒水的冰凉气息。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讨价还价的争执声、摊主招揽生意的吆喝声、金属工具碰撞的叮当声、孩子们在特定区域追逐嬉闹的尖叫声、远处偶尔传来的巡逻队口令声……形成一首诡异而充满生命力的末日交响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峰出现在广场入口,身后只跟着一个王小虎。
王小虎依旧如同铁塔,穿着笔挺的灰色作训服,臂章是双杠中校衔(负责李峰护卫及特殊行动调度)。他落后李峰半个身位,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前方和两侧每一个缝隙、每一个身影。腰间挂着快拔枪套,里面是一把92式手枪,胸前战术背心上挂着备用弹匣和一枚闪光震撼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无声的警告。
李峰自己也换上了一套更为正式、剪裁合体的深橄榄色战术套装(非作战状态),肩部没有任何标识,只在左臂佩戴着那独一无二的猩红“世安”臂章。他步履沉稳,目光平静地扫视着两侧的“商铺”。
能够在这里拥有固定摊位的,都是经过“世安军贸易管理处”严格审核、拥有“安全身份”(世安居民或持有特殊通行证的外来合作者)的商户。他们的摊位上悬挂着刻有唯一编号的金属牌照。
商品琳琅满目,远超末世初期的想象:
? 食品区: 不再是单一的压缩饼干罐头。有用世安币换取原料后自制的粗糙糕点、面饼;有用草药和微量食盐熬煮的肉汤骨汤(肉源多为陷阱捕获的变异鼠或流浪狗);有处理干净、烟熏或风干的昆虫块(高蛋白来源);甚至还有用据点大棚产出蔬菜制作的简易腌菜。
? 工具零件区: 各种型号的螺丝螺母、扳手钳子、锯条电线、用废弃汽车零件改装的刀具斧头、简易捕兽夹、甚至还有手工打磨的箭头和弩臂配件。一个摊位上,几块巴掌大的太阳能充电板被精心摆在绒布上,标价高得吓人。
? 生活用品区: 手工缝制的兽皮手套帽子、用塑料瓶改造的简易油灯、粗糙但厚实的草木灰香皂、用废弃布料拼接的床单被褥、各种容器(铁罐、塑料桶、玻璃瓶)。一个摊主正在展示他修复好的几块机械手表,引来几人围观。
? 特殊物品区: 几管用简陋标签写着“止痛”、“消炎”、“驱虫”字样的自制草药膏;几本残破不堪、却被精心保管的书籍(小说、技术手册、甚至还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几件成色尚可的珠宝首饰(价值大跌,但仍有交易);甚至还有一小块用油纸包裹、散发着奇异芳香的天然樟脑块(防虫蛀的奢侈品)。
交易方式以“世安币”为主流。这种由据点统一熔铸、刻着“安”字和唯一编号的金属硬币(多为铜、铝或废旧弹壳熔炼),是世安军控制区内唯一的法定货币。流通货币以小额为主,用于日常交易。大额支付或军需采购,则使用据点“物资管理处”开具的定额兑换券(相当于纸币)。以物易物也普遍存在,尤其在外来者之间或兑换价值不易界定的物品时。
“将军!”
“将军您来了!”
“将军安康!”
李峰的出现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瞬间在喧闹的集市中激起涟漪。所过之处,无论是摊位后的店主还是正在交易的顾客,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微微躬身,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感激,低声问候。称呼整齐划一——将军。眼神中没有谄媚,只有一种对秩序缔造者和最强武力象征的朴素敬畏。李峰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偶尔对几个明显是据点内老面孔的摊主(如剪头发那位)微微颔首。这份克制的回应,反而让问候者倍感受用。
就在李峰走到一处相对拥挤、靠近一个卖自制香料摊位的拐角时——
变故陡生!
一个蹲在墙角、裹着肮脏破旧军大衣、戴着狗皮帽遮掩了大半张脸的男人,在李峰即将经过前的瞬间,猛地暴起!他如同潜伏已久的毒蛇,动作快得惊人!破旧大衣下寒光一闪,一把锯短了枪管、缠绕着电工胶带的单管霰弹枪赫然在手!黑洞洞的枪口带着决绝的疯狂,瞬间抬起,直指李峰的侧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