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韶山之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最新章节。

冯国璋的拳头重重砸在临时搭建的桌案上,震得地图都跳了起来。习自成——这个名字他听说过,西南军中的一员悍将,昆明讲武堂优秀毕业生。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开拔!"冯国璋咬牙切齿道,“不惜一切代价突破韶山防线!”

参谋长面露忧色:“大人,士兵们刚行军一夜,疲惫不堪…”

"疲惫总比送命强!"冯国璋打断他,“等唐启的主力追上来,我们就真的插翅难逃了!”

北洋军再次启程,这次气氛明显紧张了许多。士兵们握紧了手中的枪,军官们不断催促加快速度。冯国璋骑在马上,眉头紧锁。他隐约感到,自己正一步步走进西南军设下的陷阱。

正午时分,北洋军的前锋部队已经能看到韶山城的轮廓。正如侦察兵报告的那样,城头上飘扬的是西南军的旗帜。

"报告军座,敌军已在城外构筑了两道防线,看样子是要死守。"侦察连长气喘吁吁地跑来汇报。

冯国璋举起望远镜观察敌情。西南军的防御工事修得相当专业,战壕纵横交错,机枪阵地布置得恰到好处。更令他心惊的是,对方似乎已经预料到他会从这个方向突围,防御部署极具针对性。

"命令炮兵准备,"冯国璋放下望远镜,声音冰冷,“第一师全体压上,务必在日落前突破第一道防线!”

随着一声令下,北洋军的火炮开始怒吼。炮弹呼啸着飞向西南军阵地,炸起一团团黑烟。炮击持续了约莫一刻钟,冯国璋才下令步兵冲锋。

"杀啊!"北洋军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向西南军阵地。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炮击似乎并未对西南军造成多大损伤。当北洋军冲到距离阵地不足百米时,西南军的机枪突然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扫倒了一大片冲锋的士兵。

"隐蔽!隐蔽!"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大喊。

冯国璋在后方看得真切,气得浑身发抖。西南军的防御比他预想的要坚固得多,而且火力配置极为合理,几乎没有死角。

"命令第二梯队上!"他怒吼道,“不惜代价也要撕开一道口子!”

第二批北洋军呐喊着冲了上去。这一次,他们采取了散兵线战术,士兵们分散开来,尽量减少机枪造成的伤亡。同时,北洋军的机枪也开始压制西南军火力点,为冲锋部队提供掩护。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西南军凭借武器优势不断收割着北洋军的生命,而北洋军则依靠人数优势一波又一波地冲击防线。战场上硝烟弥漫,惨叫声不绝于耳。

冯国璋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不断接收着前线传回的战报。战况胶着得令人窒息,每一分钟都有数十名士兵倒下。

"报告!第一团已经突入敌军第一道防线!"通讯兵兴奋地跑来报告。

冯国璋精神一振:“命令预备队立即增援,巩固突破口!”

然而他的喜悦没能持续多久。不到半小时,前方传来噩耗——突入防线的部队遭到西南军反扑,伤亡惨重,被迫撤回。

"废物!都是废物!"冯国璋暴跳如雷,“三个师的人打不过一个师的西南军?”

参谋长小心翼翼地提醒:“大人,我们实际投入进攻的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且地形对我军极为不利…”

冯国璋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别无选择。时间拖得越久,唐启的主力就越可能从背后包抄过来。到那时,他就真的插翅难逃了。

"命令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全力进攻,再把第六师派上去!"他咬牙道,“告诉几个师长,日落前若不能突破防线,提头来见!”

命令一下,北洋军发起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攻势。士兵们几乎是不顾性命地往前冲,军官们挥舞着军刀冲在最前面。西南军的火力虽然凶猛,但在如此不要命的冲锋下也开始出现松动。

冯国璋紧张地注视着战场。烈日当空,汗水浸透了他的军装,但他浑然不觉。望远镜中,他看到自己的士兵终于冲进了西南军的第一道战壕,双方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好!"他忍不住叫出声来。

然而就在这时,西南军阵地上突然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紧接着,令冯国璋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西南军竟然主动放弃了第一道防线,有条不紊地向第二道防线撤退!

"他们…他们在诱敌深入?"参谋长失声道。

冯国璋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中了圈套。西南军放弃第一道防线,很可能是为了将北洋军引入预设的杀伤区。

"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巩固现有阵地!"他急令道。

但为时已晚。杀红了眼的北洋军已经越过第一道防线,紧追撤退的西南军不放。就在这时,第二道防线上的西南军火炮突然开火,炮弹精准地落在冲锋的北洋军队伍中,炸得人仰马翻。

冯国璋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这场战斗已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而时间并不站在他这一边。

"大人,我们接下来…"参谋长的声音有些发抖。

冯国璋睁开眼,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命令部队暂停进攻,构筑防御工事。同时,派一支精锐小队侦查湘乡方向,寻找其他通往长沙的路径。”

他转身望向长沙方向,心中暗自盘算着那15门重炮。那是他最后的底牌,也是他翻盘的唯一希望。

求催更,求评论,求点赞,求为爱发电,感谢默默阅读的各位的支持,感谢喜欢卡祖笛的孙天元、灰不溜秋的艾虎、孤独绝天的杂贺又三郎、干饭人吃盼的催更,感谢流浪的诗的为爱发电,感谢路人张名三的评论。再次跪谢所有阅读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