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云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最新章节。

他清了清嗓子:“诸位,这就是’云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每年稳定产量八百吨,欢迎各位下单。”个旧锡矿1921年单年产量达8325吨

话音未落,美国的代表已经挤到前面:“唐先生,我们愿意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包销半年产量!”

"我们出20%!"英国怡和洋行的经理急得连领结都歪了。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竞价声中,一声刺耳的哨响打破了喧嚣。一个满身煤灰的工头跌跌撞撞冲进来:“唐督!三号矿井塌了!王石头他们十几个兄弟被埋了!”

唐启脸色骤变。三号井是矿上最老的竖井,早就该加固维修,但为了赶产量一直将就着用。他二话不说抓起安全帽就往外跑,身后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外国使节。

塌方现场尘土飞扬,几十个矿工正用铁锹和双手拼命刨着碎石。唐启赶到时,救援队队长老周正对着井口图纸抓耳挠腮:“这下头岔道多得很,不晓得他们被埋在哪截...”

"调两台蒸汽水泵来!"唐启扯开领口,“先抽干渗水,再打通风孔!”

"唐督,"李文忠凑过来低声道,“那些洋人还在精炼车间等着呢,是不是...”

"让他们等着!"唐启吼得整个矿区都听得见,“人命关天,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等着!”

接下来的六天里,唐启几乎没合过眼。他亲自设计了救援方案,调来了刚投产不久的液压千斤顶,甚至冒险使用了硝化甘油爆破法来打通堵塞的巷道。

到第七天凌晨,当救援队终于挖通最后一块巨石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王石头一个人蜷缩在巷道拐角,身边整齐摆放着六顶安全帽,每顶帽子里都放着几块锡矿石。

"还有...还有气!"队医的手指颤抖着搭在王石头干裂的嘴唇上。

担架抬出井口时,阳光刺得王石头睁不开眼。他干裂的嘴唇蠕动着,唐启赶紧俯身去听。

"矿洞...还能修吗?"王石头气若游丝地问,“里头...还有好多好矿...不能糟蹋了...”

站在一旁的英国公使朱尔典突然摘下帽子,这个动作像传染一般,很快所有外国使节都默默脱帽致意。

法国公使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C’est incroyable(难以置信)...这就是龙国人...”

唐启轻轻握住王石头布满老茧的手:"能修,不仅能修,还要建更好的。"他转向各国使节,声音有些沙哑:“诸位看到的不仅是锡锭,更是千千万万个王石头这样的龙国工人。'云锡’两个字,是用他们的血汗铸就的。”锡矿最高从业人数为十万,特别抗战时期,超过15万人采矿,只为卖矿赚钱救国。

三个月后,当第一艘满载"云锡"牌电解锡锭的货轮从海防港启航时,唐启站在码头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烟囱。

秘书递来一份电报:“伦敦金属交易所最新报价,我们的锡锭比马来亚的贵三成。”

"还不够。"唐启摇摇头,"等二期水电站建成,我们要上马轧钢厂、机床厂..."他的目光越过波涛汹涌的南海,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在没人注意的角落,日本三井物产的一个职员正悄悄记录着什么,他的笔记本上赫然写着:“必须尽快报告国内,支那西南的工业化速度超出预期...”

夕阳西下,唐启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在他身后,个旧城的灯火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星星落在了地上。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个旧锡矿荣获金奖等多个奖项,1926年费城世博会上荣获多个奖项,“云锡”是国人在农业国时代,荣获最多荣誉的工业产品,专利技术最多的产品。近些年因污染问题被产量逐年减少。个旧也是美国设定的首个的云贵高原的核打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