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雷霆肃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强汉之墨色如血》最新章节。

蜀天寒雪覆冤魂,廪禄空囊泣寡亲。

硕鼠噬粮肥似豕,残兵僵骨冷于尘。

未央怒起雷霆令,丞相谋深纲纪新。

养廉立制正官箴,铁血新规靖蜀尘。

锦官城城东,张诚家的茅檐低垂,几片破瓦在寒风中瑟缩着身子。张诚娘亲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一个空瘪的布袋——那是本该盛放儿子抚恤钱粮的袋子,如今却轻飘飘、空荡荡,只剩几道脏污指痕。她浑浊的眼睛木然望向门外泥泞小路,雪粒无声飘落,渐渐覆盖了远处几座同样静默的坟头。那些坟茔里,躺着无声冻饿而死的伤残老兵,连同他们未等到手的抚恤,一同埋入了这蜀地的冻土。无声的雪埋葬着无声的冤屈,如一张巨大裹尸布,悄然覆盖着整个益州。

未央宫大殿,森严凛冽。刘禅高坐御座,手中那份来自御史台的奏疏沉甸甸犹如浸透了血泪的寒冰。他缓缓扫视殿下噤若寒蝉的群臣,目光最终落在下首辅位那素衣羽扇的身影上——丞相诸葛亮,面容沉静如水,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映着御案上的烛火,仿佛蕴藏着即将喷薄而出的地火。刘禅的目光如刀锋般刮过一张张或惶恐、或躲闪、或强作镇定的脸孔。

“念!”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砸落玉阶。

御史中丞邓芝出班,展开奏疏,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鼓槌敲打在死寂的大殿之上:

“……查,益州犍为郡,阵亡伤残将士抚恤钱粮,十停仅发五停。郡守李严(注:此李严非托孤重臣李严,同名),以下诸吏层层剥扣,雁过拔毛!米粮入库,仓鼠硕大如豚;钱帛过手,蠹虫其肥如斗!犍为如此,蜀郡、巴郡、广汉、梓潼……各州郡,莫不如是!伤残军士张诚,抚恤银被层层盘剥殆尽,其母冻毙于风雪!更有什邡县老兵王猛、绵竹老卒赵五,抚恤未至,人已饥寒交迫,僵卧而亡!其情可悯,其状可怖!此等行径,非但丧尽天良,更是自毁长城,动摇国本!伏惟陛下圣裁!”

邓芝的声音在空旷大殿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空气里,留下无形的血痕。当念及“冻毙于风雪”、“僵卧而亡”时,殿内死寂得能听见角落铜漏滴水的微响,清晰得如同亡魂最后的叹息。诸葛亮垂下的眼睑微微颤动,握着羽扇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刘禅猛地将手中另一份竹简狠狠摔在御案之上!一声巨响,震得御案旁侍立的小黄门浑身一颤,几乎跪倒。

“国本?长城?”刘禅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雷霆之怒,目光灼灼扫过殿下,“这万里河山,这锦绣江山,靠的是谁在守?!是朕高坐在这未央宫吗?是靠你们这些满腹经纶、冠冕堂皇的诸公吗?!”他霍然站起,手指戟指殿下,胸膛剧烈起伏,“靠的是那些在祁山风雪里断臂残肢还在搏杀的老卒!靠的是那些在子午谷栈道上埋骨异乡的忠魂!靠的是张诚!靠的是王猛、赵五!他们流的血,他们舍的命,到头来,养肥了这么一群国之蠹虫!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养活了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

“陛下息怒!”殿下黑压压跪倒一片,惶恐的声音汇成一片低沉的嗡鸣。

“息怒?”刘禅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那笑声里淬满了彻骨的寒意,“朕息怒,张诚的老娘就能活过来吗?王猛、赵五就能从冻土里爬出来吗?!那些还在营中等米下锅、等钱救命的伤残将士,就能填饱肚子、活过这个冬天吗?!”他猛地一拍御案,“不能!血债,唯有血偿!贪墨将士活命钱粮者,与战场之上通敌叛国何异?皆该杀!”

“杀”字出口,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席卷整个未央宫,殿内的空气似乎都凝固冻结了。蒋琬面色凝重,深深吸了一口气,出班奏道:“陛下天威,明察秋毫,痛斥积弊,臣等感佩万分!贪墨之风,如附骨之疽,非雷霆手段无以震慑奸邪!然,治乱如治丝,首重理其绪。剜除毒疮固然当用快刀,然欲使肌体长久康健,则需固本培元,立纲陈纪,断其再生之根!臣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思长治久安之策,设良制以养廉,立铁律以肃贪,使忠良之士有所依,使宵小之辈无所遁!”

蒋琬话音甫落,一直沉默的诸葛亮缓缓起身。他并未跪拜,只是微微躬身,清朗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杂音:“陛下,蒋公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论。诛杀蠹虫,大快人心,然若止步于此,则如割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当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霹雳者,肃贪之雷霆也;菩萨心肠者,养廉之根基也。臣附议蒋公之言,当立‘养廉’与‘督察’双轨并行之制,以俸禄养其廉耻,以严法束其贪欲,以监督断其侥幸。唯有如此,方能正本清源,使官吏知畏法、守廉、勤政,使我大汉吏治,重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之古训!” 诸葛亮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大殿中。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群臣,最后落在刘禅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恳切与智慧的力量。

刘禅胸膛的怒涛在蒋琬的沉稳与诸葛亮的睿智进言中缓缓平复,他凌厉的目光扫过殿下跪伏的群臣,声音沉凝如铁:“丞相(指诸葛亮)、蒋卿所言,深得朕心。剜疮刮骨,势在必行!然剜疮之后,更需固本培元。朕意已决!”他声音陡然一扬,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其一,即刻设立‘肃政廉访司’,直属御前!由御史中丞邓芝总领,持朕之密旨、金令箭,专司稽查天下贪墨不法!凡涉贪墨抚恤、军饷、赈济等项,无论王公贵戚、州郡大员,廉访司有权先行缉拿,密查暗访,遇阻挠者,可先斩后奏!”邓芝猛地抬头,眼中精光连连,重重叩首:“臣邓芝,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纵刀山火海,亦要将那国之蠹虫,一一揪出!”

“其二,”刘禅目光转向诸葛亮和蒋琬,“着丞相诸葛亮、蒋琬,大司农董允,会同尚书台诸曹,一月之内,拟订《蜀汉官吏养廉及督察新制》,务求周详严密,无隙可乘!此制之要,首在‘养廉’二字!朕要让我蜀汉的官员,堂堂正正,凭其俸禄便能养家糊口,安享尊荣,不必、也不屑去碰那些带血的脏钱!”

诸葛亮与蒋琬同时躬身:“臣诸葛亮(蒋琬)领旨!必殚精竭虑,集思广益,拟定良规,使我朝官吏,上不负君恩,下不愧黎庶,居官以清,持身以正!”

“其三,”刘禅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骨髓的寒意,“着尚书台、廷尉府,重订《惩贪律》!凡贪墨抚恤、军饷、赈灾钱粮者,无论多寡,一经查实,主犯斩立决,抄没家产,补偿苦主!从犯视同谋逆,流三千里,遇赦不赦!其子孙三代,永不得为吏、为将、入学!朕倒要看看,谁还敢拿将士的血,百姓的命,来填他那填不满的欲壑!”

“臣等遵旨!”廷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圣旨如三道撕裂寒冬阴霾的霹雳,瞬间传遍锦官城,更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向蜀汉治下的每一个郡县、每一处关隘!一场酝酿已久的肃杀风暴,以未央宫为中心,轰然席卷开来。

肃政廉访司衙署设在原廷尉诏狱之旁,门楣上高悬的黑底金漆匾额,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透着一股森然煞气。衙署内,灯火彻夜不息。邓芝端坐主位,这位素以刚正冷峻着称的御史中丞,此刻眼中布满血丝,却锐利如鹰隼。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卷宗,皆是各地密探、受屈军户、乃至良心未泯的小吏冒死送来的举报与线索。空气中弥漫着墨汁、汗水和一种无形的紧张焦灼气息。

“查!给本官彻查到底!犍为、蜀郡、巴郡……所有涉事州郡,一个都不许放过!”邓芝的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陛下赐我金令箭,予我先斩后奏之权,不是摆着看的!人手不够?持我令牌,去北营调铁卫营!去各郡抽调耿介干吏!告诉那些人,这是陛下的天威!这是为冻死的忠魂讨还血债!谁敢阳奉阴违,推诿搪塞,便是与那些蠹虫同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