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水陆鏖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强汉之墨色如血》最新章节。
萨水东岸伏兵起,楼船西海战云扬。
赵广破敌凭智勇,陆抗摧锋赖技长。
小卒陷阵显忠烈,巨舰劈波慑寇狂。
虽道征途多艰险,汉家锐气岂可当?
大捷之后,汉军陆路主力稍作休整,掩埋同泽,安置俘虏,便再度开拔,东渡萨水,兵锋直指高句丽王都王险城。太子刘璿经前一战洗礼,眉宇间稚气稍褪,多了几分沉凝,每日皆与赵广、王佑、李焕等将领研讨军情,又随张毣记录风土、探访民情,于实践中体会着为政用兵之道。
大军行至萨水以东八十里处,地势渐趋复杂。此处已是高句丽半岛西北部腹地,山岭起伏,林木渐茂,官道蜿蜒于丘陵河谷之间,时宽时窄。斥候频出,回报前方数十里内未见大队敌踪,仅有小股溃兵游勇踪迹。
虎贲中郎将赵广却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召来山地营副将王佑,指着舆图上一处名为“狌狌谷”的险要之地:“王将军,你看此地。两山夹一谷,道从中过,林深草密,极易设伏。我军新胜,易生骄矜,需防敌狗急跳墙,于此地偷袭。”
王佑黝黑的面庞上目光锐利如常:“末将亦有此虑。请将军允我率山地营前出十里,散入两侧山林,先行侦查清道。若遇伏兵,可先发制人;若无伏兵,亦可保障大军安全通过。”
“正合我意。”赵广颔首,“李都尉,你率陷阵营为前部,行进间需格外警惕,盾牌不离手,弓弩皆上弦。太子殿下请随中军行动,非有令不得擅动。”
军令下达,汉军阵型为之一变,由行军状态转为临战队形,速度虽稍缓,然肃杀之气弥散开来。
狌狌谷渐近,但见两侧山岭虽不甚高,却坡陡林密,怪石嶙峋,官道在此变得狭窄曲折,仅容三四匹马并行。谷中寂静异常,连鸟雀之声似也稀少,唯有风声穿过林隙,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
李焕率陷阵营三千锐士为前锋,重甲铿锵,步伐沉稳,如同移动的铁壁,缓缓进入谷地。他目光如电,不断扫视着两侧可疑的山林。身后约一里外,是赵广与太子所在的中军主力。而王佑的山地营,早已如滴水入海,消失在两侧的苍翠之中。
此时,左侧山林深处。
一队约五十人的山地营士卒,正由军侯陈稷率领,悄无声息地攀爬潜行。陈稷乃南中僰人出身,自幼与山林为伴,嗅觉听觉灵敏异常。他忽然停下脚步,举起右拳,身后士卒立刻伏低身形,隐入灌木草丛。
“有动静。”陈稷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副手什长狗儿(原南中猎户,无名,以擅追踪得此绰号)道,“嗅到汗臭和铁锈味,不远,逆风来的。”
狗儿翕动鼻翼,仔细倾听片刻,眼中闪过厉色:“头儿,左前方百步,那片乱石后,藏着人,不少于二十个。呼吸粗重,不像老手。”
陈稷打了个手势,队伍立刻分成三股,如同狩猎的狼群,借助地形掩护,向可疑区域包抄过去。
果然,在一片茂密的蕨类植物和乱石之后,约三十名高句丽伏兵正紧张地注视着谷底官道,手中弓弩对准下方,对悄然逼近的危险毫无察觉。他们衣着杂乱,有些甚至还穿着百姓服饰,显然是临时征召的壮丁,夹杂着少数几名神情凶悍、像是马贼头目的人物在低声催促。
“放近些…等那个打旗的过去…”一个头目模样的低吼着,话音未落,忽觉颈后一凉,一把涂抹了树汁以免反光的短匕已精准地割开了他的喉咙。
“敌袭!”惊呼声只来得及发出一半,便被从林间阴影中激射而出的毒弩箭和扑杀而至的山地营士卒扼杀。短促而激烈的搏斗在林中展开,闷哼声、利刃入肉声、倒地声不绝于耳。高句丽伏兵训练不足,又遭突袭,顷刻间被斩杀殆尽。
陈稷一脚踢开一具尸体,俯身查看,面色微变:“不是主力,像是诱饵…”他猛地抬头,“狗儿,带几个人往前再探!其他人,发信号,警示大军!”
一支响箭带着尖啸冲上林梢上空炸开。
几乎在响箭升空的同时,谷地两侧更高处的山林中,战鼓声、呐喊声骤然爆发!无数箭矢如同飞蝗般从高处倾泻而下,射向谷底的汉军前锋!更有滚木礌石被推下,轰隆隆砸落!
“举盾!结阵!”李焕的怒吼声在谷中回荡。陷阵营将士临变不惊,巨盾瞬间层层叠起,结成密不透风的龟甲阵,长戟从盾隙中探出。箭矢叮叮当当打在盾牌铁甲上,滚木礌石被盾阵巧妙卸开或格挡,虽造成一些震荡和少量伤亡,却未能撼动阵脚。
“果然有伏!”中军处,赵广勒住战马,面色冷峻。只见两侧山坡上,密密麻麻涌现出数千高句丽军卒,挥舞着刀枪,嚎叫着冲下山来,企图凭借地势和人数优势,将汉军前锋拦腰截断,分割包围。
“命弓弩手仰射,压制敌军冲锋!令两翼轻骑,准备反冲击!”赵广从容下令,旋即对太子刘璿道,“殿下请看,此乃敌军垂死挣扎。伏兵虽众,然其部署失当,伏击地域过于狭长,兵力无法完全展开,反而相互拥挤。且其士卒慌乱,冲锋无序,破之易耳。”
太子凝神观看,只见汉军虽遭突袭,却阵型不乱,各部依令而行,弓弩齐发,冲下山坡的高句丽军纷纷中箭倒地。两翼汉军轻骑已开始加速,如同两把利剪,准备夹击冲下的敌军侧翼。
然而,高句丽军此次似是孤注一掷,攻势极为疯狂。一批倒下,又一批冲上,甚至有些士卒身上绑着火油草束,妄图冲入汉军阵中同归于尽。陷阵营压力陡增,阵线开始出现小幅波动。
就在这时,高句丽军后方及侧翼突然爆发出更大的混乱!
王佑率领的山地营主力出手了!
他们并未直接冲击高句丽军主阵,而是充分发挥其山地作战优势,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敌军弓弩手阵地、指挥所在以及兵力薄弱之处。毒弩精准点杀军官,钩索拉扯绊倒冲锋的敌军队列,火油罐抛入敌军后阵引燃物资,更有小队专门破坏敌军退路,制造恐慌。
“山鬼!山鬼又来了!”
“快跑啊!”高句丽军中惊呼惨叫连连,攻势为之一滞。
陈稷小队更是大胆,他们摸到了一处较高的石崖,发现几名高句丽将领正在那里指挥。狗儿悄无声息地攀上崖顶,如同猎豹般扑下,一刀解决了哨兵。陈稷率人用强弩攒射,那几名将领猝不及防,惨叫着跌落崖下。该处高句丽军顿时失去指挥,陷入混乱。
“全军进攻!”赵广看准时机,下达总攻命令。
李焕大吼一声,率陷阵营猛然向前推进,重戟挥舞,如同砍瓜切菜,将当面之敌击溃。两翼骑兵如同铁流般撞入敌阵,来回冲杀。山地营在敌后不断制造混乱和杀伤。高句丽伏兵本就不是精锐,全靠一股血气之勇和地利,如今被前后夹击,指挥失灵,顿时全线崩溃,士兵丢盔弃甲,漫山遍野地逃窜。
汉军乘胜追击,斩获无数。清点战场,此战共毙伤俘高句丽军近五千人,其中不少是临时征发的民壮。汉军自身伤亡四百余人,多为前锋陷阵营和山地营士卒。
一场精心策划的埋伏,反成了送上门来的歼敌良机。
战后,谷地一侧。
太子刘璿在张毣陪同下,巡视战场,慰问伤兵。见到那些浑身浴血却神情亢奋的将士,以及倒在地上的年轻高句丽士兵尸体,他心情复杂,既感振奋于汉军之勇,亦恻然于战争之酷。
他走到一群正在包扎休息的山地营士卒前。陈稷胳膊上挨了一刀,草草裹着,正和狗儿几人分食一块干粮。见太子过来,慌忙要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诸位壮士辛苦了。”刘璿温言道,目光落在陈稷和狗儿身上,“方才响箭警示,可是你们所发?又闻你等袭杀敌酋,立下大功。”
陈稷略显腼腆:“回殿下,是小人们该做的。狗儿鼻子灵,先发现了那股诱饵。”
狗儿更是紧张,结结巴巴道:“小…小人只是…只是打猎多了,闻得出人味儿…”
刘璿拍拍他们肩膀,对张毣道:“记下他们的功劳。此等忠勇之士,皆是我大汉基石。”他又问陈稷:“观你等作战,与寻常军旅大不相同,似更擅小群分进,袭扰破坏?”
陈稷点头:“回殿下,我等来自南中山林,惯于钻山沟、爬大树。王将军教我们,打仗不一定要排大队硬冲,像猎寨子里的山猪一样,几个人一伙,找它的弱点,掏它的心肝,它自己就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