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曲《婴宁》痴情断肠催人泪,纯真笑语涤荡听者之心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界说书人:一张嘴翻覆三千大劫》最新章节。

“你……你这是什么妖法?”她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被颠覆了毕生所学的惊疑与不甘,“情绪影响病情,这我懂!但如此精准地操控,甚至彻底扭转病势,这根本不合医理!”

裴砚放下茶杯,动作不疾不徐。“顾姑娘,医者能医人身,可能医人心?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皆有其理。你说书能娱人,能引人喜乐悲愁,自然也能‘医’人。只是此‘医’,非彼‘医’罢了。”

“强词夺理!”顾清晏蹙眉,“你这法子,难道对所有病症都有效?我曾遇一病人,初期只是微咳盗汗,我察觉其肺腑已有隐疾,劝其早治。然病人及其家属皆不以为意,以为不过寻常风寒,拖延日久,待到咳血不止,病入膏肓,已是药石罔效!你这‘说书’,难道还能让时光倒流,让他早早信我不成?”

她这是在用自己行医生涯中的憾事来诘难。

第95章:以悲止笑初见功,医道才女起疑窦,扁鹊三见蔡桓公!

裴砚闻言,唇角却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顾姑娘所言,倒让我想起了一段古人的医案。”

他略微沉吟,便再度开讲。

“昔者,名医扁鹊,曾三见蔡桓公……”

顾清晏心头一凛。扁鹊见蔡桓公?这段医案她自然是烂熟于心。

只听裴砚不疾不徐地讲述:“初见桓公,扁鹊言:‘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不悦,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公语左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顾清晏的指尖微微蜷起。腠理之疾,正如她所见过的许多病人初期,体表微恙,毫不起眼,最易被人忽视。多少大病,最初便是这般“不治将深”。

“十日后,扁鹊复见,言:‘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公不应。扁鹊出,桓公又不悦。”

肌肤,已较腠理更深一层。顾清晏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病程进展,皮下瘀斑,或是某些特殊的皮疹,已是内腑病变的表征。桓公依旧“不应”,何其愚昧!

“又十日,扁鹊复见,言:‘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公不应。扁鹊出,桓公愈不悦。”

肠胃……病已入腑。顾清晏仿佛能看到那病人腹中郁结的病灶,想到那些因延误治疗而导致脏器败坏的惨状。此时的桓公,竟还只是“不悦”!

“又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桓公使人问其故。”

裴砚的语气微微一顿,顾清晏的心也随之悬了起来。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裴砚最后一句落下,声音不高,却如重锤一般,狠狠砸在顾清晏心上。

她仿佛又看到了自己那个病人,最后油尽灯枯,药石无效的模样。那种无力回天的绝望,与扁鹊这句“无奈何也”,何其相似!

是啊,病入骨髓,神仙难救。

可当初,若那病人肯信她一言,及早施治,又何至于斯?

那蔡桓公,若肯听扁鹊一言,又何至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顾清晏胸口起伏,她看着裴砚,那张云淡风轻的脸,此刻在她眼中却多了一层莫测的意味。

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有些干涩。

这人……这人讲的虽是古人医案,却字字句句,都像是在剖析她心中的困惑与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