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英联杯轮休,再次相遇(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巴黎弃子到三狮队魂》最新章节。
两个人四目相对。
严渊的脸“唰”地一下红了。
今天的林见微,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高领羊绒衫,外搭一件剪裁利落的深灰色长款风衣,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脸上化了淡妆,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知性、典雅又带着一丝距离感的美。
在图书馆柔和的光线下,她的眉眼显得格外清秀动人。
“额…学…学姐?”严渊有些结巴,也有些紧张。
林见微看着严渊瞬间涨红的脸和有些慌乱的眼神,嘴角不易察觉地弯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她压低声音,指了指他的电脑屏幕:
“是不是卡在蒙特卡洛路径生成的并行优化这里了?特别是低差异序列在分布式内存模型下的通信开销问题?”
严渊眼睛瞬间瞪大了!
她怎么知道?
还说得这么精准???
他连忙点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小声说。
“对对对,学姐,就是这里,我试了好几种方法,要么精度不够,要么速度提升不明显,甚至更慢了……”
林见微点点头,示意他往旁边挪一点。
严渊赶紧让开位置。
林见微放下手中的资料,俯下身,靠近严渊的电脑屏幕。
一股淡淡的、清雅的香气飘入严渊的鼻腔。
她的指尖在键盘上轻盈地跳跃,点开严渊的代码文件,快速浏览着。
她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似乎能穿透代码的表象,直指核心。
“你看这里,”林见微指着屏幕上的一段循环嵌套代码,
“你的并行策略是粗粒度的,把整个路径生成任务按路径数量平均分给各个进程。
这在任务量均匀时没问题,但低差异序列的特性决定了路径生成的难度并不是均匀的,序列点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某些进程负载过重。
而其他进程空闲,造成严重的负载不平衡,这就是你效率瓶颈的关键。”
严渊恍然大悟!
他之前只关注了算法本身和通信量,完全忽略了负载均衡的问题。
“那怎么办?”严渊小声地问。
“可以尝试动态任务分配。”林见微语速不快,但条理极其清晰,
“比如,采用主从模式。主进程负责生成低差异序列点,并将这些点放入一个任务池。工作进程空闲时就从池中请求一个点进行计算,这样能自动实现负载均衡,避免忙闲不均。”
林见微一边说,一边在严渊的草稿纸上快速画了一个简单的架构图。
“另外,”她继续深入,“低差异序列的生成本身也可以优化。你用的是Sobol序列吧?它的生成有递归依赖,不适合直接并行。
可以考虑预先生成足够长的序列片段,分块存储,各进程按需读取,减少实时生成的开销。
或者,研究一下更适合并行的低差异序列生成器,比如并行版的Halton序列。”
“对了,还有通信开销,”林见微指着另一处代码,
“你这里的数据传输太频繁了,可以考虑减少通信次数,比如批量传输结果,或者使用更高效的通信原语。”
林见微只用了三言两语,精准地指出了严渊代码中的几处关键症结,并给出了清晰可行的优化方向。
困扰严渊半小时的迷雾瞬间被拨开。
“原来是这样!”严渊豁然开朗,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谢谢学姐,太感谢了,负载均衡还有动态调度,我刚才确实没想到这块。”
看着严渊瞬间亮起来的眼睛和真诚的感激,林见微的脸颊也微微泛红。
林见微轻声说:“其实……这个问题挺有挑战性的,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一些,
“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微新或者发邮件问我。在图书馆查资料是好办法,但有时候,这个办法的效率……可能低了一点。”
严渊一愣,随即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脸更红了。
他不是不想问,而是之前他已经默认林见微不喜欢和自己聊天,同时自己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
所以即使有疑问,也宁愿自己死磕或者问教授,没再主动联系过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是这么想的,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呃……这个……”严渊找了个借口,“最近比赛训练太忙了,时间比较零碎,想着自己先琢磨琢磨,而且也怕打扰你……不过学姐说得对,以后遇到难题,我一定虚心请教。”
林见微看着他窘迫又认真的样子,忍不住抿嘴笑了笑。
“不会打扰的,随时可以问,学业上有困难很正常,互相交流才能进步。”她拿起自己放在一旁的那摞资料,“那你继续加油,我先去找位置了。”
“好的,谢谢学姐。”严渊小声道谢。
林见微抱着资料,转身离开,身影消失在书架之间。
严渊坐在原地,看着屏幕上那道曾经让他抓狂的题目,心中却充满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刚才那短短的几分钟。
他完全见识了林见微那清冷御姐外在下,属于“强者”的本质,那就是专业、精准、高效。
林见微刚才的从容和智慧,和她的外表一样具有吸引力,严渊对林见微有了新的认识。
而林见微在走向自己座位的路上,脑海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严渊刚才的样子。
原来,那个在球场上几乎难以阻挡的“英格兰超跑”,在学术难题面前,也会有自己窘迫,费解的时候。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她对严渊的印象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了。
刚才的他不是一个受万千球迷追捧的球星,而是一个同样会为学业烦恼、会虚心求教、努力又真实的年轻人。
两个人对彼此的认识都更加立体全面了。
图书馆依旧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
但在这个角落,两颗年轻的心,因为一道算法题,悄然拉近了一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