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话剧社道具组失踪事件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六号楼没有浪漫爱情》最新章节。

周一早上七点二十五分,六号楼地下一层的入口跟个刚睡醒的懒虫似的,透着股没精打采的潮气。

楼梯间的墙皮是早年刷的灰绿色,这会儿掉得斑斑驳驳,露出里面的水泥,墙角还钻着几丛浅绿的青苔,沾着湿漉漉的水汽,走一步都得小心脚下的积水,免得鞋底打滑摔个屁股蹲。

林克己走在最前面,手里攥着《班级事务总清单》,指节都有点发白。

昨天在道具间没找到火车头,今天一早就约了罗慢和尹笙来小剧场——这地方原是防空洞改的社团共用小剧场,话剧社上周六排练就在这儿,也是火车头最后出现的地方。

他心里跟揣了只乱撞的兔子,怕这儿也找不到线索,那三方甩锅的场面真要上演了。

“我说这地下一层也太潮了吧!”周九饼缩着脖子跟在后面,双手揣在兜里护着刚揣的半包辣条,校服外套的拉链拉到顶,还是挡不住从墙缝里钻出来的凉风,“我这新买的运动鞋都要吸满水,变成‘水陆两栖鞋’了!”

他一边说一边跺脚,想把鞋底的水甩掉,结果差点踩进积水洼,吓得赶紧扶住旁边的扶手,引得前面的尹笙回头翻了个白眼。

尹笙走在中间,一身黑色连帽衫,帽子压得低低的,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个线条利落的下巴。

她手里拎着个银色的工具箱,里面装着紫外灯和痕迹刷——她是隔壁刑侦社团的“破案能手”,上次靠紫外灯找出过被偷的运动会奖杯,林克己托了三个同学才请动她,这会儿工具箱被她抱得紧紧的,生怕受潮影响设备。

罗慢跟在最后,背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走得稳稳当当,偶尔停下来扶扶圆框眼镜,用手机记点什么。

她是“疯羽社”的财务,最擅长算数据,上周话剧社搬火车头时她也帮忙了,对尺寸记得门儿清,林克己特意请她来测现场痕迹,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到了。”林克己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门上贴着张褪色的白纸,写着“小剧场入口,使用请登记”,纸角卷得跟波浪似的,还沾着点蜘蛛网。

他推开门,“吱呀”一声,门轴摩擦的声音在空旷的楼梯间里回荡,跟老和尚敲木鱼似的,听得人心里发毛。

门后的景象慢慢露出来——小剧场不大,中间是个半米高的舞台,铺着暗红色的幕布,可惜幕布边角破了个大洞,露出里面的灰色衬布,像件打了补丁的旧衣服;舞台两侧摆着几个落灰的音箱,其中一个的线耷拉在地上,沾着层薄灰;最显眼的是舞台中央,那里留着两道平行的浅沟,沟里积着层细细的灰尘,像两条浅灰色的小蛇,一看就是火车头轮轨压出来的痕迹,只是现在沟上空空如也,只剩灰尘印子证明这里曾经放过大物件。

“这就是案发现场?”尹笙率先走进去,放下工具箱,蹲下来打开,里面的设备摆得整整齐齐,跟超市货架似的。

她拿出紫外灯,按下开关,一道蓝紫色的光瞬间扫过地面,在昏暗的小剧场里格外显眼,“地下环境潮,痕迹保留得应该比地上久,先看看有没有拖拽或者搬运的痕迹。”

林克己走上舞台,蹲在轮轨的灰尘印旁,用手指轻轻碰了碰灰尘——指尖沾了层细灰,不是很厚,说明火车头被移走的时间不算太久,至少没超过二十四小时。

“罗慢,能测下这轨道印的尺寸吗?看看跟你上次记的火车头数据对不对上。”

罗慢点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黑色的仪器,上面有个小屏幕,还有个红色的激光头——是激光测距仪。

她蹲下来,把测距仪稳稳地放在轨道印的一端,按下按钮,一道红色的激光线直直地射向另一端,像根细细的红线,屏幕上很快跳出数字。

“轮距0.45米,跟我上周记的完全一致。”罗慢报出数字,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又调整测距仪的角度,测了测轨道印的长度,“轨道印长1.82米,正好是火车头的长度,说明火车头没被拆分过,是完整被移走的。”

林克己赶紧掏出清单,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声,像小虫子在爬:“火车头重量大概多少?搬它需要几个人?上次你搬的时候有印象吗?”

“上周我跟段御风两个人抬的,都觉得费劲,估摸着有85公斤左右。”

罗慢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而且火车头是实木的,重心有点靠前,一个人根本搬不动,至少得两个力气大的配合,或者用工具拖。”

周九饼凑过来,也蹲在轨道印旁,学着林克己的样子碰了碰灰尘,结果没轻没重,直接把灰尘蹭得乱七八糟,留下个黑乎乎的手印。

“哎,你们说会不会是校史馆的老师自己偷偷搬走了?怕咱们排练的时候弄坏,又不好意思说,就趁半夜没人的时候挪走了?”

尹笙刚好拿着紫外灯扫到舞台边缘,听到这话,忍不住直起身,摘了帽子露出满是无奈的表情:“校史馆老师要是想收,会不跟话剧社打招呼?而且你看这地面——”

她把紫外灯往下压了压,蓝紫色的光线下,地面上隐约出现了两道淡淡的白色痕迹,像两条细长的带子,从舞台中央一直延伸到舞台侧面的通风井,“这是拖拽痕迹,上面有轻微的木头纤维,应该是火车头底部蹭到地面留下的,方向明显朝通风井,不是校史馆老师会走的路。”

周九饼凑过去看,眯着眼睛半天没看清,还伸手想摸紫外灯的光,被尹笙一把拍开:“别乱碰!这光伤眼睛,而且你手脏,别蹭到设备上。”

周九饼赶紧缩回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小声嘀咕:“不碰就不碰,小气啥,我就是想看看这光能不能照出辣条碎屑……”

林克己没理会他俩的拌嘴,跟着拖拽痕迹往前走,走到通风井旁——通风井是个半米见方的小口,上面装着个生锈的铁栅栏,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股更浓的霉味,“痕迹到这儿就淡了,应该是从通风井旁边的小门移出去的。”

他指了指通风井旁的一扇小门,门是木制的,上面的漆掉得差不多了,还贴着张“禁止堆放杂物”的纸条,“不过通风井通道窄,两个人抬着火车头肯定走不了,大概率是用绳子拖过去的,痕迹上有绳子摩擦的印记。”

罗慢也走过来,用手机拍了张拖拽痕迹的照片,放大看了看:“确实有绳子印,而且木头纤维的方向跟拖拽方向一致,说明火车头是被硬生生拖走的,不是抬走的。”

就在这时,周九饼突然蹲在地上,把鼻子凑得离地面特别近,像只找零食的小狗,还使劲吸了吸鼻子,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哎,你们闻,是不是有股味儿?”

罗慢皱了皱眉,也吸了吸鼻子,只闻到小剧场里的霉味和灰尘味,没别的味道:“什么味?我没闻到啊,是不是你辣条吃多了,产生幻觉了?”

“才不是幻觉!”周九饼直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肯定地说,“有点像木屑味,还带点机油味,淡淡的,不仔细闻根本闻不到。”

他又蹲下去,往通风井方向挪了挪,再吸了吸鼻子,眼睛突然亮了,“哎!还有点辣辣的!像……像王铁花厨房的剁椒味!没错,就是这个味儿!我上次去蹭剁椒面,闻了一下午,绝对没记错!”

“王铁花厨房?”林克己心里一动——王铁花是学校食堂的阿姨,因为做得一手好剁椒鱼头,学生都叫她“剁椒阿姨”。

她在地下一层有个小厨房,平时给排练晚的社团煮点面条、饺子,周九饼更是常客,经常揣着辣条去蹭面,把剁椒和辣条拌在一起吃,还说这是“神仙搭配”。

“对!就是王阿姨厨房的味儿!”周九饼说得更肯定了,还伸手往通风井方向指了指,“风从那边吹过来,味儿就是从那边飘过来的!说不定火车头被拖到王阿姨厨房了,她想用火车头当切菜板切剁椒呢!”

尹笙听得直扶额,没好气地说:“王阿姨有切菜板,用得着1949年的老火车头当板?周九饼,你脑子里除了吃的,能不能想点别的?”

周九饼不服气:“怎么不能想了?王阿姨的剁椒那么辣,普通切菜板都被辣透了,说不定就想找个结实的木头板呢!而且火车头是实木的,多结实啊,切十年剁椒都不会坏!”

罗慢没参与他俩的争论,而是走到通风井旁,仔细闻了闻,又往小厨房方向走了两步——小厨房就在通风井隔壁,中间隔着道墙,“确实有淡淡的辣味,不过木屑味和机油味更淡,可能是风把味儿混在一起了。”

她推了推眼镜,分析道,“王阿姨厨房角落里堆着好多木屑,说是用来引火的,可能是木屑沾了机油味;剁椒味应该是她早上煮面飘过来的,这地下一层通风差,味儿散得慢,刚好跟木屑味混在一起,被周九饼闻到了。”

林克己点点头,觉得罗慢说得有道理,又看向周九饼:“你确定是这三种味儿?没闻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