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东华帝君转世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斗姆归来,从僵约到洪荒》最新章节。

一身紫袍银发的东华帝君,正坐在一方石凳上,手持一卷玉简,目光却落在远处的云海上,不知在看什么,抑或什么都没看。他容颜倾世,气质却冷峻孤高,周身弥漫着与这太晨宫浑然一体的寂寥气息,仿佛已在此静坐了千万年。

重霖悄无声息地退下。

马小玲走上前,在东华帝君对面的石凳坐下,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同样将目光投向远方云海,感受着此地方圆与外界截然不同的道韵。

良久,东华帝君收回目光,看向马小玲,那双深紫色的眼眸古井无波,仿佛能洞彻世间一切虚妄。“域外金仙,马小玲。”他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你方才言,此界天道有缺?”

“不错。”马小玲迎上他的目光,直接道明来意,“贫道布阵若水,感应尤为清晰。因果循环不畅,善恶无报比比皆是;轮回不存,生灵死后魂魄无依,或消散,或滞留为怨,积累业力;天地权柄更似集中于少数神族之手,而非依循公允法则运转。长此以往,法则崩坏,魔障丛生,终非善局。帝君曾为天地共主,执掌法则,对此,想必比贫道更为了然。”

东华帝君静静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击了一下,荡开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

“了然,又如何?”他语气淡漠,“天地有序,亦会自衍劫数。强加干预,未必是福。”

“若劫数源于天道自身之‘病’,而非生灵自招呢?”马小玲反问,“擎苍所倚仗之异种魔气,侵蚀封印,污浊法则,此非寻常劫数,乃外邪入侵,根基动摇之兆。帝君避世不出,坐视此等邪气蔓延,可是认为,此亦属天地自衍之劫,不当干预?”

东华帝君眸光微动,终于正视马小玲:“你可知,何为天道?”

“贫道愿闻帝君高见。”

“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东华帝君缓缓道,“然此界天道,自上古神魔之战后,便沾染了太多‘情’与‘念’。众生祈愿,神族私欲,怨灵执念……诸般杂糅,使得天道不再纯粹,法则亦生偏移。吾当年整合天地,订立秩序,初衷乃为梳理法则,使其重归有序。然……”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疲惫与……失望:“……神族倚仗权柄,渐生骄奢,以己心代天心,律例繁多,却离大道愈远。众生因果纠缠,业力如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吾之力,可定乾坤,却难正‘人心’,难梳这亿万载积累的、已然扭曲的因果业力。强行梳理,恐引更大动荡,乃至……天道提前崩陨。”

马小玲若有所思:“所以帝君选择避世太晨,并非不理,而是……无能为力?或者说,认为时机未至,亦或……方式不对?”

东华帝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而问道:“你于三生石上,看到了什么?”

马小玲一怔,旋即明悟:“帝君是指,您亲手抹去自己名讳之事?”

“断情绝爱,并非初衷。”东华帝君语气依旧平淡,却透出一股深沉的无奈,“乃是不得已。吾身系旧日天道权柄,自身因果牵动极大。情之一字,最易扰动因果。当年……曾有契机,可尝试重塑部分核心法则,弥补缺失。然此过程,需绝对冷静,不容丝毫私情杂念干扰。抹去之名,是为斩断最易滋生变数之缘,确保在关键时刻,吾心不为外物所动,吾念只存天地大道。”

他看向马小玲,目光深邃如渊:“可惜,即便吾做到如此地步,那次尝试……依旧失败了。天道缺失比预想更深,核心之处缠绕的众生业力与陈旧法则如同死结,强行冲击,反遭反噬。吾受道伤,闭关万载方愈。自此,方知此事艰难,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可成。唯有维持现状,静待变数。”

马小玲默然。她能感受到东华帝君话语中的沉重。那并非推卸责任的冷漠,而是一种历经尝试、深知其难后的沉寂与等待。他并非不在乎,而是曾奋力一搏却失败,并付出了代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帝君所谓的‘变数’,可是指如贫道这般的外来者?”马小玲问道。

东华帝君不置可否:“域外之道,或带来新的契机。你布下周天星斗大阵,引动星辰,梳理地脉,嵌入因果,此法确非此界固有,颇有新意。或许……是一条不同的路。”

他站起身,走到露台边缘,望着下方浩瀚云海,以及云海之下纷扰的众生:“吾抹去之名,封闭太晨,一是为疗伤与维持自身状态,二亦是避免自身过于强大的旧有权柄,干扰了可能出现的、新的可能性。新的秩序,当由新的力量来塑造,或许才能真正摆脱旧日的桎梏。”

马小玲也站起身,走到他身侧:“帝君之意,贫道明白了。您并非放弃,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等待,甚至……守护。贫道欲整合此界力量,建立轮回,梳理因果,重定秩序,帝君可愿相助?”

东华帝君沉默片刻,缓缓道:“时机若至,吾自不会袖手旁观。然此刻,尚非吾出山之机。你的路,才刚刚开始。待你真正触及此界天道核心,需要直面那最深沉的缺失与业力时,吾,或可为你稳住这最后的根基。”

他抬手,指向那无尽虚空,仿佛指向天道本源所在:“去吧,马小玲。按你的道,去行走,去见证,去改变。让吾看看,你这域外之道,能否真正为这停滞了太久的三生界,带来新的生机。”

马小玲知道,今日能得东华帝君如此表态,已属不易。他虽未立即出山,但其态度已从完全的封闭转向了默许与观察,甚至是一种潜在的守护。

她拱手一礼:“多谢帝君坦言。贫道告辞。”

离开太晨宫,重回喧嚣的云海之下,马小玲回望那高悬于三十三重天之上的清冷宫阙,心中明了。东华帝君的避世,是三生石抹名背后的无奈与决绝,是尝试失败后的沉寂与等待,亦是对可能的新生力量的一种保护。

前路依旧漫漫,但至少,她已窥见了此界至高存在之一的态度。

下一个目标,该是亲身入凡尘,亲眼去看看这被天族、翼族纷争,被紊乱天道所影响的芸芸众生了。唯有明了众生之苦,方能更清晰地知晓,该如何去修正这条偏离已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