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扯犊子2.0(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这是一个关于姜小伍在烟台大学附近,通过罐罐奶茶创业,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

### **一罐风华,梦起烟大**

姜小伍站在烟台大学东门外的十字路口,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乱了他额前的刘海。他面前,是一个小小的、精心布置的摊位——“姜记罐罐茶”。一口古朴的铜炉上,几个小巧的陶罐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散发出茶叶、红枣和枸杞混合的醇香。

这是姜小伍的全部家当。他刚从一家996的互联网公司辞职,带着对“诗与远方”的憧憬和仅有的三万块钱积蓄,来到了这座海滨城市。他看中了烟台大学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也爱上了“围炉煮茶”这种充满烟火气和松弛感的氛围。他相信,自己的罐罐奶茶,一定能成为烟大学子的新宠。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开业第一周,摊位前门可罗雀。学生们行色匆匆,目光更多地被街对面的连锁奶茶店吸引。那里有标准化的口味、快捷的服务和时尚的包装。而姜小伍的罐罐茶,煮一罐需要十分钟,价格还不便宜,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老板,你这太慢了,我上课要迟到了。”一个女生看了看手表,遗憾地走了。

“怎么还是这些老掉牙的配料?现在都流行水果、奶盖、麻薯了。”一个男生尝了一口,撇撇嘴,觉得味道“养生”有余,惊喜不足。

一天下来,姜小伍累得腰酸背痛,收入却还不够付第二天的食材成本。他坐在小马扎上,看着对面奶茶店排起的长龙,心里五味杂陈。难道自己的“诗与远方”,终究要败给现实的“速食主义”?

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打包收摊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小伙子,茶是好茶,可惜,你只卖了一半。”

姜小伍回头,看见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外套,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老人手里提着一个工具包,看样子是附近小区的维修工。

姜小伍苦笑着摇摇头:“大爷,您要是喜欢,我送您一罐。反正也卖不出去。”

老人摆摆手,从兜里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金属酒壶,拧开盖子,一股独特的酒香飘了出来。“我尝得出,你的底子是正的。但你把‘围炉煮茶’的魂给弄丢了。”

“魂?”姜小伍愣住了。

“对,魂。”老人指着他那几个孤零零的陶罐,“围炉煮茶,煮的是茶,暖的是心,聚的是人。你把它变成了一个流水线的产品,谁还愿意等?”

老人抿了一口酒,继续说道:“年轻人,他们不是不喜欢慢,而是不喜欢‘无聊的慢’。你得让他们在等待的这十分钟里,有事可做,有情可感。”

一语惊醒梦中人!姜小伍猛地站了起来,激动地看着老人:“大爷,您……您是高人!请受我一拜!”

老人哈哈大笑,摆摆手:“我不是什么高人,就是个爱喝茶、爱琢磨的老头。我叫陈伯,就住后面那栋老楼里。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陈伯的话像一颗石子,在姜小伍的心湖里激起了千层浪。那一夜,他彻夜未眠,反复咀嚼着“魂”这个字。

第二天,“姜记罐罐茶”没有出摊。

第三天,一个全新的“姜记罐罐茶”出现在了老地方。

摊位还是那个摊位,但一切都变了。姜小伍用旧木板和麻绳搭起了一个更具江湖气的招牌,旁边立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一罐风华,慢煮光阴。本店不卖奶茶,只卖十分钟的江湖故事。”

他的操作台旁边,多了一个小书架,上面放着一些可以免费借阅的旧书和杂志。他还准备了一沓便签纸和几支笔,旁边贴着一张海报:“写下你的烦恼,投入‘解忧罐’,下一任煮茶人或许能为你解答。”

最重要的改变,是茶本身。他不再拘泥于传统配方,而是推出了“烟大限定”系列:

* **“东门晨曦”**:用柠檬和薄荷搭配绿茶,清新提神,献给早八人。

* **“三元湖月色”**:用桂花和白茶,温润如玉,适合夜晚散步时品味。

* **“考研冲刺”**:用浓醇的红茶配上核桃和黑巧克力,是熬夜刷题的能量补给。

* **“失恋阵线联盟”**:辛辣的姜茶配上甜美的红糖,一口下去,仿佛所有委屈都随眼泪流干。

学生们被这新奇的形式吸引了。他们好奇地停下脚步,不再抱怨等待的时间。有人在看书,有人在便签上写下心事,还有人围着姜小伍,听他讲每一款茶背后的故事。

等待,从一种煎熬,变成了一种充满期待的仪式感。当那罐专属自己的茶终于煮好,捧在手里时,喝下的不仅仅是茶,更是一份慰藉和共鸣。

“姜记罐罐茶”火了。

口口相传之下,他的摊位前开始排起长队,甚至比对面的连锁店还要长。学生们爱上了这种“有温度的等待”。他们在这里分享快乐,也分担烦恼。“姜记”不再仅仅是一个奶茶摊,更成了烟大学子的一个情感驿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小伍赚得盆满钵满,但他没有忘记初心。他雇佣了几个同样有创业想法的学弟学妹,教他们煮茶,也教他们如何与顾客交流。他的“姜记”成了一个创业孵化器,带动了周围一片的小摊贩开始思考如何为自己的产品注入“灵魂”。

半年后,姜小伍在烟大旁边租下了一个店面,正式注册了“姜记罐罐茶”公司。开业那天,人声鼎沸。陈伯也来了,他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姜小伍亲自为他煮了一罐最顶级的普洱。

陈伯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小伍,你终于找到了那个‘魂’。”

姜小伍笑着举起自己的茶杯,与陈伯轻轻一碰,清脆的响声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看着窗外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庞,心中无比感慨。他知道,自己卖出的早已不是一罐罐奶茶,而是一份份属于青春的、滚烫的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