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朝的序曲,建业的蓝图(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姜小伍废除了募兵制,推行“府兵制”。将全国划分为数个都督府,士兵平时为农,农闲训练,战时出征。国家授其田地,免其赋税。这不仅保证了兵源,更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同时,他设立了“格物院”,由公输越等人主持,专门研究科学技术。在姜小伍的“启发”下,格物院的研究成果斐然:更先进的冶铁技术,让兵器更加锋利;改良的火药,被制成了威力巨大的“震天雷”;水力纺织机的出现,让丝绸的产量翻了数倍;甚至,他们还在研究一种能够“自行走动”的铁甲车。

**第四,文化改革——“科举制”与“百家争鸣”。**

姜小伍力主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不论出身,凡天下读书人,皆可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更增加了策论、算学、格物等实用科目。这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场的垄断,为无数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中心的大门。

孙策还下令,在洛阳太学,以及各地郡学,鼓励“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各种学说,都可以公开讲学,自由辩论。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 **第二十六章:四海宾服,开元的黄昏**

开元十年。

孙策已经不再是那个冲动易怒的“小霸王”。岁月的沉淀和帝国的重担,让他变得沉稳而威严。他常常在深夜,与姜小伍、周瑜等人,在御书房讨论国事,直到天明。

在他们的治理下,一个崭新的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北方,被击溃的曹操,退守关中,苟延残喘,再无力南下。

西蜀,刘备在姜小伍的“怀柔政策”下,接受了“吴王”的封号,成为帝国的一个藩王,偏安一隅。

更远的地方,西域都护府重新设立,丝绸之路再次畅通无阻。东瀛、南洋的使者,带着奇珍异宝,不远万里,来到建业,朝拜这位东方的霸主。

这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然而,孙策的身体,却在长年的操劳中,渐渐垮了。他身上的旧伤,时常在阴雨天隐隐作痛。

开元十五年的一个黄昏,孙策在姜小伍的陪伴下,登上了建业城的最高楼——紫金之巅。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建业城染成了一片金色。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远处,长江上的船只,往来如梭。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

“小伍,你看,”孙策的声音有些沙哑,“这就是我们打下的江山。我做到了,我比父亲,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好。”

姜小伍站在他身边,轻声说:“主公,您是千古一帝。”

孙策笑了,笑得有些落寞:“可我总觉得,我好像失去了什么。我怀念当年在江东,和公瑾、太史慈他们,在船上喝酒的日子。怀念我们偷袭许昌时的那种刺激。”

他转过头,看着姜小伍,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感激:“小伍,这个天下,是你帮我打下来的,也是你帮我治理的。我走之后,这副担子,就要交给你了。”

姜小伍心中一痛,他知道,孙策的时间不多了。

“主公,您会长命百岁的。”

孙策摇了摇头,他从怀中,拿出了那把跟随他一生的古锭刀,递给了姜小伍。

“这把刀,杀戮太重。我把它交给你,是希望你能用它,来守护这个天下,守护我们共同创造的这个盛世。”

姜小伍接过刀,刀身冰冷,却仿佛带着孙策一生的体温。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臣,遵旨。”

夕阳,完全沉入了地平线。

一个英雄的时代,即将落幕。

但一个由他们亲手开创的,更加辉煌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姜小伍握着那把刀,站在紫金之巅,看着满城的灯火,知道自己的使命,还远未结束。他不仅要守护这个盛世,更要将它,带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