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书圣故里,墨香深处的寻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

姜小伍的旅途,如同一首无字的诗,随心而行。在寻访过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之后,他的脚步,停在了一座浸润着千年墨香的城市——绍兴。

这里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兰亭的曲水流觞,仿佛仍在历史的深处,吟唱着那场千古风雅。

姜小伍此行的目的,是寻找王羲之的后人。这并非易事,时过境迁,血脉早已散入寻常百姓家。他没有依靠任何商业手段,只是像一个最普通的游客,穿梭在绍兴的老街小巷,感受着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墨韵。

他走进一家毫不起眼的文房四宝老店,店主是一位须发皆白,眼神清亮的老者。他正低头,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在一方砚台上,雕琢着云纹。他的动作,不疾不徐,仿佛手中的不是刻刀,而是一支毛笔,每一刀下去,都带着书法的韵味。

姜小伍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欣赏着店里的字画。这里的字,没有一幅是名家大作,却都透着一股扎实的功底和淡然的心境。

许久,老者才抬起头,浑浊的目光落在姜小伍身上,微微一笑:“年轻人,看你在这里站了很久,是也喜欢这墨香?”

“晚辈姜小伍,确是为此而来。”姜小伍恭敬地回道,“敢问老先生尊姓?”

“免贵姓王。”

姜小伍心中一动,追问道:“可是……书圣王氏一脉?”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了平静,只是点了点头:“祖上,曾有过那么一位,会写几个字的人。”

这轻描淡写的语气,却让姜小伍肃然起敬。他知道,他找对人了。

---

### **第二章:临摹《兰亭》,与书圣的隔空对话**

姜小伍向王老先生,说明了来意。他想请老先生,指点一二,并希望能有机会,临摹一幅王羲之的真迹拓本。

王老先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上下打量着他,问道:“你为何想学书?”

姜小伍沉吟片刻,答道:“我曾用游戏,构建过山海世界;用电影,重现过三国烽烟。我发现,无论是多么宏大的世界,其根基,都在于‘文字’。一个字,便是一个世界。我想探寻的,是文字背后,那真正的神韵。”

王老先生听罢,浑浊的眼中,第一次,绽放出了精光。

“好一个‘一个字,便是一个世界’!”他站起身,走进内室,取出一个锦盒。

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卷泛黄的拓本,正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这并非真迹,只是前朝最好的拓本之一。你且试试吧。”

姜小伍深吸一口气,铺开宣纸,研好徽墨。他提起笔,手却有些颤抖。这不仅仅是一次临摹,这是一场,跨越了一千七百年的,与书圣的隔空对话。

他凝视着拓本上的第一个字“永”。

“永字八法”,笔法的根基。他尝试着,去模仿那笔画的起承转合,那力道的千变万化。

然而,他写出来的字,形似而神不似。笔画是死的,结构是僵的,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他一连写了十几个“永”字,没有一个满意的。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王老先生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

### **第三章: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

“停吧。”王老先生终于开口了。

“老先生,我……”

“你写的不是字,是‘形状’。”王老先生拿起姜小伍写的一张字,“你看到的,是这一横有多长,那一捺有多斜。你心里想的,是如何去复制它。你眼中,只有王羲之,没有你自己。”

姜小伍恍然大悟。

“那,我该如何?”

“放下。”王老先生说得只有两个字,“放下你对‘书圣’的敬畏,放下你对‘神韵’的执念。你先不要去想王羲之,你只想‘永’这个字。”

“什么是‘永’?是江河的永流不息?是时间的永无止境?是生命的永恒?你先在心中,有了你自己的‘永’,再把它,写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