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龙虎斗,棋逢对手(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陇西的寒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刺骨。姜维的捷报传到洛阳,如同在曹魏的朝堂上引爆了一颗炸雷。曹丕在震怒与恐慌之后,终于想起了那个被他闲置已久,却又不得不倚重的名字。
“传司马懿!”曹丕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回响,“命他为雍凉大都督,总领西线所有兵马,务必将陇西之地,寸寸收复!”
一道圣旨,将沉寂已久的“冢虎”司马懿,推到了历史的最前台。他知道,他要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姜维,还有一个在江东搅动风云的魏延。
**第一幕:棋盘上的试探**
司马懿抵达长安,没有立刻出兵。他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地图,审阅战报,将姜维和魏延的每一步棋都推演了无数遍。
“姜维,正奇相合,稳健中暗藏杀机,是丞相的真传。”司马懿对着地图,喃喃自语,“魏延……此人用兵,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他取江东,看似是声东击西,实则是在为我大魏埋下了一颗毒钉。此等人物,才是心腹大患。”
他最终决定,先攻姜维。因为陇西是曹魏的右臂,不容有失。他亲率十万主力,直扑上邽,摆出了一副要与姜维决一死战的架势。
消息传到姜维处,蜀汉众将皆严阵以待。姜维却显得很平静,他写了一封密信,派人快马送往江东。
**第二幕:江东的“神来之笔”**
此时的魏延,正在江东的郡府里,处理着政务。刘禅已经派来了自己本部的人马,担任各地的太守、县令,将这两郡之地,真正纳入了蜀汉的版图。孙权在历阳惨败后,又接连丢失数城,朝中人心惶惶,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只能龟缩在建业,眼睁睁看着江东被蚕食。
魏延收到了姜维的密信,信上只有寥寥数语:“仲达(司马懿的字)至,其势甚盛,维恐难以独当。”
魏延看完,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场真正的对决,开始了。
他没有派兵增援,而是下了一道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命令。
“传我将令,命新附的吴军水师,在长江口集结,做出要北上,袭击青州、徐州的模样!同时,命朱异写一封‘告东吴将士书’,散布于江东各地,言明‘魏延不日将率大军二十万,与曹魏密使会师于东海,共分天下’!”
这道命令,荒诞不经,连他最亲信的周泰都看不懂。
“将军,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该帮姜将军吗?怎么还……”
“司马懿是什么人?”魏延反问,“他是多疑的化身!我若派兵入关,他必会严阵以待。但我若在东吴搞出这么大动静,他会怎么想?”
周泰若有所思。
“他会想,魏延疯了吗?他难道要两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他会不会和曹丕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这种猜忌,会像毒蛇一样,钻进他的心里,让他不敢全力猛攻。”
**第三幕:化解与合流**
果不其然,当司马懿在陇西前线与姜维打得难解难分,正准备发动总攻,一举击溃蜀军主力时,江东的“惊天秘闻”和魏军水师的异动,传到了他的案头。
司马懿拿着那份伪造的“告东吴将士书”,久久不语。他看着地图上那个指向青州的箭头,眉头紧锁。
“魏延……你到底想干什么?”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这个对手,不像任何他遇到过的人。他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下一盘大棋,而你却不知道他的棋盘在哪里。
这种不确定性,让司马懿这个一生谨慎的棋手,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害怕自己全力猛攻,背后却被魏延捅了刀子;他更害怕,这真的是魏魏之间的阴谋,自己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暂停总攻,分出三万兵马,加强东部防务,并派人立刻去洛阳,向曹丕核实情况。
就因为这片刻的犹豫,战局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姜维抓住了司马懿分兵、军心动摇的宝贵时机,亲率精锐,发动了反击。蜀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击溃了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百里。
司马懿初战受挫,不得不暂时后撤,重新构筑防线。
就在此时,一支大军,从江东方向,悄然出现在了关中平原。
为首的将领,正是魏延。他将江东事务交给了朱异和朝廷派来的官员,自己则亲率五万精锐,星夜兼程,入关与姜维会师。
当魏延的大旗与姜维的大旗并排竖立在一起时,整个曹魏的西线战场,都为之凝固。
**终章:龙虎相争,棋局再开**
两座大营连成一片,姜维与魏延并肩站在高岗之上,望着远处司马懿那如山岳般沉稳的营寨。
“文长公,你这一手‘虚晃一枪’,真是神来之笔。”姜维由衷地赞叹道。
魏延笑了笑,目光深邃如夜:“仲达非等闲之辈,用常规战法,你我谁也胜不了他。唯有攻心,让他自己打败自己。”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炽热的战意:“不过,现在,他应该已经想明白了。接下来的仗,才真正难打。”
远处,司马懿的帅帐中,他也正看着那两面并排的旗帜,眼神凝重。
“姜维的沉稳,加上魏延的诡谲……这,才是蜀汉最可怕的地方。”他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剑,剑锋在寒光中一闪,“传我将令,全军收缩,固守营寨,以静制动。这一盘棋,才刚刚开始。”
龙虎相争,棋逢对手。
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边是智计百出、不拘一格的魏延与姜维,一边是老谋深算、坚如磐石的司马懿。
这不仅仅是一场国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意志的巅峰对决。谁胜谁负,将直接决定三国的最终归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