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河北风起,二刘入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这是一个基于您提供的精彩设定,重构的赤壁前夜与三国鼎立格局的架空历史故事。
---
### 第一回:河北风起,二刘入吴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但历史的轨迹在此刻悄然偏转。袁绍虽在官渡受挫,但其根基深厚,河北四州之地,兵精粮足,远非曹操所能比拟。他痛定思痛,意识到曹操之雄,非一战可定。于是,一位旷世谋士的出现,让他制定了一个更为宏大和阴险的计划。
此人并非田丰、沮授,而是一位隐士“鬼谷先生”的传人,为袁绍献上“驱虎吞狼,隔岸观火”之策。
袁绍采纳此计,一改往日骄态,向江东孙权递上密信。信中言辞恳切,愿与孙权结为儿女亲家,共讨“汉贼”曹操。条件是:事成之后,长江以南尽归孙权,孙权则需在名义上臣服于他这位“盟主”。
孙权年少英武,却深知江东独木难支,面对曹操的巨大压力,与袁绍联合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他权衡利弊,最终同意了这桩政治联姻。
与此同时,袁绍的另一枚棋子也已落下。他派人密访屯兵小沛的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名,许诺借兵十万,并封刘备为“豫州牧”,条件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必须作为先锋,率领一支精锐,从水路直扑东吴,制造“孙刘联合”的假象,逼迫曹操将主力南调,以减轻河北的压力。
刘备此时寄人篱下,虽有匡扶汉室之心,却无立锥之地。袁绍的橄榄枝,对他而言是久旱甘霖。他明知这是袁绍的驱狼之计,但这也是他唯一能重振旗鼓的机会。于是,刘备与关羽、张飞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南下“攻吴”。
一时间,天下风云突变。袁绍在北方厉兵秣马,摆出即将渡河南下的姿态;而刘备军团,则以“奉袁盟主之命,讨伐不臣孙权”的名义,战船千艘,浩浩荡荡地驶向了长江。
### 第二回:二陈献策,曹孙联盟
许都,丞相府。
曹操接到八百里加急战报,脸色铁青。他面前的地图上,北方的袁绍虎视眈眈,南方的刘备军团已兵临柴桑,而江东的孙权,则摆出了一副要与刘备决一死战的架势。
“袁绍此计,毒辣至极!”曹操猛地一拍桌案,“他想让我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坐收渔翁之利!若我南下救孙权,河北空虚,袁绍必大军压境;若我按兵不动,孙权一旦被破,长江天险尽失,我亦危矣!”
满堂文武,一片死寂。
就在此时,司空军祭酒郭嘉已然病逝,但两位新晋的谋士站了出来。一位是“深明达理”的陈群,另一位是“奇策迭出”的陈琳。
陈群率先进言:“丞相,此局看似死局,实则生机暗藏。刘备与孙权,貌合神离。刘备乃汉室宗亲,其志在兴复汉室,非为袁绍所用。孙权守江东,其志在保境安民。二者联合,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们若强行介入,反而会促使他们真正联手。”
陈琳接着说道:“丞相,陈群之言有理。我有一计,可化被动为主动。我们非但不应坐视,反而要主动与孙权结盟!”
“与孙权结盟?”曹操皱眉,“他已与袁绍勾结,如何会信我?”
“信与不信,不在言语,而在利益!”陈琳眼中精光一闪,“我们可派密使渡江,告诉孙权,袁绍让他攻打我们,却又派刘备去打他,这本身就是‘驱虎吞狼’之计,是想让我们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我等可向孙权提议:‘曹孙联手,先击溃刘备军团。此战之后,荆州南部数郡归你,我只要守住襄阳一线即可。至于袁绍,待南方安定,我与你合力北伐,共分天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这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与昨日的敌人结盟,去攻击一个潜在的盟友。
曹操在堂中踱步良久,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他猛地停下脚步,大笑道:“好!好一个‘共分天下’!就依二陈之计!传令,命张辽、李典、乐进率精兵三万,即刻南下,名为驰援,实为观战。再派我弟曹仁,镇守荆州,防备袁绍东路军。我亲率主力,坐镇许都,威慑河北!”
一封由曹操亲笔署名的密信,连同厚礼,被快船送往了江东。
### 第三回:江东大火,刘氏末路
江东,柴桑。
孙权手握曹操的密信,内心天人交战。周瑜、鲁肃等谋臣也争论不休。
最终,孙权做出了决定。他对帐下诸将道:“袁绍远在河北,远水难救近火。曹操就在眼前,其势滔天。刘备虽为汉室宗亲,但此刻却是袁绍的棋子,是攻我江东的敌人!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只能暂时与曹操联手,先渡过眼前的难关!”
于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假戏真做”在长江之上演。
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率水师主力迎战刘备。而曹操的张辽军团,则“恰好”出现在战场侧翼,封锁了刘备的退路。
刘备登高远望,只见江面上是东吴的艨艟巨舰,江岸上是曹军的虎狼之师,而自己背后,是茫茫大江,已无退路。他仰天长叹:“我刘备欲兴复汉室,奈何天命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