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经书补全,法则领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虚空那片无量海》最新章节。

归墟封印完成后,信仰之地的淡银色光粒愈发明亮,如同漫天星辰般在空间中流转。

光粒中传来亡魂们的欢呼声,有的化作孩童的笑声,有的变成老人的叹息,还有的是阴差们欣慰的交谈 ——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属于 “安宁” 的乐章,萦绕在林大伟与同伴们耳边。

无咎靠在信仰石台旁,第九章的轮回光芒与醒梦草的气息相互融合,他体内残留的天谴痕迹已彻底修复,脸色恢复了往日的红润。

“归墟已封,阴阳平衡,我们终于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接下来只需将九本经书妥善保管,定期检查封印状态,鬼域就能长久安宁。”

明刑尊者收起阎罗令,周身的红莲业火渐渐平复,他看着周围欢呼的光粒,眼中满是感慨。

“我守了鬼域三百万年,从未见过亡魂们如此安心。林公子,你的功绩,足以载入十殿阎罗的史册,成为历代阴差的榜样。”

黑无常将铁链缠绕在腰间,走到林大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等回到十殿驻地,我请你喝幽冥酒,好好庆祝一番!”

老河伯也笑着点头,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新的幽冥珠,递给林大伟。

“这是用信仰之地的光粒炼制的,能永久抵御精神侵蚀,就当是我对你的感谢。”

林大伟接过幽冥珠,珠子入手温润,与体内的绿色生命残魂产生强烈共鸣。

他看着手中的九本《法则经》,淡金色、淡蓝色等九道光芒虽已不如之前耀眼,却更加柔和,如同与他的魂体融为一体。

可就在他准备将经书收入怀中时,淡青色封面的第五章突然剧烈发烫,书页边缘渗出淡青色的光屑,如同被唤醒的碎玉,在空中缓缓旋转。

“这是…… 第五章的光屑?”

林大伟心中一动,他想起在时空迷廊中收集的第五章残页 —— 当时虽已将残页注入经书,却总觉得第五章的平衡法则仍有 “空缺”,仿佛缺少最后一块拼图。

此刻光屑的异动,显然是残页即将彻底归位的征兆。

淡青色光屑在空中快速汇聚,渐渐形成一道完整的残页虚影 —— 那正是第五章缺失的最后一页!虚影缓缓飘向经书,在接触到第五章封面的瞬间,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

光芒中,无数道平衡符文从虚影中涌出,如同潮水般涌入第五章的书页,原本透明的最后几页,渐渐显现出清晰的文字与图案!

“是残页自动补全了!”

无咎激动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林大伟身边,眼中满是震惊

“古籍记载,《法则经》各章需在‘法则圆满’的状态下,才能彻底补全残页。之前你虽收集了残页,却未达到‘魂法圆满’的境界,所以第五章始终留有空缺。现在你击败镜像、封印归墟,真正掌控了圆满法则,残页才会自动归位!”

林大伟屏住呼吸,注视着第五章的变化。

随着最后一页的显现,第五章的封面符文彻底亮起,淡青色的 “平衡符文” 与他体内的魂法圆满阵产生深度共鸣。

书页自动翻开,露出新补全的经文 —— 那些文字并非之前的篆字,而是由纯粹的平衡法则构成,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淡青色的光芒,仿佛蕴含着宇宙平衡的奥秘。

“秩序即平衡……”

林大伟下意识地轻声念出经文的第一句。

话音刚落,一股强大的平衡之力从书页中涌出,顺着他的掌心流入体内。

他只觉得脑海中 “嗡” 的一声,无数道平衡法则的画面在眼前炸开。

归墟裂缝闭合时阴阳之力的流转、因果油锅中善因恶因的抵消、秩序冰塔中极阴极阳的共生…… 这些曾经经历的场景,此刻都化作 “平衡” 的具象化体现,在他的意识中交织成一道完整的 “平衡法则链”。

“原来如此…… 我之前对平衡的理解,还是太浅了。”

林大伟喃喃自语,眼中闪过顿悟的光芒。

他曾以为 “平衡” 是 “对半分割”,是 “一成不变的对等”—— 比如阴阳各占一半,善恶互不干涉。

可此刻补全的经文告诉他,真正的平衡,是 “动态的调整”,是 “根据因果循环灵活变化” 的法则之力。

就像归墟爆发时,极阴之力过剩,平衡法则便会引导极阳之力补充。

因果审判时,恶因过盛,善因便会自动增强以抵消。

甚至连他之前在时空迷廊中遇到的幻象,也是平衡法则在 “提醒” 他弥补过去的过错 —— 这些都不是 “固定的规则”,而是法则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 “动态调整”,如同流水般顺势而为,却始终维持着最核心的平衡。

“秩序即平衡,平衡非静止,乃顺势而为,因因果而变……”

林大伟深吸一口气,将经文的真谛融入魂法圆满阵。

体内的三魂秩序链突然爆发出淡青色的光芒,黑色毁灭残魂、绿色生命残魂、金色秩序残魂,在平衡法则的引导下,形成一道 “动态循环”—— 毁灭不再是单纯的焚毁,而是为 “新生” 腾出空间。

生命不再是无限制的滋养,而是根据因果需要调整强度。

秩序不再是冰冷的约束,而是为平衡服务的 “灵活框架”。

这正是道教中 “道法自然” 的真谛 —— 法则如同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却能在因果流转中,自动调整至最平衡的状态。

就像四季轮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似无规则,却始终维持着自然的平衡;如同江河奔流,遇山绕路,遇谷汇聚,却始终朝着大海的方向,从未偏离 “归流” 的核心。

“我终于悟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