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集:姬昌病逝:西岐薪传·伐商遗命(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一、凤鸣岐山西,文王染疴
仲春的西岐,渭水泛着粼粼金波,岸边的垂柳刚抽出嫩黄的芽尖,林间的凤鸣声比往日弱了几分,连带着笼罩西岐的祥和气运,都似蒙了一层淡淡的阴霾。
西伯侯府的内院书房,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的沉郁。姬昌斜倚在铺着软垫的木榻上,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眼此刻半睁半阖,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弯得厉害,青色的布衫罩在身上,竟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他的手指轻轻搭在膝头的《周易》竹简上,指腹摩挲着那些自己亲手刻下的卦象,每一道刻痕都浸着这些年的风霜——被囚羑里的隐忍,推演八卦的耗神,归岐后兴农桑、纳贤才的操劳,还有对商纣暴政的忧心,此刻都化作心口一阵阵的闷痛,让他忍不住轻轻咳嗽起来。
“父亲。”守在榻边的姬发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姬昌的胳膊,将一碗温热的汤药递到他唇边,“先喝了药吧,医师说这药能缓一缓气。”
姬昌微微点头,借着姬发的力道抿了几口汤药,苦涩的药汁滑过喉咙,却没让胸口的滞闷减轻多少。他抬眼看向姬发,这个自己悉心教导了二十余年的儿子,如今已是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英气的青年,想起当年自己从羑里归来时,姬发还只是个跟在身后问“父亲何时能除暴君”的孩童,如今却已能独当一面,处理西岐的军政要务,姬昌的眼中终于泛起一丝暖意。
“发儿,”姬昌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去把姜先生请来,还有散宜生、南宫适几位大夫,就说……为父有要事交代。”
姬发心中一紧,他知道父亲的身体近来愈发虚弱,却没想到父亲会突然要召集核心臣属。他强压下心头的不安,应声:“是,儿子这就去。”转身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榻边的青铜灯台,冰凉的触感让他指尖一颤——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辨认五谷时,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那时父亲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如今却连握竹简都有些费力了。
不多时,姜子牙便带着散宜生、南宫适等人匆匆赶来。姜子牙一身素色道袍,须发皆白,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仙风道骨的脸上,此刻也满是凝重;散宜生捧着一卷账册,显然是刚从粮库那边赶来,衣角还沾着些许尘土;南宫适则一身铠甲未卸,他刚从西岐边境巡查回来,听闻西伯侯急召,便直接策马赶回了侯府。
“主公。”众人齐齐躬身行礼,目光落在姬昌身上,见他气息微弱,都不由得心头一沉。
姬昌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些陪伴自己多年的臣属,最后落在姜子牙身上:“姜先生,当年你自渭水垂钓而来,言‘愿者上钩’,如今……西岐这副担子,怕是要多劳先生了。”
姜子牙上前一步,声音沉稳:“主公放心,老夫既归西岐,便定会辅佐公子,完成主公未竟之事。”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龟甲,是前些日子为姬昌卜的卦,卦象显示“潜龙在渊,薪火相传”,只是此刻他看着姬昌的模样,却没敢将后半句“劫数未尽,需历血战”说出口。
二、病榻述遗愿,伐商定初心
姬昌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散宜生:“散大夫,西岐的粮草、户籍,你都梳理得如何了?”
散宜生连忙上前,将手中的账册递到榻边:“主公,去年秋收后,渭水两岸的粮田收成颇丰,如今粮仓储备足够支撑三年;户籍方面,这几年归附西岐的流民已逾十万,都已登记造册,分配了田宅,不少青壮还加入了乡勇,经南宫将军训练,已是可用之兵。”
“好,好。”姬昌连说了两个“好”字,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民为邦本,粮草为兵之根本,你做得好。只是……商纣那边,近来可有动静?”
南宫适上前一步,沉声道:“启禀主公,商军近期在朝歌周边增兵,还派了使者到周边诸侯处,威逼他们出兵助商,若有不从者,便以‘忤逆天子’之名征讨。前日听闻,崇国诸侯因不愿助商,已被商军围困,崇城危在旦夕。”
姬昌的眉头猛地皱起,胸口又是一阵剧痛,他捂住心口,喘息着说:“崇侯虎虽有过错,却也不该遭此劫难……商纣此举,是想以武力震慑诸侯,断我西岐的外援啊。”他看向姬发,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发儿,你记住,我们伐商,不是为了争诸侯之位,而是为了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商纣造鹿台、害比干、剖孕妇、敲伯邑考之骨……此等暴君,若不除之,天下百姓永无宁日!”
姬发双膝跪地,双手握拳,声音哽咽却异常坚定:“父亲,儿子记住了!此生定当伐商救民,绝不让父亲的心血白费,绝不让天下百姓再受暴君之苦!”
姬昌看着儿子,缓缓伸出手,姬发连忙握住父亲的手,那双手冰凉却带着力量。姬昌的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姜先生,你精通兵法、能卜天机,日后便请你为军师,辅佐发儿统筹军政;散大夫,你善理内政,务必守住西岐的根基,确保粮草、兵员源源不断;南宫将军,你勇猛善战,便任兵马大元帅,操练士卒,待时机成熟,便率军东进,直逼朝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等遵令!”三人齐齐躬身,声音铿锵有力,震得书房内的烛火微微晃动。
姬昌又看向姜子牙,语气中带着一丝嘱托:“姜先生,当年我在羑里推演《周易》,曾卜得一卦,言‘封神之劫,起于商亡,终于周兴’。此劫不仅是商周之争,更是洪荒仙妖的劫数,西岐若想成事,不仅要靠人力,还要应天道。日后若遇仙妖干扰,还需先生从中调和,莫让劫气伤及无辜百姓。”
姜子牙心中一凛,他知道姬昌虽为人族,却因推演《周易》窥得一丝天机,对“封神劫”早有察觉。他躬身道:“主公放心,老夫已知晓‘封神劫’的厉害,日后定会谨慎应对,护西岐百姓,助公子完成大业。”
三、薪火传玉圭,泣血嘱征途
姬昌缓缓松开姬发的手,示意他扶自己坐起身。姬发连忙小心翼翼地将父亲扶起,在他背后垫上厚厚的锦垫。姬昌伸手从榻边的暗格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枚通体莹白的玉圭,上面刻着西岐的图腾——一只展翅的凤凰,玉圭的边缘还镶嵌着一圈细细的赤金,正是西伯侯的信物。
“发儿,这枚玉圭,是当年周太王传下来的,如今,为父将它传给你。”姬昌将玉圭递到姬发手中,玉圭入手温热,仿佛还带着父亲的体温,“持此玉圭,你便是西岐新的西伯侯,日后若要伐商,便以玉圭为凭,号令西岐军民,联合天下诸侯!”
姬发双手接过玉圭,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父亲,儿子……儿子怕难当此任。”
“你能!”姬昌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当年太王迁岐,历经千难万险才创下西岐的基业;为父被囚羑里,忍辱负重才得以归来;如今你身兼周族的希望、天下百姓的期盼,怎能说‘难当’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