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集:玄空录战·封神战纪(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源道龙宇洪荒劫纪》最新章节。

阁外,虚无之海的紫金波愈发柔和,起源殿的钟声缓缓响起,传遍三界——那是龙宇在提醒众生:劫数将尽,新生将至。玄空立于柜前,闭目凝神,似在感受这洪荒最后的脉动,亦在期待那三界六道初立的新天新地。

玄空刚将《封神战纪》初稿收入劫史柜,阁外便传来轻叩声,是源初七子中的玄水。少年身披淡蓝道袍,手中捧着一卷湿漉漉的青竹简,额间沾着洪荒战场的尘土,进门便躬身道:“大长老,这是西岐城南‘诛仙阵余战’的记载,弟子昨日在阵中寻到截教一位长老的残魂,听他说尽了阵中秘事,特来补录。”

玄空接过竹简,指尖触到竹片上未干的水渍——那是洪荒的雨水,亦是截教弟子的血。他展开竹简,一行行细密的刻痕映入眼帘,玄水的字迹带着少年人的急切,却又透着对逝者的敬重:

“诛仙阵乃通天教主以诛、戮、陷、绝四把仙剑布成,阵内剑气纵横,可斩仙魂、碎肉身,原是教主为护截教弟子所设,却在商纣三十七年秋,被阐教、周军联手破去。然阵破后,阵基处仍留百余截教弟子死守,为首者是通天教主座下大弟子多宝道人。

多宝道人手持多宝塔,立于阵基中央,身后弟子或断臂、或折腿,却无一人退避。周军先锋官黄飞虎率三千骑兵至,见此情景,不忍进攻,对多宝道人喊:‘道长,通天教主已退,诛仙阵已破,何必再做无谓抵抗?’

多宝道人冷笑,宝塔悬于头顶,射出金光:‘我截教弟子,生为截教人,死为截教魂!纵使教主退走,我等亦要守此阵基,护商朝最后一寸土地!’遂催宝塔,金光直扑黄飞虎。黄飞虎急挥虎头枪挡,枪杆被金光灼出焦痕,骑兵阵中亦有数十人被金光扫中,坠马身亡。

姜子牙闻讯赶来,身后跟着杨戬与哪吒。子牙对多宝道人说:‘多宝道长,封神榜已列你名,若归周,他日封神后仍可逍遥;若顽抗,恐魂飞魄散。’多宝道人怒:‘我截教弟子岂会受阐教摆布!’遂又催宝塔,这次金光更盛,直逼子牙面门。

杨戬见状,纵身上前,以八九玄功化出三头六臂,一手持三尖两刃刀,一手持哮天犬,一手持捆仙绳,其余三手各握金砖,迎向金光。哪吒亦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从侧面袭向多宝道人。二人夹击,多宝道人渐感不支,宝塔光芒黯淡。

就在此时,阵基深处传来一声轻响,是截教一位年幼弟子的哭声:‘道长,我怕……我想回家见师父……’多宝道人闻言,身形一颤,回头望去——那弟子不过十余岁,是三年前刚入截教的稚童,因天资聪颖被教主收入门下,如今却要战死于此。

多宝道人眼中闪过不忍,宝塔的金光瞬间消散。他对身后弟子说:‘你们……若愿降,便降吧;若不愿,便随我退往三仙岛,待教主归来再做计较。’百余弟子中,有三十余人选择降周,其余七十余人皆愿随多宝道人退走。姜子牙见状,并未阻拦,只是叹:‘留一线生机,亦是顺天。’

多宝道人率弟子退走时,对姜子牙说:‘他日若截教与阐教再遇,我必与你一战!’子牙颔首:‘若有那日,我必应战。’”

玄空将这段补录在“黄河阵”之后,指尖凝气,字迹连贯如初。他想起玄水方才说的“截教长老残魂”,便问:“那残魂如今何在?”玄水垂眸道:“弟子已将其收入养魂玉中,他说想亲眼看着封神劫落幕,看看这洪荒最终会走向何方。”玄空点头:“将养魂玉置于藏经阁东侧的暖玉台上,每日以混沌清气滋养,莫让他魂飞魄散。”

玄水应下退去后,玄空取过另一卷竹简——这是他昨日亲赴朝歌城外“摘星台”所见,关于“妲己乱政”的最后片段。他提笔续写道:

“商纣三十七年冬,朝歌城内人心惶惶,摘星台上却依旧歌舞升平。纣王搂着妲己,饮着美酒,台下宫女、乐师皆面带惧色,不敢有半分差错——前日,有位乐师奏乐时走了调,便被纣王下令投入摘星台下设的虿盆,喂了毒蛇。

妲己穿着狐裘,指尖划过纣王的脸颊,轻声说:‘陛下,周军已至城外百里,不如我们弃了朝歌,去东夷之地,再建一座摘星台?’纣王大笑:‘爱妃放心,朕有百万大军,还有截教仙师相助,周军不过是蝼蚁,怎敢犯朕的都城!’

话音刚落,宫外传来喧哗声,是微子(纣王之兄)率百余大臣求见。纣王怒:‘这群老东西,又来烦朕!’遂命侍卫将他们赶走。微子却固执地跪在宫门外,喊:‘陛下!周军已破孟津关,闻仲太师战死,再不退兵议和,朝歌必破!’

纣王闻言,掀翻酒案,提剑冲出宫门,一剑刺中微子的肩膀:‘你这逆兄,竟敢诅咒朕的都城!’微子忍痛喊:‘陛下!臣是为商朝江山着想啊!’纣王却已红了眼,挥剑欲再刺,却被妲己拉住:‘陛下,杀了他,岂不是脏了陛下的剑?不如将他关入大牢,待日后再处置。’

纣王听妲己之言,命人将微子关入大牢。其余大臣见状,皆不敢再劝,纷纷退去。摘星台上,妲己看着纣王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玄空以时空之力窥探时,见她袖中藏着一枚狐族的玉佩,玉佩上刻着“青丘”二字,似在思念故土。

入夜,妲己独自立于摘星台边缘,望着城外的周军大营,轻声自语:‘若不是劫气缠身,若不是纣王残暴,我又何尝想做这祸国殃民的妖妃……’玄空隐在暗处,心中微动——他早知妲己本是青丘狐族,因受罗喉残部的劫气蛊惑,才入宫乱政,如今劫气渐盛,她亦快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智。

次日清晨,周军兵临朝歌城下,姜子牙派人送劝降书入城,纣王看后,将劝降书撕得粉碎,命人将使者斩首,挂在城门上示众。妲己见此,对纣王说:‘陛下,不如我们在摘星台设祭,请九天玄女下凡助战?’纣王大喜,遂命人准备祭品,在摘星台设祭。

然祭典进行到一半,天空却无任何异象——九天玄女早已归位天庭,岂会助残暴的纣王?纣王见状,怒摔祭器,妲己却突然大笑:‘陛下,既然神仙不来,那便让这摘星台,与商朝一同覆灭吧!’遂催发体内劫气,摘星台的梁柱瞬间燃起黑火,火势蔓延,很快便吞噬了整座高台。

纣王大惊,想逃下高台,却被妲己拉住:‘陛下,你我一同赴死,岂不快哉?’纣王看着妲己眼中的疯狂,终于心生惧意,推开她想逃,却被黑火缠住衣角,瞬间燃起。摘星台上,纣王的惨叫声与妲己的笑声交织,最终一同化为灰烬。

玄空立于城外,见此情景,轻叹一声——妲己本是良善狐族,却沦为劫气的傀儡;纣王本有机会挽救商朝,却因残暴与自大,最终身死国灭。这封神劫,终究是一场众生的劫难。”

写到此处,兽皮卷已所剩无几,玄空却仍未停下——他想起昨日从起源殿传来的消息,龙宇已命帝俊太一率金乌部族、御兽殿异兽,前往朝歌城外维持秩序,防止周军破城后滥杀无辜。他提笔补下最后一段:

“商纣三十七年冬末,周军破朝歌城门,姜子牙率弟子入城,严令‘不得滥杀百姓、不得焚烧宫殿’。城内百姓见周军纪律严明,纷纷出门迎接,有的甚至提着茶水、食物,送到周军手中。

帝俊太一率金乌部族、御兽殿异兽立于朝歌城头,金乌十太子手持太阳真火,震慑城内残余的商军势力,防止他们作乱;太一则以东皇钟布下防护阵,护住朝歌城内的宗庙、典籍——那些皆是商朝数百年的文明结晶,不可毁于战火。

玄空入城后,直奔商朝太庙,见太庙内的礼器、典籍皆完好无损,心中稍安。他命鸿蒙宗弟子将典籍整理打包,送往起源殿藏经阁保存,待日后三界六道立,再将这些典籍归还人族,让他们知晓自己的先祖曾在洪荒大地创造过怎样的文明。

入夜,朝歌城内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周军巡逻的脚步声,与百姓家中偶尔传来的孩童笑声。玄空立于太庙前,望着天边的星辰——那星辰的位置已悄然改变,预示着洪荒即将碎裂,三界六道即将诞生。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封神战纪》,兽皮卷上的字迹已干,泛着淡淡的混沌清气。

这卷史册,记载的不仅是阐截大战、周伐商的战事,更是洪荒众生在劫中的挣扎与坚守、过错与成长。他日三界六道立,后世生灵翻开这卷史册,便会知晓,他们如今的安宁,是多少洪荒先民在劫中牺牲换来的;便会知晓,天道无情,却也有情——无情在于劫数已定,有情在于留一线生机,让众生在劫难中寻得新生。”

玄空将《封神战纪》卷好,再次放入劫史柜中,与《龙汉初劫录》《巫妖劫纪》并列。他抬手拂过三卷史册,柜身符文闪烁,似在回应他的心意。阁外,起源殿的钟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柔和,更悠长——那是在宣告,封神劫的战事已近尾声,洪荒即将迎来新的篇章,三界六道的时代,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