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归途(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最新章节。

第18章:归途

夜深了。深圳的灯火在窗外连成一片温柔的星海,而“栖山苑”301室内,只有键盘敲击的嗒嗒声,和一种沉静而充满力量的情感在流淌。

赵栋坐在书桌前,屏幕的冷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他没有打草稿,文字仿佛早已在他心中酝酿了十几年,此刻只是顺着指尖倾泻而出。林夏和陈舟安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没有打扰。苏哲通过视频保持着连线,随时提供法律建议,确保文章的表述在打动人的同时,不会留下任何法律风险。

文章的标题,赵栋沉思片刻后,定为:《团圆与渡客:一封迟到十六年的家书,与照亮归途的星光》。

他开始讲述。从那个1998年正月里,带着一点小心思和憧憬,拉着父母去“虹影”拍下名为“团圆”的照片开始;到那场改变一切的激烈争吵,和年轻气盛下的决然离家;再到深漂初期的困顿、迷茫,在华强北的喧嚣和出租屋的孤灯下,将对家的思念付诸文字,藏在“山河渡客”这个账号里;然后是漫长的、与自我和过去较劲的岁月,直到写作的梦想被现实磨平,归于平淡,却始终未能解开那个关于“团圆”底片的心结……

他写到了旧货市场的老师傅,写到了父亲十几年来守着老屋和底片的固执等待,写到了母亲临终前的呼唤。文字朴实无华,却因为极致的真实和情感的内敛,而拥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最后,他写到了林夏和陈舟的出现。他称他们为“陌生的摆渡人”,描述了他们如何凭着一点点线索,跨越南北,最终叩响他的房门,将那份凝固了十六年时光的“团圆”,送到了他的手中。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底片,”赵栋在文章末尾写道,“他们打捞起了我沉没在岁月洪流中的、最重要的东西——与家和解的勇气。‘山河渡客’,渡的从来不是山河,是人心之间无法跨越的沟壑,是时光之中无法弥补的遗憾。我很幸运,成为了被渡的那一个。也恳请大家,给这些年轻的、温暖的‘摆渡人’,多一些善意和空间。因为或许在某一天,他们打捞起的星光,也会照亮你的归途。”

文章完成时,已是凌晨。赵栋仔细校对了一遍,然后看向林夏和苏哲:“可以吗?”

林夏早已泪流满面,用力点头。苏哲在视频那头也深吸了一口气,郑重道:“赵先生,这篇文章,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和宣言。我这边没有问题。”

没有犹豫,林夏登录了“山河渡客”账号,将这篇饱含深情的亲笔文章,郑重地发布了出去。在发布按钮按下的瞬间,林夏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做了当下最正确的事。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在赵栋的坚持下,在客厅的沙发和客房暂时休息了几个小时。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时,林夏被手机的连续震动惊醒。她忐忑地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山河渡客”账号的评论区,以及相关的社交媒体话题,彻底爆炸了!

但与之前那充满恶意的攻击不同,这一次,是铺天盖地的感动、支持与道歉。

· “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山河渡客’,承载着真实的人生和情感!”

· “对不起,我之前还质疑过!原来背后是这么温暖的故事!”

· “赵先生的故事太感人了,恭喜团圆!也向林夏和陈舟致敬,你们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 “那些黑子出来走两步?看看什么叫做真实的力量!”

· “这才是互联网应有的样子啊!连接善意,弥补遗憾!”

· “求扒皮营销号出来道歉!”

李铭打来了电话,声音兴奋:“逆转了!彻底逆转了!好几个主流媒体转发了赵先生的文章,话题冲上热搜第一!之前带节奏最凶的那几个号已经开始删帖了!你们成功了!”

苏哲也发来信息:“舆论风向已变。赵先生的文章构成了完美的事实闭环,之前的指控不攻自破。建议你们可以准备一份简短的声明,强调账号的初衷是记录与连接,并对所有支持者表示感谢,姿态可以高一些。”

压在心头整整一天的巨石,终于被移开了。林夏长长地、彻底地松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但内心却充满了暖意和力量。

陈舟也醒了,看着手机上的盛况,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赵栋早已起床,正在厨房准备简单的早餐。他的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久违的轻松,仿佛卸下了一个背负太久的重担。

吃早餐时,赵栋对林夏说:“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勇气去面对这件事。那张底片……我待会儿就去找家店把它洗出来。”

“应该是我们谢谢您,赵叔叔。”林夏真诚地说,“是您救了‘山河渡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