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周山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英雄谱》最新章节。
秋去冬来,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子,无情地划过不周山的每一寸肌肤。 这风来自极北之地,裹挟着西伯利亚荒原的苦寒,发出凄厉的呜咽,卷起地面的积雪,形成细小的、闪着冰冷光芒的漩涡。山峦上苍老的松柏在风中剧烈摇摆,墨绿的针叶上凝结着厚厚的霜花,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山峰,名为不周,据说是连接天地的柱石,曾经在远古的神战中遭受重创。此刻,它在季节的更迭中渐渐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宛如轻纱般的白雪。那洁白的雪,在午后阳光微弱而短暂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给不周山苍劲狰狞的轮廓镶嵌上了无数细碎的钻石,也暂时遮掩了那些深深刻在岩石上的、仿佛记录着亘古传说的裂隙和疮痍。
女曦,这位被女娲氏族人尊称为“娲母”的女族长,静静地矗立在部落西边那用粗木和夯土筑成的哨塔之上。寒风灌满了她玄黑色的兽皮长袍,长袍下摆沉重的流苏拍打着绑紧皮靴的小腿,发出沉闷的声响。她身姿挺拔如山岳,仿佛早已与脚下这块土地血脉相连。乌黑的长发用一根打磨光滑的骨簪束在脑后,几缕碎发被风吹乱,拂过她线条分明、略显苍白的脸颊。她的眼神,比这冬日的天空更深邃、更坚定,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映照着远方的积雪和不周山巅缭绕的灰色云雾。自那次惊心动魄、流尽了太多勇士之血的月圆之战后,整个广袤的、被无数零散部族划分的原野,仿佛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凶悍的共工氏,如同被深渊巨口吞噬,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值得追踪的痕迹。甚至连那些惯于在边界窥视、骚扰的有苗氏部落,也出乎意料地派来了使者,用精美的彩陶器皿盛着盐和羽毛,小心翼翼地表达了和平的意愿,话语间充满了对女娲氏强大实力的尊重和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忌惮。在这难得的、甚至令人微微不安的安宁氛围中,女娲氏部落终于能够喘息,舔舐伤口,重新孕育力量。
“族长!族长!成了!成了!”一声嘹亮的、几乎盖过风声的呼喊,带着少年人独有的激昂和纯粹的喜悦,骤然从下方响起,打破了肃穆的寂静。是苍梧,女曦最年轻也最得力的战团首领。他那张常年风吹日晒、棱角分明的脸庞因激动而涨红,正仰着头,兴奋地挥舞着手臂,仿佛想把整个巨大的好消息直接塞进女曦的耳朵里。
女曦微微一怔,那沉静如水的眼眸深处,瞬间迸发出一抹锐利的光彩,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刹那间撕裂的一道阳光。她迅速转身,身手矫健地步下吱嘎作响的木梯。脚下沾着泥污和薄雪的地面传来冰凉而踏实的触感。疾步而行的路上,她的脑海中飞快地闪过这两个月来的艰辛画面:堆积如山的、被反复试验而淘汰的各种颜色、质地的矿石;工匠们被炉火灼烧、被矿石粉末呛得通红淌泪的眼睛;那些因高温爆裂、变形而成为废品的“初炉”;以及她自己无数次俯身查看矿脉,双手沾满黑色、赭色泥土的模样……那些神秘的铜器碎片,是在一次与逃亡的共工氏小股队伍遭遇战中意外缴获的战利品。它们精致繁复的花纹、远超石器的沉重感和在阳光下流动的金属光泽,立刻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来自南方大河流域更先进文明的火种,她几乎瞬间就预见到了它将带来的变革——不仅是战争的方式,还有生活本身。
她跟着疾行的苍梧,脚步匆匆却沉稳地朝着被特意规划在营地东侧风口处、远离居住区的新建工坊走去。沿途,部落里的族人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女人们停止了鞣制兽皮或编织草绳,男人们放下了正在打磨的石斧或修复的弓箭,孩子们也暂时忘记了追逐嬉戏,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他们的族长,眼神中混杂着好奇、隐隐的期待和一种近乎本能的敬畏。他们明白,族长投入到工坊中的心力,丝毫不亚于她指挥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新建的工坊周围,已经围拢了十几个浑身沾满黑灰、汗流浃背的工匠和学徒。他们的脸庞被炉火常年熏烤得黝黑发亮,汗水在冬日的寒气中凝结成细小的冰晶挂在眉毛上,但每一双眼睛里都跳跃着火焰般的光芒——那是成功点燃希望后纯粹的、巨大的喜悦和自豪。看到女曦到来,如同被摩西分开的红海,人群自动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道。工坊那扇简陋的、用厚实原木拼凑的大门敞开着,一股混合着汗味、浓重金属腥气和炽热炉灰的、难以形容的气浪扑面而来。
一步踏入工坊,那热浪几乎让女曦窒息了一瞬。巨大的、用黄泥和石块层层叠砌而成的熔炉占据了中心位置,炉膛内烈焰翻腾咆哮,发出令人心悸的红光和白光,将整个空间炙烤得如同盛夏正午,将角落里堆积的暗色矿石和散落的厚重石锤、长柄石钳都勾勒出跳跃的影子。地面坑洼不平,散落着打碎的矿石、废弃的燃料和实验失败的、凝固成各种怪异形状的黑色渣滓。空气仿佛都被点燃了,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火焰和铁屑。
女曦的目光掠过这杂乱而充满原始力量的空间,最终定格在熔炉前那个佝偻却挺立的身影上。是炎,部落里最年长、经验也最丰富的老工匠。他头发早已花白稀疏,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风霜和炉火的印记。此刻,他正咧着几乎掉光了牙齿的嘴笑着,手中紧握着一根比他还高的、用硬木裹着石尖的长钎。看到女曦走近,他激动得喉咙都有些哽咽,用颤抖却洪亮的声音指着熔炉内那仿佛拥有生命般、璀璨夺目地翻腾涌动的炽热熔岩喊道:“娲母!您看!您快看!成了!这就是咱们女娲氏的铜!第一炉!真真的铜水啊!”
女曦没有任何犹豫,几步跨到熔炉旁,凑近那被高温扭曲了空气的炉口。骇人的热力像无数根烧红的针,刺向她暴露在外的脸颊和脖颈,肌肤瞬间感受到强烈的灼痛,但她却浑然未觉。她的瞳孔紧紧锁住那炽热流淌的、散发着熔日般光辉的金红色液体,那光芒映照在她深潭般的眸子里,点燃了她内心深藏已久的、关于部族未来的熊熊烈焰。
这两个月的日日夜夜,如同粗糙的石碾在她脑海中滚动回放。那一次次的希望升起又无情坠落:错误的矿石投入炉中,除了耗尽珍贵的木柴,只留下毫无价值的冷渣;炉温失控,炉体爆裂,碎石和热浪危及工匠性命;提炼出的所谓“铜”质脆不堪,轻轻一掰即碎,引来无数失望的叹息。面对堆积如山的失败,质疑的声音悄然滋长,连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都曾委婉劝说是否该放弃这“南方人的奇技淫巧”。但女曦的目光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她亲自带领由苍梧小队护卫的勘探队伍,踏遍了部落势力范围内的每一处可疑山脊、每一条可疑河床。手指无数次被尖锐的岩石棱角划破,沾满不知名的土质;篝火边,她和炎以及几个最聪明的年轻学徒反复研究那几块宝贵的铜器残片,分析其结构,争论其材料来源。终于,在西边一条名为“黑水”的溪流源头,炎凭借他数十年辨识岩石的经验,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在阳光下会反射出独特铜绿色光泽的矿石,上面布满了蓝绿色的、仿佛孔雀尾羽的纹路。这发现令整个勘探队伍陷入了狂喜。
矿石被艰难地采掘、背负回部落。更大的挑战是驯服这桀骜的火焰:寻找最佳的矿石与木炭配比,精确控制足以熔化矿石却又不会毁坏炉体、浪费燃料的温度区间。工匠们轮班劳作,炉火在每一个深沉的寒夜都燃烧不熄,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又带着执着光芒的脸。他们在失败中摸索,在灰烬里重新点燃希望。炎甚至凭着直觉和无数次的观察,尝试加入了一些含锡或铅的矿石粉末……最终,当这炉翻滚着纯净金属光泽的铜水真正呈现眼前时,那压抑已久的激动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刷掉了所有的疲惫和怀疑。
女曦的目光离开那诱人的熔流,转向炎、苍梧以及周围每一张被烟尘覆盖却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的脸庞。她知道,这不是结束,是开始。“炎老,干得好!所有参与的勇士,你们为部族点燃了新的太阳!”她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了熔炉的轰鸣,“我们不能停歇。立刻准备模具!我们需要矛尖!箭头!更重要的是——农具的模板!让这火焰持续燃烧!”
……
数日之后,女娲氏部落的中心营地里,巨大的篝火昼夜不息地燃烧着,噼啪作响的松脂声和柴薪爆裂声不绝于耳,橘红色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冬夜的寒冷,驱散了一方黑暗,也将周围忙碌身影拖曳出长长的、跳跃的轮廓。空气里弥漫着烟尘、烤肉的焦香以及浓浓的、新鲜泥土和稻草的味道——那是从新挖掘的、准备开春使用的坑窑地窖传来的。
人群的中心,老工匠炎小心翼翼地弯着腰,他的兽皮围裙上沾满了混合着木炭屑和铜屑的黑污。他粗糙如同老树皮般的双手,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捧着一把刚刚脱模、尚未精细打磨的铜匕首。匕首的形状略显笨拙,线条不甚规整,表面还带着浇注留下的毛边和细小的气泡孔,刀身呈现出一种原始而冷硬的青灰色。这形象若与共工氏战士腰间那刃口如霜雪、纹饰精巧的青铜利器相比,无疑相形见绌。但对刚刚推开金属大门的女娲氏而言,这已是石破天惊的成就。
“娲母,”炎的声音混合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长夜劳作的沙哑疲惫,长期在炼炉前弯腰驼背的姿态似乎加重了他脊柱的弯曲度,额头上深深的沟壑里嵌满了晶莹的汗珠,但他的目光,却如欣赏稀世珍宝般死死盯着这把匕首,“让您见笑了,粗陋的很,跟共工家那精细玩意儿是没法比……但您试试,试着用它划拉下那块硬木墩子?”
女曦没有言语,她伸出右手接过这凝聚着两个月心血的金属造物。入手微沉,冰冷坚硬,一种完全不同于石器和骨器的、陌生而充满力量感的触觉从掌心传来。她轻轻掂量了一下,握住那缠绕着兽皮绳的、略显臃肿的短柄,对着旁边堆放的、一块用来劈柴的厚实柞木墩边缘,用力一划。粗糙的青铜刃口与坚韧的木质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刺啦”声。一道清晰、深入木纹的刻痕瞬间出现在木墩上!木屑飞溅开来。虽然远不能说是削木如泥,但仅仅是一次划割,其造成的效果已远超部落里任何一把打磨锋利的石刀石斧!
“好!”女曦的眼中爆发出锐利而满意的光采,她端详着刀刃上那细微的、却足以证明价值的白痕,又将匕首递还给炎,“确实远超石器!炎老,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但还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多、更锋利的武器!矛头要做尖、做长!箭头要更均匀、更易穿透兽皮!还有——农具!”
“农具?”一旁正凑过来仔细观察匕首的苍梧猛地抬起头,满脸的困惑几乎写在那张方正的、线条硬朗的脸上。作为部族里最好的猎人之一,他的世界主要由奔跑的猎物、致命的陷阱和染血的短矛构成。他下意识地揉了揉鼻子,带着一丝不解问道:“武器我懂,打猎护身都离不了。可农具?我们要那些做什么?和石器比又能强到哪儿去?难道还能帮咱们多打下几头野牛不成?”他挥了挥自己腰间绑着的、惯用的沉重石斧,那沉重感让他感到踏实。
女曦的神情变得严肃而深远。她没有立刻反驳苍梧,而是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跳跃的篝火和袅袅上升的炊烟,投向了南方遥远的地平线,仿佛那里有什么足以改变整个部落生存图景的存在。
“苍梧,我们和野兽搏斗了几百上千年,也和共工氏打了大半辈子。”女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周围竖起耳朵聆听的族人耳中,“野兽会跑散,会消失不见。林子里的鹿群和山上的野羊,一年比一年难见了,对吗?我们追猎的脚步,却一年比一年更沉重。再看战争,月圆之战我们胜了,可是族里又添了多少新坟?少了多少正值壮年的男丁和臂膀?”她的目光扫过篝火边几个略显空荡的地方,那里曾经坐着几位在战斗中倒下的勇士。
人群陷入沉默,只有篝火噼啪作响,仿佛在应和着族长的忧虑。
“我在南方游历过,见过大河边的部落。”女曦收回目光,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像在凿刻岩石,“他们不再追着兽群跑,而是学会了把种子埋在土里,看着它自己长出金色的麦浪,学会把野猪野羊圈起来,让它们生下崽。春种秋收,冬日窖藏。他们的勇士不是每天都可能死在追猎的路上,他们的妇女和孩子能吃饱,他们住的不是我们这样随水草迁移的皮帐,是用木头、用泥土夯实的屋子!铜做的锄头犁铧,比石头更坚韧,翻土更深、更省力!省下的力气和时间,能让同样的壮丁开出比用石器多一倍、两倍的荒地!粮食种在脚底下,就在家门口,比四处追猎稳当得多!”
她顿了顿,深吸了一口充满烟火气的空气,加重了语气:“女娲氏的未来,不能再只拴在奔跑的野兽和随时可能熄灭的鲜血之上!我们也要开垦土地!也要学习种植!让粮食从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壤里长出来!这不仅仅是改变工具,这是改变我们活着的法子!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我们的根!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活,好好地活下去!”
这番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族人们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年轻的战士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既有困惑,也有一丝新奇带来的兴奋;妇人们低声交谈着,眼神望向身边的幼儿,充满了对更安稳生活的希冀;年长的猎手们则大多沉默着,眉头紧锁,这观念对他们而言太过陌生,仿佛生存的根基都被动摇了。
女曦没有等待他们的完全理解,她必须向前推动:“炎老,继续改进,我需要看到第一批铜锄头!苍梧,我们的探子回来了吗?派出去那么多天了,西边、北边、东边各处的动静,我需要知道!这关系到我们接下来怎么走!” 她语气中的急切难以掩饰。和平是暂时的,周围的形势风谲云诡,有苗氏的“诚意”是真心的依附,还是等待渔翁得利的陷阱?其他部落在做什么?女娲氏准备推行的农耕改革,会引来觊觎还是模仿?每一个未知都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苍梧脸上的困惑立刻被凝重取代,他眉头紧锁地摇头:“西边和北边的两组人前天傍晚已经顺利归队,带回了一些零星的信息,东边那一队……领头的可是最机灵的猴子那组人,按脚程,算上探查的时间,十天前就该……”
他的话音未落,营地西侧紧挨着简陋木桩寨门的方向,骤然响起一阵尖利刺耳的骨哨声,那是警戒的信号!紧接着是守卫愤怒而充满威胁的吼叫声:“停下!谁?!有陌生人强行靠近!警戒!是敌袭吗?!”
气氛瞬间紧绷如满月的弓弦!篝火边的喧嚣骤然凝固!战士和能拿得动武器的男人们条件反射般地扑向最近的武器堆,抓起石斧、长矛和厚实的皮盾。苍梧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如同一头暴起的猎豹,猛地抽出腰间的石斧,大喝一声:“守护族长!跟我到西门!”巨大的篝火映照着他紧绷的侧脸和锐利的眼神。
女曦的心脏猛地一沉,但多年的族长生涯早已练就了她临危不乱的心性。她迅速排开挡在身前的族人,没有丝毫犹豫,大步流星地朝着骚乱源头——营地的西侧木寨门走去。她的眼神沉静如铁,步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周围的族人如同被礁石分开的潮水,自然地跟随在她身后,形成一道坚实的人墙。
当女曦穿过散乱的木屋和堆放物资的角落赶到西门时,眼前的景象并非预想中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守卫们如临大敌,长矛和木棍组成的简陋寨栅缝隙里伸出的武器森然指向门外,气氛压抑得几乎滴水成冰。
门外雪地上,匍匐着两个衣衫褴褛、沾满污黑雪泥和凝固暗紫色血迹的人影。他们几乎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爬到寨门下,此刻正瘫软在地,其中一个正试图用胳膊肘支撑起身体。刺骨的寒风卷起雪沫,无情地抽打在他们身上单薄的、几乎无法蔽体的破旧毛皮上。让人无比震惊的是,那个挣扎着试图抬起头的、身形依旧魁梧却狼狈不堪到极点的人,脸上那道从额头斜劈而下、经过闭合的左眼直到颧骨的巨大狰狞伤疤——竟是曾经叱咤风云、视整个河套平原为狩猎场的共工氏大酋长,共工!
守卫的头目看见女曦到来,立刻大声报告,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娲母!是共工!那个该死的共工!还有个小崽子!他们想闯进来!肯定没安好心!让我带人出去剁了他们!”旁边的守卫们脸上交织着仇恨、惊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毕竟共工的凶名曾是让女娲氏战士晚上会做噩梦的存在。
女曦抬起手,阻止了头目激动的请战。她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过门外两人。共工的状态极差,魁梧的身躯像失去了骨架般瘫软,那道可怕的伤疤几乎毁掉了他的左脸,左眼深陷在一片紫黑的肿胀中,气息粗重得像破旧的风箱。他身边的少年更是奄奄一息,蜷缩着,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脯证明他还活着。
“放下武器,”女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紧张的空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开门,让他们进来。”
“族长!这……”守卫头目和周围的战士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开门!”女曦重复道,语气加重,目光扫过一张张惊愕的面孔,“他们构不成威胁。”
守卫们面面相觑,最终在女曦冰冷的注视下,咬着牙,极其不情愿地缓缓放下了指向门外的武器,沉重地移开了顶门的粗木杠和栅栏。吱嘎声在死寂的雪地里显得格外刺耳。
寨门洞开,寒风猛地灌了进来。瘫软在地的两人几乎是被寒冷和绝望推搡着,连滚带爬地挣扎进了寨门内侧相对避风的区域。他们扑倒在冰冷的泥雪地里,剧烈地喘息着,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守卫们立刻又在他们身后重新关紧了寨门,手持武器严密地盯着这对不速之客,眼神中的警惕丝毫未减。
女曦走到两人面前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她的目光深邃难测,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也没有廉价的同情,只有纯粹的审视和探究,像在评估一件刚从古墓里挖掘出的、布满泥土的未知器物。
共工似乎终于积攒起了一丝力气,他强忍着深入骨髓的冰冷和伤痛,用胳膊肘艰难地撑起上半身,抬起头,那双曾经燃烧着桀骜火焰、如今仅存的右眼,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迎向女曦的目光——有深入骨髓的屈辱和痛苦,有被击碎一切的茫然,更深处,似乎还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祈求。
“共工,”女曦平静地开口,声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像冰封的湖面,“告诉我,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如同丧家之犬。”
共工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嘶哑、破碎的笑声,那声音干涩得如同生锈的铁片刮过骨头。“丧家之犬……呵,你说得对,女曦……”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肺部像破风箱般呼哧作响,好一会儿才喘过气,声音带着浓重的血腥气和深入骨髓的疲倦,“我的部落……没了。彻底完蛋了。被西边来的疯子……一个自称‘戎狄’的新兴部落,像狼群撕咬羚羊一样……撕碎了。”仅存的那只右眼中,滔天的恨意和深沉的绝望交织翻滚,“我们甚至没能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他们人太多了,像蚂蚁,武器也更加精良……我的勇士们倒下……工坊被烧成了废墟……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他布满污垢的大手颤抖着,指了指身边蜷缩的少年,“只剩下我和我弟弟,勋……还有一些逃散到山里、熬不过这个雪季的老人和孩子……”他每说一个字,声音都在微微发颤,那不仅仅是身体的虚弱,更是一个庞大部族轰然倒塌后,领袖灵魂被彻底碾碎的回响。
女曦的心头震动了一下。戎狄?这个名字如同一片浓重的阴影瞬间投射下来。一个能如此轻易摧毁以骁勇和坚韧着称的共工氏的势力,其强大程度远超她之前的任何预估。这消息让她背脊升起一丝寒意。但这瞬间的思绪很快被她压下,她的目光更加锐利,紧盯着共工:“所以,你来女娲氏寻求庇护?你觉得我这个曾经被你反复攻打、族人恨你入骨的对手,会收留你共工,给你食物和火塘?”
共工猛地抬起头,破碎的脸上肌肉扭曲,仅存的右眼爆发出最后一丝倔强的光芒:“不!女曦!我不是来乞求怜悯的!”这几乎是吼出来的,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随后他的声音陡然低落下去,带着一种深刻的、浸透了现实的绝望,“我是……来交易的。”他低下头,声音嘶哑,每一个字都沉重无比,“用……我们共工氏最后一点还能值点东西的东西……换我们那些快冻死饿死的老人、孩子……一条生路……”他摊开双手,露出空空如也的掌心,指甲破裂,污黑的血污凝结在指缝里。“武器?战俘?财货?都没了!只有一样东西……我的脑袋!拿去,给你们祭祀!给死去的女娲氏战士祭奠!如果这能换点……换点食物……”他紧咬着牙关,但深陷的眼窝里,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唾弃的求生之光,在那绝望和倔强的冰层下悄然摇曳。
女曦沉默了片刻,营地里只有风掠过皮帐和木桩的呼啸声,以及共工兄弟粗重艰难的喘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等待她的决断,那决断将牵动仇恨与生机的天平。
女曦高大健硕的身影站在部族议事大屋那用粗壮原木拼接成的厚重木门前,她穿着一件由深褐色野熊皮精心缝制的长袍,厚实的毛皮衬里隔绝了门缝渗入的寒气。她的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平静得如同雪后初晴的天空,却自有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弥漫开来。 门外风雪渐起,卷着雪沫扑打在她肩背上啪啪作响,她仿佛一块扎根于此的磐石,巍然不动。
共工,曾经的巨鲸,如今像被浪头拍上浅滩的垂死大鱼,半靠半坐在地上,依靠墙壁才勉强维持不倒。曾经如青铜浇铸般贲张的肌肉如同被抽干了力量,只剩下嶙峋的骨架支撑着一层松垮的皮囊。那头标志性的粗硬头发如同枯槁的野草,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霜和尘土混合的硬壳。脸上那道从左额贯穿下眼睑直到高耸颧骨的巨大伤疤彻底暴露在外,紫黑色的新痂覆盖着深红色的嫩肉,边缘还残留着化脓的黄白色痕迹。他的左眼完全深陷在狰狞的肿胀和疤痕里,只有一道细细的缝隙,证明那里曾经也是一只可以观六路、睥睨天下的眼睛。污秽凝固的毛发纠缠在一起,遮蔽了他大部分的容貌。他喘气的声音像破旧的风箱撕扯着冰冷的空气,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胸腔深处拉风箱般的杂音,吐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只有他那仅存的一只右眼,浑浊疲惫的眼白中间,瞳孔却依旧像一块被寒泉浸透的黑曜石,燃烧着最后一丝不肯熄灭的余烬,那是刻入骨髓的骄傲与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他身旁的弟弟勋则蜷缩得更小,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脸色青白,紧挨着兄长,像一只寻求庇护的幼兽。
厚重的兽皮门帘被掀开,屋内温暖的、带着土腥味、烟火气和人群体温的气息扑面而来。女曦侧身示意他们进去。
大屋内部空旷宽阔,由多根粗壮的松木柱子支撑着穹顶般的结构,巨大的火塘占据了中央位置,里面燃烧着劈啪作响的粗大松木段,释放出汹涌的热量和明亮的光芒,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温暖而光亮。火塘上方悬吊着一个巨大的、由整块岩石粗凿而成的陶罐,里面正熬煮着什么混合物,咕嘟咕嘟地冒着混合药草味道的热气。墙壁上挂满了晒干的药草、大大小小的兽皮和象征狩猎战果的兽角兽头。靠墙铺着厚厚的干草垫和野兽皮毛,充当坐席或简单的铺位。此刻,几个族中的重要成员——苍梧、老工匠炎、负责部落采食的春婆以及掌管医药的巫医木须都坐在离火塘较近的位置,他们沉默地看着走进来的这对不速之客,眼神复杂,有审视、有敌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苍梧的手习惯性地搭在腰间的石斧柄上。
女曦随意地在一个铺着厚厚熊皮的矮木墩上坐下,指了指靠近火塘、最温暖的两个位置下铺垫的干草堆:“坐吧,这里暖和些。”她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波澜。
勋几乎是本能地向前挪动,冰冷的身体本能地渴求那跳跃火焰的热度。共工却猛地拽住了弟弟的手臂,动作粗鲁却带着不可动摇的意志。他拒绝靠近火塘,只选择挨着弟弟,在离火稍远一些的一处冰冷石板地上重重地坐下,靠着一根冰冷的木柱。那固执的姿态,仿佛用身体最后的气力为破碎的尊严垒起一道无形的高墙。
女曦不再多言,只是对站在角落的一个年轻侍妇做了个手势。很快,一大木盘带着浓郁油脂香气的烤芋头块和两大碗热气腾腾、漂浮着几点油星和肉丝、野菜叶的骨汤被端到了共工和勋的面前。热汤散发出的致命诱惑和食物的香气瞬间击溃了所有残余的意志力。勋几乎是狼吞虎咽地将滚烫的食物塞进口中,烫得龇牙咧嘴也不肯停下。共工起初似乎还想维持一点矜持,但他那只还算完好的右手却暴露了内心剧烈的挣扎,五指痉挛般反复张开又紧握,最终饥饿的利爪彻底撕碎了虚弱的骄傲。他也埋头大口吞咽起来,滚烫的肉汤似乎根本无法缓解他咽喉的刺痛,每吞咽一口,喉咙都像被滚烫的砾石摩擦过,发出低沉含混的嗬嗬声,身体因进食的剧痛和吞咽困难而不由自主地痉挛颤抖。
填饱了一点饥饿这只最凶恶野兽的肚子,共工终于稍微挺直了一点脊背,喘息也平稳了一些。他抬起头,努力对焦那只混沌的右眼,目光穿过缭绕在火塘上的水汽,直直地盯在女曦的脸上。“女曦,”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石摩擦,“我说过……我不是来求饶的。”语气依旧带着那股顽固的硬气。
“那么告诉我,你究竟是为什么来的?”女曦的目光平静如水,却又带着岩石般的重量,仿佛能沉入任何人的心底。
“冬天……”共工的声音骤然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悲凉,“大雪封山……我们躲在山坳深处那十几个,熬不过这冰封地狱了……老人……孩子……三天了……三天没东西塞进嘴巴……连骨头里的油都快熬干了……”他的声音在提起族人的瞬间带上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那只独眼里,强装的硬壳终于裂开一道缝隙,露出里面一丝深切的、几乎不属于共工的脆弱。
“哦?”女曦微微歪了下头,这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仿佛真的在思考一个问题,“你们不是有铜器吗?那是南方部落都眼红的好东西。听说在更远的昆仑山脚下,一小块就能换一头牛。你们就算被打散,总还有些细软能带走,拿去换食物不行吗?”她的问话很直接,仿佛一个务实探讨交易的商人。
共工的脸上掠过一丝比哭还难看的惨笑,干裂的嘴唇牵扯着伤疤的嫩肉,露出一排沾着食物碎屑的惨白牙齿:“全毁了!都被毁了!”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刻骨铭心的痛楚和滔天的恨意,“你们的突袭!那场该死的月圆之战!扔进我们最大工坊的东……炸塌了炉子!熔化的铜水像发疯的岩浆……把半个库房都埋了!剩下的……逃命的时候……全丢光了!什么都没了!”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似乎要将那刻骨铭心的失败和所有失去的东西都揉碎在掌心里。
他剧烈地喘了几口气,似乎在积攒最后的勇气,那只独眼死死盯住女曦深邃的眸子,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胸腔里硬抠出来的石块:“我……我用一样东西跟你换!换食物!足够撑过寒冬的食物!”
“知识。活着的知识。”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什么知识值得我拿族人的口粮去冒险?你知道,这个冬天对我们来说一样艰难。”女曦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变得锐利如针。
“我们掌握的……冶炼铜器的……所有!”共工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重若千斤,“秘法!铜、锡、铅配比的秘密!让铜器更坚硬、更锋利、不像你们现在炼出来易碎像晒干泥巴的秘密!造箭头的‘三锻九打’淬火法!我知道你们现在弄出来的东西——粗笨、脆得像骨头!比真正的青铜差得远!”他的独眼中爆发出一种近乎疯狂的亮光,死死锁住女曦,仿佛要用这最后的一点筹码燃起燎原之火,只为换得一线生机。“这知识够不够?换我们十几个人熬过这个冬天?!”
女曦沉默了,目光低垂,落在跳跃的火焰上。她的沉默如同一块巨大的、无形的磐石,压在大屋内每一个人的心头,连带着火塘燃烧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苍梧放在斧柄上的手收紧了,指节泛白。炎老浑浊的双眼猛地睁大,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极度渴望的光芒,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自己稀疏的胡子。春婆脸上刻着深深的忧虑,担忧部落本不充裕的储备。巫医木须则若有所思地看着共工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似乎在评估它的愈合难度。
半晌,女曦抬起眼帘,锐利的目光仿佛两柄寒光闪烁的匕首,直刺共工那只独眼深处:“你拥有这些知识的时间比我得到你的工坊废墟更久。你战败流亡的时间也已不短。这期间,你有过无数次机会,可以选择任何一个邻近的、甚至我们女娲氏的死敌部族,用这个‘知识’交换庇护和食物。为什么等到现在?等到族人快饿死冻死?等到你自己也油尽灯枯,不得不爬上你仇敌的门槛?”她的问题如同剥茧抽丝,精准地刺向共工最难启齿之处。这不仅是在判断知识的价值,更是在刺探共工的动机和底线。
共工那张饱经摧残的脸庞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仿佛所有的尊严连同仅存的皮肉都被狠狠撕开,暴露在最灼热的火焰下炙烤。他那只独眼里,屈辱、不甘、绝望、痛苦……种种情绪如同翻腾的毒液疯狂搅动。他想咆哮,想辩解,想愤怒地拍案而起,但身体的虚弱和残酷的现实让他最终只是痛苦地闭上那只眼睛,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像吞咽着带血的碎玻璃。
“因为我……是个蠢货!”一声低沉的、充满了无尽悔恨和自嘲的嘶吼从他喉间爆发出来,低沉压抑,却比最响亮的呐喊更震撼人心。“我以为凭我共工的本事……还能带着剩下的人……翻盘!像过去无数次那样……抢掠那些小部族!抢他们的羊!抢他们的粮!打下一块新的地方……东山再起!”他的话语越来越快,声音越发激动,仅存的右眼猛然睁开,血丝密布,里面燃烧着痛彻心扉的烈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