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她特意穿着白衬衣黑裙子来到火车站送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乌江绝恋》最新章节。
第一章 6
她特意穿着白衬衣黑裙子来到火车站送行
/
他失眠了。
他半夜醒了。他在床上翻来转去。他不想睁开眼睛。他觉得自己时而清醒时而似梦。
他听见厨房那边传来说话的声音。天微微亮,他的卧室有几许光明透过窗户的缝隙弥漫进来。他的耳朵听到了厨房那边就传来母亲和厨师的谈话声音。他感觉到他们谈话的声音都是压低嗓门在说话。
他今天上午要离开北京城了。他要乘坐火车去神奇的乌江那个地方。今天是田红兵第一次离开首都单独远行,而且是坐火车去大西南那个非常遥远非常偏僻的地方。他去采风,他去体验生活,他去那个叫乌江的地方,为他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创作交响音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寻找灵感。他终于走进团里的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创作组 他还被团领导和专家们任命为这部交响乐的主创者。他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他这么年轻,他刚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出来没几年,他在音乐上也并没有多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北京音乐界 ,部队音乐界,中国音乐界对田红兵这个青年作曲家很知之甚少。可是团里领导看了他的关于创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报告,认真聆听了他的最初的创作曲子片段,主旋律,团领导和专家们最后终于把主创者的重担放在了他的肩膀上。他们充分信任田红兵能够胜任这个艰巨的任务。音乐创作,是需要激情的,需要灵感的,需要天赋的,需要技能的,这四点田红兵都具备了。他就缺个机会,他就缺个信任。他得到了这个机会,他得到了这个信任。
他睡不着觉,他半夜就醒了,他躺在床上翻过来覆过去,他有些兴奋。他脑子里想象着祖国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大江小河,贵州那个名叫乌江的神奇河流,他脑海里又不时跳腾出他的正在创作的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主旋律,激烈的音符。更有甚者,他闭着眼睛,甚至想象着《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交响乐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上演的盛况情景。中央的好多领导们都来观看了。军队的上层领导们都来观看了。甚至他还梦想到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那些当年红军长征的领导们都来观看了。当然,他也梦想都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到人民大会堂来观看了。
此时此刻,他的身体一个青春洋溢的热血男儿,这种想象着的创作成功的美妙时刻,也自然而然引起他血气方刚的身体的生理反应。他感觉到自己的根也坚硬雄起。他躲在被窝里,感觉到自己的这种身体生理反应有点搞笑,好在是自己独自一人的房间,独自一人躺在被窝里,他突然咧嘴微笑了一下。
快到凌晨六点的时候,他听到他的母亲从厨房那边传来和厨师说话的声音。尽管母亲和厨师说话的声音很低,他也听得出来母亲是特意亲自去厨房那边安排厨师今天早上的早餐。
他父亲和母亲的卧室离厨房的距离更远一些。他父亲有一间专门的书房兼卧室,有的时候,他父亲是睡在那间独自的卧室的。田红兵的卧室,离厨房稍微近一点。
一般来说,只要田红兵从团里回到家中呆一天,他都要睡在自己的卧室过夜。他以前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大学的时候,他一般周末星期天都是回家来的,回家来陪伴父母亲一天,晚上睡在自己的卧室,田红兵感觉是一种暖暖的幸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几乎是军事管理,过的是一种军人的生活,清晨一早起来集合排队晨练,晚上准时睡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部队文工团,他就住在文工团的集体宿舍了。部队文工团也是有严格的部队纪律,作息规律基本与解放军艺术学院差不多。这么多年来田红兵已经完全被部队培养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军人习惯和作风了。
节假日和周末回到家里,在父母亲的关爱怀抱里,他又好像变成一个大男孩子。当然,父亲对他是寡言少语的,母亲就婆婆妈妈的了。谁让他是父母亲的宝贝儿子呢,况且,是父母亲的独生子。那个年代,田红兵的周围一般家庭,包括部队的高级首长家庭,孩子都比较多,兄弟姐妹好几个,唯有田红兵的家庭,就只有他一个独生儿子。他没有兄弟姐妹。不过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身边有许多同龄部队领导的孩子,男孩女孩一大群,他和身边的军人孩子们都相处很好,他的成长历程,也并不感觉孤独。在这些部队大院的孩子们中,有个大他两三岁的女孩子,他和她走得近一些。这会女孩子,叫雷亮亮。
田红兵和雷亮亮走得近一些,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田红兵的父母亲与雷亮亮的父母亲关系不错,田红兵的父亲地位比雷亮亮父亲的地位低一点,田红兵的母亲就对雷亮亮的父母亲在称呼上首长首长的。另外一方面,田红兵比雷亮亮小三岁左右,雷亮亮就在田红兵面前自然而然像个姐姐一样。田雷两家关系不错,有时过节,两家还彼此走动走动,在一起吃个饭联络感情。自然而然田红兵和雷亮亮两个人的感情也比较好。当然,这种童年无猜的感情 ,仅仅限于姐弟那种两小无猜的情感。
田红兵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之后 ,分配到首都这个顶级部队文工团,而雷亮亮,已经先于田红兵两年,进入这个部队文工团。雷亮亮那时已经成为首都京城冉冉升起的青年女歌唱家,在北京城已经名声鹊起,甚至在全国也很有知名度,雷亮亮的剧照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橱窗里都看到见,她演唱的几个着名歌曲 ,更是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播,广泛流传。她成为那个时候家喻户晓的人物,她演唱的歌曲,全国人民也耳熟能详,随口可以唱出两句。
然而奇怪的是,田红兵分配到文工团工作后,他与雷亮亮的关系就不像童年时代那样亲密无间了,反而有点距离,这种距离产生的原因一则是雷亮亮那时已经成名,是一个明星,另一方面,雷亮亮在部队文工团的职务又高出一筹,田红兵在文工团还是一个普通文艺兵,二人的关系就不像童年那样亲密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田红兵母亲对于雷亮亮母亲过于客气,无论是当着雷亮亮母亲的面,或是被着雷亮亮母亲的面,有时候田红兵的母亲都尊敬的称呼雷亮亮母亲为首长,这种客气里面,田红兵仿佛觉得自己的父母亲的地位被雷亮亮的父母亲权力把控着,决定着,这可能也是田红兵渐渐疏远雷亮亮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这也是我这个作家的猜测而已。其实,男女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难懂,尽管田红兵和雷亮亮是我这个作家黄老呆虚构出来的人物,是一种信仰之在人物,他们两个在《乌江绝恋》这个小说里面,也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年华时期,也正处在文革时代对性的特别严重的禁锢时期,也正处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性,对爱情谈之色变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作家的我这个人,对性和爱情的理解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关于田红兵和雷亮亮二位青年男女的情感,爱情,友情,兄妹之情,同事之情,战友之情,如何界定,如何演绎,我这个作家和你这个读者,我们还是一起来随小说故事情节的开展,用一种开放的眼光,以一种多元的视觉,来随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发展而发现,发展吧。哪怕是我是田红兵,雷亮亮两位虚构人物的创造者,我都让读者一起来参与后面情节的构想,发展,展开,演变。
田红兵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裤子,洗脸刷牙好后,就走进厨房边的餐厅。父亲的一个勤务兵也在厨房进进出出,他也是父亲的专职司机。母亲大人已经坐在餐桌边,餐桌是四方形的,餐桌上已经摆放好了早餐。母亲对勤务兵说去首长书房请首长来吃早餐。
田红兵父亲一般起床很早,他一般起床后先到院子里打一套太极旗,在打太极拳的时候,用一个小型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打完太极拳之后,才洗脸刷牙,再走到餐厅和母亲共进早餐。
父亲走进餐厅,坐在他的固定位置上。
母亲对父亲说,今天一大早我特意走进厨房,和厨师一起为红兵准备早餐。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做什么样的早餐好,后来厨师说红兵喜欢吃他做的鸡蛋西红柿手擀面条,这不,就专门给红兵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手擀面,我还特意让厨师给红兵煮了八个鸡蛋,拿到火车上吃。老头,我知道馒头小米粥是你雷打不动的早餐,你还是吃你的早餐哈。我呢?我还是油条豆浆。
母亲又对田红兵说,你要是想吃油条豆浆,我这一份都给你吃哈。
田红兵从小就喜欢家里厨师做的鸡蛋西红西手擀面,今天出差前,能吃一碗,当然很开心了,在团里食堂,早餐基本上都是馒头,油条,豆浆,稀饭,牛奶,中餐晚餐也偶尔能吃到西红西鸡蛋面条,但是田红兵都觉得不及家里父亲的厨师做的好吃。田红兵感觉到母亲的体贴。他还特意去厨房跟厨师说了声辛苦了的道谢话语。
父亲早餐中只问了田红兵一句话,行李都收拾好了吗?
田红兵回到到都收拾好了。
母亲说,煮鸡蛋你一定要带在火车上去吃,你此次远行,去遥远的乌江贵州那边,出门在外,吃的东西我还是不放心,营养方面,够不够,干不干净,卫不卫生,都难说。我说你到了四川贵州那边,那边现在是三线建设地带,比较艰苦,你还是尽量到部队招待所去住吃,可能好一些吧。鸡蛋煮了八个,不算多,尽量早点吃完。在路途中放的时间久了,鸡蛋会变质的,你就甩了不要吃哈。出门在外,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田红兵说,妈妈你放心,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田红兵父亲说,我一会跟着车送你去火车站。你从北京到乌江,到遵义,为创作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采风,体验生活,我希望你很好地完成团里交给你的创作任务。不要辜负了团里领导对你的信任。我听说中央首长也对这个音乐作品十分期待,红兵,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我不懂音乐,但是我希望你这次西南之行,能拿出好的作品,实现你的创作心愿,圆满完成团里交给你的任务。
田红兵从餐桌边站起来,给父亲敬了个礼。他认真严肃的说,请首长放心。请爸爸放心。
他母亲说,好了好了,儿子,坐下来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