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野艾染初显名,雨夜遇故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娘的商业智慧》最新章节。
青石村的雨总来得黏糊,像是把整个村子泡在温吞的水里。青娘蹲在灶房门口,手里攥着半块刚从阿婆那换的玉米饼,目光却落在院角晒着的那几匹青布上——那是她用野艾染出的新布,布面上还留着淡淡的草木香,雨丝落在上面,竟凝出细小的水珠,顺着布纹缓缓滑下,没留下半点水渍。
“青丫头,你这布可真神!”隔壁的王阿婆挎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采的马齿苋,“昨儿我家狗蛋把米汤洒在布上,我还想着要洗,哪晓得用布巾一擦就干净了,连印子都没留。”
青娘笑着站起身,把玉米饼掰了一半递给阿婆:“阿婆您尝尝,这是李婶用新收的玉米磨的面。这布能防水,是因为野艾汁里有层油脂,染的时候多煮了两刻钟,颜色也更沉些。”
王阿婆接过饼,咬了一口,眼睛亮了:“怪不得!前儿村长家的媳妇还在嚼舌根,说你这布是‘邪祟布’,染了会招灾。依我看啊,这是福气布!”
提到村长,青娘的眼神暗了暗。前几日村长赵老三以“染布招邪祟”为由,要把她沉塘,若不是她急中生智,用野艾染布驱虫的本事当众验了货,又有货郎老周和村里几位阿婆作证,恐怕此刻早已没了性命。可赵老三没占到便宜,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她得抓紧时间攒些本钱,早做打算。
“阿婆,您要是觉得这布好,能不能帮我问问村里其他婶子,有没有想染这种防水布的?”青娘试探着开口,“染一匹布,我只要两升小米,或者等价的杂粮就行。”
王阿婆立刻点头:“这有啥难的!我这就去跟张婶、李婶说,她们家小子都要去镇上读书,正缺块耐脏防水的书包布呢!”说着,便挎着篮子快步走了,脚步比来时还轻快。
青娘望着阿婆的背影,心里暖了暖。在这青石村,她无父无母,全靠村里几位好心的阿婆帮衬着长大。如今她有了能糊口的手艺,也该反过来帮衬她们才是。她转身回灶房,把剩下的玉米饼放在陶碗里,又往锅里添了些水,准备煮点野菜汤。
刚把野菜放进锅里,院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伴随着熟悉的咳嗽声。青娘心里一动,快步走出去,只见院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粗布长衫的年轻男子,手里提着一个旧木箱,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还渗着细汗。
“陈大哥?”青娘惊喜地叫出声。这男子是陈砚,三年前曾在青石村住过半年,是个走街串巷的郎中。当时她得了风寒,高烧不退,是陈砚用几味草药救了她的命。后来陈砚说要去县城学医,便离开了青石村,这三年来一直没再见过。
陈砚看到青娘,也露出了笑容,只是咳嗽了两声,声音有些沙哑:“青娘,好久不见,你倒是长壮实了些。”
“陈大哥快进来坐!”青娘连忙侧身让他进屋,又去灶房端了碗热水,“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陈砚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我在县城的药铺学徒,前几日药铺进了批假药,掌柜的让我回乡下采些真药材。路过青石村,想着来看看你,顺便问问你这儿有没有野艾——城里的野艾都被采光了,我配药要用。”
“野艾?我这儿多着呢!”青娘眼睛一亮,“我前几日刚采了不少,还用来染布了。陈大哥要多少,我这就去给你拿。”
“不用急。”陈砚摆摆手,目光落在院角的青布上,“这布是你染的?颜色真特别,还带着野艾的香气。”
“是啊,”青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前几日村长说我染布招邪祟,我就用野艾染了这种布,能驱虫防水,当众验了货,才洗清了冤屈。”
陈砚闻言,眉头皱了起来:“赵老三还是这么蛮横。你一个姑娘家,在村里立足不容易,以后要是再受欺负,就去县城的‘济世堂’找我——我虽然只是个学徒,但药铺的掌柜跟里正有些交情,或许能帮上忙。”
青娘心里一热,眼眶有些发红:“谢谢陈大哥。我现在靠染布能换些粮食,暂时还能应付。对了,陈大哥,你要野艾是配什么药啊?”
“是治蚊虫叮咬的药膏。”陈砚解释道,“最近雨水多,村里的孩子容易被蚊虫咬,起疙瘩化脓。野艾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加在药膏里效果好。只是城里的野艾太少,我跑了好几个村子,都没采到多少。”
青娘想了想,说道:“陈大哥,我这后山有片野艾,长得特别茂盛。我带你去采,你要是用不完,还能多采些带回县城。不过……”她顿了顿,鼓起勇气问道,“陈大哥,你能不能教我认些草药啊?我想知道哪些草木能染布,哪些能治病——要是村里的阿婆们有个头疼脑热,我也能帮着采些草药。”
陈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可以。野艾既能染布又能治病,还有黄芩、茜草,既能当染料,也有药用价值。等我采完野艾,就教你认这些草木——不过你得答应我,认草药是为了帮人,可不能用来谋利。”
“我知道!”青娘用力点头,“我只是想帮村里的人,还有……以后染布的时候,也能知道哪些染料是安全的,不会伤身体。”
两人说定,青娘便拿了个竹篮,带着陈砚往后山走去。后山的路不好走,满是泥泞。青娘怕陈砚滑倒,特意走在前面,用树枝拨开杂草,提醒他哪里有坑洼。陈砚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有些感慨——三年前那个瘦弱的小姑娘,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到了后山的野艾丛,青娘熟练地采着野艾,陈砚则在一旁教她认草药:“你看,这是黄芩,根是黄色的,能染出淡黄色的布,也能清热燥湿;那是茜草,根是红色的,能染红布,还能止血化瘀……”
青娘听得认真,把每种草药的样子和用途都记在心里。她发现,很多能染布的草木都有药用价值,若是能把染布和草药结合起来,说不定能染出更特别的布——比如能安神的薰衣草布,能驱蚊的薄荷布。这个念头在她心里一闪而过,让她有些兴奋。
两人采了满满两篮野艾,才下山回村。路过村口的水井时,正好碰到村长赵老三的媳妇刘翠花在打水。刘翠花看到陈砚,眼睛立刻亮了,凑过来问道:“这位小哥是哪儿来的?看着面生得很啊。”
陈砚没理会她,只是对青娘说:“我先回你家把野艾放好,再去其他村子看看。”
刘翠花见陈砚不理她,又把矛头对准青娘:“青丫头,你这是跟野男人厮混呢?难怪染得出‘邪祟布’,心思都不正经!”
青娘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刘婶,说话要讲良心。陈大哥是郎中,来村里采草药的,我只是帮他带路。你要是再胡说八道,我就去里正那儿告你造谣!”
刘翠花被青娘的气势吓了一跳,又看到陈砚冷冷的眼神,不敢再说话,悻悻地提着水桶走了。
回到青娘家,陈砚把野艾整理好,又从木箱里拿出一小包草药,递给青娘:“这是紫苏叶和生姜,你煮水喝,能预防风寒。最近雨水多,你经常在外面采草木,要注意保暖。”
青娘接过草药,心里暖暖的:“谢谢陈大哥。你什么时候回县城啊?要是不着急,今晚就在我家吃饭吧,我煮野菜汤,再蒸个玉米饼。”
陈砚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明天一早回县城。今晚就不麻烦你了,我还要去张阿婆家里看看,她前几日说腿不舒服,我给她带了些膏药。”
“那我陪你一起去!”青娘立刻说道,“张阿婆最喜欢我给她讲染布的事儿,我去了,她还能多跟你说说话。”
陈砚笑着点头:“好啊,有你陪着,我还能少走些冤枉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