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黄布惊艳知府府,糙米换种惠乡邻(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娘的商业智慧》最新章节。
独轮车轱辘碾过县城青石板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机缘伴奏。青娘攥着车把的手微微出汗,指尖能触到布包下黄布的粗糙纹理——那是两匹刚染好的黄芩黄布,布面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是她和陈三柱熬了三个通宵的心血。
“别紧张,”陈三柱放慢脚步,侧头看她,“你这黄布染得比麦浪还亮,知府夫人要是不喜欢,那就是她没眼光。”
青娘被他逗得笑了笑,紧绷的肩膀松了些。转过街角,周记布庄的牌匾就映入眼帘,朱红的“周”字在阳光下泛着光。刚到门口,伙计就快步迎出来,脸上带着急色:“青娘姑娘,陈大哥,你们可算来了!周老板在里面等半天了,知府府的人也快到了!”
两人跟着伙计往后院走,刚进月亮门,就见周老板正来回踱步,手里攥着块帕子,见了他们,眼睛一亮:“可算来了!快,把黄布拿出来,我先看看。”
青娘小心地解开布包,两匹明黄色的布被她轻轻展开,像两捧刚收割的麦穗,瞬间照亮了半个院子。周老板凑上前,手指在布面上反复摩挲,又拎起布角对着阳光看——布的经纬均匀,染色通透,没有半点斑驳,他忍不住拍了下手:“好!比我想象的还好!这颜色,比城里染坊的贡缎黄还正!”
话音刚落,院外就传来马蹄声,接着是管家模样的人声音:“周老板,知府夫人让我来取样布,要是合心意,就定下五十匹做嫁妆用。”
周老板连忙迎出去,把管家引到院子里。管家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青色长衫,眼神锐利,他接过黄布,先是看了看颜色,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布面,再放进水里浸了浸——布色丝毫未褪,水依旧清亮。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这布确实不错,比之前送来的青布还好。周老板,这染布的姑娘在哪?夫人说想见见她,问问这布是用什么染的,怎么这么特别。”
青娘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陈三柱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低声说:“别怕,你靠手艺吃饭,光明正大的。”
周老板也连忙说:“王管家,这就是染布的青娘姑娘,是个实在人,手艺都是祖传的。”
王管家看向青娘,见她穿着粗布衣裙,头发简单挽着,却眼神清亮,没有丝毫怯懦,心里多了几分好感。“青娘姑娘,这布是用什么染的?怎么颜色这么鲜亮,还不褪色?”
青娘定了定神,轻声回答:“回管家的话,这布是用黄芩根染的。黄芩是药材,煮水后加些石灰水调酸碱度,染出来的布就鲜亮,再用明矾固色,洗多少次都不会褪色。而且黄芩有清热的功效,夏天穿这种布,还能少遭蚊虫叮咬。”
王管家点点头,又问:“五十匹布,半个月内能染好吗?夫人的嫁妆下个月就要用,不能耽误。”
青娘心里算了算,五十匹布,她和陈三柱一起染,再找李家庄的妇人帮忙采黄芩,应该能赶得上。她连忙说:“回管家,半个月内一定能染好,绝不会耽误夫人的嫁妆。”
王管家满意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子:“这是定金,剩下的三十两,等布送过去再给。周老板,你跟这姑娘对接好,可别出什么差错。”说完,他拿着洋布,匆匆离开了。
看着管家的背影,周老板长长舒了口气,拍着青娘的肩膀说:“好姑娘!这下不仅五十匹黄布的订单成了,以后知府府的布,说不定都要从你这订了!”
青娘握着手里的银子,心里又激动又踏实。二十两银子,足够她买更多的染料,还能给村民换些粮食。她忽然想起村里的荞麦快熟了,要是能让村民也种些黄芩,既能给她提供原料,又能让村民多些收入,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跟周老板和陈三柱说了。周老板眼睛一亮:“这主意好!你教村民种黄芩,以后原料就不用愁了,还能给村民添条活路,知府大人知道了,肯定会夸你。”
陈三柱也连忙说:“我支持你!我认识种药材的老把式,能帮你给村民讲怎么种黄芩,怎么采收。”
青娘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了。从周记布庄出来,她先去国泰粮店,用五匹青布换了一百斤糙米——刘老板见她来了,还额外送了她二十斤黄豆,说:“青娘姑娘,你现在是咱们县城的名人了,以后换粮,我都给你多算些。”
青娘谢过刘老板,和陈三柱推着车往青石村走。路上,两人商量着,先把糙米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再组织村民一起种黄芩,等黄芩成熟了,青娘按市场价收购,让村民不用愁销路。
回到青石村时,已是傍晚。村民们听说青娘接到了知府府的订单,还赚了很多银子,都围过来看热闹。青娘把糙米从车上卸下来,对村民们说:“各位乡亲,这是我用染布换的糙米,家里粮食不够的,都来领一些,每人五斤。另外,我想教大家种黄芩,黄芩好养活,成熟了我按市场价收购,大家要是愿意种,明天早上来我家院子里报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村民们一听,都高兴得欢呼起来。村东的李大嫂家里有三个孩子,粮食总是不够吃,她连忙走上前,领了五斤糙米,激动地说:“青娘,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不仅帮我们染布,还送我们糙米,还教我们种黄芩,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上前领糙米,报名种黄芩。赵村长站在人群外,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青娘不仅没被他打压下去,反而越来越受村民欢迎,还接到了知府府的订单。他心里又嫉妒又不甘,却不敢上前找茬——要是惹恼了村民,他这村长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青娘把糙米分完,又跟村民们说了种黄芩的注意事项,让大家明天带些工具来,她会教大家怎么选地、怎么播种。村民们答应着,各自回家了。王阿婆走过来,拉着青娘的手,笑着说:“青娘,你真是个好孩子,心里总是想着大家。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阿婆一定帮你。”
青娘点点头,谢过王阿婆。陈三柱帮她把剩下的黄芩和布搬进屋,又叮嘱她:“明天我把种黄芩的老把式带来,给村民们详细讲讲怎么种,你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青娘点点头,看着陈三柱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陈三柱的帮助,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己手里的手艺。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黄芩种好,把染布生意做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青娘就起床了。她煮了些粥,又蒸了些馒头,等着村民们来。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挤满了人,大家都带着锄头、铲子等工具,脸上满是期待。陈三柱也带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老人姓孙,是种药材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黄芩,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