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吴家堡兴建造药坊(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不留神就穿越》最新章节。
四、半月见雏形,细节打磨求完善
半个月后,制药作坊的雏形已经显现。西坡的空地上,一座青砖瓦房拔地而起,作坊的墙体已经砌好,屋顶的瓦片也铺了大半,通风窗整齐地排列在墙上,透着几分规整。
药材分类区的石槽已经安好,石槽用青石打造,表面光滑,旁边还挖了一条小沟,用来排清洗药材的废水;清洗区的石槽也快完工,靠近小溪的位置,还建了一个小水闸,方便控制水流;炮制区的灶台已经砌好,耐火砖的表面抹了一层水泥,光滑平整,烟囱斜着伸向天空,上面还盖了个小盖子,防止下雨漏水;研磨区的石碾已经摆放整齐,一共有五台大的石碾,两台小的石碾,石碾的旁边还放着竹筛,方便筛粉;储存室的石灰缸已经放进了角落,地面铺了青砖,还垫了一层木板,防止药材受潮;研发室的墙体已经砌好,门窗也安装完毕,就差铺屋顶的瓦片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大夫每天都泡在作坊里,对着每个区域细细检查,时不时让工匠们调整。这日,他看到储存室的通风窗留得有些小,便对王匠头说:“王匠头,这通风窗再开大些,不然空气流通不好,药材容易受潮。”
王匠头连忙点头:“好!孙大夫,我这就让人把通风窗改大些。”
孙大夫又走到研磨区,看到石碾的旁边没有放木凳,便说道:“张匠头,石碾旁边得放几个木凳,工匠们磨粉累了,能坐下歇会儿,不然一直站着,太累了。”
张匠头应道:“孙大夫想得真周到!我这就让人做几个木凳,放在石碾旁边。”
柳姑娘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姑娘,在药材分类区整理刚运来的药材。这次运来的药材很多,有当归、川芎、防风、白芷、甘草,都是制作行军散的常用药材。柳姑娘一边挑拣药材,一边教姑娘们分辨药材的好坏:“你们看,这当归要选颜色棕红、断面有油润光泽的,这样的当归药效好;川芎要选个大、质坚实、气味浓的,杂质多的就挑出去。”
姑娘们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问:“柳姑娘,这个白芷看起来有点发黑,是不是坏了?”
柳姑娘拿起白芷,闻了闻,说道:“这个白芷是受潮了,药效会打折扣,挑出去,放在一边,以后用来做熏香,别浪费了。”
叶青云这日去作坊时,正好看到柳姑娘教姑娘们分辨药材,便笑着走过去:“柳姑娘,辛苦你了。有你帮忙整理药材,孙大夫也能省不少心。”
柳姑娘连忙起身行礼:“叶大人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能为作坊出份力,我也很高兴。”
孙大夫从研发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药方,笑着对叶青云说:“叶大人,你来得正好!我刚改进了行军散的配方,加入了些薄荷和艾叶,既能驱蚊虫,又能提神,你看看怎么样?”
叶青云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好!这个配方好!夏天士兵在山里巡逻,蚊虫多,加入薄荷和艾叶,正好能派上用场。等作坊建好,就先按这个新配方试生产一批,看看效果。”
五、坊成待投产,展望未来谋长远
一个月后,制药作坊终于建成了。这座青砖瓦房的作坊,占地约一亩,分成了六个区域,从外到内依次是:药材分类区、清洗区、炮制区、研磨区、成品区(储存室和包装室)、研发室。作坊的墙体高达一丈五,墙上装着整齐的通风窗,屋顶的瓦片排列得严丝合缝,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吴家堡制药坊” 五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叶青云亲手写的。
开业前一日,叶青云、孙大夫、柳姑娘、王五和工匠们都来到了作坊,进行最后的检查。孙大夫带着众人,从药材分类区开始,一一查看:
药材分类区里,石槽已经清洗干净,旁边放着几个竹筐,用来装分类好的药材;清洗区的石槽里盛满了清水,小水闸运转正常,废水沟也畅通无阻;炮制区的灶台已经晾干,炉膛里放着柴火,随时可以点火;研磨区的石碾擦拭得干干净净,旁边放着木凳,竹筛整齐地挂在墙上;储存室里,石灰缸已经装满了石灰,木板铺得平整,角落里还放着几个大陶罐,用来装成品药材;研发室里,摆着一张木桌、几把椅子,桌上放着砚台、毛笔和几张药方,墙上挂着药材图谱,安静又整洁。
“太好了!一切都准备好了!” 孙大夫看着眼前的作坊,激动得眼眶都红了,“没想到我老孙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制药作坊,还能研发新药剂,这都是托叶大人的福啊!”
叶青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孙大夫,这是你自己的本事。没有你研制的行军散,没有你对药理的精通,就算建了作坊,也生产不出好药剂。以后,这作坊就交给你打理,需要什么支持,随时跟我说。”
王五也笑着说:“孙大夫,药材和设备的供应你放心,我已经跟青运城、大辽城的药铺和工匠们打好招呼了,只要你需要,他们会立刻送货过来。”
柳姑娘看着孙大夫,温柔地说:“我会一直帮你打理作坊,整理药材、记录配方,让你能安心研究新药剂。”
孙大夫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连连点头。
次日清晨,制药作坊正式开始试生产。工匠们早早来到作坊,按分工开始工作:
药材分类区,柳姑娘带着姑娘们,将刚运来的药材分类、挑拣,把好的药材送到清洗区;
清洗区,工匠们将药材放进石槽,用清水仔细清洗,去掉泥土和杂质,再送到炮制区;
炮制区,孙大夫亲自指导工匠们炮制药材 —— 当归用酒炒,川芎用醋炙,防风用蜜炙,每一步都严格按照配方来,确保药效;
研磨区,工匠们推动石碾,将炮制好的药材磨成细粉,再用竹筛筛几遍,去掉粗渣;
包装室,工匠们将磨好的药粉装进小布袋,每个小布袋装一两,正好够一个士兵用一天,再用麻绳将小布袋串起来,方便携带;
储存室,工匠们将包装好的行军散整齐地摆放在木板上,旁边放着石灰缸,保持干燥。
叶青云站在作坊里,看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工作,闻着空气中浓郁的药香,心中满是欣慰。他走到包装室,拿起一串行军散,对孙大夫说:“孙大夫,这批行军散试生产完,先送一批到虎啸山,给轻骑们用用,看看新配方的效果;再送一批到吴家堡的医院,给百姓们备用;剩下的,储存起来,以后咱们的士兵外出巡逻、训练,都能用上。”
孙大夫点头:“好!我这就安排人送过去。等过几天,我再开始研究外伤药的新配方,争取让外伤愈合得更快,减少士兵和百姓的痛苦。”
夕阳西下时,第一批试生产的五百份行军散已经完成。工匠们将行军散装进木箱,送到虎啸山和医院。孙大夫站在作坊门口,看着远去的马车,脸上满是自豪。柳姑娘走到他身边,轻声说:“孙大夫,咱们的作坊终于投产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孙大夫笑着点头,看向叶青云的方向 —— 叶青云正站在西坡的高处,看着远处的吴家堡,眼神坚定。孙大夫知道,这座制药作坊,不仅是生产药剂的地方,更是叶青云守护士兵和百姓的重要支撑。有了这座作坊,有了充足的药剂,吴家堡的势力会越来越强,未来的路,也会越来越宽。
夜色渐浓,制药作坊的灯火依旧亮着。孙大夫和柳姑娘还在研发室里,研究着新的药方;工匠们已经散去,只留下两名暗卫在作坊门口值守。西坡的风,带着淡淡的药香,飘向远方,像是在宣告着吴家堡又添了一份新的力量,一份守护健康、守护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