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盔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不留神就穿越》最新章节。

一、皮革工坊忙昼夜,蛮夷皮子成关键

吴家堡冶铁厂旁的皮革工坊,常年弥漫着硝石与皮子的混合气息。入秋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十几个工匠就围着堆积如山的皮子忙碌起来 —— 有的用刮刀剔除羊皮上的脂肪,有的将鹿皮浸泡在硝石水中软化,有的用木槌敲打鞣制好的牛皮,让皮子更有韧性。工坊角落的架子上,挂着一排排处理好的皮子,雪白的羊皮、深褐的鹿皮、厚实的牛皮,分类整齐,在晨光中泛着细腻的光泽。

“老张,这批北蛮的羊皮得加紧处理,锻甲区等着用呢!” 工坊总管刘五擦着额头的汗,对着一个老工匠喊道。他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上面记着今日的用料需求:“胸甲内衬要五十张羊皮,肩甲需要三十张鹿皮,裙甲得二十张牛皮,要是赶不上,冲压机械就得停工!”

老张应了一声,加快了手里的动作:“放心吧刘总管!这批羊皮质量好,北蛮那边刚送过来的,油脂少,鞣制起来快,中午之前肯定能处理好!”

叶青云走进工坊时,正看到工匠们将鞣制好的羊皮剪成甲片内衬的形状,再用针线缝在冲压好的铁鎏银甲片内侧。他拿起一块缝好的胸甲,摸了摸内侧的羊皮,柔软亲肤,再敲了敲外侧的银层,坚硬厚实,满意地点头:“刘五,现在皮子的供应还跟得上吗?”

刘五连忙迎上来,脸上带着几分庆幸:“多亏了北蛮和南蛮的皮子,不然早就断供了!北蛮耶律烈每月送两千张羊皮、五百张牛皮,南蛮的黑风部落每月送一千张鹿皮、三百张狐皮,足够咱们每月生产两千副盔甲的用量。要是单靠吴家堡周边的皮子,顶多能供三分之一。”

叶青云点头,目光落在工坊门口刚卸下的一批皮子上 —— 北蛮的羊皮来自草原,毛密柔软,适合做甲片内衬,穿在身上不磨皮肤;南蛮的鹿皮来自山林,轻薄坚韧,适合做臂甲、腿甲的外层,减轻盔甲重量;而北蛮的牛皮厚实耐磨,是裙甲、胸甲边缘加固的好材料。这些蛮夷皮子,成了盔甲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

“当初跟南北蛮谈皮子合作,真是选对了。” 叶青云轻声感慨,想起半年前为皮子发愁的日子 —— 那时冲压机械刚投产,盔甲订单暴增,可吴家堡周边的猎户少,皮子产量低,价格飞涨,甚至出现了 “一皮难求” 的情况。还是耶律娟提议,让耶律烈帮忙联系北蛮部落,再派暗卫去南蛮找黑风部落,才打通了这条皮子供应链。

二、南北蛮互利合作,牧民增收享安稳

北蛮草原的秋日,天高气爽。耶律烈带着几个部落首领,站在草原的交易点上,看着吴家堡的商队卸下一车车盐、铁镐和铁锅,脸上满是笑容。“叶大人的商队真是准时!” 耶律烈拍着商队首领的肩,“这批盐够咱们部落吃半年,铁镐正好用来开垦荒地,牧民们肯定高兴!”

商队首领笑着点头,指了指旁边堆积的羊皮和牛皮:“耶律首领,这批皮子质量真好,叶大人说了,以后只要皮子符合标准,咱们就按原价再提一成,还优先供应盐和铁器。”

“太好了!” 旁边的一个部落首领激动地说,“咱们部落的牧民,以前靠养羊只能换点粮食,现在卖羊皮给吴家堡,不仅能换盐和铁器,还能攒些银子,有的牧民还送孩子去吴家堡的学堂读书呢!”

这是北蛮部落与吴家堡合作的常态。自从叶青云提出用盐、铁器、粮食换蛮夷皮子后,北蛮的牧民们积极性高涨 —— 以前羊皮、牛皮要么自己用,要么低价卖给小商贩,现在直接卖给吴家堡,价格高,还能换到生活必需品。比如牧民巴图,家里有五十只羊,每月能卖十张羊皮,换五斤盐、两把铁镐,还能剩下二两银子,足够家里买些布料和药材,日子比以前富裕了不少。

“以前冬天最难熬,没盐吃,没柴火,现在有了吴家堡的盐,还有铁镐挖煤,冬天也暖和了!” 巴图一边给羊添料,一边跟邻居说,“我打算明年再养二十只羊,多卖些皮子,给儿子攒学费,让他去吴家堡上学,以后做个有文化的人!”

南蛮的黑风部落,情况也类似。黑风部落住在山林里,以打猎为生,鹿皮、狐皮多,却缺盐和铁器。自从暗卫找到部落首领黑虎,提出用盐、铁锅换鹿皮后,部落的生活也变了样 —— 以前猎人用石箭打猎,效率低,还容易受伤,现在有了吴家堡的铁箭、铁刀,打猎效率提高了一倍,鹿皮产量也多了,每月能卖一千张鹿皮,换三百斤盐、一百口铁锅,部落里的人再也不用吃没盐的肉,也能用铁锅煮热水,减少了生病的几率。

“吴家堡的人是好人!” 黑虎拿着一把新铁刀,在部落的广场上展示,“他们不仅给咱们盐和铁,还教咱们种玉米,以后就算冬天打不到猎物,也有粮食吃!咱们要把最好的鹿皮卖给他们,不能让他们吃亏!”

南北蛮的皮子,不仅解决了吴家堡盔甲生产的难题,更带动了蛮夷牧民的收入,形成了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叶青云看着暗卫传回的消息 —— 北蛮部落开垦荒地的面积增加了,南蛮部落的孩子开始学习中原文字,心中满是欣慰:“贸易不仅是赚钱,更是拉近人心。咱们帮他们改善生活,他们给咱们提供皮子,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

三、盔甲热销遇管制,青云焦虑寻破局

随着铁鎏银盔甲的名声传开,吴家堡的盔甲订单越来越多。青运城的商家派人来订五百副,说要卖给中原的士族;大辽城的耶律烈订两千副,装备北蛮的精锐部落;甚至连肖亲王的军营,都派人来问能不能订三千副,用于军队扩编。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 朝廷规定,盔甲属于 “军管制器械”,私人不得私自生产和贩卖,只有朝廷兵部或各地驻军才能采购。吴家堡虽然有叶青云的 “工部员外郎” 身份,能生产盔甲供应自己的护卫,但大规模卖给商家和部落,已经超出了 “自用” 的范围,若是被朝廷察觉,轻则没收盔甲,重则会被安上 “私造军械、图谋不轨” 的罪名。

“叶大人,青运城的王掌柜又派人来了,说愿意加三成价钱,要两百副铁鎏银盔甲,您看……” 王五拿着订单,脸上满是为难,“要是拒了,咱们少赚不少银子;要是接了,又怕被朝廷查。”

叶青云看着订单,眉头紧锁。他知道,铁鎏银盔甲利润丰厚,一副成本五十两,能卖到一百两,两百副就是一万两银子,足够支付半个月的筑路费用。可朝廷的管制不是小事,之前赵家就想抓他的把柄,要是因为盔甲的事被赵家举报,后果不堪设想。

“不能接。” 叶青云咬了咬牙,“跟王掌柜说,咱们的盔甲只能供应军队,不能卖给私人,让他多等些日子,等咱们拿到朝廷的许可再说。”

王五叹了口气,点头离去。耶律娟看着叶青云焦虑的模样,轻声道:“其实,咱们可以找肖亲王帮忙。肖亲王是藩王,手里有兵权,跟兵部的人熟,要是他能出面,以‘边防军需’的名义给咱们申请生产许可,咱们就能光明正大地批量生产,不仅能卖给军队,还能合法供应商驿。”

袁七也附和道:“对啊!肖亲王现在扩军,正需要盔甲,咱们给他优先供货,再分他一成利润,他肯定愿意帮忙!之前咱们给了他那么多黄金,现在正好用得上他的关系!”

叶青云眼前一亮。肖亲王确实是最佳人选 —— 他有朝廷背景,需要盔甲装备十万大军,与吴家堡有共同利益;而且肖亲王欠他人情(每月五千两黄金的供奉),只要利益到位,肖亲王肯定会出手。

“好!就找肖亲王!” 叶青云下定决心,“咱们先准备一份厚礼 —— 选一副最好的铁鎏银盔甲,让工匠精细打磨,刻上‘护国强军’的纹饰,再写一封书信,说明咱们的困境,愿意给肖亲王优先供货,每副盔甲只收他八十两银子(比市场价低二十两),再分他一成利润,让他帮忙疏通兵部,拿到批量生产许可。”

四、精备厚礼遣亲信,书信暗藏互利计

接下来的三日,冶铁厂的工匠们全力打造送给肖亲王的盔甲。工匠们挑选最优质的精铁,用冲压机械冲甲片,每一片都打磨得光滑平整;鎏银时用最纯的银汞齐,确保银层厚实光亮;内衬选用北蛮最好的羊皮,缝上细密的针脚;最后,在胸甲上用錾子刻上 “护国强军” 四个大字,边缘刻上祥云纹饰,显得庄重又大气。

“这副盔甲,比咱们给骑兵做的还好!” 王铁匠拿着抛光后的盔甲,满意地说,“重量轻,硬度高,银层亮,肖亲王见了肯定喜欢!”

叶青云看着盔甲,点头道:“再配一把玄铁刀,刀鞘上镶上琥珀,显得更有诚意。书信方面,要写得委婉些,先夸肖亲王治军有方,再提盔甲对边防的重要性,最后说咱们有产能却受管制,希望他帮忙,突出互利共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