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吴家堡账房(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不留神就穿越》最新章节。
叶青云眼前一亮 ——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吴家堡周边有十几个村镇,以前有不少商户、账房,因为战乱躲到吴家堡附近,这些人有经验、懂算术,而且家在本地,不会轻易背叛;再加上学堂里几个识字早、算术好的孩子,慢慢培养,既能解决眼前的人手短缺,又能为以后储备人才。
“好!就这么办!” 叶青云拍了拍袁七的肩,“招募的事就交给你,薪酬要优厚,每月五两银子,管三餐,住堡内的宿舍,做得好还能涨薪,另外,要跟他们约法三章:不准泄露账目机密,不准私自动用银钱,不准勾结外人,违反一条,严惩不贷。”
“您放心!” 袁七拍着胸脯保证,“俺这就去贴告示,再派暗卫去周边村镇打听,找那些老实、懂算术的人,保证挑出靠谱的!”
四、袁七募才定规矩,账房添丁解困忧
当日午后,吴家堡的东城门、西广场、各村落的公告栏上,都贴上了袁七让人写的招募告示。告示上写着:“吴家堡账房招募算术能士,要求:识文断字,会记账、算珠算,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待遇:月银五两,管三餐,住堡内宿舍,年终有赏;职责:协助管理账目,核对收支,记录流水;有意者于三日内到西跨院账房报名,由叶夫人亲自考核。”
告示一贴出,立刻引起了轰动。五两银子的月银,在当时是普通农户半年的收入,还管三餐住宿,待遇比城里的商铺掌柜还好。周边村镇的人纷纷来看告示,有的是以前的老账房,有的是识字的先生,还有些年轻力壮、跟着先生学过算术的小伙子,都动了心。
第一天下午,就有十几个人来西跨院报名。袁七亲自在门口接待,先问清楚来人的背景:“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在哪学的算术?家里还有什么人?” 确认没有可疑背景后,再让耶律娟进行考核。
耶律娟的考核很简单,先是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籍贯、经历,看字迹是否工整;然后出几道算术题,比如 “铁矿月产铁五千斤,每斤铁能造一把刀,造一百把刀需耗铁一百二十斤,问五千斤铁能造多少把刀,余铁多少”“盐场月产盐六千斤,运到青运城卖,每斤盐赚五文钱,运费每月两百文,问每月能赚多少文”;最后让他们记一笔简单的流水账,看是否条理清晰。
第一个考核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账房,姓陈,以前在青龙城的商铺做过二十多年账房,战乱后躲到吴家堡附近的陈家村。陈老账房拿起笔,很快算出算术题,字迹工整,流水账记得条理分明,耶律娟看了,满意地点头:“陈老丈,您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主要负责核对各产业的流水账。”
陈老账房激动得连连拱手:“多谢叶夫人!多谢叶夫人!俺还以为老了没用了,没想到还能为吴家堡做事!”
接下来又考核了几个人,最终选出了五个合适的:陈老账房负责核对流水,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以前是商户伙计,懂珠算)负责记录产业账,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学堂里算术最好的学生)负责整理便签、抄写账目。
袁七看着选好的五个人,又跟他们约法三章:“你们记住,账房的事都是机密,不准跟外人说,包括你们的家人;银库的钥匙只有叶夫人有,不准你们私自靠近银库;每天的账目要当天结清,不准拖延、不准涂改,要是出了差错,轻则扣薪,重则赶出吴家堡,还要追究责任!”
五人齐声应道:“记住了!”
第二天一早,五个新账房就到西跨院上班。耶律娟先带他们熟悉账房的布局:“这边是产业账柜,分铁矿、盐场、冶铁、商驿、军需,每本账都要标注日期;这边是流水账桌,每天早上各产业会送流水账来,陈老丈负责核对,核对完交给这两位大哥记账;这两位小哥负责把便签上的临时记录抄到正式账本上,抄完后把便签收好,不准丢失。”
她又教他们使用珠算、辨认账本符号:“‘入’代表收入,‘出’代表支出,‘余’代表库存,每一笔都要写清楚,不准简写;珠算要从右往左算,个位、十位、百位要分清,算完后要再核对一遍,确保没错。”
五个新账房学得很认真,陈老账房经验丰富,很快就上手核对流水;两个汉子珠算快,记录产业账又准又快;两个少年虽然年纪小,但细心认真,整理便签、抄写账目没出一点差错。
耶律娟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终于能喘口气。以前她每天要从早忙到晚,现在有了帮手,上午就能核对完流水账,下午跟陈老账房一起汇总总账,晚上不用再熬夜,还能有时间陪叶青云散步、看孩子们读书。
叶青云看着耶律娟眼底的青黑渐渐消退,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心中满是欣慰。他对袁七说:“还是你这主意好,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放心可靠。以后要多留意,要是还有合适的人,再招募几个,让账房的人手更充足些。”
袁七笑着说:“放心吧首领!俺会盯着的!现在账房有人帮忙,夫人轻松了,您也不用再担心夫人累坏了,咱们就能专心应对外面的事了!”
五、账房有序效率提,家堡安宁心自安
自从账房添了人手,西跨院的氛围也变了。以前只有耶律娟一个人的身影,现在多了陈老账房的咳嗽声、珠算的 “噼啪” 声、少年抄写的 “沙沙” 声,却不显得杂乱,反而透着一股有序的忙碌。
陈老账房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个时辰到账房,把当天要核对的流水账整理好,按产业分类,核对时遇到疑问,就用红笔标注,等耶律娟来后一起讨论。有一次,他发现铁矿的损耗账比预期多了五百斤,立刻标注出来,耶律娟查看后,发现是冶铁厂的熔炉出了问题,及时让工匠检修,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个汉子负责记录产业账,每天下午把各产业的收入、支出、库存记好,用珠算汇总,再交给耶律娟核对。他们珠算快,以前耶律娟记一本产业账要一个时辰,现在他们半个时辰就能记好,还不用耶律娟再重新算一遍,节省了不少时间。
两个少年虽然年纪小,却格外细心。他们整理便签时,会把临时记录按日期、产业分类,抄写账目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错。有一次,一个少年发现军需账上的 “五千副盔甲” 写成了 “五万副”,立刻告诉耶律娟,避免了一次严重的账目错误。
账房效率提高了,各产业的规划也更顺畅。以前耶律娟要月底才能汇总完账目,现在月中就能算出收支情况,提前调整产业计划:比如发现商驿的盐销量增加,就让盐场提高产量;发现盔甲的皮子用量不够,就提前跟北蛮耶律烈对接,确保供应充足。
银库的管理也更规范了。以前耶律娟一个人核对银库库存,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陈老账房和两个汉子一起帮忙,半天就能核对完,还能查出细微的出入,比如少了几两碎银、多了几枚铜钱,确保银库没有差错。
晚上的西跨院,终于不用再亮到三更。耶律娟能按时下班,跟叶青云一起在吴家堡的小路上散步,看着工坊的灯火、学堂的读书声、百姓们归家的身影,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
“现在有了陈老丈他们帮忙,我轻松多了。” 耶律娟靠在叶青云肩上,轻声说,“昨天陈老丈还跟我说,他想教那两个少年珠算和复杂的账目,等他们学会了,就能帮更多的忙。”
叶青云笑着点头:“陈老丈经验丰富,让他教孩子们正好,以后咱们的账房就能有自己培养的人手,更放心。袁七这次立了大功,得好好赏他。”
正说着,袁七从后面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刚烤好的红薯,递给耶律娟:“夫人,刚从农户那买的红薯,热乎着呢!首领,俺刚查完银库的守卫,一切都好,您放心!”
耶律娟接过红薯,笑着说:“多谢袁统领,辛苦你了。”
袁七挠了挠头:“不辛苦!只要吴家堡安稳,夫人和首领都好好的,俺就高兴!”
小白狐从叶青云怀里跳下来,蹭了蹭袁七的裤腿,像是在感谢他。袁七弯腰摸了摸小白狐的头,笑着说:“小家伙也谢俺啊?以后俺再给你带肉干吃!”
夜色渐浓,吴家堡的灯火星星点点,映着三人一狐的身影。叶青云知道,吴家堡的安稳,不仅靠外面的兵力、产业,更靠内部的齐心协力 —— 耶律娟的细致、袁七的忠诚、陈老账房的经验、新账房的认真,还有所有百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