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叛徒揭露(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丝路万里驼铃》最新章节。

一、无声的印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越过沙丘,沈砚秋已经在营地中央的沙地上画出了一个简单的星形图案。她将三枚石子放在星的三个角上,又在每枚石子下压了一小片不同的叶子——柳叶、松针、梧桐叶。

“这是今天的集合标记。”她对三名核心成员——释一行、阿米尔、老郑——说,“看到对应的叶子,就到对应的角集合。记住,不要与任何人交流你们看到的叶子。”

顾长风站在一旁,注意到她没有解释叶子与方位的对应关系。那是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钥匙”。

二、风语的测试

上午,队伍按计划分成三组行动。沈砚秋在出发前,对每个人说了一句看似随意的话:

- 对释一行:“风起时,看天。”

- 对阿米尔:“风起时,看路。”

- 对老郑:“风起时,看火。”

这三句话中,只有“看火”对应着真正需要警惕的方向——营地北侧,那里是她昨夜临时布置的观察点。如果有人泄露,黑斗篷就会在北侧出现。

三、火的方向

午后,北侧的观察哨传来信号:有不明身份的骑手在附近徘徊。顾长风立即带人前往,果然发现了黑斗篷的斥候。他们没有惊动对方,只是悄悄尾随,直到对方在一处废弃的驿站停下。

“他们知道我们在北侧设了观察点。”顾长风回来后说。

“这说明,”沈砚秋的目光变得锐利,“影子听到了‘看火’。”

四、名字的陷阱

为了进一步确认,沈砚秋在傍晚的会议上,故意提到了一个虚构的补给点名字——“青泉”。她在说的时候,眼睛依次看了三个人。心理学上,这叫“眼神引导”,容易让被看的人记住信息。

“明天,我们去青泉补给。”她微笑着说。

真正的补给点,她只在会后单独告诉了顾长风——“白沙井”。

五、泉与井

第二天,斥候回报:黑斗篷在“青泉”附近设下了埋伏,而“白沙井”则安然无恙。

“范围已经很小了。”顾长风道。

“是老郑。”沈砚秋平静地说,“他不仅听到了‘看火’,还记住了‘青泉’。”

六、对质

沈砚秋没有当众揭穿老郑,而是在夜里单独召见了他。她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将一枚从黑斗篷斥候身上搜出的小布袋放在他面前——里面是一片被压干的梧桐叶。

老郑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

“我不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沈砚秋轻声道,“我只想知道,你还想不想做回一个好人。”

老郑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他点了点头。

七、救赎的条件

沈砚秋提出了条件:老郑继续留在队伍中,但所有他接触到的情报都由她提供。他需要做的,是将这些情报传递给黑斗篷,并在每次接头时,用特定的暗号标记对方的特征——比如帽子的样式、马匹的毛色、有无伤疤等。

“我们会派人暗中保护你的家人。”顾长风补充道。

老郑感激地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谢谢首领。”

八、新的秩序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沈砚秋对情报传递方式做了调整:

- 所有重要情报必须通过“双钥匙”确认:一个是口头暗号,一个是实物标记,两者缺一不可。

- 核心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有第三方在场记录,但记录人不知道信息内容,只负责确认“信息已传递”。

- 设立“反奸小组”,专门处理可能的内奸线索,直接向她和顾长风汇报。

“秩序,是信任的边界。”她对众人说。

九、人心的修复

处理完老郑的事情后,沈砚秋在营地中央点燃了一堆新的火。她没有说任何大道理,只是让每个人都来添一根柴。

“火,需要大家添柴才会旺。”她看着众人,“队伍也一样。”

顾长风站在她身边,默默添了一根最大的柴。火光映在他们脸上,像是为这段艰难的经历画上了一个新的开始。

十、黎明的出发

第三天清晨,队伍再次出发。老郑走在队伍的中间,眼神中既有愧疚也有坚定。沈砚秋知道,救赎之路漫长,但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有希望。

“走吧。”她对顾长风说。

“向龟兹。”顾长风点头。

在金色的沙海中,驼铃声清脆而坚定,像是在为他们的新旅程奏响序曲。沈砚秋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但她也知道,只要他们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