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断粮风口——运输中断与应急调配(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丝路万里驼铃》最新章节。

天还没亮,山口的风就像刀子一样刮过来。沙砾打在脸上,生疼。疏勒城外的官道上,三队商队挤在风口前,进退不得。前方传来消息:昨夜一场沙暴,把山口外的一段路埋了,水井也被沙土填塞。

“断粮了。”阿罗憾低声道。

“断的不只是粮,还有路。”沈砚秋道。

罗衣裹紧了披风,抬头望了一眼被风沙遮得发白的天:“我们得在风更狠之前,把人从风里带出来。”

一、风眼与风口

沈砚秋从行囊里取出一卷羊皮纸和几枚小木牌。羊皮纸上画着山口的简易地形,标注着“风眼”“风口”“避风湾”“备用井”。

“这是‘风口图’。”他道,“风眼是风最狠的地方,风口是风最集中的通道,避风湾是可以暂避的低地,备用井是我们之前勘测过的应急水源。今天,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人从风眼里拉出来,带进避风湾。”

秦十三立即带人,顶着风沙,把被困的商队和行人引导到避风湾。那里有几处天然的凹地和矮崖,可以挡住一部分风沙。罗衣和几名学徒则把随身携带的水囊分发给老人和孩子。

“水不多了。”罗衣道。

“先让最需要的人喝。”沈砚秋道。

二、金手指:粮水券与转输法

沈砚秋展示他的“金手指”——一套“粮水券”和“转输法”。

“粮水券是应急凭证。”他道,“持有此券的人,可以在最近的驿站或军营领取定量的粮和水。券分三种:红券(急需)、黄券(一般)、白券(可缓)。”

他当场把红券分发给老人、孩子和病人,黄券分发给妇女和轻伤员,白券分发给青壮年。领到券的人,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神情。

“转输法是我们的应急运输方案。”他继续道,“我们把能行动的人分成三组:

- 背运组:身强力壮者,背负粮水,短途接力。

- 牵驼组:熟悉骆驼习性者,牵驼探路。

- 向导组:本地猎户和斥候,负责寻找备用井和绕行路线。”

阿克尔点头:“好!就按这个来。”

三、风口上的人

风还在刮,沙还在飞。背运组的人排成一列,像一条在风沙中蠕动的蛇。每走一段,就有另一组人接过去。牵驼组的人把骆驼的眼睛用布蒙上,只靠缰绳和吆喝引导。向导组的人则在前面探路,用木棍试探脚下的虚实。

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发高烧的孩子,焦急地看着风口。罗衣走过去,把孩子的额头贴在自己的脸上,轻声安慰:“我们会带你出去。”

杜衡也跟了过来,给孩子喂了一点药,又把自己的披风盖在孩子身上。

“会好的。”他道。

四、水的消息

大约一个时辰后,向导组传来消息:在避风湾西侧两里处,找到了一口被沙土半掩的备用井。沈砚秋和阿克尔立刻带人赶过去。井口很小,沙子不断地滑下来。秦十三和几名士兵用木板和麻袋临时搭了一个井台,挡住流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