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沙盗议和——分化与瓦解(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丝路万里驼铃》最新章节。
黄昏,疏勒城外的草原被夕阳染成一片金红。风从山口吹来,带着细沙,打在帐篷上沙沙作响。在一片临时搭起的营地中央,立着三根木柱,木柱上分别挂着一面白旗、一面红旗和一面黑旗。白旗代表“归降”,红旗代表“谈判”,黑旗代表“对抗”。
沈砚秋、罗衣、秦十三与疏勒守将阿克尔坐在一面低矮的毡毯后,对面是几名沙盗的首领。他们的脸上刻着风沙留下的纹路,眼神中既有警惕,也有疲惫。远处的雪山在暮色中像一道沉默的屏障。
“我们来,”阿克尔道,“不是为了更多的血,而是为了更少的血。”
“更少的血,”沈砚秋道,“意味着更多的路。”
一、议和三策
沈砚秋从行囊中取出一卷细绳和几枚小木牌,绳上打有不同结法的小结,木牌上刻着“降、迁、禁、罚、保”等符号。
“这是‘议和三策’。”他道,“我们为沙盗提供三条选择:
1. 归降:放下武器,登记在册,编入驿站或军营做工,抵消既往罪责。
2. 迁徙:由城邦提供种子和工具,迁往指定的绿洲开垦,三年内免税。
3. 对抗:继续劫掠,将被逐出商道,永不接纳,并受到跨城联防的打击。”
他将木牌一一摆在毡毯上,用不同颜色的石子标出利弊:
- 归降:利——安全、口粮、身份;弊——接受监管、定期报到。
- 迁徙:利——土地、免税、安稳;弊——远离熟悉的牧场、从零开始。
- 对抗:利——短期掠夺;弊——长期风险、家族牵连。
几位沙盗首领低头看着木牌,沉默不语。一位年长的首领终于开口:“归降,能保证我们的家人安全吗?”
“能。”沈砚秋道,“我们只追究首恶,不牵连家人。”
二、誓石与赎路券
沈砚秋进一步展示他的“金手指”——一块黑石和一叠“赎路券”。
“誓石是我们的承诺。”他道,“归降者在誓石上留下手印,城邦在另一侧留下承诺:不杀、不辱、不罚及无辜。”
他又指着赎路券:“这是‘赎路券’。每一位归降的沙盗都可以获得一张,凭券可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指定的商道,无需缴纳额外费用。券上有唯一的编号和暗号,防止伪造。”
阿克尔接过一张赎路券,郑重地说:“这券,代表着我们的信任。”
“信任,”沈砚秋道,“是赎回这条路的唯一货币。”
三、风里的选择
讨论持续了一个时辰。几位沙盗首领的意见逐渐分化:
- 归降派:以年长的首领为首,主张放下武器,换取安稳的生活。
- 迁徙派:以一位中年首领为首,希望保留一定的自主性,迁往绿洲开垦。
- 对抗派:以一名年轻首领为首,坚持继续劫掠,认为这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