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朕的江南,真是富可敌国,藏龙卧虎啊!(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吴铭的捷报以及附带的初步查抄清单、重要口供、物证摘要,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日夜兼程,送往南京。

当这份沉甸甸的奏报被送入通政司,再呈递至御前时,整个大明帝国的权力中枢为之剧烈震动。

朱元璋在乾清宫西暖阁独自看完了奏报的全部内容。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侍立一旁的侯太监却清晰地看到,皇帝握着奏疏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手背上青筋隐现。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良久,朱元璋才缓缓放下奏报,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

“好…好得很呐…”他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是喜是怒,“七家…两万石…还有兵甲…朕的江南,真是富可敌国,藏龙卧虎啊!”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下令:“明日早朝,议此事。”

翌日早朝,当吴铭的捷报被当众宣读后,奉天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几乎所有官员都被这雷霆手段和惊人的战果惊呆了。短短时间内,扳倒一位封疆大吏(潘汝桢),查抄七家顶尖豪族,起获赃粮巨万,捣毁走私巢穴…这等效率,这等狠辣,洪武开国以来,前所未有!

寂静之后,便是巨大的哗然和激烈的争论。

以都察院内部许多御史、部分务实派官员以及深受江南盘剥之苦的地区官员为代表,纷纷出列表示支持,盛赞吴铭“干练果决”、“为国除奸”、“为民请命”,功在社稷。他们认为此举极大地打击了贪腐,挽回了朝廷声誉,稳定了江南局势,理应重赏。

然而,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同样强烈,且来源复杂。

一部分官员,尤其是与江南籍官员关系密切者,或自身出身江南者,虽不敢明目张胆为那些罪证确凿的豪族辩护,但却迂回地表达了对“手段过于酷烈”、“波及太广”的担忧。他们声称:

“陛下,吴御史之功固然可嘉,然江南乃朝廷财赋根本,如此大规模查抄,恐引发地方震荡,影响税赋征收啊!”

“是啊陛下,七家豪族虽罪有应得,但其名下工坊、田产无数,牵连雇工、佃户数以万计,一旦处理不当,恐生民变!”

“办案当以律法为准绳,如此迅疾,是否有程序失当之处?是否会有屈打成招、扩大化之嫌?”

这些言论,看似站在“大局”和“稳定”的角度,实则是在为江南集团辩护,试图抹黑吴铭的行动,为后续可能的反扑做铺垫。

更令人玩味的是,一些平素以“清流”自居、甚至与江南集团并无太多瓜葛的官员,此次也加入了质疑的行列。他们倒不一定是为贪官说话,而是出于对“酷吏”的天然反感,以及对这种不受制约的钦差权力的恐惧。

“吴铭虽功大,然其权亦过重!钦差之权,几同假节,生杀予夺,皆出一言,长此以往,非国家之福!”

“都察院本是风宪之地,如今却似修罗场,绩效考核,严刑峻法,恐非圣人之道!”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几派:支持重赏的,担忧后果的,质疑程序的,批判手段的…争吵不休,乱成一团。

端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听着下面的争论,目光深邃,谁也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他没有立刻表态支持任何一方,而是任由争论持续。这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微妙的信号。

退朝之后,相关的争论迅速从朝堂蔓延到整个京城官场,成为所有官员私下议论的焦点。吴铭的名字,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是这一次,伴随着巨大的功勋而来的,还有同样巨大的争议和潜在的危机。

消息也通过特殊的渠道,很快传回了杭州的吴铭耳中。

对于朝堂上的争论,吴铭并不感到意外。他深知自己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也打破了官场许多潜在的规则,引来反噬和质疑是必然的。

“功高震主”、“酷吏之名”,这些他早有心理准备。他甚至觉得,皇帝此刻的沉默和放任争论,本身就是一种帝王心术的体现——既用他这把刀砍人,也要适时地敲打一下这把刀,免得它过于锋利,伤到自己。

真正让他蹙眉的,是随后从京师传来的另一条更隐秘的消息:一些与淮西勋贵关系密切的御史,在私下场合,竟然也开始对吴铭的“跋扈”和“越权”表示担忧,甚至暗示其“恃宠而骄”、“有损勋贵体面”。

这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危险气息。

勋贵集团刚刚因朱亮祖案被打压,按理说应该暂时蛰伏,为何会突然跳出来对自己发难?是他们单纯的不满报复?还是…有人暗中串联,想将水搅浑,甚至借勋贵之手来对付自己?

吴铭感觉到,一张无形的网,似乎正在悄悄织起,从不同的方向,向他笼罩而来。

“大人,朝中非议甚多,我们是否…暂缓下一步行动?以示…”一名随行御史不无担忧地建议道。

“暂缓?”吴铭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此刻暂缓,便是示弱,便是给了他们反扑和销毁证据的时间!陛下尚未下旨申斥,便是默许我们继续查下去!越是有人非议,我们越要拿出更扎实的罪证,办成更多的铁案!只有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的成果无可指摘,那些非议才会不攻自破!”

他站起身,命令道:“加快审讯速度,深挖走私网络,追查其余涉案人员!同时,将第一批查抄的赃粮、赃款,除必要留存作证外,其余立刻用于平抑粮价、赈济灾民、兴修水利!我们要让江南百姓实实在在看到朝廷反腐带来的好处!用民心,来对抗那些非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