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老朱:那些银子与其被他人赚了,不如咱直接连锅端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更重要的是,老师傅回忆道,约莫八九个月前,曾有一伙口音混杂、不似寻常海商的人,一次性订购了大批“海青绸”,要求染成特定的深靛蓝色,并且支付的是成色极好的南洋珍珠和香料,而非银钱。

因对方出手阔绰且要求古怪,老师傅印象颇深。他隐约记得,那伙人似乎提及货物要运往“澎湖屿”方向暂存。

澎湖屿!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地理坐标!澎湖位于福建外海,是大明海防的前哨,也是通往更遥远南洋的跳板,岛屿众多,水道复杂,正是隐匿行踪、进行秘密交易的理想场所!

“林记织造”、“海青绸”、“南洋珍珠支付”、“澎湖屿”……这一连串信息,与“夜枭”组织的海外背景、神秘船只、以及需要特种布料的特点完美吻合!

吴铭立刻下令:

第一,严密监控林记织造,查清当时经手此事的伙计、账房,看能否获得更多关于买主相貌、船只特征的信息;

第二,调动锦衣卫在福建沿海的全部暗桩,并协调可靠水师力量,对澎湖列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秘密侦查,重点搜寻是否有可疑船只、临时据点或近期人员活动的异常迹象;

第三,将“澎湖屿”这一线索与之前张老汉提到的神秘岛屿、以及“海蛇”交易约定的“老礁石”进行地理比对,寻找可能的重合区域。

线索的高度集中,让吴铭确信,泉州和澎湖区域,即便不是“夜枭”的老巢,也必定是其一个极其重要的活动枢纽和物资中转站!

他将这一重大进展连同周谨账本的最新情况,再次密奏朱元璋。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吴铭呈上的报告,尤其是关于“泉州林记织造”和“澎湖屿”的线索,沉默了许久。他走到巨大的大明混一图前,目光久久凝视着东南沿海那片广袤的蓝色疆域。

“泉州……澎湖……”朱元璋喃喃自语,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前朝之时,那里是万商云集之地啊。”

他忽然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看向吴铭:“吴铭,你一直在咱耳边念叨开海通商的好处。你说,若是这海禁不开,这等藏匿在海外孤岛的魑魅魍魉,是不是更难发现?咱们是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等着他们时不时上来咬一口?”

吴铭心中一动,意识到朱元璋的思路可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谨慎地回答:“陛下圣明。海禁如筑高墙,固然可防外敌,但也遮蔽了墙外的景象,使得墙根下的阴影更容易滋生蠹虫。若有一定之规,有序开关,使我水师舰船能常态巡弋远海,商民船只往来如织,则海外情报可通,宵小之辈亦难有藏身之所。即便有事,我朝也能迅速反应,而非如现在这般,待贼寇已成气候,方才知晓。”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背着手,又在殿内踱起步来。

他并非不明白海运之利和前朝市舶司的收益,但作为开国皇帝,他对任何可能动摇统治基础的事情都抱有极强的戒心,尤其是涉及复杂的海外关系和难以掌控的沿海民变风险。

然而,“夜枭”组织的出现,及其展现出的对大明安全的实质性威胁,从一个残酷的角度证明了完全封闭的海禁政策,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或许……可以先在个别地方,比如……泉州,尝试恢复市舶司,但须严格管控,仅限于朝贡贸易或特定官营船队出海?”朱元璋像是在问吴铭,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让咱们的船,有机会名正言顺地出去看看……”

吴铭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知道这是推动开海的一个历史性契机!他立刻趁热打铁:“陛下高瞻远瞩!若能以巡查海防、肃清奸佞为由,有限度地重启泉州等地市舶司,既可方便我方侦查‘夜枭’行踪,亦可试探恢复海贸之利弊,一举两得。且此事可由朝廷牢牢主导,绝不放任自流。”

朱元璋停下脚步,深深地看了吴铭一眼:“此事关系重大,容咱再想想。当前首要,是给咱把那只‘夜枭’揪出来!你盯紧泉州和澎湖的线索,一有确凿证据,立即回报!”

“臣,遵旨!”吴铭知道,种子已经播下。随着对“夜枭”调查的深入,开海禁的议题,必将被再次提上日程,而且这次,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关乎国家安全的反向推力。

离开皇宫,吴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方向也前所未有的清晰。调查“夜枭”与推动开海,这两件原本看似独立的事情,此刻已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互为表里。

“看来,这个高风险项目,如果能顺利完成(搞定夜枭),说不定还能带来一个巨大的附加收益——推动国家战略(开海)的调整!这项目回报率,简直要爆表了!不过,前提是得先活到收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