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就老朱那文化水平,他还给人起名上瘾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专班的工作进展起初并不顺利。“雾隐”的信件多用隐语和代称,且笔迹似乎经过刻意伪装,时而娟秀如女子,时而狂放似武夫,显然极其谨慎。与“星槎”的通信则相对直接,但涉及具体人名、地点时,也多以代号或暗语替代。

打破僵局的,是一封“雾隐”写给陈桓的、关于如何处置一批“南洋来的特殊木料”(实指优质造船木材)的信件。信中提到了一个交货的沿海地点,用的代号是“三叉口”。一位老翰林在翻阅古籍和地方志时,偶然发现,前朝海图中,福建漳州府海外有一处暗礁密布、水道形似三叉的险要之地,当地渔民世代称之为“鬼叉口”,官方图籍则讳称“三礁口”!

“三叉口就是鬼叉口!”这一发现令人振奋!这不仅确认了一个可能的秘密交接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解读“雾隐”密信中地理代号的钥匙!

顺着这条思路,专班开始集中攻关所有带有地理指示的信件。结合缴获的海图、地方志以及张老汉等沿海人员提供的口头信息,越来越多的代号被破译出来:“双鱼岛”可能指代澎湖以东某双峰岛屿,“沉舟滩”可能是一处容易搁浅的浅水区……“雾隐”海外势力活动范围的轮廓,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与此同时,对与“星槎”通信的破译也有重大收获。在一封催促陈桓加快“货品”(指盐引兑换的资金)交付的信中,“星槎”略带焦急地提到,“主上对‘火鸦’进度不满,望速决断”。

“火鸦”! 这是一个全新的代号!从上下文推断,这极有可能指的是“夜枭”组织正在进行的某项与火器相关的秘密项目!这与之前发现的他们搜集火器工匠、图纸的行为完全吻合!

“他们在海外,可能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军工体系!”吴铭得出这个结论时,背后惊出一身冷汗。一个拥有庞大资金、严密组织,并且致力于发展先进武器的海外敌对势力,其对大明的威胁程度,远超寻常倭寇或海盗!

所有破译出的零散信息,被吴铭系统地整理、标注在一张巨大的东南沿海及南洋海域图上。一个个被破译的代号地点被圈出,之间用箭头连接,形成了一张虽然仍不完整,但却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的“夜枭”组织活动网络图!其核心区域,似乎指向了琉球群岛以南、吕宋以北的一片广阔海域,那里岛屿星罗棋布,航道复杂,正是隐匿的绝佳场所。

带着这份初步成果和研判报告,吴铭再次觐见朱元璋。

武英殿内,朱元璋俯身在那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海图前,目光锐利如鹰,久久不语。吴铭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能感受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混合着愤怒、警惕和决断的复杂气息。

“好啊……真好啊……”朱元璋终于直起身,声音低沉,却带着金铁交鸣般的质感,“就在咱的眼皮子底下,不,是在咱的大门口,竟然盘踞着这么一条毒蛇!建窝点,搞火器,还想掏空咱的江山!”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乱响:“咱原本想着,把海一封,就能保个清净。现在看来,是咱想错了!你越是躲着,这些魑魅魍魉就越是嚣张!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吴铭心中一动,意识到朱元璋的想法可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果然,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看向吴铭:“吴铭,你之前跟咱说的开海、设市舶司,咱当时觉得还不是时候。但现在,咱改主意了!”

他指着海图上的那些代号地点,语气斩钉截铁:“光靠岸上防守,太被动!咱得把船派出去!得让咱们的水师,能名正言顺地到这些地方去转一转,看一看!得让咱们的商人,能把那边的消息带回来!这海,不能永远关着!”

“陛下圣明!”吴铭强压住心中的激动,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若要肃清海患,知己知彼,主动出击,确为上策。有限度地开海,恢复市舶司,既可通商惠民,更可借此平台,搜集情报,震慑宵小!”

“嗯!”朱元璋重重地点了点头,“不过,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当前首要,是给咱把这‘夜枭’的窝点端掉!把那个‘雾隐’和‘星槎’给咱揪出来!”

他踱步到殿中央,沉声下令:“吴铭,着你根据现有线索,制定一个详尽的方略!需要多少战船、多少水师、如何伪装、如何进剿,都给咱想清楚了!锦衣卫在沿海的所有暗桩,皆由你协调调用!务必要做到,要么不动,动则必杀!”

“臣,领旨!”吴铭肃然应命。他知道,皇帝这是下定决心,要发动一场针对“夜枭”老巢的跨海远征了!这将是洪武朝第一次主动的大规模海上军事行动,其意义非凡。

他抬头望向南方那片蔚蓝的海域,内心OS充满了挑战的兴奋:“项目终于从风险管控阶段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目标:端掉对方总部(夜枭巢穴)。资源:皇帝无限量支持。下一步,就是制定完美的‘斩首行动’方案了。这可比商业并购刺激多了!”

回到吴府,他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徐妙锦。徐妙锦抚摸着隆起的腹部,眼中既有担忧,也有骄傲:“夫君只管前去,家中一切有我。”

就在吴铭全身心投入到跨海征剿方略的制定中时,吴府迎来了天大的喜事——徐妙锦又要生了!这回是俩!

在某个清晨,徐妙锦的胎动转为密集的阵痛。

早已准备好的稳婆、侍女们立刻忙碌起来,整个吴府虽紧张却有条不紊。

吴铭被拦在产房外,听着里面传来的妻子压抑的痛呼声,心揪得紧紧的,坐立难安。他经历过战场厮杀,面对过朝堂诡谲,却觉得这短短几个时辰比任何时候都难熬。

他在院中来回踱步,内心OS乱成一团:“这项目交付(生孩子)比搞定千万级订单还折磨人!怎么还没动静?现代医学剖腹产多快啊……不对不对,自然生产好……老天保佑,母子平安……”

就在他几乎要将青石地板磨穿之时,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划破了紧张的空气!紧接着,是第二声,同样有力!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稳婆喜气洋洋地奔出来报喜,“夫人生了!是两位小公子!母子平安!”

刹那间,所有的焦虑和担忧都化作了巨大的喜悦。吴铭几乎要冲进去,被侍女笑着拦住:“老爷稍待,里面还在收拾。”

当吴铭终于被允许进入产房时,看到的是徐妙锦疲惫却洋溢着幸福光辉的脸庞,以及她身边两个用锦被包裹着的、皱巴巴红通通的小团子。

“看看你的儿子们。”徐妙锦声音虚弱,却满是温柔。

吴铭小心翼翼地靠近,看着那两个闭眼酣睡的小家伙,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和责任感涌上心头,马德,又是儿子,妙锦跟他姐姐是不是一样,前三胎必儿子。他轻轻碰了碰孩子们的小脸,又握住徐妙锦的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后只化作一句:“辛苦你了,妙锦。”

徐妙锦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双胞胎的降生,如同给紧张筹备中的吴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冲淡了离别在即的愁绪。

朱元璋得知消息,竟也难得地露出了笑意,遣马皇后亲自赐下厚赏,并允诺待吴铭凯旋,亲自为两个孩子赐名。

家庭的温馨短暂却深刻地慰藉了吴铭的心灵,让他更加坚定了必须铲除威胁、守护这份安宁的决心。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最后出征的准备中。

跨海征剿的方略已然成型,核心要点如下:

兵力构成:以福建水师为主力,抽调江浙精锐战船配合,组成一支混合舰队。不设主将,由吴铭以“钦差巡海使”身份统筹,实际指挥权交由几名久经沙场、忠诚可靠的水师将领分掌,以避免目标过大、被“夜枭”眼线察觉。

战略伪装:舰队出海后,先佯装例行巡防或护送商队(正好可试验性搭载少量官营商船),麻痹对方。抵达预定海域后,再根据破译出的地点坐标(如“鬼叉口”、“双鱼岛”区域),化整为零,进行拉网式秘密侦查。

作战目标:首要目标是确认“夜枭”主要巢穴的位置,尽可能擒获或击毙“星槎”、“雾隐”等核心头目,摧毁其造船工坊、火器试验场等关键设施。次要目标是搜集其与国内外势力勾结的证据。

后勤与联络:建立一条由快船和沿海烽燧组成的紧急通讯链,确保远征军与朝廷能及时互通消息。后勤补给则依托沿途卫所和随行补给船队。

这一日,吴铭携带着最终的方略和所需人员、物资清单,最后一次入宫面圣。

武英殿内,朱元璋仔细审阅了方略的每一个细节,末了,提起朱笔,在调兵文书上重重批下了一个“准”字。

“吴铭,”朱元璋放下笔,目光深沉地看着他,“咱把大明的利剑交到你手里了。给咱狠狠地捅出去!要让那些海外宵小知道,大明,不是他们能觊觎的!水师船只、精锐将士,随你调用。但记住,咱要的是胜仗,是‘夜枭’的覆灭!若是败了……”后面的话没说,但那股寒意已然清晰。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陛下静候佳音!”吴铭单膝跪地,郑重领命。

“去吧。”朱元璋挥了挥手,“等你回来,咱亲自给你的小子们赐名!”

带着皇帝的期望和沉甸甸的责任,吴铭走出了皇宫。他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先去了都察院和兵部,做最后的交接与安排。

当他终于踏着夜色回到吴府时,府内一片宁静。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徐妙锦还未睡,正靠在床头,借着灯光看着身旁两个摇篮里的孩子。柔和的灯光洒在她苍白的脸上,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都安排好了?”徐妙锦轻声问。

“嗯。”吴铭走过去,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儿子们,又看向妻子,“明日一早,出发。”

徐妙锦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吴铭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