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下一步,祸害南洋去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吴铭屏息凝神,知道皇帝的看法与自己不谋而合。

“此事,需从长计议。”朱元璋沉吟道,“明目张胆地查,容易打草惊蛇。吴铭,你回去后,暗中寻访精通海外风物、尤其是南洋一带古迹纹饰的博学之士,仔细研究这画像细节。此外,通过市舶司(虽然尚未正式重开,但已有机构存在)的旧人,暗中向海外番商打听,看有无见过类似服饰玉佩,或听过与此女相关的传闻。”

“臣,遵旨!”吴铭知道,这是一项更需耐心和技巧的任务。

“至于‘星槎’和可能潜逃的‘雾隐’,”朱元璋继续部署,“朕会命锦衣卫加强沿海巡查,并通过隐秘渠道,向琉球、吕宋等地的藩属及商人放出风声,悬赏缉拿!他们既然失了巢穴,如同丧家之犬,日子绝不会好过!”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片刻后续事宜,主要是关于如何处置俘虏、利用缴获的火器技术加强明军装备,以及借此战之威,进一步推动整顿海防、有限度开海的准备工作。

离开武英殿时,吴铭手中多了厚厚的赏赐清单和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皇帝的赏识和重托让他倍感压力,但也充满了动力。

回到久违的吴府,迎接他的是徐妙锦。

“回来就好。”徐妙锦看着他明显清瘦却目光愈发明亮的脸庞,柔声道。她已从宫中赏赐和吴铭简短的家书中知晓了大概,并不多问,只是细心安排饭菜热水。

夜间,吴铭在书房中,再次展开那幅女子画像的临摹本,在灯下仔细端详。朱元璋的重视,让他更加确信这画像的重要性。

“下一步,就是解密这张‘项目关键线索图’了。”吴铭揉了揉眉心,内心OS开始规划,“需要成立一个虚拟项目组:历史考古专家(博学之士)、海外情报员(市舶司旧人)、图像分析专家(画师)。还得协调锦衣卫的资源(海外悬赏)。嗯,这是个长期任务,急不得。”

皇帝的赏赐和擢升旨意很快明发天下,吴铭捣毁海外贼巢、扬威异域的事迹也随之传开,在朝野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吴府门前车马往来,道贺者络绎不绝。

吴铭虽不喜应酬,但也知这是官场常态,只得打起精神周旋其间,心中却时刻惦记着那幅画像和朱元璋交代的秘密任务。

待喧闹稍歇,他立刻开始了行动。首先拜访的,是翰林院一位以博闻强记、尤精海外舆地古迹着称的老翰林——章博士。吴铭以请教前朝海外贡品纹饰为名,并未直接出示画像,而是先拿出几件从升龙岛缴获的、带有奇特纹样的器物(如一些餐具、首饰)请其鉴赏。

章博士年逾古稀,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

他戴上老花镜,仔细摩挲端详着那些纹样,时而蹙眉,时而恍然。

良久,他放下器物,缓缓道:“吴大人,这些纹饰,确非中土常见。你看这卷草纹的盘绕方式,这鸟兽形态的夸张变形,尤其是这种联珠缀花的边饰……老朽年轻时曾遍览宫内旧档,依稀记得,前元至正年间,有来自‘爪哇’或‘三佛齐’(均为南洋古国)的贡品,其上纹饰与此有几分神似,但又不尽相同,似乎……更为古老精美。”

“三佛齐”? 吴铭心中一动,这是个重要的方向!他不动声色,又旁敲侧击地问了些关于南洋古国服饰、礼仪的问题,尤其提到了某种“鸟形玉佩”。

章博士沉吟道:“南洋之地,邦国林立,习俗各异。鸟形图腾,确有不少部落信奉。至于玉佩形制……老朽记得,前朝杂史中曾提及,古三佛齐王室信奉某种神鸟,其王室成员或有佩戴鸟形玉饰的传统,但年代久远,详情已不可考。”

虽然没有直接答案,但“三佛齐”、“古王室”、“鸟形玉饰”这几个关键词,已经让吴铭看到了曙光。他谢过章博士,回去后立刻查阅相关典籍,发现三佛齐(又称室利佛逝)确是宋元时期南海一大强国,佛教昌盛,贸易繁荣,但其后逐渐衰微,至明朝初年已分裂湮没,史料记载寥寥。

一个已经衰亡的古国王室后裔? 这个可能性让吴铭感到震惊。如果“雾隐”或画中女子与三佛齐王室有关,那其组织“夜枭”的动机,就可能不仅仅是贪腐或窃密,而是蕴含着复国或复仇的庞大计划!

另一条线,通过市舶司旧人的暗中探访,也反馈回一些零碎信息。有常往来旧港(原三佛齐重要港口)的老海商回忆,似乎听土着提起过,深山中有失落王族的传说,但其服饰样貌,早已无人知晓。

也有商人说,近些年南洋海域确实有几股神秘势力,行踪诡秘,不与其他海商往来,其船只样式奇特,似与吴铭描述的有些吻合。

线索依旧模糊,但却都隐隐指向了南洋,指向了那个已湮没在历史中的古国三佛齐。

这一日,吴铭再次被召入宫。这一次,不是在武英殿,而是在御花园的一处暖阁内,只有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座,气氛显得随意了些,但话题却更加核心。

吴铭将章博士的推断和自己查到的关于三佛齐的信息,详细禀报。朱元璋听完,久久不语,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马皇后则拿起那幅画像的临摹本,仔细端详,眉头微蹙。

“若真与古国余孽有关,其志非小啊。”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前元无道,天下崩乱,四方故国遗族,有些心思活络,也不足为奇。只是这‘夜枭’能在我大明境内经营如此之久,其能耐不容小觑。”

马皇后轻声道:“重八,咱看这画中女子,眉宇间虽有坚毅,却并无多少戾气,反倒……似有重重心事。若她真是那‘雾隐’,或许其事出有因,未必全然是穷凶极恶之徒。”

朱元璋看了马皇后一眼,未置可否,转而问吴铭:“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

吴铭早已胸有成竹:“陛下,既然线索指向南洋,尤其是三佛齐故地,臣以为,当双管齐下。其一,明面上,可借重建朝贡体系、安抚南海诸藩之名,派遣使节前往旧港等地,实地考察,探听消息。其二,暗地里,可通过海商、渔民等渠道,继续搜集关于神秘势力及画中女子的情报。同时,严密监控沿海,防止‘星槎’、‘雾隐’等人潜回。”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使节之事,咱会安排。至于暗中的调查,依旧由你负责。需要什么,直接跟咱说。记住,此事关系重大,需耐心细致,不可操切。”

“臣明白。”

离开皇宫时,吴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案件的背景一下子被拉到了数百年前和一个遥远的古国,变得愈发宏大和复杂。那幅画像上的女子,在他眼中也不再仅仅是一个罪犯头目,而是可能背负着国仇家恨、充满谜团的历史人物。

回到书房,他再次展开画像,目光落在那枚鸟形玉佩上。南洋、古国、王室后裔、庞大的地下组织、窃取军机、发展武力……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巨大而诡异的图画。

“项目范围又扩大了,从国内反腐升级到了国际历史谜团追踪。”吴铭苦笑一下,内心OS吐槽,“这项目经理当得,都快成考古学家兼国际刑警了。不过,这种挖掘深层背景、解开历史谜题的感觉,倒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