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矿产会滋生明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诏狱的审讯结果和吴铭的建议被迅速转化为行动力。在朱元璋的默许和蒋瓛的严密监控下,对“四海绸缎行”及其关联势力的调查在暗中有条不紊地展开。而明面上,一场针对海上未知领域的侦察行动,已然拉开序幕。

吴铭深知,庞大的“破浪”号不适合初期侦察。他与水师将领及陈璘反复商议,最终选定了一支由五艘“海狐”级快船组成的侦察分队。这种船型体型较小,速度迅捷,吃水浅,适合沿海及近岛礁区域活动,且目标小,不易引起注意。每船配属精干水手二十人,弩手五人,火铳手三人,以及两名精通水文、略通番语的通译(其中一人甚至是被俘后归化的原方国珍部下老水手)。

这支代号“海狐”的侦察队,由一位经验丰富、胆大心细的指挥佥事韩成统领。他们的任务并非作战,而是如狐潜行,摸清自长江口至闽浙外海,乃至琉球群岛北部区域的航道、岛屿、暗流,并尽可能记录遇到的各方船只信息,特别是形制特殊的佛郎机舰船。

出征前夜,吴铭亲自到水寨为韩成等人送行。没有壮行的酒,只有一句沉甸甸的嘱托:“尔等乃大明之耳目。多看,多记,少言,慎战。遇敌舰,能避则避,保全自身,带回消息,便是大功一件!切记,你们看到的每一道海流,每一座荒岛,都将汇入未来的《万里海疆图》,功在千秋!”

韩成抱拳,目光坚毅:“太傅放心,末将等必不辱命!”

五艘“海狐”借着夜色和薄雾,悄然驶离水寨,如同真正的狐狸,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茫茫大海。

与此同时,“破浪”号的修复与改进工作在周大巧的主持下全力进行。受损的船尾结构被加固,更重要的是,根据遇袭的经验教训,吴铭提出在船体水线以上关键部位加装可拆卸的、内衬“麒麟胶”的防护隔板,并增设了几处小型弩炮和火铳射击位,以增强近程自卫能力。关于导航仪器,吴铭召集格物院大匠,提出了“磁针常平”、“星盘测角”等初步概念,引导他们开始基础研究,这非一日之功,但种子已然播下。

时间在等待与忙碌中过去半月。

应天府看似平静,但吴铭和蒋瓛都知道,水面下的暗流从未停止。对“四海绸缎行”的监控发现,其与几位江南籍官员,尤其是户部和市舶司的官员往来甚密,资金流动巨大,且有几笔不明去向的巨款,疑似流向海外。然而,直接指向佛郎机人的铁证,依旧渺茫。

这天下午,吴铭正在格物院与周大巧讨论改进船帆索具的方案,一名锦衣卫力士匆匆赶来,低声禀报:“太傅,蒋指挥使请您即刻前往镇抚司,有‘海狐’急报!”

吴铭心中一凛,立刻起身。

镇抚司衙署内,蒋瓛面色凝重,将一份刚刚译出的密报递给吴铭。密报是韩成通过沿途预设的隐秘联络点,用信鸽接力传回的。

“卑职韩成谨禀:我等循预定航线南下,已抵台州湾外韭山列岛海域。于此发现异常:

其一,近日常见形制古怪之双桅、三桅帆船(非我朝制式,亦非寻常倭船、蕃船)游弋,船体多包铜皮或铁皮,舷侧有炮窗,行踪诡秘,多避我官船航道。

其二,于荒岛(位置已标注)发现临时搭建之棚屋、淡水储桶,及疑似修理船只之痕迹,发现此物。”

密报后面附了一张粗糙的素描,画的是一块被遗弃的碎木片,上面残留着半个模糊的、风格诡异的纹章图案,似兽非兽,似鸟非鸟,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这是……”吴铭盯着那图案,眉头紧锁。他虽不认得具体所属,但可以肯定,这绝非东方文明的产物。

“已找几个常与番商打交道的通译看过了,”蒋瓛冷声道,“无人识得此纹章。但他们都确认,近年活跃于闽浙沿海的佛郎机人船上,并未见过此标记。”

不是已知的佛郎机人?还是说,是佛郎机人中不同的势力?亦或是……其他从未接触过的西方航海者?

吴铭的心沉了下去。情况比他预想的更复杂。大明的沿海,竟然已经成了未知势力随意往来的后花园!

“韩成他们还发现了什么?”

“密报中说,他们曾试图跟踪一艘形迹可疑的双桅船,但那船极为警觉,借助岛屿复杂水道很快摆脱,其航速与操控性,似乎不在我‘海狐’之下。”蒋瓛补充道。

航速不落下风,装备火炮,行踪诡秘,还有未知势力的纹章……这一连串的信息,勾勒出一幅危机四伏的海上图景。

“必须弄清楚这些船的来历、目的和据点。”吴铭断然道,“让韩成继续侦察,重点排查韭山列岛至琉球一线所有可供停泊的岛屿、港湾。同时,增派两艘‘海狐’,携带更多给养,扩大侦察范围。告诉韩成,必要时,可抵近观察,甚至……在确保自身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接触落单的小船,抓个‘舌头’回来!”

“抓‘舌头’?”蒋瓛眼中寒光一闪,“风险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风险与收益并存。”吴铭目光锐利,“我们不能永远在迷雾里摸索。必须知道,面对的究竟是谁。”

新的命令通过秘密渠道迅速发出。

几天后的深夜,又一封密报送达。这一次,韩成的笔迹略显急促:

“卑职韩成再禀:于鱼山列岛以东遭遇目标。一艘疑似佛郎机制式之双桅快船,正追击我朝一遭风受损之商船。卑职见其势单,遂率两船设伏拦截。交战片刻,敌船炮火凶猛,我船亦有损伤。后敌船见我方援船灯光,主动脱离,向西逃窜。卑职已救下商船,俘获敌船落水水手一名,为黑肤卷发之番人,言语不通,已严密看管,正押解回航。我等亦缴获敌船遗落物资箱一口,内有此物。”

随密报送来的,还有一个用油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木盒。打开木盒,里面赫然是几块黑乎乎、沉甸甸的矿石,以及一小撮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金沙?

吴铭拿起一块矿石,入手极重,表面有特殊的蜂窝状结构。他瞳孔骤然收缩——这形态,分明是……

旁边的蒋瓛虽不懂矿产,但看到那撮金沙,脸色也变了:“黄金?”

吴铭没有回答,他用指甲用力刮了一下矿石表面,露出里面更加致密、颜色更深的材质。他的心跳陡然加速。

这不是普通的铁矿。

如果他没看错,这很可能是……富含银元素的铅锌矿脉伴生矿石!而那金沙,更是直接证明了其价值!

佛郎机人(或其它势力)的船上,为什么会携带未提炼的银矿矿石和金沙?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是在沿海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发现了矿藏?还是……从更遥远的、他们所知的地方运来的?

联想到历史上这个时期,日本石见银山正处于鼎盛,美洲的金银也正被疯狂开采运往欧洲……

吴铭猛地抬头,看向蒋瓛,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立刻!加派人手,接应韩成,务必保证那名俘虏和这箱东西安全抵达!”

“还有,立刻请陛下,我们必须马上见面!”

他手中紧握着那块沉甸甸的矿石,仿佛握住了一把开启新时代的钥匙,也握住了一场无法避免的、席卷全球的风暴的引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