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朝堂?不过都是战场罢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徐达先是对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斜睨着那位刘学士,声若洪钟:
“刘老学士,你口口声声仁义道德,重义轻利。本王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大道理。本王只问你,边疆将士饿着肚子,能不能跟你讲仁义?国库空虚,发不出粮饷,能不能靠道德文章去抵挡北元骑兵?”
他不等对方回答,继续逼问,语气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杀伐之气:
“吴铭那小子,在江南是杀了人,是用了些你们文人看不上的手段!可他杀的是该杀的蠹虫,用的是能让百姓吃饱饭、让国库充实的法子!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仁政’?最大的‘义举’?”
“你说他重商是末业?没有商人流通有无,你身上穿的丝绸,你府上用的瓷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边军的粮草被服,是靠你吟诗作对变出来的?”
徐达的话,如同重锤,砸碎了那些虚伪的华丽辞藻,将最现实、最残酷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本王看,不是吴铭离经叛道,是你们有些人,读圣贤书读傻了脑子!只会空谈,不会实干!只会盯着自己那点利益和清名,看不到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
他最后转向朱元璋,抱拳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科举取士,既要考其学问气节,更要观其经世致用之能!此次会试策论,题目当贴近实际,可问钱谷,可问刑名,可问边备,亦可问那新式作物如何推广,漕运如何改良!让天下士子知道,为官一任,首要在于造福一方,而非只会空谈道德,做那无用之清流!”
徐达这番毫不留情面的驳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他以军方第一人的身份,旗帜鲜明地支持吴铭的改革路线,为这场意识形态之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和截然不同的声音!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争论不休。
朱元璋看着台下争吵的臣子,又看了看一脸坚毅的徐达和面露焦急之色的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都吵什么?!”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虚空处,仿佛在权衡着什么。良久,他做出了决断:
“徐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取士,是要用的,不是拿来供着的。”
“但刘爱卿所言,亦是为国抡才之本。”
他顿了顿,下达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意味深长的旨意:
“此次会试策论题目,由礼部拟订,需兼顾经义与实务。咱最后亲定。”
“另外,传旨吴铭,江南事宜已定,着其将后续事务移交妥当,即刻返京。咱,和太子,要亲自听听他这趟江南之行的……所有细节!”
这道旨意,既没有完全否定文官集团的诉求,又肯定了实务的重要性,更将远在江南的漩涡中心——吴铭,召回了京城这个更大的风暴眼!
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这是要将最终的摊牌,放在京城,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关于科举、关于改革路线、关于朝堂势力的新一轮、更激烈的博弈,随着吴铭的返京,即将拉开序幕!
消息传到江南,吴铭接到旨意,只是淡淡一笑。
“考场?朝堂?不过都是战场罢了。”
“本王的道理,不怕与人辩,更不怕与天下人辩!”
他收拾行装,准备北上。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比江南更加复杂、更加凶险的局势。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手中握着的,是能让百姓吃饱饭的祥瑞,是充盈的国库,是太子朱标的信任,更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起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