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专业擦屁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出城后,保持队形,以火铳声为号,向喊杀最激烈处突进!我们的目标不是歼敌,是接应郭总兵残部回城!不得恋战!”吴铭最后交代一句,一夹马腹,率先冲出城门。
夜色如墨,星光黯淡。两百人的队伍如同利刃,悄无声息地切入混乱的战场。远处,郭英部被分割包围,苦苦支撑,败局已定。
吴铭没有直接冲向核心战团,而是指挥队伍沿着战场边缘疾驰,利用火铳的射程优势,精准地打击那些试图从侧翼包抄或者落单的小股北元骑兵。
“砰!砰!砰!”
清脆的铳声在夜空中格外刺耳。新式火铳在近距离的威力展现无遗,铅弹轻易穿透皮甲,将马背上的骑士掀翻。突如其来的侧翼打击让北元军队出现了一阵骚动。
“是援军!援军来了!”陷入重围的明军残部中爆发出希望的呐喊。
吴铭看准时机,下令队伍呈楔形阵,向着郭英帅旗大致方向猛冲!火枪手轮番射击,敢于靠近的虏骑纷纷被击落。这支小而精悍的生力军,像一颗钉子,硬生生在北元军队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郭总兵!向这边靠拢!”吴铭运足中气,放声高喊。
混乱中,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的郭英,在亲兵拼死护卫下,终于看到了这支突如其来的“援军”。当他看清为首之人竟是吴铭时,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复杂。但求生本能让他顾不上多想,立刻指挥部下向吴铭靠拢。
两支队伍终于汇合。郭英所部只剩不足两千残兵,人人带伤,士气濒临崩溃。
“王爷……”郭英声音沙哑,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一丝羞愧。
“闲话少说!交替掩护,撤回城内!”吴铭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他命令自己的队伍断后,利用火铳持续阻击追兵。
撤退之路依然艰难。北元骑兵很快反应过来,试图重新合拢包围圈。箭矢如雨,马刀闪烁,不断有断后的士兵倒下。吴铭手臂也被流矢划伤,鲜血浸湿了衣袖,但他恍若未觉,指挥若定。
吴定国紧紧护卫在父亲身侧,第一次亲身经历如此惨烈的搏杀,初始的兴奋早已被血腥和死亡带来的沉重取代,但他咬紧牙关,努力按照父亲平日的教导,瞄准、射击、格挡,稚嫩的脸上竟也透出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就在距离城门不足一里,追兵越来越近,压力陡增之际,大同城头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留守的守军在李将军等人指挥下,将所有能用的远程武器——弓箭、床弩,乃至部分火炮,向着追兵最密集处猛烈倾泻!
这是吴铭出城前安排的接应方案。猛烈的火力覆盖暂时阻滞了北元骑兵的追击步伐。
趁此间隙,吴铭、郭英率领残部,终于狼狈不堪地冲入了刚刚开启一道缝隙的南门!
“轰隆!”沉重的城门在最后一名士兵涌入后迅速关闭,将追兵的怒吼和箭矢隔绝在外。
城头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劫后余生的士兵瘫倒在地,民壮们则用敬畏的目光看着那位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直脊梁的镇国秦王。
郭英看着吴铭,嘴唇翕动,最终只是深深一揖,一切尽在不言中。经此一役,他在军中的威信已荡然无存,而吴铭,则在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同军民的初步认可。
郭英的冒进惨败,导致大同守军元气大伤,精锐折损近半。更要命的是,军心士气遭到重创。北元大军虽也付出代价,但主力尚存,得知明军主帅新败,士气正旺,立刻重整旗鼓,将大同城围得水泄不通,日夜猛攻。
城内,缺医少药,粮草也开始出现紧张。悲观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郭英因伤重和打击,一病不起,军务几乎瘫痪。
危急存亡之秋,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吴铭身上。
这一次,吴铭没有再谦让。他知道,此刻若无人站出来统筹全局,大同必破无疑。他以太祖亲封秦王、奉旨协理军务的身份,在残存将领和城中士绅的推举下,临危受命,暂摄大同防务总责。
他没有急于发布激昂的演说,而是立刻投入具体工作。首先,他重新整编残军,将还能战斗的士兵与征召的民壮混合编组,由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带领,明确防区职责。其次,他亲自巡查城防,根据城墙破损情况和虏骑主攻方向,调整兵力部署和器械配置,尤其注重发挥火铳的威力,在关键地段形成交叉火力网。
针对粮草问题,他下令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并亲自监督发放,确保公平,同时派出小股精锐,趁夜出城,袭击北元后勤小队,抢夺牲畜粮草,虽杯水车薪,却也勉强维持,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士气——我们还能打出去!
他还将格物院医师组织起来,建立临时伤兵营,利用有限的药材和相对先进的救护理念,尽力降低伤亡率。吴铭甚至亲自为重伤员清理伤口,安抚人心。
一系列务实而高效的举措,如同给垂死的病人注入强心剂,混乱的大同城渐渐恢复了秩序,绝望的气氛被一种悲壮的同仇敌忾所取代。士兵和百姓发现,这位看似文弱的王爷,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更有能力带领他们活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是大同城最为艰难的时期。北元军队依仗兵力优势,轮番猛攻,云梯、冲车、挖掘地道,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城头时刻都处于血与火的煎熬之中。
吴铭几乎不眠不休,身影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段。他并非武力超群的猛将,但他的冷静、果断以及对战局的精准判断,每每能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他摒弃了以往将领习惯于身先士卒、带头冲杀的模式,更像一个现代战场上的指挥官,居于相对安全的位置,通过旗帜、号角和传令兵,调动兵力,填补漏洞,集中火力打击敌人薄弱环节。
新式火铳在他的指挥下发挥了巨大作用。组成排枪轮射,有效遏制了虏骑步兵的攀爬;集中使用,能对集结的敌军造成可观杀伤。虽然数量有限,但其展现出的威力,极大增强了守军信心。
吴定国始终跟随在父亲身边,传递命令,护卫安全。短短数日,这个半大少年仿佛瞬间成长,眼神中的稚气被坚毅取代,甚至在一次敌军突上城头,吴铭遇险的瞬间,他毫不犹豫地用身体挡在父亲面前,用手铳击毙了逼近的敌人。
看着儿子染血的脸庞和毫不退缩的眼神,吴铭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心疼,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战火,是这个时代最残酷,也最有效的淬炼。
连续十余日的惨烈攻防,大同城墙多处崩塌,守军伤亡惨重,民壮也死伤枕籍,但城池,依旧如同惊涛骇浪中的礁石,屹立不倒!北元军队在城下留下了数千具尸体,士气受挫,攻势渐缓。
蛮子望着那座久攻不下的雄城,以及城头那面始终飘扬的“吴”字王旗,目光阴沉。他意识到,这座城的脊梁,似乎并没有因为郭英的失败而折断,反而在血火中,被那个看似不起眼的镇国秦王,重新锻打得更加强韧。
“吴铭……”蛮子默念着这个名字,将其牢牢刻在了心头。此人,已成大患。
大同城内,残阳如血,映照着断壁残垣和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守军。吴铭扶着垛口,望着暂时退却的敌军,轻轻吐出一口带着血腥味的浊气。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但更大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守住大同,是功?是过?在应天那位皇帝的眼中,又该如何评判?他缓缓握紧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