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请做出你的选择,我的朋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新明密使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吴铭心中投下了一块寒冰,冷彻骨髓。江南海商集团竟敢勾结西夷、暗通倭寇!这已不是简单的利益之争,而是叛国!他独自在书房中踱步至天明,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鱼肚白,映照着他眼中交织的愤怒、凝重与决断。

直接将证据捅到御前?念头刚起便被按下。牵涉太广,沈家虽倒,其枝蔓仍深植于江南官场与士林,仓促动手,必遭反噬,打草惊蛇,甚至可能被倒打一耙。皇帝朱标会为了尚未完全证实的“通夷”罪名,去撼动江南这赋税重地、士林清议的核心吗?尤其是在北疆初定、海上威胁未除的当下?吴铭对此并无把握。杨士奇等清流,恐怕更会借此攻讦他“构陷士绅”、“扰乱江南”。

那么,唯有行险一搏,动用非常手段。但这需要极其精密的策划,以及……承担一旦败露便万劫不复的后果。

晨光熹微中,吴铭召来了他最信赖的暗卫首领,以及通过秘密渠道紧急入京的新明情报负责人。

“情况紧急,容不得犹豫。”吴铭的声音因熬夜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江南那群蠹虫,必须清除。但不能由朝廷明旨查办,那样动静太大,耗时太久,恐生变故。”

他铺开一张简陋的东南沿海地图,指尖点在几个关键位置:“目标,以沈家残余势力为首,参与勾结西夷、倭寇的核心海商。证据,林风将军正在加紧搜集,我们需要更确凿的物证,尤其是他们与西夷、倭寇往来的密信、账册。”

“王爷,您的意思是……我们自行动手?”暗卫首领瞳孔微缩。

“不错。”吴铭目光锐利,“但要借力打力,移花接木。”他压低声音,说出一个大胆而凶险的计划,“利用倭寇!”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烛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新明情报负责人深吸一口气:“王爷,此计虽险,但若成功,确可一举数得。只是……如何确保火候,不至引火烧身?又如何取信于朝廷?”

“所以需要最精干的行动,最逼真的伪装,以及……一个能让陛下相信的理由。”吴铭指尖重重敲在图上,“行动要快、准、狠,不留活口,但留下足以指向‘倭寇报复’或‘分赃不均火并’的痕迹。至于朝廷那边……”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届时,自然会有人将‘线索’送到该送的地方。”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新明行动力量的能力,赌的是对手的贪婪与混乱,赌的是皇帝对海疆稳定的迫切需求,以及……赌他吴铭对朱标心理的把握。

计划迅速而隐秘地展开。新明潜伏在江南及倭国的精锐力量被全部激活。林风的水师在海上加强了针对葡萄牙船只和可疑倭寇的压迫,制造紧张气氛,为陆上的行动提供掩护。

半月之后,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浙江宁波港,城外一处守卫森严的沈氏别院,突然燃起冲天大火!喊杀声、兵刃交击声、火铳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几乎在同一夜,泉州、松江等地的几处豪商私宅、码头货栈,也接连遭遇“倭寇”袭击!袭击者手段狠辣,行动迅速,目标明确——直指府库、书房等存放核心账册、信件之处!抵抗者被无情格杀,财物劫掠一空,然后纵火焚烧。

混乱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这些“倭寇”便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与错综复杂的水道之中。

次日,消息传开,东南震动!地方官府惊慌失措,一边弹压恐慌,一边上报朝廷。奏章中,皆称“悍倭复炽,突袭沿海,士绅罹难,损失惨重”,将矛头直指倭寇报复或劫掠。

然而,数日后,几份匿名的“倭寇遗落”的密信副本和部分残缺的账册,却通过不同渠道,悄然出现在了浙江、福建按察使司的案头,甚至有一份直接送入了京城,摆在了锦衣卫指挥使的面前。这些信件和账册,隐约记录了江南某些海商与葡萄牙阿尔瓦雷斯、以及倭国大内氏使者秘密接触、商议联手对付新明、分享贸易利益,甚至提供沿海布防情报的内容!

虽然关键姓名部分多有涂抹损毁,但其指向性,已让接到消息的官员脊背发凉!

消息传至京师,朱标震怒!他或许猜到了此事背后可能有吴铭或新明的影子,但那血淋淋的“倭寇”袭击和确凿的通敌证据,让他无法坐视。江南海商竟敢通夷卖国,此风绝不可长!这已触及了他作为帝王的底线。

更重要的是,此事暴露了东南海防的巨大漏洞和官商勾结的严重程度,若不加整肃,一旦西夷与倭寇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

朱标不再犹豫,绕过还在为“是否兴大狱”而争论的内阁,直接动用厂卫力量,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江南涉案海商及其在官场的保护伞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这一次,证据“确凿”(至少表面如此),又是“倭寇”作案引出的线索,反对的声音被强行压下。

无数豪商锒铛入狱,家产抄没,与之勾结的官吏纷纷落马。江南官场、商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尽管仍有漏网之鱼和残余势力转入更深的潜伏,但明面上,这股勾结外敌的毒瘤被暂时剜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朝堂之上,杨士奇等人虽对吴铭可能扮演的角色心存疑虑,但在皇帝盛怒和“通敌”铁证(至少是他们看到的铁证)面前,也只能保持沉默,甚至不得不附和,主张严查到底,以儆效尤。

经此一事,朱标对海防和内部整肃的决心空前坚定。他再次下旨,加大了对沿海水师建设的投入,并默许了林风和新明水师在东南海域更主动的巡防和打击行动。毕竟,无论是真倭寇还是假倭寇,都需要一支强大的力量去应对。

江南血夜的风波逐渐平息,但影响深远。东南海疆的潜在威胁被暂时解除,商路为之一清,至少表面上恢复了秩序。新明水师借机巩固了在东南海域的权威,林风这个“巡海副使”的职位也坐得更稳。

吴铭在京城王府中,看似平静地度过了这段风波。他每日读书、习字、教导吴麒吴麟学问,偶尔去格物院看看,仿佛外界的一切与他无关。只有徐妙锦和极少数心腹知道,他书房深夜的灯火,以及那偶尔蹙起的眉宇间,隐藏着怎样的惊心动魄。

这一日,宫中突然来人,宣吴铭进宫。并非正式朝会,而是在御花园暖阁。

朱标屏退了左右,只留吴铭一人。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园中萧瑟的冬景,良久不语。

“江南之事,你做得很好。”朱标忽然开口,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吴铭心中凛然,知道皇帝果然看出了端倪,躬身道:“陛下明鉴,臣不知陛下所指何事。江南倭患,乃陛下圣心独断,厂卫得力,方得平息。”

朱标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葡萄牙人吃了亏,阿尔瓦雷斯回国求援,但其远东舰队主力未损,盘踞琉球以南,与倭寇勾结更密。据报,他们正在大量招募倭国浪人,打造适合近海作战的小船,似有长期骚扰之意。”

“陛下所虑极是。西夷狼子野心,绝不会轻易放弃。未来东南海疆,恐难有宁日。”吴铭顺着皇帝的话说道。

“林风和新明水师,此番立功不小。”朱标话锋又是一转,“朕欲正式任命林风为‘大明巡海总兵官’,总督东南海防事宜,新明水师……可编为‘靖海营’,纳入朝廷序列,一应粮饷补给,由朝廷支应部分。你以为如何?”

吴铭心中一震!这是要将新明水师彻底收编?虽然给了名分和补给,但代价是失去独立性,完全纳入朝廷掌控。

他深吸一口气,谨慎回道:“陛下隆恩,林风及新明将士必感激涕零。然,新明水师自成体系,船械、战法皆与朝廷水师迥异,仓促并入,恐生龃龉,反损战力。且其基地远在海外,粮饷补给,长途转运,耗费巨大。臣以为,不若仍维持现状,令其以‘协防’之名,听调不听宣,朝廷则专注于强化自身水师建设,方是长远之道。”

他再次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坚持新明水师的相对独立性。

朱标盯着他,眼神锐利如刀,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吴铭感觉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但他目光坦然,没有丝毫退缩。

许久,朱标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吴铭啊吴铭,你总是能让朕……又爱又恨。”他挥了挥手,“罢了,就依你所奏。林风仍为巡海副使,新明水师协防。但朝廷派驻之监军、赞画,需有其责,一应重大军情,需及时禀报。”

“臣,代林风及新明将士,谢陛下隆恩!”吴铭深深一揖,心中松了口气。这一关,暂时又过去了。皇帝虽然忌惮,但在现实威胁面前,依旧选择了妥协与合作。

“去吧。”朱标转过身,不再看他,“好生‘休养’,朝廷……还有用得着你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