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清官之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血色权力》最新章节。
陈默坐在新办公室的皮质转椅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天气阴郁,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随时都要坠下来。
他手里的茶杯已经凉了,但他一口都没喝下去。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着,沉甸甸的,连呼吸都觉得不顺畅。
这几天,他一直在留意市局那位姓周的副局长。周副局长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办案不讲情面,不吃软也不吃硬,这么多年来不知挡了多少人的道。
眼下他手里正查着刘昌明的那桩案子,一条线索接一条线索地摸,越挖越深。再这么查下去,迟早要捅出大篓子,牵扯到的人只怕一个都跑不掉。
陈默不是没想过和他沟通,哪怕是暗示一下,可周副局长那双眼睛像能把人看穿似的,说话根本不接茬。
陈默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得险,但他没得选。他拿起内线电话,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小李。
小李推门进来,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他是陈默从基层一手提拔上来的,聪明、利落,最重要的是,嘴严。
“领导,您找我?”
陈默没回头,仍然看着窗外,声音压得很低:
“周副局长那边,不能再让他查下去了。”
小李没多问,只是静静等着指示。
“你去想办法,弄点‘东西’,要快,要真。”
小李点点头,一句多余的都没问,转身就出去了。
不过三四天的工夫,一封厚厚的匿名举报信就出现在了省纪委的收件箱里。信里的材料做得极其逼真,有银行流水,显示周副局长在境外赌场持有股份,每年都有大笔分红进账。
更绝的是一段电话录音,声音经过处理,但语调、停顿、用词,都像极了周副局长本人,内容听起来像是在和人谈条件、要好处。
这封信就像自己长了眼睛,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最能引起重视的人手里。
周副局长这几天总觉得心神不宁。他干了三十多年警察,什么案子都经手过,什么风浪也见过,可这次,他总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像被人盯着似的。
他今年五十六岁,再干几年就该退休了。老伴儿总劝他:“别那么认真,有些事,得过且过。”可他做不到。他穿上这身警服的第一天就告诉自己:要对得起头上的国徽。
刘昌明的案子并不复杂,但越查,牵扯的人却越多。他隐约感觉到,这背后有一张网,一张很大、很密的网。他每拉出一条线,就有更多线头冒出来。
这天下午,他正准备去审讯室再提审一个关键证人,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纪委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语气冰冷。
“周副局长,请您配合我们走一趟。”
老周一愣,心里那根弦终于绷断了。他没吵也没闹,只是默默站起身,拿起外套,跟他们走了出去。
走廊上有几个年轻警察探头看,眼神复杂。老周没抬头,他知道,这一次,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陈默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开会。他面无表情地听完秘书的低语,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会议结束后,他一个人站在走廊尽头,点了一支烟。
他并不常抽烟,除非是心里特别乱的时候。
他知道老周是清白的。那封举报信,是他授意人精心编造的。银行流水是假的,录音是剪辑的,一切都经不起细查——但只要启动调查,老周就必然得停职。
一停职,刘昌明的案子就会换人接手,线索自然就断了。
他想起老周那张脸,黝黑、粗糙,总皱着眉,看人的时候目光如刀。那是多年一线工作刻下的痕迹。老周也许不讨喜,但绝对是个好警察。
陈默深吸一口烟,烟雾呛进肺里,有点疼。他对自己说:没办法,这就是斗争。你不出手,别人就会对你出手。要想做成事,有时候就得用点不光鲜的手段。
可他心里还是像压着块石头,沉得他几乎站不直。
老周被带进问话室,房间不大,只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上挂着摄像头,红灯亮着,表示正在录制。纪委的人问他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带他来这儿,老周摇头。
“有人举报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这是举报材料,你可以看一下。”
对方推过来一个文件夹。老周打开,一页一页仔细地看。看着看着,他笑了。
“假的。”他说,“这些全是假的。”
“你怎么证明是假的?”
“我从来没出过国,更别说在境外有什么股份。至于这段录音——声音是像,但不是我。我从来没说过这些话。”
“但技术上初步鉴定,录音没有剪辑痕迹。”
“那只能说明做这东西的人水平高。”
老周语气平静,甚至有点嘲弄。他知道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现在他说什么,对方都可能觉得是在狡辩。
问话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翻来覆去都是那些问题。老周始终一口咬定:诬陷,这是彻头彻尾的诬陷。
但他心里明白,一旦被贴上“被调查”的标签,他的信誉就完了。就算最后查清是冤枉的,他的职业生涯也基本到头了。没有人会再信任一个“有过嫌疑”的副局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