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结构力学(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光偏要吻烟台》最新章节。
秋雨过后,A大的空气里浸透了凉意,阳光变得稀薄而珍贵,透过高大乔木稀疏的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斑。林微光抱着几本厚重的建筑理论书,从图书馆走出来,微微眯起眼,有些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明亮。
论坛风暴的余波并未完全平息,偶尔仍有探寻或异样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但比起前几日的狂风骤雨,已成了微不足道的涟漪。她挺直了背脊,将这些视线连同秋日的凉意一并隔绝在外。与陆时砚之间那场始于“共伞”和“速写”的意外纠葛,将她推至风口浪尖,也迫使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她不再是那个只沉浸在艺术线条与光影世界中,对外界纷扰敏感却略显被动的女孩。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课程群的通知。下周将进行《建筑结构与构造(二)》的期中考核,形式是小组模型制作与结构负荷测试。这门课是建筑系的基石,也是公认的“杀手课程”,其成绩直接关系到后续众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资格。
林微光深吸一口气,凉意沁入肺腑,却让她更加清醒。她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许,也是那个人…冷眼旁观的又一场测试。
她点开分组名单,目光在触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时,指尖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同组成员:林微光,陆时砚。
命运,或者说那位严苛的教授,再次将她和他捆绑在了一起。
通知下达不到半小时,陆时砚的消息便发了过来,言简意赅,如同他本人:
“明早八点,建筑系专教三楼,模型实验室。讨论方案。”
没有寒暄,没有询问,只有不容置疑的时间与地点。
林微光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回了同样简短的一个字:“好。”
次日清晨,林微光提前十分钟到达实验室。偌大的空间里弥漫着木材、胶水和图纸特有的气味。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也照亮了早已端坐在长桌一端的身影。
陆时砚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挽至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他面前铺开了一张巨大的白色硫酸纸,上面已经用极细的针管笔勾勒出一些抽象的结构线,旁边散落着几本厚重的结构力学外文原版书籍。他闻声抬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没有任何温度,亦无波澜。
“很准时。”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许还是仅仅陈述事实。
“我一向如此。”林微光在他对面坐下,将带来的草图本和参考资料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他手边的草图,“你已经有了初步构想?”
陆时砚将草图推向她。“这次考核的核心是‘轻质高强’与‘视觉通透’。我倾向于采用空间网架结构(Space Frame)的变体。利用三角形单元的稳定性,通过节点连接杆件,形成大跨度、低自重体系。”
他的指尖点过图纸上几个关键节点,语速平稳,术语精准,如同在做一个专业的项目汇报。“材料选择上,可以用轻木或碳纤维杆,节点考虑3D打印定制,确保精度。”
林微光凝神听着,目光紧随他的指尖。她必须承认,陆时砚在结构上的敏锐度与前瞻性远超同侪,甚至不输于一些高年级学生或初级建筑师。他的方案大胆、高效,充满了理性的力量感。
但是……
她微微蹙眉,手指无意识地在自己的草图本上摩挲着。
“有问题?”陆时砚捕捉到她细微的表情变化。
“结构很完美,力学逻辑无懈可击。”林微光抬起眼,直视他深不见底的黑眸,“但是,它缺少温度,缺少…‘光’。”
陆时砚眉峰微挑,静待她的下文。
“建筑不仅仅是力的传递与空间的围合,它更应该是情感的容器,是光与影的舞台。”她翻开自己的草图本,上面用炭笔快速勾勒了一些更富有流动感的形态,灵感来源于自然中的蛛网、叶脉,以及水晶的晶格结构。“你的网架结构稳定,但形态过于机械和冰冷。如果我们在这里,”她的指尖落在他的一个标准三角形单元上,“引入一些非等边的、带有微妙弧度的三角形变异体,或者在节点处,不是简单的几何连接,而是设计成具有折射光效的小型晶体结构……”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在草图上补充了几笔,原本严谨的几何线条中,悄然融入了些许灵动与不可预测性。“这样,在承受荷载的同时,当光线穿过这些结构,会在内部和投射面形成不断变化、丰富细腻的光影效果。结构本身,就成为了一件光的雕塑。”
实验室里安静下来,只有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鸟鸣。
陆时砚的目光落在她补充的草图上,那冰冷的几何框架,因她添加的几笔而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变得生动起来。他久久没有言语。
林微光的心微微提起。她知道自己的提议带着理想化的艺术色彩,可能会挑战结构的纯粹性与计算难度。她甚至做好了被他以“不符合结构效率”为由直接否决的准备。
然而,他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却也没有立刻否定:“计算量会增加。节点处理需要更精细的建模和模拟。”
“我知道。”林微光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亮而坚定,“但值得尝试,不是吗?最坚固的结构,未必不能同时拥有最动人的诗意。”
陆时砚深邃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微光。他重新拿起笔,在硫酸纸上快速写下一连串复杂的结构力学公式,边写边说:“你的变异三角形单元,角度偏差必须控制在正负五度以内,否则会显着影响节点区域的应力集中。晶体节点……”
他抬起眼,看向她,“需要对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连接方式做额外研究。”
他没有拒绝。他甚至开始在她的构想基础上,进行更严谨的技术深化。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如同细小的暖流,悄然漫过林微光的心田。这不是妥协,更像是一种…基于专业认可的协同。
“材料研究交给我。”她立刻回应,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嗯。”陆时砚低下头,继续演算,“我先完成主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你负责形态推敲与光影模拟,并提供节点部分的设计草图和数据要求。”
分工明确,高效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