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明珠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第一章 古宅异动
雨丝如银线般斜斜密密地织着,将整座青瓦镇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沈清越拖着行李箱,站在镇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望着远处被雨雾浸染得若隐若现的黛瓦白墙,长长地舒了口气。
三天前,她接到了律师的电话,告知她素未谋面的远房姨婆在青瓦镇留下了一栋老宅,而她是唯一的继承人。这个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按部就班的生活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作为一名刚失业的插画师,这座突如其来的老宅,成了她灰暗生活里唯一的光亮。
“姑娘,是来寻亲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沈清越转过身,看见一位穿着蓝布对襟褂子的老婆婆,正拄着拐杖站在不远处,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几分探究。
“婆婆您好,我是来继承沈佩兰姨婆的老宅的。”沈清越礼貌地回答。
听到“沈佩兰”三个字,老婆婆的脸色明显变了变,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原来是沈家的后人……那宅子,有些年头没住人了,你……”
“我打算先住下来看看。”沈清越笑了笑,没在意老婆婆语气里的迟疑。她顺着老婆婆手指的方向,拖着行李箱往镇子深处走去。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油亮,两旁的老房子鳞次栉比,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在雨中轻轻摇曳,透着一股古朴而静谧的气息。
可不知为何,越往镇子深处走,周围的空气就越发阴冷。原本偶尔能听到的鸡鸣狗吠渐渐消失了,连行人也变得稀疏起来。当她终于在一座气派的宅院前停下时,发现大门上的铜环早已锈迹斑斑,朱红色的门板也褪色开裂,透着一股破败荒凉的气息。
这就是她的姨婆沈佩兰留下的老宅。
沈清越深吸一口气,拿出律师给的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尘封已久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混合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推开门,院子里杂草丛生,石板路上布满了青苔,几棵歪歪扭扭的老槐树在风雨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呜咽。
正屋的门虚掩着,轻轻一碰就“吱呀”作响。沈清越走进屋里,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昏暗天光,隐约看到屋里摆放着一些老旧的家具,蒙着厚厚的灰尘。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女子画像,画中的女子穿着旗袍,眉眼温婉,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只是那双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幽深,仿佛能看透人心。
“看来得好好打扫一番了。”沈清越自言自语地说着,开始收拾东西。她先把画像摘了下来,打算擦拭干净后再挂回去,可当她的手指触碰到画框时,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冰凉,像是摸到了一块寒冰。
她愣了一下,仔细打量着画像。画中的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容貌秀丽,气质温婉,只是那双眼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明明画的是微笑的表情,可眼神里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和怨怼。沈清越心里莫名地一紧,把画像暂时靠在了墙角。
收拾了一下午,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清越简单地打扫出一间卧室,铺好带来的被褥,打算先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收拾。可当她躺在床上时,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夹杂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一些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窗外徘徊,又像是有人在低声啜泣。
她猛地坐起身,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院子里空空荡荡,只有风吹动树叶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什么也没有。可当她放下窗帘,转身准备回到床上时,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墙角的画像不知何时已经立了起来,画中女子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她,嘴角的笑意变得诡异而冰冷。
沈清越的心脏“咯噔”一下,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她明明记得把画像靠在墙角了,怎么会自己立起来?难道是风刮的?她强压着心里的恐惧,走过去把画像重新放倒,用一个沉重的花瓶压住。
这一夜,沈清越睡得极不安稳。她总是在半梦半醒间听到奇怪的声音,有时是女人的哭泣声,有时是指甲刮擦门板的声音,还有时,是有人在她耳边轻轻吹气,带着一股阴冷的寒意。
第二天一早,沈清越顶着浓重的黑眼圈醒来。她走到院子里,打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却发现院子里的杂草像是被人踩过一样,留下了一串模糊的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正屋门口。可昨晚她明明把大门锁好了,谁会进来?
她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决定去镇上打听一下姨婆的事情。她锁好老宅的大门,往镇子中心走去。青瓦镇不大,镇上只有一条主街,街边有几家杂货铺和饭馆。沈清越走进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茶馆,点了一壶茶,试图和老板搭话。
“老板,向您打听个人,您认识沈佩兰吗?就是以前住在镇尾老宅里的那位。”
听到“沈佩兰”三个字,老板正在擦杯子的手顿了一下,眼神闪烁,含糊地说:“不认识,没听过。”
沈清越有些失望,正准备离开,邻桌一位喝着茶的老爷爷却开口了:“姑娘,你说的是沈家大小姐吧?”
沈清越眼前一亮,连忙走过去:“老爷爷,您认识她?”
老爷爷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悠远起来:“认识,怎么会不认识……沈佩兰可是我们青瓦镇当年有名的美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可惜……”
“可惜什么?”沈清越追问。
老爷爷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忌惮:“可惜后来出了怪事。听说她当年得了一颗稀世明珠,整天戴在身上,爱不释手。可自从有了那颗珠子,沈家就开始不太平了。先是家里的佣人莫名其妙地失踪,后来沈佩兰自己也变得疯疯癫癫的,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说些胡话。再后来,沈家就没人了,那宅子也空了下来,成了咱们镇上的禁忌,没人敢靠近。”
“明珠?”沈清越心里一动,“您知道那颗明珠现在在哪里吗?”
老爷爷摇了摇头:“不清楚,有人说被沈佩兰带走了,也有人说还留在老宅里……不过姑娘,我劝你还是早点离开那宅子吧,那地方邪乎得很,不吉利。”
沈清越谢过老爷爷,心事重重地离开了茶馆。姨婆的老宅里,难道真的藏着什么秘密?那颗神秘的明珠,又和沈家的变故有什么关系?她看着远处笼罩在雨雾中的老宅方向,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但同时,也涌起了一股探究的欲望。
回到老宅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沈清越打开门,刚走进院子,就感觉一股阴冷的风扑面而来。她抬头一看,只见正屋的窗户大开着,里面漆黑一片,像是一个张开的巨口,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她握紧了手里的钥匙,深吸一口气,一步步走向正屋。推开门,一股浓烈的霉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扑面而来。屋里一片漆黑,她摸索着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光柱扫过房间,却赫然发现墙角的画像不知何时又立了起来,画中女子的眼睛在手电筒的光线下闪烁着幽冷的光芒,嘴角的笑意越发诡异。
而在画像下方的桌子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小的锦盒,锦盒敞开着,里面空无一物。
沈清越的心脏狂跳起来,她明明记得早上出门时把画像压好了,窗户也关紧了,是谁进了屋子?锦盒里装的,难道就是老爷爷说的那颗明珠?
就在这时,一阵阴冷的笑声在屋里响起,缥缈而诡异,仿佛来自四面八方。沈清越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柱在屋里扫来扫去,却什么也没看到。可她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就在这屋里,正用冰冷的目光注视着她。
她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往外跑,连手机掉在地上都没察觉。她一路狂奔出老宅,直到跑到镇口的老槐树下才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雨还在下,冰冷的雨水打在她的脸上,让她稍微冷静了一些。
老宅里到底有什么?那个锦盒里的明珠去了哪里?画中的女子又是谁?无数个问题在沈清越的脑海里盘旋,让她既恐惧又好奇。她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未知的漩涡,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座阴森诡异的老宅里。
第二章 珠影初现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像是永远不会停歇。沈清越缩在镇口一家小旅馆的角落里,裹紧了身上的被子,却依然感觉不到一丝暖意。昨晚在老宅的经历像一场噩梦,在她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画中女子诡异的笑容和那阵阴冷的笑声,让她心有余悸。
她本来想立刻离开青瓦镇,逃离这个诡异的地方,但心里的疑惑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让她无法下定决心。姨婆的老宅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那颗神秘的明珠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她隐隐觉得,这些事情或许和自己有着某种联系。
第二天一早,雨终于停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驱散了一些阴冷的气息。沈清越洗漱完毕,决定再回老宅看看。她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离开,至少要找回掉在屋里的手机。
再次来到老宅门口,沈清越的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她深吸一口气,推开大门,院子里依然杂草丛生,但昨晚那种阴森的感觉似乎淡了一些。她走到正屋门口,犹豫了一下,轻轻推开门。
屋里的光线比昨天好了一些,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清越的目光立刻投向墙角,画像安安静静地靠在那里,并没有立起来。她又看向桌子,那个锦盒也不见了踪影,仿佛昨晚的一切都只是她的幻觉。
她在屋里仔细地寻找着手机,终于在沙发底下找到了。手机屏幕摔裂了,但还能开机。她松了口气,正准备离开,却注意到墙上有一块地方的颜色比周围浅一些,像是挂过什么东西。
她走过去,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墙面,发出空洞的声响。这里面是空的?沈清越心里一动,仔细地摸索着墙面,发现墙角有一个小小的凸起。她用力一按,“咔哒”一声,墙面竟然弹开了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泛黄的日记本和一个小小的木盒子。沈清越拿起日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的字迹娟秀工整,写着“沈佩兰日记”。这是姨婆的日记!
她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日记的开头记录着一些日常琐事,比如今天学了什么曲子,见了什么人,语气轻松愉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记的内容渐渐变得诡异起来。
“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今天得到了一颗明珠,通体莹白,夜里会发光,真是太美了。佩兰说,这颗珠子能保我平安,还能实现我的愿望。”
“民国二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家里的佣人小李不见了,大家都很着急。我总觉得晚上睡觉的时候,窗外有人在盯着我,是错觉吗?”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一日。王妈也失踪了,家里的人越来越少。那颗明珠夜里发光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且我总觉得它在看着我,眼神冷冰冰的。佩兰说我想多了,让我不要胡思乱想。”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十五日。我好像听到珠子在说话,它说它需要陪伴,让我不要离开它。我好害怕,佩兰却把我锁在屋里,不让我出去。她说只有这样,我才能和珠子永远在一起。”
日记写到这里就中断了,后面的页面都是空白。沈清越看得心惊肉跳,原来老爷爷说的是真的,姨婆确实得了一颗明珠,而且这颗珠子似乎有着某种诡异的力量,不仅让家里的佣人失踪,还让姨婆变得不正常。
那个佩兰是谁?日记里反复提到她,她和姨婆是什么关系?沈清越拿起那个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年轻女子,一个穿着旗袍,正是画像上的女子,另一个穿着学生装,梳着两条麻花辫,笑容灿烂。两人依偎在一起,看起来关系十分亲密。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佩兰与明珠,民国二十二年秋。”
沈清越恍然大悟,原来画像上的女子叫明珠,而日记里的佩兰就是她的姨婆沈佩兰。这两个女子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那颗明珠,和照片上的明珠姑娘有没有关系?
就在她沉思的时候,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沈清越警惕地抬起头,握紧了手里的日记本。门被推开了,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长发披肩,脸色苍白,眼神空洞。
“你是谁?”沈清越紧张地问道。
女子没有回答,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她手里的日记本,嘴唇动了动,发出微弱的声音:“珠子……我的珠子……”
沈清越心里一惊,难道这个女子和那颗明珠有关?“你知道明珠在哪里?”
女子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伸出手,指向墙角的画像。沈清越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画像上的明珠姑娘嘴角的笑容似乎变得更加诡异了。当她再转过头时,那个白衣女子已经不见了踪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沈清越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她走到画像前,仔细地观察着,突然发现画像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红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用手指轻轻触碰那个红点,画像突然“啪”地一声打开了,里面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珠子,通体莹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珠子的表面光滑细腻,仿佛有生命一般,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幽冷的光泽。这一定就是日记里提到的那颗明珠!
沈清越小心翼翼地拿起珠子,触手冰凉,一股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她感觉珠子似乎在微微颤动,像是在呼吸。就在她握住珠子的瞬间,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在月光下跳舞,笑容妩媚;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女子在哭泣,眼神绝望;还有一些模糊的人影在黑暗中挣扎、嘶吼……
这些画面一闪而过,快得让她抓不住。沈清越晃了晃脑袋,试图摆脱这些诡异的画面,可珠子散发的寒意却越来越重,让她浑身发冷。她连忙把珠子放回暗格,关上画像,心里却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这颗珠子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有这么诡异的力量?那些模糊的画面又是怎么回事?
沈清越拿着日记本和照片,匆匆离开了老宅。她觉得这座老宅里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而这些秘密似乎都和那颗明珠有关。她决定先回旅馆,好好研究一下日记和照片,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回到旅馆,沈清越把日记从头到尾仔细地读了一遍,又反复看着那张老照片。她发现日记里提到的“佩兰”和照片上的沈佩兰长得一模一样,而“明珠”也和画像上的女子别无二致。看来,这两个女子确实是姨婆和她的朋友明珠。
可日记里的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姨婆得到明珠后,家里接连发生怪事,佣人失踪,姨婆自己也变得疯疯癫癫。而那个叫明珠的女子,似乎对这颗珠子有着特殊的执念,还把姨婆锁在屋里,不让她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难道是明珠姑娘为了得到这颗珠子,故意害了姨婆和家里的佣人?沈清越觉得这个想法有些可怕,但又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
就在她沉思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归属地显示是青瓦镇。沈清越犹豫了一下,接起了电话。
“喂,是沈清越小姐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
“我是,请问你是?”
“我叫林风,是一名古董鉴定师。我听说你继承了沈佩兰女士的老宅,还找到了一些东西?”
沈清越心里一惊,他怎么知道自己找到了东西?“你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我和沈佩兰女士认识,她生前委托我,如果她的后人找到了那颗明珠,就联系我。”林风的语气很平静,“我知道那颗明珠的来历,也知道它的秘密。如果你想了解真相,明天上午十点,来镇东头的老茶馆找我。”
说完,林风就挂断了电话。沈清越握着手机,心里充满了疑惑和警惕。这个林风是谁?他真的认识姨婆吗?他说他知道明珠的秘密,是真的吗?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虑,但沈清越还是决定去见一见林风。她太想知道真相了,这颗诡异的明珠,这座阴森的老宅,还有姨婆和明珠姑娘的故事,都像一个个谜团,让她无法释怀。
第二天上午,沈清越准时来到镇东头的老茶馆。茶馆里人不多,一个穿着灰色风衣的中年男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看到沈清越进来,他站起身,微笑着说:“沈小姐,我是林风。”
沈清越在他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问:“林先生,你说你知道明珠的秘密,能告诉我吗?”
第三章 尘封往事
林风点了点头,眼神变得严肃起来:“那颗明珠,并非凡物。”林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沉了沉,“它叫‘牵魂珠’,是民国初年一位盗墓贼从一座明代贵妃墓里盗出来的,后来几经辗转,落到了沈佩兰女士手里。”
沈清越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牵魂珠?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诡异,它到底有什么来历?”
“传说这颗珠子是用活人精血养出来的。”林风的声音压得很低,“那位明代贵妃生前失宠,郁郁而终,临终前让贴身侍女将自己的心头血滴入这颗天然明珠中,又以秘法加持,说要让这珠子替她‘牵’住后世有缘人的魂魄,陪她在地下永不孤单。后来墓被盗,珠子流落到人间,凡是拥有它的人,身边总会发生怪事,轻则家宅不宁,重则……丢掉性命。”
沈清越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姨婆的日记里写着佣人接连失踪,原来和这珠子有关。“那姨婆和明珠姑娘……”
林风叹了口气,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个泛黄的信封:“这是沈佩兰女士生前交给我的,说如果她的后人问起,就把这个交给你。里面是她没写完的日记,还有一些旧信件。”
沈清越颤抖着手接过信封,里面果然装着几页松散的日记纸和三封信。她先拿起日记纸,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潦草,显然是姨婆后期写的: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明珠把我锁在屋里,她说只有让珠子‘认主’,我才能活下去。可我看到她夜里对着珠子说话,她的眼睛里有绿光在闪,像极了墓里的鬼火。小李和王妈一定是被她害了,她为了让珠子‘养得更肥’,竟然……”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珠子夜里会发烫,贴在皮肤上像有无数只小虫在爬。明珠说这是珠子在‘熟悉’我,可我总梦见小李和王妈浑身是血地站在床边,问我为什么不救她们。我好怕,我想逃,可这屋子的门窗都被钉死了……”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明珠今天没给我送饭,她说珠子要‘换主’了。我看到她拿着刀割自己的手腕,鲜血滴在珠子上,珠子亮得吓人。她笑着说,等珠子吸够了她的血,就能永远陪着我了……”
日记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歪歪扭扭,像是在极度痛苦中写下去的。沈清越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透不过气来。原来日记里的“佩兰”和“明珠”颠倒了——被锁起来的是姨婆沈佩兰,而那个诡异的“明珠”,正是画像上的女子!
她急忙拆开信件,第一封信是明珠写给姨婆的,字迹娟秀却透着偏执:
“佩兰,等我们有了牵魂珠,就再也不会分开了。这珠子会替我们留住彼此的魂魄,就算死了,我们的魂也能被它牵在一起,永远不分离。你别怕那些佣人,她们只是珠子的‘养料’,等珠子养好了,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第二封信是姨婆写给外界的求救信,却没有寄出地址:
“救命!明珠疯了!她用牵魂珠害死了家里所有佣人,现在要逼我和珠子‘认主’!这珠子会吸人的魂魄,我感觉自己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了……如果有人看到这封信,求求你救救我,也毁掉这颗害人的珠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封信最短,是明珠临死前写的,信纸边缘沾着暗红色的污渍,像是血迹:
“佩兰,我把我的血给了珠子,它现在认我们两个为主了。就算我死了,我的魂也会附在珠子上,永远陪着你。你逃不掉的,我们永远都要在一起……”
沈清越放下信件,指尖冰凉。原来当年的真相是这样:明珠姑娘对姨婆有着病态的执念,得到牵魂珠后,为了“永远和姨婆在一起”,不惜用佣人做“养料”喂养珠子,最后甚至以自己的鲜血献祭,让魂魄附在了珠子上。而姨婆,很可能就是被这样的明珠害死的!
“沈佩兰女士的尸体一直没找到,镇上的人都说她是被鬼抓走了。”林风的声音带着惋惜,“其实我后来查到,她很可能在那场献祭中被珠子吸走了魂魄,连尸身都没能留下。这颗珠子从此就留在了老宅里,因为附了明珠的魂,成了真正的‘牵魂’之物。”
沈清越想起昨晚在老宅看到的白衣女子,还有画像上诡异的眼睛,浑身一阵发冷:“那我昨晚看到的……难道是明珠的鬼魂?”
“很有可能。”林风点头,“牵魂珠能锁住魂魄,明珠的魂附在珠子上近百年,早就和珠子融为一体。你继承了老宅,又动了珠子,相当于惊动了她的魂。她以为你是来抢走珠子的,自然会对你不利。”
就在这时,沈清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条陌生短信,只有短短几个字:“珠子在你那?晚上老地方见。”
她心里一惊,难道是那个白衣女子发来的?可鬼魂怎么会用手机?林风看到短信,脸色也沉了下来:“这不是鬼魂发的,是活人。青瓦镇里,还有人知道牵魂珠的事。”
“会是谁?”
“不好说。”林风皱起眉头,“这颗珠子价值连城,又藏着诡异的秘密,惦记它的人不少。你今晚别回老宅,也别去什么‘老地方’,就在旅馆待着,我去查一下这个号码的来历。”
沈清越点了点头,心里却越发不安。她把日记和信件小心收好,刚想离开茶馆,却看到窗外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昨天在老宅里见到的白衣女子!那女子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猛地转过头,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她,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沈清越吓得心脏骤停,等她再定睛看去时,窗外的身影已经消失了。
第四章 夜探老宅
回到旅馆后,沈清越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白衣女子的诡异笑容、短信里的威胁、林风的话,还有姨婆日记里的恐怖描述,在她脑海里反复交织。她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那颗牵魂珠还在老宅的暗格里,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拿走,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