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他赶紧关掉电脑,转身就往外跑。跑到门口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书桌前的椅子上,不知何时坐了一个模糊的黑影,正静静地看着他。
陈默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停留,一口气跑出了旧楼,直到坐上出租车,才感觉稍微安全了一些。
坐在出租车上,陈默的心还在狂跳不止。他知道,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个东西很可能已经盯上他了。他必须尽快找到破解诅咒的方法,否则下一个失踪的可能就是他。
第四章:诅咒蔓延
回到出租屋,陈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拉上窗帘,连灯都不敢开。他坐在沙发上,手里紧紧攥着手机,脑子里一片混乱。林秋失踪的画面、那个惨白的手、书桌前的黑影……这一切都在他脑海里不断回放,让他感到一阵阵的恐惧。
他打开那个粉丝群,发现群里已经炸开了锅。越来越多的人说自己听到了敲门声,而且有人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失眠、做噩梦、精神恍惚等等。
“我昨晚又听到敲门声了,而且感觉门外有人一直在盯着我看。”
“我也是,今天早上起来发现门上多了几个指印,像是有人抓过一样。”
“我开始做噩梦了,梦到自己被困在一栋旧楼里,无论怎么跑都跑不出去。”
“你们说,我们会不会像林秋一样失踪啊?”
群里的气氛越来越恐慌,大家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陈默看着这些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那个诅咒正在蔓延,如果不尽快找到破解的方法,后果不堪设想。
他再次打开那个加密压缩包里的文件,仔细查看林秋的日记和视频,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第五章:血字线索
林秋的日记在提到“旧楼的秘密”时戛然而止,像是被什么东西强行中断。陈默反复放大文档边缘,发现页脚处有一行淡到几乎看不见的字迹,像是用指甲在屏幕上划出的痕迹:“火烬藏骨,三敲为契,同频者应”。
这十二个字歪歪扭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陈默把字拆解开来,“火烬藏骨”应该指的是旧楼曾发生的火灾,可“三敲为契”和“同频者应”又是什么意思?难道敲门声是某种契约的信号?“同频者”指的是长期追更的读者吗?
正琢磨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粉丝群里的“老鬼”发来私信:“你去过旧楼了?看到林秋留下的东西了吗?”
陈默心里一惊:“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收到了地址,”老鬼的消息很快发来,“而且我知道‘同频者’是什么意思。林秋三年前在群里发过一个测试链接,说能测出读者和故事的‘共振频率’,当时只有三十多个人完成了测试,你也是其中之一。”
陈默猛地想起这件事。三年前那个深夜,林秋确实在群里发过一个诡异的测试页面,画面是不断闪烁的黑白条纹,伴随着奇怪的低频噪音。测试结束后会生成一串数字,他当时的结果是“7.3”,林秋还在评论区回复过他:“高频共振者,小心被故事‘记住’。”
“那些完成测试的人,就是‘同频者’,”老鬼继续发消息,“我刚才统计了一下,昨晚说听到敲门声的人,全都是当年的测试参与者。现在已经有三个人联系不上了。”
寒意瞬间窜遍全身。陈默赶紧翻出当年的聊天记录,果然在尘封的文件夹里找到了那个测试链接。点开后页面早已失效,只剩下一行跳转失败的提示,背景却在缓慢闪烁,隐约能看到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眨动。
他刚要关闭页面,屏幕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像是强行植入的代码:“第七个坐标,骨殖所在。”对话框下方附着一张模糊的地图,标记点正是那栋旧楼的位置,旁边还用红色标注着“307”——他白天去过的房间。
“老鬼,你有没有收到奇怪的弹窗?”陈默赶紧追问。
对方隔了很久才回复,消息带着明显的延迟感:“收到了……但我的标记点是404,可那栋楼最高只有三楼。”
陈默的心沉了下去。不同的标记点,意味着他们要找的东西不止一处?他再次打开林秋的视频,逐帧放大画面。当镜头拍到房门被打开的瞬间,门外黑暗中似乎闪过一点微弱的红光。他把画面调亮,发现那红光来自门楣上方,像是一个被灰尘覆盖的符号。
“我必须再去一趟旧楼,”陈默对老鬼说,“307房的门楣上可能有线索。”
“我跟你一起去,”老鬼秒回,“我知道那栋楼的历史。它原本是日据时期的研究所,后来改成职工宿舍,1987年那场大火根本不是意外,是人为纵火,据说烧死了七个实验体,都是被当作‘共振容器’的流浪者。”
这个消息让陈默脊背发凉。日据时期的研究所?共振容器?这些词汇和林秋的“同频者”说法不谋而合。难道所谓的诅咒,其实是当年的实验遗留?
傍晚六点,陈默和老鬼在旧楼楼下汇合。老鬼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脸色苍白,手指一直在无意识地颤抖。“我叫周明,做古董修复的,”他自我介绍时声音发飘,“我收藏了很多旧楼的资料,包括当年的火灾调查报告。”
两人走进楼道时,声控灯突然开始疯狂闪烁,明明灭灭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楼梯上的灰尘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串细小的脚印,从一楼一直延伸到三楼,脚印边缘泛着诡异的青色,不像是人类的足迹。
“它知道我们来了,”周明咽了口唾沫,从背包里掏出桃木剑和罗盘,“这楼里的磁场乱得离谱。”
307房的门虚掩着,和陈默白天离开时一模一样。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比白天的霉味更刺鼻。书桌上的电脑屏幕亮着,光标在文档里不断闪烁,自动输入着同一个字:“敲”。
“咚、咚、咚。”
敲门声突然从房间里响起,不是来自门外,而是衣柜里!
周明猛地举起桃木剑,罗盘的指针疯狂旋转。陈默壮着胆子打开手机手电筒照向衣柜,门缝里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柜门缓缓流下,在地面汇成蜿蜒的小溪。
“别开门!”周明突然大喊,“火灾报告里说,当年307房的衣柜里烧死了两个人,他们的骸骨一直没找到!”
可已经晚了。衣柜门“吱呀”一声自己打开了,黑暗中伸出无数只惨白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焦黑的皮肉。更恐怖的是,衣柜内侧的木板上,用血写满了博客文章的片段,最新的字迹还在缓慢渗出:“同频者,该赴约了。”
陈默的目光被血字上方的符号吸引——那正是视频里门楣上的符号,此刻正随着血字的流动微微发光。符号由三个交叉的圆圈组成,每个圆圈里都有一个数字:“3”“7”“12”。
“三敲为契,十二人齐……”周明突然脸色煞白,“当年的实验体正好十二个!火灾后只找到五具骸骨,剩下七个一直没找到!”
话音刚落,衣柜里突然传出整齐的敲门声,“咚咚咚”的节奏和陈默那晚听到的一模一样。随着敲门声响起,墙壁开始渗出黑色的粘液,天花板上垂下无数根头发,在空中编织成网,将两人牢牢困在房间里。
“快走!”周明用桃木剑砍断头发,拉着陈默冲向房门,“它在凑齐十二个同频者,被找到的人都会变成新的‘敲门人’!”
两人冲到门口时,陈默回头看了一眼衣柜,黑暗中似乎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烧焦的白大褂,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共振实验记录”。
第六章:实验残响
冲出旧楼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楼道里的声控灯彻底熄灭,只有手机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颤抖。跑到楼下,陈默才发现周明的手臂被头发划破了,伤口处泛着青黑色,像是被什么东西腐蚀过。
“这伤不对劲,”周明按住伤口,脸色越来越差,“那些头发有问题。”
他们在附近找了家诊所处理伤口,医生说伤口里有不明残留物,清创时还发出了刺鼻的焦糊味。处理完伤口,周明把一个牛皮笔记本递给陈默:“这是我收集的火灾调查报告,你看看最后几页。”
笔记本的纸页已经泛黄,最后几页记录着目击者的证词,其中一段被红笔圈了出来:“火灾当晚,有人看到七个黑影从宿舍楼跑出来,都穿着白大褂,脸上没有五官,手里拿着敲钟的木槌,敲一下钟,就有一个黑影消失在火里……”
“敲钟的木槌?”陈默突然想起博客背景图里的旧楼剪影,楼顶确实有个钟楼,“那栋楼有钟楼?”
“早就拆了,”周明苦笑,“但钟楼的地基还在,就在307房的正上方。报告里说,当年的实验设备都藏在钟楼地下,火灾后被封死了。”
这时,陈默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发信人显示为“林秋”:“钟楼地基下有共振器,摧毁它,诅咒才能停止。密码是你的测试频率。”
这条短信像是凭空出现的,既没有信号源,也无法回拨。陈默想起自己当年的测试结果是“7.3”,难道这就是密码?
“不能信!”周明突然按住他的手,“林秋已经失踪了,这可能是个陷阱!你看发信时间。”
陈默低头一看,发信时间显示为“2022年8月14日”——正是三年前林秋停更的那一天。
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三年前的短信,却在现在收到?这根本不合常理。他再翻手机相册,白天在307房拍的符号照片里,三个圆圈的数字变成了“7”“3”“0”,像是被人修改过。
“它在引导我们去钟楼地基,”周明的声音发颤,“那些失踪的实验体,很可能就被困在那里。共振器一旦启动,同频者会被强行拉进‘共振空间’,永远困在里面。”
可事到如今,他们没有别的选择。粉丝群里已经有五个人确认失踪,群成员的头像正在一个个变成灰色,像是被无形的手抹去。陈默的手机不断弹出新消息,都是其他读者发来的求救信息,有人说看到窗外站着穿白大褂的黑影,有人说家里的门自动敲响,还有人说听到了和测试时一样的低频噪音。
“必须去,”陈默握紧手机,“就算是陷阱,也要试试。”
深夜十一点,他们带着工具再次潜入旧楼。这次楼道里的脚印更多了,密密麻麻地覆盖了整个楼梯,像是有无数人在他们离开后走过。307房的门敞开着,里面一片漆黑,只有衣柜的方向透出红光。
走到房间中央,周明用罗盘定位:“地基入口在书桌下面,这里的磁场最强。”
陈默掀开书桌,果然发现地面有块松动的石板。两人合力撬开石板,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混合着铁锈和腐臭的气味涌了上来。洞口边缘刻着和门楣上一样的符号,三个圆圈里的数字正在缓慢变化,现在显示的是“7”“3”“5”——正好对应失踪的人数。
“下去后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要回头,”周明递给陈默一根荧光棒,“共振空间会制造幻觉,它会变成你最熟悉的人来诱惑你。”
洞下是陡峭的阶梯,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碎石滚落的声音。越往下走,低频噪音越明显,震得耳膜嗡嗡作响。走到底部,眼前出现一条长长的隧道,墙壁上布满了管道,管道里流淌着暗红色的液体,像是血液在流动。
隧道尽头有一扇铁门,门上有个数字密码锁。陈默深吸一口气,输入“73”,锁“咔哒”一声弹开了。
门后是个巨大的地下实验室,布满了生锈的仪器。正中央有个圆柱形的容器,里面漂浮着淡蓝色的液体,无数根管线连接着容器,延伸到墙壁深处。容器表面贴着标签:“共振核心,实验体7号”。
“这就是共振器,”周明指着容器,“当年他们用活人做实验,让实验体的脑电波和某种频率共振,据说能打开‘异度空间’的入口。”
容器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实验日志,最新的记录停留在1987年8月14日:“第七号实验体产生自主意识,频率失控,已引发三次空间震荡。若无法压制,启动自毁程序。”
日志下面压着一张照片,七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容器前,脸上都带着诡异的微笑。陈默突然发现,照片里最左边的人,长相竟然和林秋一模一样!
“林秋是实验体的后代?”陈默失声喊道。
话音刚落,实验室的灯光突然亮起,所有仪器同时启动,屏幕上开始闪烁雪花点。容器里的液体剧烈翻腾,一个模糊的人影在液体中缓缓睁开眼睛。
“终于等到高频共振者了,”一个冰冷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我被困在这里三十年,需要十二个同频者才能打破封印。”
陈默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敲门声,和他出租屋那晚的节奏一模一样。他猛地回头,看到门口站着林秋,脸色苍白,浑身是血:“陈默,救我!我被困在这里三年了!”
“别回头!是幻觉!”周明大喊着用桃木剑刺向“林秋”。
桃木剑穿过“林秋”的身体,对方瞬间变成一团黑雾,发出刺耳的尖叫。与此同时,容器里的人影完全清晰起来,那是个没有五官的人形,身体由无数根黑线组成,每根线上都缠着一张人脸——正是那些失踪的读者和实验体。
“还差七个,”黑影的声音带着诱惑,“只要打开门让他们进来,你就能救所有人。”
实验室的墙壁开始融化,露出外面的场景:无数扇门在黑暗中排列,每扇门上都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其中一扇门的门牌写着陈默的名字,门后传来他父母的声音:“默默,开门啊,我们来接你了。”
第七章:敲门声停
“那些门都是陷阱!”周明用桃木剑在地上画了个圈,“站在圈内幻觉就影响不到你!”
陈默赶紧跳进圈里,果然父母的声音消失了。但容器里的黑影越来越清晰,它伸出无数只手,抓住隧道的入口,像是要把整个实验室拖进黑暗里。墙壁上的失踪人数已经变成了“7”,意味着又有两人被拖入了共振空间。
“必须摧毁共振核心,”周明指着容器顶部的红色按钮,“但需要有人引开黑影的注意力。”
他话音刚落,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撞开,无数个黑影涌了进来,每个黑影手里都拿着敲钟的木槌,不断敲击着墙壁,发出“咚咚咚”的声响。敲门声越来越密集,震得地面都在颤抖,陈默感觉自己的心跳正在和敲门声同步,意识开始模糊。
“保持清醒!”周明把一串铜钱手链扔给他,“这是用当年火灾现场的铜钱做的,能屏蔽低频共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链刚戴上,陈默就感觉耳边的噪音消失了。他看着周明冲向容器,黑影们立刻围了上去,无数只手抓住周明的身体,将他往黑暗里拖拽。
“快按按钮!”周明嘶吼着,身体正在被黑影吞噬,“密码是你的生日!林秋在日记里写过!”
陈默这才想起,林秋三年前在群里发过一个“读者生日墙”,当时他填的生日是8月14日——正是林秋停更的那天,也是火灾发生的日子。
他冲破黑影的阻拦,纵身跳到容器顶部,按下红色按钮。输入面板立刻弹了出来,他颤抖着输入“0814”。
“错误!”面板亮起红灯。
黑影发出刺耳的狂笑:“他骗你的!密码是失踪人数
陈默回头一看,墙壁上的数字已经变成了“9”。他刚要输入“9”,突然想起林秋视频里的细节——视频结束前,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停留在“3:17”,而他收到地址短信的时间也是3月17日。
“317!”他脱口而出,手指飞快地输入数字。
“验证通过!”面板亮起绿灯。
容器开始剧烈震动,液体翻腾着涌出,黑影发出痛苦的尖叫,身体正在被液体融化。那些被缠住的人脸纷纷脱落,化作光点消散在空气中。周明的身体已经被吞噬了一半,但他看着陈默,露出了微笑:“告诉其他人,敲门声停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容器轰然爆炸,强大的冲击波将陈默掀飞出去。他在失去意识前,看到无数扇门在爆炸中关闭,最后一扇门上,林秋的脸一闪而过,对着他无声地说了句“谢谢”。
再次醒来时,陈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护士说他是被晨练的人在旧楼附近发现的,身上只有轻微擦伤。
他赶紧打开手机,粉丝群里一片欢腾。失踪的人都回来了,说自己只是做了个漫长的梦,梦里一直在敲一扇打不开的门。群里有人发了截图,“旧楼夜话”的博客页面更新了最后一篇文章,标题是《终章:寂静》。
文章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修复后的旧楼前,周明和林秋的身影站在阳光下,旁边放着十二束白菊。照片下方有一行小字:“共振停止,契约终结。”
陈默点开林秋的微博,最新一条动态是半小时前发的:“谢谢所有同频者,这次真的结束了。”配图是他和周明的合照,两人都在微笑,背景里的旧楼再也没有了阴森的气息。
出院那天,陈默去了趟旧楼。那里正在被改造成社区图书馆,工人说在地基下发现了九具骸骨,已经交给警方处理。他站在307房的位置,现在那里被改造成了儿童阅读区,孩子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短信,发信人显示为“周明”:“有些故事需要有人记住,有些诅咒需要有人终结。我们只是恰好站在了那个位置。”
陈默抬头望向窗外,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带来青草的香气。他摸了摸手腕上的铜钱手链,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那是周明给他的,也是林秋博客里提到过的味道。
手机里,“旧楼夜话”的页面自动刷新,黑白界面变成了暖黄色,背景里的旧楼剪影被阳光笼罩,边角的像素颗粒化作点点星光,缓缓消散在屏幕上。
再也没有敲门声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