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图书馆闭馆后的翻书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第一章:奇怪的古籍

星城市立图书馆的钟楼敲响下午五点时,叶秋正蹲在古籍区最深处的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蒙尘的线装书。夏末的阳光透过高大的彩绘玻璃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空气中浮动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旋转,混合着陈年纸张特有的霉味与油墨香。

这座始建于民国的图书馆像位沉默的守望者,红砖拱窗爬满常春藤,穹顶壁画记载着百年前的城市风貌。叶秋是历史系大三学生,为了撰写关于地方民俗信仰的毕业论文,已经在这里泡了整整两周。

“同学,闭馆时间到了。”管理员张阿姨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带着老式挂钟的滴答声。

叶秋应了一声,指尖却被书架角落一本异常厚重的书吸引。书脊没有任何标识,深棕色封皮像干涸的血迹般暗沉,边缘处的牛皮纸已经脆化翻卷。他轻轻抽出书本,灰尘在光线下扬起细小的漩涡,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印着三个古篆字,隐约能辨认出是“幽冥志”。

“这本也要借吗?”张阿姨推着图书车经过,看到这本书时愣了一下,“这书可是馆里的‘老古董’了,登记册上几十年没人借过。”

叶秋点点头,指尖抚过封面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忽然发现封皮内侧藏着一枚铜质书签,上面刻着复杂的云纹图案,触摸时竟带着一丝凉意。办理借阅手续时,他注意到登记册上最后一次借阅记录停留在1943年,借书人姓名被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只剩下一个潦草的“陈”字。

回到宿舍时,室友们都出去聚餐了。叶秋拉上窗帘,拧亮台灯,暖黄的光线落在《幽冥志》泛黄的书页上。开篇用毛笔小楷写着序言,字迹清隽却透着诡异:“天地之间有阴阳两界,阳界为人,阴界为魂,界有隙,隙有门,门开于三更,闭于鸡鸣……”

书中记载的并非传统志怪故事,而是详细记录了各种沟通幽冥的方法,穿插着手绘符咒和阵法图。其中一页用朱砂画着复杂的符咒,旁边批注着蝇头小字:“此符名‘通幽’,子时书于黄纸,焚于北斗之下,可唤游魂现身……”

叶秋越看越入迷,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当他翻到中间章节时,一张夹在书中的泛黄照片掉了出来。照片上是一群穿着长衫的学生,站在图书馆前的银杏树下,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正捧着一本书,笑容温和。叶秋忽然注意到,他手中的书与自己正在读的《幽冥志》一模一样。

一阵冷风从窗户缝隙钻进来,吹得书页哗哗作响。叶秋打了个寒颤,起身去关窗,却在转身瞬间瞥见镜子里的异样——镜中自己的肩膀后面,似乎站着一个模糊的黑影,长发垂落遮住了脸。

他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

“错觉吧。”叶秋揉了揉眼睛,试图忽略心中的寒意。可当他重新坐下时,发现书页自动翻到了某一页,上面用红墨水画着一幅地图,标注的位置赫然就是市立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在古籍区的位置画着一个醒目的朱砂圆圈。

台灯突然闪烁了两下,电流发出滋滋的杂音。叶秋的手机屏幕亮起,显示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他盯着书页上的符咒,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铜质书签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映出他瞳孔里的恐惧与好奇。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轻轻敲响了。

“谁啊?”叶秋的声音有些发紧。

门外没有回应,只有一阵若有若无的翻书声,像有人在寂静的深夜里翻动纸张。

第二章:被困图书馆

林悦第三次看手表时,图书馆大厅的挂钟刚好指向六点。她合上《中国古代建筑史》,推了推趴在桌上打瞌睡的苏然:“醒醒,该走了。”

苏然揉着眼睛坐起来,镜片后的眼睛带着倦意:“再等等,我这部分资料还没抄完。”他面前摊着一堆关于榫卯结构的图纸,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得飞快。

陈宇抱着篮球冲进阅览区,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你们俩还不走?赵阳在楼下等半天了,说好今晚去吃新开的火锅。”

“急什么,再给我十分钟。”林悦翻到书的最后几页,快速用手机拍下参考文献,“下周建筑史就要交报告了,你们都写完了?”

陈宇耸耸肩,靠在书架上玩起了手机:“我早搞定了,不像某些人非要追求完美。”

赵阳这时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四杯奶茶:“刚问过管理员,说闭馆延时到六点半,来得及。”他把奶茶放在桌上,忽然皱起眉头,“这图书馆怎么突然这么冷?”

确实,不知从何时起,阅览区的温度骤降了好几度,空调出风口没有任何热气。窗外的天色暗得异常,明明是夏末傍晚,却像深夜般阴沉,树枝在玻璃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像无数只抓挠的手。

六点半的闭馆铃声准时响起,却带着奇怪的杂音,像是生锈的铁片在摩擦。管理员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来,却变得断断续续:“请……各位读者……尽快离馆……闭馆时间……”

“走吧。”林悦收拾好东西,率先走向出口。可当她握住门把手时,却发现大门纹丝不动。黄铜把手冰冷刺骨,像是被冻结了一般。

“怎么回事?”苏然用力拉了拉门把手,门依然没有反应,“锁坏了?”

陈宇掏出手机想打电话,屏幕却显示“无服务”。赵阳跑到窗边,发现原本通透的玻璃窗不知何时蒙上了一层白雾,外面的路灯和行人都消失了,只能看到模糊的树影在摇晃。

“这也太诡异了。”赵阳的声音有些发颤,“刚才进来的时候还好好的。”

林悦走到总服务台,按响了求助铃,铃声尖锐刺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却没人应答。服务台后面的监控屏幕一片漆黑,只有雪花状的杂音闪烁。

“喂!有人吗?”陈宇对着走廊大喊,回声撞在墙壁上,变得沉闷而怪异。

就在这时,一阵清晰的翻书声从古籍区传来。沙沙的纸张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突兀,像是有人在专心致志地读书。

“谁在那里?”苏然捡起一根拖把杆,壮着胆子走向古籍区。林悦和陈宇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赵阳犹豫片刻,抓起桌上的台灯底座跟在最后。

古籍区的书架比其他区域更高更密,形成狭窄的通道。翻书声越来越清晰,夹杂着轻微的咳嗽声。他们转过最后一排书架,却只看到空荡荡的阅览桌,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书,书页还在微微颤动,仿佛刚刚有人离开。

苏然走上前,发现那是一本《地方民俗志》,翻开的页面上用红笔圈出了一段话:“星城市立图书馆旧址为清代城隍庙,民国二十三年改建时,曾挖出七具无主骸骨,后筑于地基之下……”

“难怪这里感觉阴森森的。”陈宇搓了搓胳膊,“不会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别自己吓自己。”林悦强作镇定,“可能是风把书吹开了。我们再找找其他出口。”

他们沿着走廊走向消防通道,却发现通道门被一把巨大的铜锁锁住,锁孔里积满了铁锈。赵阳突然指着天花板,声音发颤:“你们看……”

众人抬头,只见消防通道上方的监控摄像头正缓缓转动,镜头像一只冰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们。

翻书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来自四面八方,仿佛整个图书馆的书都在同时翻动。林悦突然注意到,走廊两侧的书架上,所有书的封面都朝着他们的方向,像是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空气中飘荡,分不清来源:“找到……真相……书……”

第三章:镜中世界

叶秋被敲门声惊得心脏骤停,握着《幽冥志》的手指关节泛白。他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向外看——走廊空无一人,应急灯的绿光在地面投下诡异的光斑。

“谁啊?”他又问了一遍,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突兀。

门外传来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用指甲刮擦门板。叶秋猛地后退一步,撞到身后的书桌,《幽冥志》从桌上滑落,发出沉重的响声。

当他捡起书时,发现书页自动翻到了夹着照片的那一页。照片上戴眼镜的年轻男子笑容变得异常诡异,原本温和的眼神此刻竟透着血丝,嘴角咧开一个不自然的弧度。

窗外突然响起惊雷,闪电瞬间照亮房间,叶秋在墙壁的穿衣镜里看到了令他毛骨悚然的一幕——镜中的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是照片上的那个男子,他正缓缓伸出手,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镜中自己的肩膀。

叶秋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可当他再次看向镜子时,那个身影已经贴在镜面上,五官扭曲变形,嘴巴无声地开合着,像是在诉说什么。

“滚开!”叶秋抄起桌上的水杯砸向镜子,玻璃却完好无损,水珠顺着镜面滑落,在灯光下形成诡异的水痕。

镜子里的身影忽然露出笑容,举起手中的书,书页上的符咒发出红光。叶秋惊恐地发现,自己手中的《幽冥志》正在发烫,封面上的“幽冥志”三个字像是活了过来,在纸上扭曲蠕动。

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叶秋感觉自己像掉进了旋转的漩涡。耳边传来无数细碎的说话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在低声呢喃着听不懂的词句。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陌生的走廊里。

走廊两侧挂满了铜镜,大小不一的镜面反射出他苍白的脸。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脚下的木地板发出吱呀的声响。叶秋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发现手中的《幽冥志》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枚铜质书签,此刻正烫得惊人。

“有人吗?”他试探着喊道,声音在走廊里回荡,却被无数面镜子反射成重叠的回音。

叶秋沿着走廊往前走,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他的身影,可仔细看去,每个镜中人的表情都略有不同——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微笑,有的甚至露出了狰狞的表情。当他经过一面落地镜时,突然发现镜中的自己穿着长衫,戴着眼镜,赫然是照片上那个年轻男子的模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惊恐地后退,镜中的身影却缓缓走出镜面,化作实体站在他面前。男子的脸苍白得像纸,眼镜片后的眼睛空洞无神,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你终于来了。”

“你是谁?这里是哪里?”叶秋的声音止不住地发抖。

“我是陈景明,”男子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这里是‘镜中界’,是连接阴阳的缝隙。八十年来,我一直在等能看懂《幽冥志》的人。”

叶秋忽然想起登记册上的“陈”字,后退着摇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放我出去!”

“出去?”陈景明笑了起来,笑声在镜子间反弹,变得尖锐刺耳,“一旦进来,就只能等下一个‘有缘人’接替你。当年我就是在这里被困住的。”他指向走廊尽头,“看到那扇门了吗?门后是‘真相之书’,找到它,你或许还有机会回去。”

叶秋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走廊尽头果然有一扇雕花木门,门把手上缠绕着黑色的藤蔓。当他再次回头时,陈景明的身影已经融入镜子里,镜面上浮现出一行血字:“子时之前必须找到书,否则永远留在这里。”

铜镜开始剧烈晃动,镜面泛起涟漪。叶秋看到无数模糊的人影在镜中挣扎,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他握紧发烫的铜书签,深吸一口气,朝着那扇木门跑去。

第四章:神秘的日记

林悦三人在图书馆里摸索了近一个小时,所有出口都被死死锁住。苏然试图用消防斧砸开消防通道的门,斧头落下时却像砸在棉花上,只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根本不正常。”陈宇靠在墙上喘着气,“这门看着是木头的,怎么可能砸不动?”

赵阳抱着膝盖坐在地上,脸色苍白:“我刚才好像听到有人在哭,就在书架后面。”

林悦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柱在书架间晃动:“别自己吓自己,我们分头找找有没有能用的工具,二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她沿着文学区的书架往前走,手电筒的光束扫过一排排书籍。突然,她注意到有一排书的摆放角度明显不对,像是被人动过。她伸手抽出中间的《百年孤独》,发现后面的书架是空的,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洞口散发着潮湿的霉味,隐约能看到向下延伸的石阶。林悦犹豫片刻,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轻声喊道:“有人吗?里面有人吗?”

回应她的是一阵轻微的滴水声。

“林悦!找到什么了?”苏然和陈宇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林悦指着洞口:“这里有个通道,好像是通往地下室的。”

苏然探头往洞里看了看,拿出随身携带的多功能刀:“图书馆的老图纸上确实标着地下室,说是民国时期存放档案的地方,后来因为漏水就废弃了。”

“我们要进去吗?”陈宇的声音带着犹豫。

“总比困在这里强。”林悦打开手机手电筒率先走下石阶,“刚才那个声音说要找‘真相之书’,说不定就在里面。”

石阶狭窄陡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下室比想象中宽敞,像个巨大的迷宫,堆放着废弃的书架和木箱,蛛网在角落里结成厚厚的茧。

“小心脚下。”苏然提醒道,手电筒的光束照在地面,“这里的地板好像是空的。”

地面铺着松动的木板,踩上去发出空洞的响声。林悦注意到墙角有一张破旧的书桌,桌面摊着一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旁边散落着几支生锈的钢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