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十字路口的倒走人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第一章:回魂夜的怪事

林深把最后一个纸箱拖进单元楼时,巷口的路灯突然滋啦响了一声,暖黄的光猛地暗下去,像被人掐住了喉咙。初秋的风裹着雨丝往衣领里钻,他缩了缩脖子,抬头望了眼楼顶——这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楼歪歪扭扭杵在巷尾,墙皮剥落处露出暗褐色的砖,像结痂的伤口。

“302,就这儿了。”他掏出钥匙串,金属碰撞声在空荡的楼道里格外清晰。钥匙插进锁孔时,他忽然听见楼下传来脚步声,很轻,却一步一步踩着他的心跳节奏往上走。

“谁啊?”林深回头喊了一声,楼道里只有声控灯昏黄的光,空荡荡的楼梯转角积着一层薄灰,连个影子都没有。他皱了皱眉,以为是幻听,转身继续拧钥匙。

门开的瞬间,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檀香。林深愣了愣——他昨天来看房时明明通风了一下午,怎么还会有这味道?他随手按亮客厅的灯,白炽灯闪了两下才稳定,光线里浮着细小的尘埃。

收拾到后半夜,林深靠在沙发上打盹,迷迷糊糊间听见窗外有脚步声。他揉着眼睛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往下看——巷子里空无一人,只有那盏坏了的路灯偶尔闪烁。可那脚步声还在响,像是有人穿着软底鞋,在他窗下反复走动。

“搞什么?”林深嘀咕着,正准备关上窗帘,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十字路口的方向。那里没有路灯,只有对面小卖部的霓虹灯隐约照过去,能看见一个人影站在路口中央。

那人影很奇怪,背对着他,身形佝偻,像是个老人。可更诡异的是,林深盯着看了几秒,发现那人影居然在倒着走——双脚往后迈,身体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一步一步,缓慢地、僵硬地移动,像是被线操控的木偶。

林深的后颈瞬间冒了一层冷汗。他揉了揉眼睛,再看过去时,十字路口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肯定是太累了,出现幻觉了。”他拍了拍脸,转身想回沙发,却听见身后传来“咚”的一声轻响,像是有人用指甲敲了敲玻璃。

他猛地回头,窗帘好好地垂着,窗外依旧安静。可刚才那股檀香味道,突然变得浓烈起来,萦绕在鼻尖,挥之不去。

这一夜,林深没敢合眼。他坐在沙发上,盯着门口的猫眼,直到天蒙蒙亮,巷子里传来清洁工扫地的声音,才敢稍微放松。

第二天早上,林深去楼下便利店买早餐,结账时忍不住问老板娘:“大姐,昨晚你们这儿路灯坏了,没人修吗?”

老板娘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奇怪:“小伙子,你说哪个路灯?巷口那盏?”

“对,就是靠近十字路口那盏。”

老板娘手里的扫码枪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那盏灯啊,坏了快半年了,没人敢修。”

“为什么?”林深追问。

“唉,你是刚搬来的吧?”老板娘叹了口气,“去年冬天,有个老太太在那个十字路口走丢了,后来警察在路灯底下发现了她的拐杖,人却没找着。从那以后,那盏灯就总坏,修一次坏一次,后来干脆没人管了。”

林深心里咯噔一下:“那……你们晚上有没有见过有人在十字路口倒着走?”

老板娘的脸色瞬间变了,手里的面包袋都掉在了柜台上:“你、你看见什么了?”

“我昨晚好像看见一个人影,背对着我,倒着走……”

“别说了!”老板娘突然打断他,声音发颤,“那老太太走丢前,邻居就说见过她在路口倒着走,说是什么‘找魂’呢!后来人没了,这事儿就成了忌讳,咱们这片晚上都没人敢往十字路口去。”

林深的后背瞬间凉透了。他攥着早餐袋,脚步发沉地走出便利店,抬头望向十字路口——阳光底下,那里平平无奇,可一想到昨晚那个倒走的人影,他的心脏就忍不住狂跳。

回到单元楼,他刚走到二楼,就看见一个穿碎花裙的小女孩蹲在301门口,手里拿着个布娃娃,正低头嘀咕着什么。

“小朋友,你在这儿干嘛呢?”林深走过去问。

小女孩抬起头,脸色苍白得没有血色,眼睛很大,却没什么神采。她指了指302的门,小声说:“叔叔,你家里面,有个婆婆在哭哦。”

林深的头皮一阵发麻:“你、你看见什么了?”

小女孩摇摇头,抱着布娃娃站起来,转身往楼下走,走了两步又回头,轻声说:“那个婆婆,总在晚上倒着走,她找不到家了。”

说完,小女孩的身影消失在楼梯转角。林深站在原地,浑身发冷,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缓缓抬起手,敲了敲301的门——没人应。他又问了隔壁的住户,才知道301早就空了,根本没人住。

那刚才的小女孩,是谁?

林深不敢再想,快步打开302的门,冲进去反锁了房门。他靠在门上,盯着空荡荡的客厅,突然发现阳台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那股熟悉的檀香味道。

他慢慢走过去,看向阳台外——楼下的十字路口,一个佝偻的人影正背对着他,一步一步,缓慢地倒着走。

第二章:消失的住户

林深把阳台窗户死死锁上,拉上厚重的窗帘,才感觉稍微安全了些。他掏出手机,想给中介发消息问问302之前的住户情况,手指却在屏幕上顿住了——昨天签合同的时候,中介只说这房子是空置了半年,没提过任何异常。

他点开和中介的聊天框,敲了一行字又删掉,最终还是决定先自己打听。毕竟这种事说出去,要么被当成神经病,要么中介只会找借口搪塞。

下午,林深没去公司,而是在小区里转了转。这小区叫“老巷新村”,大多是六层的步梯楼,住户以老人居多,偶尔能看见几个放学回家的孩子。他走到小区门口的棋牌室,看见几个老人正围在桌子旁打牌,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大爷们,打扰一下,我是刚搬来3号楼302的,想问问咱们小区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儿啊?”林深递了根烟给旁边的老人,笑着说。

打牌的几个人停下手里的动作,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都有些复杂。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接过烟,却没点燃,而是叹了口气:“小伙子,你怎么选了那套房子?”

“怎么了?”林深心里一紧。

“那套房子啊,之前住的是个老太太,就是去年冬天在十字路口走丢的那个。”老人压低声音,“老太太姓王,儿女都在外地,就她一个人住。走丢前一个月,邻居就总听见她家里有哭声,有时候还看见她在楼下倒着走,嘴里念叨着‘找回家的路’。”

“后来呢?”林深追问。

“后来有一天晚上,老太太就没回家。她儿女回来找了好几天,最后警察在十字路口的路灯底下发现了她的拐杖,还有一只鞋,人却没找着,到现在都是失踪状态。”老人顿了顿,“自那以后,302就没人敢住了,中介挂了半年都没卖出去,没想到你居然买了。”

林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那……这半年里,有没有人去过302?”

“谁敢去啊?”另一个老人插话说,“有一次物业去抄水表,刚打开门就听见里面有脚步声,吓得物业小伙子连水表都没抄就跑了。还有人说,晚上路过3号楼,能看见302的灯亮着,可第二天去看,门还是锁着的。”

林深想起昨晚闻到的檀香味道,还有小女孩说的“婆婆在哭”,心脏忍不住狂跳。他谢过几个老人,快步离开棋牌室,脑子里乱糟糟的——难道王老太的鬼魂还在302里?昨晚看见的倒走人影,就是她?

回到家,林深坐在沙发上,盯着紧闭的阳台窗帘,突然听见卧室里传来“哗啦”一声响,像是有东西掉在了地上。他屏住呼吸,拿起旁边的扫帚,慢慢走到卧室门口。

卧室里没人,窗户也关得好好的。可地上,却多了一个东西——一个掉漆的木制拐杖,杖头刻着一朵模糊的菊花。

林深的瞳孔骤然收缩——这拐杖,不就是老人说的,王老太失踪时留下的那根吗?怎么会出现在他的卧室里?

他不敢靠近,拿出手机对着拐杖拍了张照片,然后赶紧给中介打了电话。

中介接电话的速度很快,听完林深的话,却显得很不耐烦:“先生,您是不是看错了?那房子我们之前都打扫过,不可能有什么拐杖。再说了,王老太的事都是谣言,您别自己吓自己。”

“我没看错!我都拍照片了!”林深提高声音,“你们当初根本没说这房子是凶宅,这是欺诈!我要求退房!”

“退房可以,但您要付违约金,毕竟合同都签了。”中介的语气冷了下来,“再说了,什么凶宅不凶宅的,都是封建迷信,您要是自己胆小,可不能怪我们。”

林深气得挂了电话,看着地上的拐杖,只觉得一阵无力。他知道,中介肯定是早就知道情况,故意隐瞒了。现在退房要付违约金,他刚凑够首付,根本没多余的钱,只能先住在这里。

晚上,林深不敢再待在客厅,把卧室门反锁,又用柜子抵在门后,才敢躺在床上。可他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总觉得门外有脚步声,一步一步,缓慢地移动着。

凌晨三点,他突然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很轻,却很有节奏。

“谁啊?”林深壮着胆子喊了一声,门外没有回应,敲门声却还在继续。

他慢慢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往外看——楼道里的声控灯没亮,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可敲门声还在响,像是有人用拐杖头,一下一下地敲着门板。

林深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他死死地抵着门,大喊:“你别过来!我报警了!”

敲门声突然停了。过了几秒,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哭腔:“小伙子,你看见我的家了吗?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林深吓得腿都软了,他靠在门上,浑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二天早上,林深是被邻居的敲门声吵醒的。他打开门,看见隔壁的张阿姨站在门口,脸色担忧:“小林,你昨晚没事吧?我听见你大喊大叫的,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张阿姨,我……”林深刚想说话,突然看见张阿姨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脚边。他低头一看,吓得往后退了一步——门口的地上,放着一只黑色的布鞋,鞋面上绣着一朵菊花,和昨天卧室里的拐杖是一套的。

“这、这是谁的鞋?”张阿姨也吓了一跳,“我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没看见呢。”

林深捡起布鞋,手都在抖。他突然想起老人说的,王老太失踪时,除了拐杖,还留下了一只鞋。难道这只鞋,就是她的?

“张阿姨,您知道王老太家的情况吗?她儿女后来有没有再来过?”林深问。

张阿姨叹了口气:“她儿子在外地工作,去年来来回回找了好几次,后来也没消息了。听说王老太年轻的时候是个绣娘,最会绣菊花,她的拐杖和鞋子上都有菊花图案。”

林深攥着手里的布鞋,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王老太的鬼魂,是不是一直在找她的东西?她的拐杖、鞋子,还有她的家?

那天下午,林深拿着拐杖和布鞋,去了派出所。他想把这些东西交给警察,顺便问问王老太失踪案的进展。

接待他的警察叫李队,四十多岁,眼神锐利。听完林深的话,李队皱了皱眉,接过拐杖和布鞋看了看:“这确实是王秀兰老人的东西,当时我们在现场只发现了拐杖,没找到鞋子。你确定这是在你家里发现的?”

“确定!拐杖是在我卧室地上发现的,鞋子是今早放在我家门口的。”林深急忙说,“李队,这房子里肯定有问题,王老太的鬼魂是不是还在里面?”

李队沉默了几秒,说:“林先生,我们是讲科学的,不能相信封建迷信。不过王秀兰老人的案子确实还没结,我们会把这些东西拿去化验,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另外,你要是觉得住得不安全,可以先找个地方暂住,我们会派人去你家看看情况。”

林深点点头,心里稍微踏实了些。可他没想到,警察去他家检查后,却什么都没发现——没有檀香味道,没有异常声音,甚至连他说的卧室地上的痕迹,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林先生,你家里很正常,可能是你最近压力太大,出现了幻觉。”李队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是再遇到什么情况,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林深站在自己家门口,看着空荡荡的客厅,只觉得一阵迷茫。难道真的是他出现幻觉了?可那拐杖和鞋子,明明是他亲手拿到派出所的,怎么会是幻觉?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他接起电话,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哭腔:“我的拐杖……我的鞋子……你把它们还给我……我要回家……”

林深吓得手机都掉在了地上,屏幕摔得粉碎。他抬头看向十字路口的方向,那个佝偻的人影,又出现了,正一步一步,倒着走向他的楼。

第三章:绣着菊花的手帕

林深没敢再捡起地上的手机,转身就往楼下跑。他不知道那个电话是谁打的,也不知道那个倒走的人影会不会追上来,他只知道,这栋楼再也不能待了。

他跑到小区门口,拦了辆出租车,报了个朋友家的地址。坐在车上,他回头看向老巷新村,那栋3号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阴森,十字路口空荡荡的,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

朋友叫陈默,是个做自媒体的,平时就喜欢研究些灵异事件。听林深说完事情的经过,陈默不仅没害怕,反而眼睛都亮了:“我去,这简直是绝佳的素材啊!你说的那个王老太,我好像在哪看过报道,她失踪的时候,还有个奇怪的细节——她家里发现了一块绣着菊花的手帕,上面绣着一个‘路’字,可警察查了半天,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林深愣了愣:“绣着‘路’字的手帕?”

“对,”陈默拿出电脑,点开一个旧新闻网页,“你看,这是当时的报道,里面提到了这块手帕,说是王老太的遗物之一,可她儿女都说没见过这块手帕。”

林深凑过去看,新闻里的照片很模糊,但能隐约看见手帕上的菊花图案,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路”字。他突然想起自己捡到的拐杖和鞋子,上面也有菊花图案,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些东西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我觉得这事儿不简单,”陈默关掉网页,看着林深,“你想不想查清楚?说不定能帮王老太找到回家的路,也能解决你遇到的怪事。”

林深犹豫了——他现在只想远离那栋房子,可一想到王老太的鬼魂一直在找家,还有那些奇怪的线索,他又觉得心里不安。最终,他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查。”

接下来的几天,林深和陈默开始调查王老太的事情。他们先是去了王老太之前常去的菜市场,找那些认识她的摊主打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卖菜的阿姨告诉他们:“王老太人特别好,每次来都多给我钱,说我不容易。不过她走丢前半个月,好像有点不对劲,总是拿着块手帕在那儿绣,绣一会儿就哭,问她怎么了,她就说‘路快没了’。”

“路快没了?”林深和陈默对视一眼,都觉得奇怪。

“是啊,”阿姨点点头,“还有一次,我看见她在十字路口倒着走,嘴里念叨着‘要顺着路走回去’,我当时还劝她,说倒着走危险,可她不听,还说‘只有倒着走,才能看见家’。”

从菜市场出来,两人又去了王老太的儿子赵强家。赵强四十多岁,看起来很憔悴,听说他们是来了解母亲的事,眼眶瞬间红了:“我妈这辈子苦,我爸走得早,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我去外地工作后,每年就回来一两次,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您母亲走丢前,有没有跟您说过什么特别的话?”陈默问。

赵强揉了揉眼睛,回忆道:“她走丢前一周,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家里的墙在哭’,我还以为她是年纪大了糊涂,让她别胡思乱想。现在想想,那时候她肯定是遇到什么怪事了。”

“那您知道您母亲有块绣着‘路’字的菊花手帕吗?”林深追问。

赵强愣了愣,摇了摇头:“没见过。我妈是绣娘出身,年轻时候靠绣花养家,后来眼睛不好就不怎么绣了。不过她有个习惯,重要的东西都会放在一个木盒子里,那个盒子现在还在老房子的衣柜里。”

听到“老房子”,林深心里一紧,但还是咬了咬牙:“赵先生,我们能不能去老房子看看那个木盒子?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赵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我带你们去。那房子空了半年,你们别害怕就行。”

当天下午,三人一起回到了3号楼302。打开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檀香味道扑面而来,比林深上次闻到的还要重。客厅的地板上,散落着几片干枯的菊花瓣,像是有人刚在这里待过。

赵强走到卧室的衣柜前,打开柜门,从最里面拿出一个暗红色的木盒子:“就是这个,我妈藏东西的地方。”

林深和陈默凑过去,赵强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几卷丝线、一把旧剪刀,还有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正是新闻里提到的那块,米白色的布上,绣着金黄的菊花,花瓣层层叠叠,中心绣着一个黑色的“路”字,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执着。

陈默刚想伸手去拿,突然听见阳台传来“哗啦”一声响。三人同时回头,只见阳台的窗户不知何时被打开了,风从外面吹进来,卷起窗帘,露出窗外的十字路口——一个佝偻的人影正背对着他们,一步一步倒着走,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妈!”赵强突然大喊一声,冲过去想打开阳台门,可门却像被什么东西锁死了,怎么都打不开。

人影慢慢转过身,林深看清了她的脸——满脸皱纹,眼神空洞,正是他之前多次看见的倒走人影。她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和林深捡到的一模一样的布鞋,鞋面上的菊花图案在风中微微晃动。

“路……我的路……”王老太的声音轻飘飘的,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找不到了……家也找不到了……”

赵强趴在阳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妈,我在这儿!您回来啊!”

可王老太像是没听见,又慢慢转过身,继续倒着往十字路口走,身影越来越淡,最后消失在空气里。

阳台的风停了,檀香味道也渐渐散去。赵强瘫坐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对不起”。林深拿起木盒子里的手帕,突然发现手帕的边角处,还有一行很小的绣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老巷新村,3号,地下”。

“地下?”陈默凑过来,盯着那行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老房子的地下有什么东西?”

赵强抬起头,眼神茫然:“地下?我妈住这儿几十年了,我从没听说过什么地下空间啊。”

林深摸了摸手帕上的绣字,突然想起第一次来这房子时,客厅的地板有一块地方特别松动,当时他还以为是年久失修。他走到客厅中央,用脚踩了踩那块地板,果然发出“空空”的响声。

“这里不对劲。”林深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地板的缝隙,发现缝隙里有一些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

陈默也蹲下来,用手指抠了抠缝隙:“这地板好像能撬开。”

赵强赶紧站起来,找了把螺丝刀,三人一起用力,终于把那块松动的地板撬开了——下面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散发着潮湿的霉味,还夹杂着淡淡的檀香。

洞口旁边放着一个手电筒,陈默拿起来打开,往里照了照——里面是一个狭窄的通道,只能容一个人弯腰通过,通道的墙壁上,贴着几张泛黄的纸条,上面都是用毛笔写的“路”字。

“这……这是什么地方?”赵强的声音发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深深吸一口气,握紧手电筒:“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得下去看看,这可能是你母亲一直在找的‘路’。”

第四章:地下的“路”

陈默第一个钻进洞口,林深和赵强跟在后面。通道里又黑又窄,每走一步都能听见脚下石子滚动的声音,墙壁上的“路”字在手电筒的光线下,显得格外诡异。

走了大概十几米,通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小小的房间。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正中央放着一张木桌,桌子上摆着一个针线篮,里面放着丝线和针,还有一只没绣完的菊花布鞋——和林深捡到的那只,是一对。

“这是我妈的针线篮!”赵强激动地走过去,拿起布鞋,“她走丢前,还跟我说要给我绣一双布鞋,说我小时候最喜欢穿她绣的鞋。”

林深环顾四周,发现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老照片——有王老太年轻时的照片,有赵强小时候的照片,还有一张全家福,照片里的王老太抱着年幼的赵强,笑得格外开心。

“这些照片,我还以为早就丢了。”赵强拿起一张照片,手指轻轻抚摸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陈默走到房间的另一头,发现那里有一扇木门,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他用力推了推,门没动:“这里还有个门,不知道后面是什么。”

林深走过去,看了看铁锁:“这锁看起来年代很久了,说不定是王老太年轻时锁上的。”

赵强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我妈有一串旧钥匙,一直放在木盒子里,说不定能打开这个锁。”

他从钥匙串里找出一把小小的铜钥匙,插进铁锁里,轻轻一转——“咔哒”一声,锁开了。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里面的景象让三人都愣住了——这是一个比刚才更大的房间,房间的墙壁上,用丝线绣满了菊花,从天花板一直垂到地面,像是一片金色的花海。而房间的正中央,放着一口棺材,棺材上也绣着一朵巨大的菊花,花瓣上用黑色丝线绣着“回家的路”四个字。

“这……这是我妈的棺材?”赵强吓得后退一步,声音发颤,“她怎么会给自己准备棺材?”

林深走近棺材,发现棺材盖是打开的,里面铺着一块米白色的布,布上绣着一个小小的“家”字。他突然明白,王老太一直在找的,不是现实中的路,而是通往“家”的路——一个有家人陪伴,有回忆的地方。

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飘起檀香味道,王老太的身影慢慢出现在棺材旁边。她穿着一件蓝色的旧棉袄,手里拿着那块绣着“路”字的手帕,眼神不再空洞,反而带着一丝温柔。

“妈!”赵强冲过去,想抱住王老太,可手却穿过了她的身体。

王老太笑了笑,声音轻轻的:“强子,妈找到路了。妈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没能好好陪你长大,也没能等你回来。”

“妈,是我对不起你!我不该把你一个人留在这儿!”赵强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傻孩子,妈不怪你。”王老太蹲下来,轻轻抚摸着赵强的头,“妈就是太想你爸了,他走的时候跟我说,要在‘回家的路’上等我,我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

林深和陈默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眶都有些发红。他们终于明白,王老太倒着走,是因为她想回头看看过去的路,看看那些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她绣“路”字,是因为她一直在寻找通往“家”的路,通往和爱人、孩子团聚的路。

王老太的身影慢慢变得透明,她拿起手帕,递给赵强:“强子,这手帕你拿着,上面有妈绣的‘家’,以后不管你在哪,都别忘了,家永远在这儿。”

赵强接过手帕,紧紧抱在怀里:“妈,我记住了!我以后会常回来看看,会把这里收拾好,让你和爸都能安心。”

王老太笑了笑,身影彻底消失在空气里。房间里的檀香味道渐渐散去,墙壁上的菊花丝线也慢慢变得透明,最后消失不见。

走出地下房间,回到302的客厅,林深发现,之前散落的菊花瓣不见了,阳台的窗户也关上了,那股让人不安的霉味,变成了淡淡的阳光味道。

“谢谢你,小林,谢谢你帮我妈找到回家的路。”赵强握着林深的手,眼眶通红。

林深笑了笑:“不用谢,是你妈自己找到了路,我们只是帮了点小忙。”

陈默拍了拍林深的肩膀:“没想到这事儿最后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有点伤感,但也算圆满了。”

第二天,赵强请人把地下房间封了起来,又把302重新装修了一遍。他说,以后他会经常回来住,这里是他的家,也是他父母的家。

林深也搬回了302。晚上,他坐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十字路口,再也没有看见倒走的人影。偶尔,他会闻到淡淡的檀香味道,但那味道不再让人害怕,反而带着一丝温暖。

他知道,王老太已经找到了她的“路”,而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一个不再充满恐惧,充满温暖和安心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五章:新的“邻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