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凌晨三点的固定咳嗽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她拿起银镯子,仔细一看,内侧果然刻着“念安”两个字。

难道送镯子的人,是苏念安的其他亲人?

林薇看着纸条上没有署名,也没有联系方式,不知道该怎么联系送镯子的人。她只能把银镯子收起来,想着明天再问问苏敏,看看她知不知道这件事。

第二天,林薇给苏敏打了电话,把银镯子和纸条的事情告诉了她。苏敏说,她不知道有这个银镯子,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亲人知道赵爷爷和妈妈的事情。

“可能是我妈妈的远房亲戚吧,我妈妈年轻的时候,有几个远房表妹,后来就断了联系。”苏敏说,“林小姐,你要是再看到送镯子的人,能不能帮我问问她的联系方式?我想谢谢她,也想知道更多关于我妈妈年轻时候的事情。”

林薇答应了苏敏。接下来的几天,她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等着,希望能看到送镯子的人,可送镯子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敲门声也没有再响起。

直到第五天晚上,林薇又听到了敲门声,这次的敲门声很轻,像是有人用手指在轻轻敲门。

林薇快速地走到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门外站着一个老太太,头发花白,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手里拿着一个布包。

“请问,你是送银镯子的人吗?”林薇打开门,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是啊,姑娘,我是。我叫王秀兰,是念安的表妹。”

第五章:镯子的秘密

王秀兰今年七十九岁,住在老城区的另一个小区。她告诉林薇,苏念安是她的表姐,她们小时候关系很好。当年苏念安被迫嫁给苏敏的爸爸,离开老城区后,还和她联系过几次,后来因为苏敏的外公不让,就断了联系。

“去年表姐去世前,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她有个银镯子,是一个姓赵的朋友送的,让我一定要把镯子还给那个姓赵的朋友。”王秀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喝了口热水,“表姐还说,那个姓赵的朋友住在老城区的居民楼302,让我找到他,把镯子给他,跟他说,她对不起他,让他别再等了。”

“可赵爷爷去年冬天也去世了,他就住在302。”林薇说。

王秀兰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没想到,老赵也走了……他们两个人,这辈子真是苦啊。”

“王奶奶,您知道这个银镯子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林薇看着王秀兰,“赵爷爷的日记里写过,这个镯子是他送给念安女士的生日礼物,可我总觉得,这个镯子好像还有其他秘密。”

王秀兰点了点头,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旧账本,翻开后,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纸上画着一个镯子的图案,图案下面写着几行字:“银镯子,内刻‘念安’,藏有信物,待有缘人,归还赵家。”

“这是当年表姐交给我的,她说这个镯子里面藏着一个信物,是老赵当年给她的定情信物,可她一直没打开过,也不知道信物是什么。”王秀兰指着镯子,“表姐说,只有赵家的人,才能打开这个镯子,其他人就算拿到了,也打不开。”

林薇拿起银镯子,仔细看了看,镯子的接口处很严密,看不出有任何缝隙,也没有任何机关。她试着掰了掰镯子,镯子很硬,根本掰不动。

“赵爷爷没有亲人,他无儿无女,这辈子就一个人。”林薇说,“那这个镯子,岂不是永远都打不开了?”

王秀兰摇了摇头:“表姐说,只要把镯子放在老赵的灵位前,等到月圆之夜,镯子自己就会打开。”

林薇看了看日历,后天就是月圆之夜。她决定,等到月圆之夜,把镯子放在赵爷爷的灵位前,看看能不能打开镯子,找到里面的信物。

后天晚上,林薇买了水果、香烛,又把苏敏也叫了过来。她们在302的客厅里摆好赵爷爷和苏念安的灵位,把银镯子放在灵位前的桌子上,然后点燃了香烛。

月亮慢慢升到了天空中央,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客厅里,也照在银镯子上。

就在这时,银镯子突然发出了一道微弱的光芒,光芒越来越亮,然后“咔哒”一声,镯子的接口处竟然自己打开了,里面掉出一个小小的纸团。

林薇和苏敏、王秀兰都惊讶地看着纸团,林薇小心翼翼地拿起纸团,打开后,里面是一张很小的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念安,等我,此生不渝。——老赵”

纸条的背面,还画着一个小小的爱心,爱心里面写着“赵”和“苏”两个字。

“这就是当年老赵给表姐的定情信物啊。”王秀兰看着纸条,眼泪掉了下来,“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这个信物还在……”

苏敏拿起纸条,仔细看了看,然后对着灵位鞠躬:“爸,妈,赵叔叔,你们放心吧,你们的信物找到了,你们的约定,也终于实现了。你们在另一个世界,一定要好好的,不要再有遗憾了。”

林薇看着灵位前的香烛,火苗稳稳地燃烧着,没有一点晃动。她突然觉得,客厅里好像变得很温暖,之前那种阴冷的感觉,彻底消失了。

那天晚上,林薇、苏敏和王秀兰聊了很久,聊了很多关于赵爷爷和苏念安年轻时的事情。王秀兰还告诉她们,苏念安当年离开老城区后,偷偷跑回来过一次,想找赵爷爷,可那时候赵爷爷正好去外地打工了,她没找到,只能又回去了。

“要是那时候他们能见面,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遗憾了。”王秀兰叹了口气。

“是啊,不过现在也不晚,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终于可以见面了。”林薇说。

从那以后,302室再也没有发生过奇怪的事情,凌晨三点的咳嗽声没有了,陌生的敲门声也没有了。林薇在302住得很安稳,她把赵爷爷的日记和苏念安的信件都整理好,放在了一个木盒里,珍藏了起来。

她还经常和苏敏、王秀兰联系,她们偶尔会一起回老城区的居民楼,看看302,给赵爷爷和苏念安烧柱香,聊聊家常。

有时候,林薇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窗外的月亮,想起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她觉得,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即使隔着时间和距离,即使错过了一辈子,也依然能在心里惦记着对方,这份感情,永远都不会消失。

而那个银镯子,林薇把它放在了赵爷爷和苏念安的灵位前,她想,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应该永远陪伴着他们。

第六章:新的邻居

半年后,302室对面的301室,张奶奶因为身体不好,被儿子接去了外地养老。301室空了没多久,就来了一个新邻居,是一个叫陈默的年轻男人,看起来二十四五岁,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听说在附近的一家书店工作。

陈默搬来的那天,林薇正好休息,看到他一个人搬着行李箱,还提着几个大纸箱,就主动上去帮忙。

“谢谢你啊,林小姐。”陈默笑着对林薇说,“我叫陈默,以后就是邻居了,还请多多关照。”

“不客气,我叫林薇,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林薇说。

陈默搬来后,和林薇的关系处得不错。他知道林薇喜欢看书,经常从书店里带一些新书给林薇看;林薇知道陈默不会做饭,有时候做了好吃的,也会给陈默送一些。

老城区的居民楼里,因为有了陈默,好像也变得热闹了一些。以前楼道里总是静悄悄的,现在偶尔能听到陈默哼歌的声音,还有他和林薇打招呼的声音。

可没过多久,林薇就发现,陈默好像有些不对劲。他总是在晚上很晚的时候才回来,而且每次回来,都显得很疲惫,脸色也不太好。有时候林薇早上出门,会看到陈默顶着黑眼圈,眼神恍惚地从301室出来,像是一整晚都没睡。

更奇怪的是,林薇好几次在凌晨三点左右,听到301室传来轻微的动静——像是有人在翻东西,又像是有人在低声说话。她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可连续几天都听到,心里就有些疑惑了。

有一天晚上,林薇加班回来,看到陈默站在楼道里,对着墙壁发呆,脸色苍白,手里还拿着一个旧相框,相框上蒙着一层灰尘,看不清里面的照片。

“陈默,你怎么了?这么晚了还不进去?”林薇走过去,轻声问。

陈默猛地回过神,看到林薇,眼神有些慌乱,他赶紧把相框藏在身后,勉强笑了笑:“没……没什么,就是刚回来,有点累,在这儿歇会儿。”

林薇看着他藏在身后的手,心里的疑惑更重了:“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啊?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要是需要帮忙,你可以跟我说。”

陈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慢慢拿出相框,递给林薇:“这是我在收拾301室的时候,从床底下找到的,里面是张奶奶和一个老爷爷的照片,我看着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林薇接过相框,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照片上,张奶奶年轻时穿着碎花裙,挽着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爷爷,两人笑得很开心。而那个老爷爷,竟然和赵爷爷木箱里照片上的赵爷爷,有几分相似!

“这……这好像是赵爷爷!”林薇惊讶地说,“就是之前住在302室的赵爷爷,张奶奶跟他是老邻居。”

陈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那你知道赵爷爷的事情吗?我总觉得,我好像和他有什么联系,可我又想不起来。”

林薇看着陈默,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难道陈默和赵爷爷有亲戚关系?她把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还有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陈默。

陈默听完,眼眶红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银锁,银锁上刻着一个“赵”字:“这是我从小戴到大的,我爸妈说,这是我太爷爷留给我的,我太爷爷就姓赵,年轻的时候住在老城区,可我从来没见过他。我这次来这里工作,就是想找找太爷爷的线索,没想到竟然租到了张奶奶的房子。”

林薇看着银锁,又看了看相框里的赵爷爷,心里一下子明白了——陈默,竟然是赵爷爷的曾孙!

“陈默,你太爷爷,应该就是赵爷爷!”林薇激动地说,“赵爷爷一辈子无儿无女,我之前还觉得可惜,没想到他还有后代!”

陈默拿着银锁,又看了看相框,眼泪掉了下来:“我终于找到太爷爷的线索了……我爸妈一直告诉我,太爷爷是个很善良的人,让我一定要找到他的下落,现在,我终于找到了。”

那天晚上,林薇把赵爷爷的日记和苏念安的信件都拿给陈默看,还带他去看了放在302室客厅里的灵位。陈默对着灵位,深深鞠了三躬,声音哽咽:“太爷爷,我是您的曾孙陈默,我来看您了。您放心,我会好好保管您和苏奶奶的东西,也会把你们的故事,一直传下去。”

从那以后,陈默不再像以前那样疲惫了。他每天按时上下班,有空的时候,就会和林薇一起整理赵爷爷和苏念安的遗物,还会去苏敏和王秀兰家,听她们讲更多关于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

301室和302室的灯,经常会亮到很晚,里面传来两个人聊天的声音,温馨而热闹。老城区的居民楼,因为这两个年轻的邻居,充满了生机。

第七章:旧物里的秘密

陈默在整理301室的旧物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藏在衣柜夹层里的旧布包,里面装着一本泛黄的病历本,还有一张写满字的纸。

病历本的主人,是张奶奶的丈夫,也就是照片上和张奶奶站在一起的老爷爷。上面记录着,张奶奶的丈夫在二十年前,因为肺癌去世,而他去世的时间,也是凌晨三点左右,去世前,也有很严重的咳嗽症状。

而那张纸上,是张奶奶的字迹,写的是她和丈夫的故事:“老伴,你走了二十年了,我每天都在想你。你走之前,总说对不起我,没能陪我到老,还说,你在301室的衣柜夹层里,藏了一个礼物,等我想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可我不敢看,我怕看到你的东西,会更想你……”

陈默拿着病历本和纸,赶紧去找林薇。林薇看完后,心里也很感慨——原来张奶奶的丈夫,和赵爷爷一样,都在凌晨三点左右去世,都有咳嗽的症状。而张奶奶,这么多年来,一直把丈夫的礼物藏在衣柜夹层里,不敢拿出来。

“我们应该把这个礼物找出来,完成张奶奶丈夫的心愿。”林薇说。

陈默点了点头,和林薇一起回到301室,仔细检查衣柜夹层。他们找了很久,终于在衣柜最里面的夹层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木盒。

木盒上没有锁,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条红色的围巾,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张奶奶丈夫的字迹:“老婆子,这条围巾是我第一次送你的礼物,你说你很喜欢,可惜后来丢了。我找了很久,终于在旧货市场找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我把它藏在这里,等你想我的时候,就拿出来围上,就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

林薇和陈默看着围巾,心里都暖暖的。他们决定,把围巾寄给张奶奶,让她知道,她丈夫的心意,她终于收到了。

他们给张奶奶打了电话,告诉她找到了木盒和围巾的事情。电话那头,张奶奶哭得很伤心,又很开心:“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他的礼物……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这条围巾了。”

挂了电话后,林薇和陈默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成了“心愿传递者”,帮赵爷爷找到了念安的消息,帮陈默找到了太爷爷的线索,又帮张奶奶找到了丈夫的礼物。

可就在这时,林薇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赵爷爷和张奶奶的丈夫,都在凌晨三点左右去世,都有咳嗽的症状,这只是巧合吗?还是这栋老居民楼,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八章:楼里的传说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林薇和陈默决定去居委会问问,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关于这栋楼的事情。

居委会的阿姨听了他们的问题,叹了口气,说:“你们说的这件事,其实在这栋楼里,是一个老传说了。这栋楼是五十年代建的,当时建楼的时候,挖地基挖到了一个古墓,后来虽然把古墓填了,可从那以后,住在这栋楼里的人,凡是在凌晨三点左右去世的,去世前大多会有咳嗽的症状。”

“古墓?”林薇和陈默都惊讶地看着阿姨。

“是啊,不过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不知道是真是假。”阿姨继续说,“以前住在这栋楼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传说,所以很多人后来都搬走了,只剩下张奶奶、赵爷爷和李大爷几个老人。李大爷之所以耳朵不好,也是因为年轻时在楼里遇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受了惊吓,才慢慢听不见的。”

林薇和陈默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些害怕。他们没想到,这栋看似普通的老居民楼,竟然还有这样的传说。

他们又去找了住在401室的李大爷。李大爷虽然耳朵不好,但脑子很清楚,他听林薇和陈默说了来意后,颤巍巍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在这栋楼里住了快三十年,见过很多奇怪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凌晨三点左右,看到一个穿着古装的女人,在楼道里走,手里还拿着一个灯笼,嘴里不停地咳嗽……从那以后,我的耳朵就越来越不好了。”

“穿古装的女人?”林薇的心跳加快了,“您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

李大爷摇了摇头:“记不清了,当时太害怕了,只看到她的影子,没敢仔细看。不过我听老一辈说,那个女人,就是当年古墓里的主人,她生前得了很重的咳嗽病,去世后,魂魄就留在了这栋楼里,每到凌晨三点,就会出来咳嗽,听到她咳嗽声的人,要是和她有什么渊源,就会受到影响。”

林薇和陈默听完,心里都沉甸甸的。他们终于明白,赵爷爷和张奶奶的丈夫,之所以会在凌晨三点左右去世,还伴有咳嗽症状,可能真的和这个传说有关。

可他们又觉得,那个“古装女人”好像并没有恶意。赵爷爷的咳嗽声,是为了寻找念安;张奶奶丈夫的咳嗽声,是为了陪伴张奶奶。而李大爷看到的古装女人,也只是在楼道里走,没有伤害任何人。

“也许,她只是太孤单了,想找个人陪伴吧。”林薇轻声说。

陈默点了点头:“不管传说是不是真的,我们只要心怀善意,好好生活,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这栋楼里,还有赵爷爷和张奶奶丈夫的故事,有他们的守护,我们应该会很安全。”

从那以后,林薇和陈默再也没有纠结于楼里的传说。他们依然在这栋老居民楼里,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林薇还是每天按时上下班,有空的时候就看看书,整理赵爷爷和苏念安的遗物;陈默还是在书店工作,经常给林薇带新书,偶尔也会和林薇一起,去看望苏敏和王秀兰。

有时候,在凌晨三点左右,林薇还是会隐约听到一丝轻微的咳嗽声,但她不再害怕了。她知道,那可能是赵爷爷在想念念安,也可能是张奶奶的丈夫在想念张奶奶,还有可能是那个古装女人,在寻找陪伴。

而这栋老居民楼,因为这些故事,因为这些思念,变得不再冰冷,反而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

第九章:冬日的温暖

冬天来了,老城区的居民楼里没有暖气,屋子里有些冷。林薇和陈默都买了电暖气,放在客厅里,晚上开着,屋子里就暖和多了。

有一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雪,第二天早上,整个老城区都被白雪覆盖了,像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林薇起床后,看到陈默正在楼道里扫雪,他戴着帽子和手套,额头上却渗着汗珠。

“陈默,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起来这么早扫雪啊?”林薇走过去,递给陈默一瓶热水。

陈默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笑着说:“雪下得太大了,楼道里太滑,万一李大爷出门摔倒了就不好了。我早点扫完,大家出门也方便。”

林薇看着他,心里暖暖的。她回到屋里,拿了一把扫帚,和陈默一起扫雪。两个人一边扫雪,一边聊天,笑声在寂静的楼道里回荡,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扫完雪后,林薇邀请陈默去302室吃早餐。她煮了粥,煎了鸡蛋,还烤了面包。陈默吃得很香,不停地说:“林薇,你做的早餐太好吃了,比外面卖的还好吃。”

“你要是喜欢,以后可以经常来吃。”林薇笑着说。

从那以后,陈默经常来302室吃早餐,有时候林薇晚上回来晚了,陈默还会提前做好饭,等她回来一起吃。两个人就像家人一样,互相照顾,互相陪伴。

有一天,苏敏和王秀兰来看他们,还带来了苏念安当年织的毛衣,还有王秀兰做的点心。四个人坐在302室的客厅里,围在电暖气旁,吃着点心,聊着天,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苏敏看着林薇和陈默,笑着说:“你们两个,看起来真像一对情侣,要是能在一起,就太好了。”

林薇的脸一下子红了,陈默也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没说话。

王秀兰也笑着说:“是啊,林薇是个好姑娘,陈默是个好小伙子,你们要是能在一起,赵爷爷和念安在天有灵,也会开心的。”

林薇和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芒。他们相处了这么久,早就对彼此有了好感,只是一直没说出口。

那天晚上,陈默送苏敏和王秀兰下楼后,回到楼道里,看到林薇站在302室的门口,正看着他。

“林薇,我有话想跟你说。”陈默走过去,鼓起勇气说,“我喜欢你,从第一次见到你,我就喜欢你了。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林薇的心跳加快了,她看着陈默真诚的眼神,笑着点了点头:“我愿意。”

陈默开心地一把抱住林薇,楼道里的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温暖而甜蜜。

第十章:永恒的守护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薇和陈默的感情越来越好。他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做饭,一起看书,一起整理赵爷爷和苏念安的遗物,生活平淡而幸福。

第二年春天,他们决定结婚,婚礼就办在老城区的居民楼里。苏敏和王秀兰帮他们布置房间,李大爷也特意穿了新衣服,坐在客厅里,笑得合不拢嘴。

婚礼那天,302室和301室都挂满了红灯笼和彩带,楼道里也贴满了喜字。亲朋好友们都来了,屋子里挤满了人,欢声笑语不断。

林薇穿着白色的婚纱,陈默穿着黑色的西装,两个人站在赵爷爷和苏念安的灵位前,深深鞠了一躬。

“太爷爷,苏奶奶,我们结婚了。”陈默轻声说,“我们会好好生活,也会一直守护着这栋楼,守护着你们的故事。”

林薇也说:“赵爷爷,念安奶奶,谢谢你们,让我遇到了陈默,让我在这栋楼里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我们会把你们的故事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就在这时,客厅里的香烛火苗突然晃了晃,然后稳稳地燃烧着,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话。

婚礼过后,林薇和陈默依然住在302室和301室。他们把赵爷爷的木箱和张奶奶丈夫的木盒,都放在了客厅的柜子里,妥善保管着。

有时候,他们会在凌晨三点左右,隐约听到轻微的咳嗽声,但他们一点都不害怕,反而觉得很亲切——那是赵爷爷和张奶奶丈夫的守护,是这栋楼里最温暖的声音。

几年后,林薇和陈默有了一个女儿,他们给女儿取名叫“念安”,纪念赵爷爷和苏念安。小念安很可爱,经常在楼道里跑来跑去,还会对着302室的灵位,奶声奶气地喊“太爷爷”“太奶奶”。

老城区的居民楼,因为小念安的到来,变得更加热闹了。李大爷虽然耳朵不好,但每次看到小念安,都会笑得很开心,还会把自己珍藏的糖果拿给小念安吃。

苏敏和王秀兰也经常来看小念安,给她带玩具和衣服,还会给她讲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小念安听得很认真,还会说:“妈妈,太爷爷和太奶奶好可怜啊,不过他们现在在一起了,就不孤单了。”

林薇和陈默听着女儿的话,心里暖暖的。他们知道,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会一直传下去,这栋老居民楼的温暖,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而凌晨三点的咳嗽声,不再是令人恐惧的灵异符号,而是成了这栋老楼里最温柔的“闹钟”。每当夜深人静,那声轻浅的“咳……咳咳……”响起时,林薇总会下意识地摸了摸身边熟睡的陈默,又转头看向儿童房的方向——小念安正抱着玩偶,呼吸均匀。

有一次,小念安半夜发烧,林薇和陈默急得团团转,刚要穿衣服带孩子去医院,客厅里却突然飘来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那香味很熟悉,是苏敏之前送来的、据说用苏念安留下的旧方子晒制的艾草。紧接着,他们隐约听到一声极轻的咳嗽,像是在提醒什么。陈默突然想起,李大爷之前说过,老辈人常用艾草煮水擦拭身体降温,对小孩低烧很管用。

林薇赶紧煮了艾草水,小心翼翼地给小念安擦手心、脚心和额头。没过多久,小念安的体温真的降了下来,还迷迷糊糊地喊了声“太爷爷”。林薇和陈默对视一眼,心里满是感激——是赵爷爷,是这栋楼里的“老邻居”,在悄悄帮他们。

日子久了,楼里的“小秘密”渐渐成了林薇一家和老朋友们心照不宣的约定。每年清明,他们都会带着小念安去给赵爷爷和苏念安扫墓,还会把楼里的变化一一讲给他们听:李大爷的儿子接他去住了半年,回来后总念叨楼里的安静;301室的窗台种上了小念安喜欢的向日葵,夏天开得金灿灿的;居委会翻新了楼道,还在楼梯口装了声控灯,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

小念安六岁那年,学校布置了“我的家风故事”作业。她拉着林薇的手,坐在客厅的木柜前,认真地听着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还拿着画笔,把照片里的赵爷爷、苏念安,还有张奶奶和她丈夫,都画在了一张纸上。画的背景是老居民楼,楼道里挂着红灯笼,窗台上摆着向日葵,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对着灵位鞠躬——那是她自己。

“妈妈,太爷爷和太奶奶是不是一直在看着我们呀?”小念安仰着小脸问。

林薇摸了摸她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是啊,他们就像月亮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照亮我们回家的路。”

那天晚上,凌晨三点,咳嗽声准时响起。小念安突然从床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对着空气轻声说:“太爷爷,我把你的故事画下来啦,老师说我画得很好呢!”

咳嗽声顿了顿,像是在回应,然后渐渐轻了下去,消失在寂静的夜里。

林薇站在门口,看着女儿重新躺下,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她知道,这栋老楼里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赵爷爷的等待,苏念安的牵挂,张奶奶丈夫的温柔,还有那个或许只是传说的“古装女人”,他们都没有离开,而是化作了楼里的风、窗外的月、檐下的光,守护着每一个在这里停留的人。

后来,老城区要进行改造,很多老房子都要拆迁。居委会的人来问林薇一家的意见时,陈默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们不搬,这里是我们的家,也是赵爷爷他们的家。”

苏敏和王秀兰也帮着说话,甚至联系了媒体,讲述了老楼里的故事。最终,改造方案调整了——老居民楼被保留下来,还被列为了“城市记忆保护建筑”。

改造后的老楼,外墙重新刷了漆,却特意保留了部分斑驳的墙皮,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楼道里的声控灯换成了暖黄色,晚上亮起时,像极了小时候家里的灯光;302室的窗台,林薇种上了苏念安喜欢的茉莉花,夏天一到,整个楼道都飘着花香。

小念安渐渐长大,成了楼里的“小管家”。她会帮李大爷拎菜,会给楼道里的植物浇水,还会给新来的租客讲赵爷爷和苏念安的故事。有人问她:“你不怕楼里的咳嗽声吗?”她总会笑着说:“那是太爷爷在打招呼呀,有什么好怕的?”

又是一个凌晨三点,林薇醒了。她轻轻走到客厅,看着灵位前的香烛,火苗稳稳地跳动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洒在木柜上,照亮了赵爷爷的日记和苏念安的信件。

“咳……咳咳……”

熟悉的咳嗽声响起,很轻,很温柔。

林薇没有害怕,反而笑了。她知道,这是老楼的心跳,是时光的回响,是一份跨越了岁月的守护。只要这栋楼还在,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些故事,这份守护就永远不会消失。

她轻轻拿起赵爷爷的日记,翻开第一页,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依然能看清那句:“念安,等我,此生不渝。”

林薇轻声念着,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赵爷爷,站在巷口,望着远方,等待着他的念安;仿佛看到了苏念安,在千里之外,摩挲着银镯子,思念着她的老赵。

他们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却在岁月里沉淀成了最动人的温暖。而这份温暖,会像老楼里的咳嗽声一样,在每一个凌晨三点,轻轻响起,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团圆与幸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