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惑君心(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凤凰玦》最新章节。
凝香苑一夜,谢翎随袁璩狎妓饮宴的消息,很快便通过各路眼线,传入了深宫之中。
御书房内,姜仲宸听着内侍的低声禀报,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嘴角却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语气带着几分似是而非的感叹:“年轻人啊……终究是耐不住寂寞。也罢,边关苦寒六年,回黎昭放松些也是常情。”
他嘴上如此说,心中却是异常满意和放松。这消息与他那日在殿上对谢翎的印象相互印证——一个空有谢家皮囊、却并无其父兄那般坚不可摧心性的年轻人,贪图享乐,渴望功名,更容易掌控。若谢翎真如谢青山那般油盐不进、刚正不阿,他反而要寝食难安了。如今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这份“污点”,让他对谢翎的戒心又减轻了几分。
而袁璩那边,自凝香苑之后,更是将谢翎和“阿九”视为了自己麾下的“得力干将”和“贴心人”。他正愁如何更好地为背后的“上头”笼络人心、扩张势力,眼见谢翎颇得圣上“青眼”,又“懂事”“会来事”,觉得此人将来必定是太子麾下一员得力干将,值得栽培。
他兴冲冲地修书一封,将谢翎在凝香苑的“表现”以及自己如何“引导”他的情况向上头汇报,并大力举荐。
然而,他收到的回信却并非预期的嘉奖,而是语气平淡的指示:“谢翎其人,仍需密切观察。其心是否真归附,需以事验之。”随信还附了一件需要办理的棘手任务。
袁璩虽有些失望,但也明白上头的顾虑。他知道,这是要看谢翎是否真的忠心可用,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表忠心。而这件任务,正好是个试金石。
果然,没过两日,正式的圣旨便下达了。并非战事,而是一件颇为棘手的政务——黎昭城西北的栾川郡因连年灾荒,加之当地官员治理不善,竟爆发了大规模的难民潮,数以万计的难民正朝着黎昭方向涌来,局势混乱,已发生数次哄抢粮仓、冲击官府的事件,若处理不当,极易酿成大祸。
旨意任命袁璩为钦差总领,谢翎副之,率姜玖璃一部兵马前往栾川郡安抚难民,处置灾情,稳定局势。
袁璩乐得清闲,他本就不擅长处理这些麻烦事,正好全权放手给谢翎和“阿九”去做,自己只需挂个名头,在一旁“观察”即可。他私下里对谢翎交代时,语气意味深长:“谢老弟,这可是上头看着的差事,办好了,前途无量!记住你的上头可是谁啊。”
谢翎和姜玖璃心知肚明,这既是机会,也是考验。行军路上,他们便能感觉到袁璩安插的眼线在密切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姜玖璃与谢翎并辔而行,低声道:“大哥,此事与打仗不同,重在安抚人心。办好了,功劳要记在袁璩头上,更要让百姓感念的是‘皇家恩德’,尤其是……‘太子’的恩德。”她特意强调了“太子”二字。
谢翎冰冷的目光扫过远处隐约可见的逃难人群,点了点头:“明白。该怎么做?”
姜玖璃早已成竹在胸,清晰部署:“首先,迅速度控制局面。你带兵迅速接管栾川郡府库和治安,严厉弹压任何趁乱打砸抢烧的暴徒,但切记,对真正饥饿的难民,不可动武,需区别对待, 稳定秩序是关键。”
“其次,开仓放粮,但要有章法。不能简单施舍,易生混乱。可设立粥棚,但领粥者需登记造册,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头分发,避免重复领取和浪费。同时组织军医,设立临时医棚,防治疫病。”
“最关键的是,”姜玖璃眼中闪着光,“在所有粥棚、医棚最显眼的地方,立起大大的旗帜和牌子,写明‘奉圣上谕旨、太子殿下关切,特设赈济点’!让所有前来领取食物和看病的难民,都知道这是皇上的恩典,是太子殿下的仁德!”
“再者,组织以工代赈。挑选难民中青壮劳力,由我军将士带领,修缮被灾荒破坏的道路、水利设施,清理废墟。同样,付给他们报酬可以是粮食或少量铜钱,并明确告知,这是‘太子殿下’为他们争取的生计机会!”
“最后,暗中散播消息。让我们的混入难民中,引导舆论,就说太子殿下仁厚,体恤百姓疾苦,力主赈灾,与那些中饱私囊、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不同。”
谢翎仔细听着,将每一项都牢记于心。他不得不再次佩服阿九思虑之周全,不仅考虑到了实际救灾,更将政治宣传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
“阿九,你真是什么都很懂,不仅军事,连赈灾权谋你也手到擒来。”谢翎由衷的敬佩。姜玖璃摆摆手,只因我已经比你多活了一世,听着父皇和凛萧溯风处理国事自然耳濡目染什么都懂。
到达栾川郡后,情况比想象的更为糟糕。饿殍遍野,民怨沸腾。谢翎雷厉风行,首先率军迅速控制了郡府,将几个试图反抗、甚至想转移库粮的贪官当场拿下,迅速稳定了局面。
紧接着,按照姜玖璃的计划,一系列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军纪严明的谢家军士兵们维持着粥棚的秩序,不再是冰冷的杀戮机器,而是帮忙抬粥、扶助老弱。
医棚里,军医们尽心救治病患。
以工代赈的工地上,难民们拿到了活命的粮食,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而最显眼的便是那些迎风招展的旗帜和木牌:“皇恩浩荡,赈济灾民”、“太子仁德,福泽苍生”!
每一个领到粥的难民,都会听到士兵们说:“这是皇上和太子殿下赏的,好好活下去!”
每一个拿到工钱的民夫,都会被告知:“是太子殿下给了你们这条活路!”
每一次查处贪官,都会“恰好”让消息流传出去:“太子殿下明察秋毫,严惩蛀虫!”
渐渐的,难民中开始流传开来:
“是太子殿下救了我们啊!”
“皇上圣明!太子仁德!”
“感谢天家恩典!”
混乱的栾川郡,竟然在短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秩序,难民得到了安置,民生开始复苏。而所有的感激和赞誉,都精准地指向了深宫中的皇帝和东宫太子。
袁璩派来的眼线将这一切详细汇报。袁璩大喜过望,立刻修书向上头表功,自然是把自己吹成了运筹帷幄、爱民如子的主导者,同时极力夸赞谢翎办事得力,且“深谙上意,忠心可鉴”。
栾川郡的难民事件,成了一次完美的政治表演。谢翎和姜玖璃既展现了能力,通过了考验,更巧妙地替太子收买了大批民心,为日后更深地打入太子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在姜仲宸“欣慰”的目光和太子“满意”的默许下,悄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