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加载中:新的冒险开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最新章节。
2007年3月15日。
蒙兰市莲花办事处。
办事处的铁门被推开时,带起一阵卷着沙尘的风,落在积了薄灰的会议桌上,恰好与众人鞋底沾着的泥土融在一起。我率先走到桌前,指尖在桌中央那只深棕色的旧木箱上顿了顿——木箱锁扣是坏的,像是被人用蛮力撬开,边缘还挂着几根生锈的金属碎屑。
“都到齐了?”他侧过头,目光扫过身后陆续进来的组员,王思宁已经打开了取证袋,骆小乙正举着相机调整焦距,韩亮和韩轩则靠在门边,不动声色地守住了出入口。没有多余的寒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那只木箱上,像是默认这就是新冒险的起点。
何居然上前一步,戴着手套的手轻轻掀开箱盖。一股混杂着霉味与淡淡铁锈的气息先飘了出来,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随即伸手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按顺序摆放在铺好的证物布上。
最先出现的是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米黄色的纸页边缘有些发脆,展开后,一行打印体的字迹格外醒目:“您好,我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没有落款,没有日期,只有油墨的味道在空气中若有似无地弥漫,像是在无声地挑衅。
王思宁凑近看了看,指尖在纸条边缘划过:“纸质是普通的办公用纸,打印墨是常见的碳粉,暂时没发现特殊标记。”她一边说,一边将纸条装进透明取证袋,贴上标签。
紧接着,何居然拿出了第二样东西——一把全长约二十厘米的水果刀。刀身是银色的,刀刃上还残留着已经发黑的血迹,凝固成不规则的块状,沿着刀刃的弧度往下滴,在刀柄处积了一小团深色的印记。骆小乙的相机快门声响起,闪光灯在刀身上映出冷光,韩轩突然开口:“刀柄有没有指纹?”何居然摇了摇头:“好像被擦过,表面很光滑,但得回去用特殊药剂再检测一遍。”
最后被取出的,是一张硬质卡片。卡片正面印着“杜莹莹”三个字,下面依次排列着身份证号、住址——蒙兰市西区滨河路12号院3单元501室,还有一串手写的手机号。照片上的女人穿着浅蓝色衬衫,笑容温和,但卡片边缘有一道明显的折痕,像是被人反复攥在手里过。
“杜莹莹?”何风生念出这个名字,指尖在卡片上的住址处敲了敲,“查一下这个人的信息,现在在哪,有没有报案记录。”韩亮立刻拿出手机,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会议室里只剩下键盘声和相机快门声,偶尔有风吹过窗户,带起一阵轻微的响动。
王思宁将装着刀的取证袋举到灯光下,仔细观察着血迹的形态:“血迹凝固时间大概在十二到二十四小时之间,具体得等法医那边的检测结果。”她顿了顿,看向何风生,“如果这把刀是凶器,那杜莹莹……”
话没说完,就被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打断。林小南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资料:“风生,查到了,杜莹莹,28岁,在西区一家花店工作,三天前有人报过她失踪,报案人是她的母亲。”
我接过资料,目光落在“失踪时间”那一栏,指尖猛地收紧。资料上写着2007年3月12日——距离现在,刚好三天。他抬头看向众人,眼神变得锐利:“看来这游戏,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
木箱空了,但桌面上的三样东西,像是三个无声的谜题,已经在众人面前铺开了线索。蒙兰市的风还在门外吹着,而属于他们的新冒险,才刚刚真正拉开序幕。
开头:
你认为什么样的真相才是真正的真相呢?是万物开花上的真相,还是真相之花呢?无论是怎样的真相,我们都要找到这所谓的真相。
真相之花001:列车里的那些事
章节·I:开端
2007年3月15日。
灵韵市灵韵站发出的K472次列车刚驶出站台十分钟,硬座车厢里的喧嚣就被一声尖锐的争执划破。靠窗的座位旁,穿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猛地站起身,手里攥着的帆布包带勒得指节发白,她盯着对面穿藏青色外套的女人,声音里裹着没压住的颤抖:“你凭什么动我的包?里面的东西要是少了,你赔得起吗?”
藏青色外套的女人正低头整理着腿上的塑料袋,闻言抬头时眉头拧成了疙瘩,语气也硬了起来:“谁动你包了?刚才列车员查票,我起身让位置,胳膊不小心蹭到了而已,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她说着往旁边挪了挪,试图拉开距离,可对面的女人却往前凑了半步,帆布包往小桌板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蹭到?”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伸手点了点包侧面的拉链,“我早上出门特意拉到最上面,现在拉链都歪了,不是你动的是谁?这包里有我给我妈带的药,要是洒了或者丢了,你负得了责?”周围的乘客闻声都抬了头,前排的大爷悄悄把耳机摘了一半,斜后方的年轻姑娘掏出手机又赶紧塞了回去,眼神却忍不住往这边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藏青色外套的女人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手往口袋里揣了揣,声音拔高了些:“你这人怎么不讲理?车厢这么挤,谁还没个磕碰?我看你就是故意找茬!”她这话刚落,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突然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指甲几乎要嵌进对方的皮肤里:“我找茬?你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不然这列车别想走!”
争执声越来越大,邻座的大叔终于忍不住劝了句:“姑娘们别吵了,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要不看看包里东西少没少?没少的话就算了呗。”可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却没松劲,反而红了眼眶:“这不是少没少的事,是她不尊重人!我这包从上车就没离开过视线,除了她没人碰过!”
藏青色外套的女人用力甩开她的手,手腕上立刻留下几道红印,她咬着牙刚要反驳,列车员的脚步声就从过道尽头传来,手里的检票夹在指尖敲了敲:“怎么了这是?在车厢里吵什么,影响其他乘客了。”
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立刻转向列车员,声音带着哭腔:“列车员同志,您来评评理,她动我的包,还不承认!”藏青色外套的女人也急忙开口:“我没有!是她冤枉人!”两人各执一词,车厢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连窗外掠过的农田都仿佛慢了半拍——没人注意到,藏青色外套女人的指尖,正悄悄蹭着口袋里的一张折叠纸条。
列车员的目光扫过两人,最终落在藏青色外套女人不停摩挲口袋的手上,语气骤然严肃:“这位乘客,请你把口袋里的纸条拿出来。”
女人的身体猛地一僵,眼神躲闪着往后退了半步,双手下意识地捂住口袋:“没、没有纸条,您看错了。”可她的反应反而印证了猜测,周围乘客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前排的大爷甚至悄悄站了起来,挡住了她往后退的路。
“请配合检查。”列车员上前一步,伸手做出“请”的手势,语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女人咬着嘴唇,僵持了几秒,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列车员接过纸条展开,刚扫了一眼上面的字迹,脸色突然变了。纸条上只有一行打印体的字:“下一个,在12号车厢最后一排座位下。”他猛地抬头,看向车厢连接处的编号——这里是10号车厢,12号车厢就在前方两节。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看看!”列车员丢下这句话,攥着纸条快步往12号车厢跑,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和藏青色外套的女人也下意识地跟了上去,周围好奇的乘客们也纷纷起身,顺着过道往前涌。
12号车厢的乘客正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有人在吃泡面,有人在低头打盹。列车员冲进来时,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他直奔最后一排,蹲下身掀开了座位下方的黑色行李箱——那是一个半旧的24寸行李箱,拉链没有完全拉严,露出了一角浅色的布料。
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拉开拉链,一股淡淡的血腥味立刻飘了出来。行李箱里躺着一个穿着浅粉色连衣裙的女人,双眼紧闭,脸色苍白如纸,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深色勒痕,早已没了呼吸。
“啊——!”跟在后面的藏青色外套女人突然尖叫起来,双腿一软差点摔倒,幸好被旁边的乘客扶住。米白色针织衫的女人也捂住了嘴,眼神里满是惊恐,原本的争执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车厢里瞬间乱作一团,惊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列车员立刻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控制室吗?12号车厢发现一具女尸,立刻联系最近的车站和警方!”
时间:两小时前。
地点:蒙兰市办事处。
办事处的会议桌上还摊着早上从莲花办事处带回的物证,台灯的光落在那把带血的刀上,反射出冷幽幽的光。我指尖捏着证物袋的边缘,反复看着刀身凝固的血迹——发黑的血痂沿着刀刃弧度凝结,在靠近刀柄的位置还留着一道浅浅的擦痕,像是有人试图擦掉指纹,却没擦干净。
“风生,纸条的检测结果出来了。”王思宁推开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报告单,“纸上除了打印墨,没检测到任何指纹,不过纸页边缘有微量的木屑,和木箱内侧的木料成分一致,应该是一直放在箱子里的。”
我接过报告单,目光扫过“木屑成分”那栏,抬头看向何居然:“刀上的血迹呢?法医那边有消息吗?”
何居然正对着电脑比对信息,闻言抬头摇了摇头:“李宗福老师说需要等DNA比对结果,不过初步判断是女性血迹,和杜莹莹的失踪时间对得上。”他顿了顿,指着屏幕上的地址,“还有,杜莹莹家的住址我们查到了,西区滨河路12号院,已经让韩亮和韩轩去现场看看,应该快有消息了。”
骆小乙举着相机走过来,把刚洗好的照片放在桌上:“这是刀身和刀柄的细节照,你看这里——”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刀柄底部有个很小的划痕,像是被什么硬物刮过,或许能作为识别特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拿起照片仔细看了看,划痕确实很隐蔽,不凑近看根本发现不了。正想着,门口传来脚步声,韩轩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风生,我们去了杜莹莹家,门是锁着的,但窗户被撬开了,屋里有被翻动过的痕迹,像是有人找过东西。”
“有没有发现其他线索?比如和这把刀或者纸条有关的?”我追问。
韩亮跟在后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密封袋:“在床头柜的抽屉里发现了这个,是一张火车站的车票,3月12号去灵韵市的,和她失踪的时间刚好吻合。”
我接过密封袋,看着车票上的日期和目的地,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早上在莲花办事处看到的木箱,还有杜莹莹的失踪,现在又冒出一张去灵韵市的车票,这些线索像是散落的珠子,隐约要串成一条线。我敲了敲桌面,看向众人:“看来杜莹莹的失踪,可能和灵韵市有关。骆小乙,你再仔细查查杜莹莹在灵韵市有没有亲戚或者朋友;王思宁,继续跟进血迹DNA检测,一有结果马上告诉我。”
所有人都应声行动起来,会议室里又恢复了忙碌的节奏。台灯的光依旧落在那把刀上,我盯着刀身的血迹,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失踪案——那纸条上“游戏才刚刚开始”的字迹,像是在暗处盯着我们,而杜莹莹的车票,或许就是这场游戏的下一个线索。
会议室里的键盘声还没停,门口就传来了民警的声音:“风生,刚收到个给你的快递箱,查过没问题,给你送过来了。”
我抬头应了声,起身走过去接过——箱子是普通的棕色硬纸盒,表面没贴寄件人信息,只在正面写了我的名字。我回到桌前,用美工刀小心划开胶带,掀开盖子时,发现里面只放着一张折叠的白色卡片。
展开卡片,上面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一行打印的地址:蒙兰市东区建国路88号,鸳鸯大饭店。
我们来到此地。
我带着王思宁、何居然、骆小乙、韩亮、韩轩六个人站在鸳鸯大饭店门口,推开玻璃门时,门轴发出“吱呀”一声闷响,在空荡的大厅里格外清晰。里面果然没见半个人影,连前台的电脑都处于关机状态,只有天花板上的红灯一圈圈转着,将整个空间染成暗红,连墙壁上的装饰画都透着一股诡异的色调。
“分头看看,注意保护现场。”我低声嘱咐一句,几人立刻呈扇形散开。我沿着走廊往里走,指尖划过冰凉的墙面,走到第三个房间门口时,发现门是虚掩着的——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消毒水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压根不是客房,而是类似员工宿舍的格局:四张上下铺铁架床靠墙放着,床上的被褥乱成一团,床头柜上还摆着没吃完的泡面桶。
“风生,这边有发现!”何居然的声音从最里面的床铺传来。我走过去,看见他正蹲在床底,手里拿着一个蓝色封皮的日记本,封皮上还印着褪色的小熊图案。他小心地翻开,刚看了两页,眉头就皱了起来:“里面的内容特别的……奇怪,像是在记什么秘密,还提到了‘游戏’和‘下一个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