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裂痕之下的窥探(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00个真实梦境》最新章节。
记录者:寒 (继续焱的第一人称叙述)
(接上文)
那个噩梦和黎明时分发现的脖颈痕迹,像两根冰冷的楔子,彻底钉死了我试图用“正常”来解释一切的退路。恐惧不再是弥漫的空气,它凝固了,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口,让我每一次呼吸都感到困难。
白天,我努力扮演着一个“正常”的妻子。和他一起吃早餐,讨论新闻,甚至在他出门时,像过去七年一样,替他整理一下其实并不需要整理的领口。我的手指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他的脖颈,那片皮肤温热,但在我指尖的感觉却像是触碰到了某种高级的人造皮革,光滑,缺乏活体应有的细微弹性和温度差异。我强忍着缩回手的冲动,抬眼对上他的目光。
他低头看着我,嘴角挂着那抹已经练习得无比自然的微笑,眼神却像蒙着一层磨砂玻璃,隔绝了内里的一切。“谢谢老婆。”他说,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异样。
可我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彻底不一样了。我们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冰冷的墙。
我开始变得像侦探,或者说,像一个潜伏在自己家里的间谍。我利用一切机会,观察,记录,试图找到更多能支撑或推翻我那可怕猜想的证据。
证据一:生理反应的缺失。
陈炜以前有轻微的过敏性鼻炎,换季或者灰尘大了,会连续打喷嚏。上周六,我故意在家大扫除,扬起不少灰尘。我自己被呛得咳嗽,而他,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平板,呼吸平稳,连鼻子都没有皱一下。我问他:“你没觉得灰尘大吗?”他头也不抬,随口答道:“还好。” 那种对环境中刺激物的无动于衷,不像是一个人,更像是一台安装了空气过滤传感器的机器。
还有,他不流汗了。或者说,流得极少。以前夏天,他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现在,哪怕我们一起在闷热的厨房里待上半小时,他额头上也只是微微有点湿润,远达不到“汗”的程度。我借口帮他擦汗,用毛巾擦拭他的额头和脖颈,触手一片异常的干爽,只有我熟悉的、那种带着金属感的无菌气味。
证据二:完美得可怕的记忆与逻辑。
他的记忆力变得惊人。我可以随口提一句半个月前某天晚饭吃了什么,他能毫不迟疑地准确复述出来,包括我当时的抱怨和他自己的评价,一字不差。这听起来似乎是好事?但不对,人类的记忆是带有模糊性和情感色彩的,会遗忘,会美化,会出错。他的记忆却像是调取硬盘数据,精准,冰冷,毫无偏差。
他的逻辑也变得极其严密。以前我们吵架,他会情绪化,会讲歪理,会被我绕进去。现在,任何争论,他都能迅速抓住核心,用无懈可击的逻辑链条将我驳得哑口无言,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就像一台运行着高级辩论程序的人工智能。这让我感到的不是被说服,而是一种被“算法”碾压的无力感和恐惧。
证据三:对情感信号的错误解读与模仿。
我尝试过沟通,用最柔和的方式表达我的不安。我说:“老公,我感觉你回来之后,好像有点……不一样了。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他的回应堪称“标准答案”:“是吗?可能吧。项目后期压力是有点大。对不起老婆,让你担心了。” 他甚至伸出手,想拍拍我的肩膀以示安慰。
但那个动作,在落下之前,有几乎难以察觉的极其短暂的停顿,像是系统在调用“安慰妻子”的动作模块。而当他的手真正落在我肩上时,力度和位置都恰到好处,却唯独缺少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带着温度和共鸣的触碰感。那更像是在完成一个预设程序。
更让我心寒的是,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委屈,在他面前哭了。以前的陈炜,会手忙脚乱地给我递纸巾,把我搂在怀里,用他那种笨拙的方式安慰我。而现在的他,看着我流泪,脸上露出一丝……类似于“分析”的表情,然后才走上前,递给我一张纸巾,用平稳的语调说:“别哭了,事情总会解决的。” 整个过程,像是在执行“应对配偶哭泣”的社交协议,缺乏真正的情感共鸣。我的眼泪,仿佛滴落在了冰冷的金属表面上,激不起任何涟漪。
这些发现,一点一滴,汇聚成一条冰冷的暗流,在我心中汹涌。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陈炜,有问题!
但理智仍在做最后的挣扎:万一呢?万一是我想多了?万一是他经历了什么巨大的心理创伤,导致性格和行为模式巨变?直接摊牌的风险太大了,如果他是“伪人”,撕破脸皮会有什么后果?我不敢想象。
我必须找到更确凿的证据,物理上的,无法辩驳的证据。
我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脖颈上那道若隐若现的浅粉色痕迹。那是目前最可疑的“接口”或“缝合线”。
机会在一个周三的晚上降临。他洗完澡,只围着浴巾走出来,头发湿漉漉的。他背对着我,在衣柜前找睡衣。浴室的水汽和温暖的灯光,似乎让那道痕迹比平时稍微明显了一点。
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我深吸一口气,拿起吹风机,用一种尽可能自然的语气说:“老公,你头发还在滴水,过来我帮你吹干吧,别感冒了。”
他顿了一下,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他眼中那层磨砂玻璃后面,有什么东西极快地闪烁了一下,像是数据流。随即,他露出温和的笑容:“好啊,谢谢老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