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功德簿(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灵异短篇故事集》最新章节。

当夜,林秀娥不敢睡,点亮油灯,坐在床上念佛经。那是陈奶奶生前教她的,说能辟邪消灾。

子时过半,阴风又起。油灯的火苗猛地摇晃起来,忽明忽暗。

铁链声由远及近,比前一晚更响了。

两个阴差再次出现在院中。白衣翻着簿子:“怪事,昨日明明该收的魂,怎么还在?”

黑衣抽着鼻子:“还在屋里,今日定要带走。”

眼看阴差又要穿门而入,林秀娥急中生智,想起陈奶奶说过,阴差认人不认形,若是能让它们怀疑找错了人,或有一线生机。

她迅速脱下内衣,塞进被窝里,做成有人睡觉的形状。自己则躲进墙角的大木箱中,屏住呼吸。

阴差穿门而入,直扑床铺。黑衣一抖铁链,套住了被子下的衣物。

“抓住了!”黑衣说道,但随即咦了一声,“不对,没有魂体。”

白衣上前查看,皱眉道:“被耍了,只是衣物。”

两个阴差在屋内转悠,铁链声哗啦作响,越来越近木箱。

林秀娥的心跳如擂鼓,几乎要跳出胸腔。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公鸡啼鸣。虽然离天亮还早,但这声鸡叫却让两个阴差愣住了。

“时辰快过了,先回去。”白衣说道。

黑衣不甘地抖了抖铁链,但还是随着白衣穿门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林秀娥从木箱里爬出来,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她知道,阴差不会善罢甘休,明晚还会再来。

第二天,林秀娥去找村里的神婆刘婶。刘婶听了她的叙述,脸色大变:“这是被阴差盯上了!通常阴差抓人,一次不成,会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就有第三次。第三次若再不成,就会上报判官,那你的名字就从生死簿上勾销了!”

“第三次?那就是今晚了?”

刘婶点头:“今晚是最难熬的一关。阴差会有备而来,不好糊弄了。”

“求刘婶救救我!”林秀娥跪下来。

刘婶扶起她:“我也没办法与阴差抗衡。不过,陈奶奶生前与我交好,她曾说过,若遇阴差抓人,有三不可:不可应声,不可直视,不可被触。你前两晚做到了不应声,这才躲过一劫。今晚,除了这三不可,还要找个替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替身?”

“用纸扎个人形,写上你的名字,穿上你的衣物,放在床上。你自己得躲到别处去,最好是有阳气重的地方。”

林秀娥赶紧回家偷偷准备。她找来稻草扎成小人,穿上自己的旧衣服,又写了自己的名字贴在纸人身上。

王氏见她忙忙碌碌,又骂起来:“不准备嫁妆,弄这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我告诉你,赵家明天就来接人了!”

林秀娥不理她,自顾自准备着。

夜幕降临,她将稻草人放在自己床上,盖好被子。自己则悄悄溜到院子里的鸡窝旁,心想这里该是阳气重的地方。

子时一到,阴风大作。这次不仅带来了铃铛和铁链声,还有沉重的脚步声。

两个阴差又来了,但这次不止他们两个。身后还跟着一个高大的黑影,穿着官服,戴官帽,面色铁青,手持一面铜镜。

白衣躬身道:“判官大人,就是这家,连续两夜都没抓到人。”

判官声音隆隆如雷:“区区一个凡魂,都带不回来,废物!”

黑衣抖着铁链:“大人,此魂狡猾异常,会躲藏...”

判官举起铜镜,照向屋子。一道青光射出,在屋内扫了一圈。

“床上的不是真身,是稻草替身。”判官冷哼道,“雕虫小技!”

判官又将铜镜照向院子,青光扫过鸡窝。林秀娥吓得缩成一团。

“在那里!”判官指向鸡窝。

两个阴差立刻飘向鸡窝。黑衣抖出铁链,向林秀娥套来。

林秀娥想起刘婶说的“三不可”,紧紧闭着眼,不敢直视阴差,也不让铁链触碰到自己,连滚带爬地躲开。

判官怒道:“顽抗!”

铜镜再次照来,林秀娥觉得浑身一僵,动弹不得。铁链眼看就要套上她的脖子。

就在这时,村中突然响起一阵喧哗。赵有财带着几个汉子,醉醺醺地闯进院子。

“林秀娥!给我出来!”赵有财大喊,“听说你不想嫁?老子今天就要生米煮成熟饭!”

这突如其来的阳气打断了阴差的行动。判官和阴差退到阴影中,暂避锋芒。

赵有财看见鸡窝旁的林秀娥,嘿嘿笑起来:“原来躲在这里!正好,让哥哥亲热亲热!”

他扑过来就要抓林秀娥。林秀娥急忙躲闪,赵有财扑了个空,摔倒在地。

同来的几个醉汉哈哈大笑:“有财,连个骚娘们都抓不住!”

赵有财恼羞成怒,爬起来又扑向林秀娥。这次他抓住了她的衣角,撕拉一声,衣服被撕破。

阴影中的判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对阴差吩咐:“此人性恶,寿数也该尽了。一并带走。”

黑衣阴差抖出铁链,套向赵有财。赵有财正要对林秀娥用强,突然浑身一僵,直挺挺倒地,气绝身亡。

同来的醉汉们吓得酒醒了大半。趁这混乱,林秀娥连滚带爬地逃出院子,向村外跑去。

判官和阴差紧追不舍。铁链声在身后哗啦作响,越来越近。

林秀娥跑过稻田,跑过小河,一直跑到村外的乱葬岗。这里荒草丛生,坟冢累累,阴气森森。

她躲在一个墓碑后,喘着粗气。阴差和判官已经追到乱葬岗,四处搜寻。

“看你往哪逃!”判官举起铜镜,青光扫过坟场。

就在这时,一座坟茔后突然转出一个人影——竟然是已经死去的陈奶奶!

陈奶奶的魂魄散发着柔和的白光,挡在判官面前。

“判官大人,此女阳寿未尽,为何紧追不舍?”陈奶奶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判官一怔:“你是何人?敢阻挠阴司办事?”

“老身是槐树村守村人,已守护此村三代人。”陈奶奶不卑不亢,“此女命不该绝,生死簿上必有差错。”

判官翻看簿子,皱眉道:“簿上明明写着,林秀娥,阳寿二十六尽。”

陈奶奶摇头:“她行善积德,曾救过七条性命,阳寿当增。判官大人若不信,可查功德簿。”

判官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另一本簿子翻阅。良久,抬头道:“确有此事。如此,是阴司弄错了。”

他合上簿子,对阴差挥手:“撤吧。此女增寿三十载。”

判官和阴差消失在夜色中。陈奶奶转向林秀娥藏身之处,微微一笑,也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林秀娥瘫软在地,泪流满面。

后来,林秀娥终身未嫁。她在村中办了个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也将陈奶奶传给她的那些古老智慧代代相传。

每年清明和中元节,她都会去陈奶奶坟前打扫祭拜,也会去乱葬岗为无主孤魂烧纸超度。她始终不知道,陈奶奶是怎么让阴差相信她救过七个人的。但她打小就心地善良,从来没做过坏事。

村里的老人说,林秀娥最后活到了八十六岁,无疾而终。去世那夜,有人看见两个身影在她屋前一闪而过——一个黑衣,一个白衣,向她躬身行礼,然后悄然离去。

生死有度,善恶有报。阴阳两界,自有其道。那些游走于边缘的故事,最终都化为了村口老槐树下,老人摇着蒲扇讲述的传说。而稻田依旧翠绿,山风依旧清凉,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又仿佛一切都已经轮回了好几个春秋。